分享

郁亮:千亿凡人

 春风先生 2010-12-18
2010-12-18 08:39:23 来源: 中国企业家(北京)

经过万科2008年危机,郁亮送给自己三个词:诚实、低调、忧患意识

郁亮 万科 企业领袖

郁亮穿着青灰色长袖T恤衫、休闲裤、运动鞋,挎着小包,轻快地走进了会议室。这是个周末。万科深圳公司大楼外,万科正在搞一个项目宣传活动,青春热闹,活力十足。活力也投射在郁亮—这个45岁的男人的举手投足间。

很大原因是他瘦了。恭喜他瘦身成功,以及公司增肥成功。

“今年我进入万科刚好20年,我想让自己的体重、心态都回到20年前,重新开始。这是我送给自己的礼物。”为此,最近几个月里,他坚持每周3次室外跑步,每次4公里,加上骑车、爬山和控制饮食,他减掉了7、8公斤,体重回到他20多岁刚进万科时的水平。

他还得到了另外一个礼物—今年万科销售规模达到1000亿元已经没有悬念。11月4日的万科公告显示,从8月以来,万科连续3个月销售额过百亿,截至10月底,万科累计销售金额已达869.3亿元。这事儿对郁亮来说不突然。“其实年初(对1000亿)我心里就有底了,但是我没有跟任何人说过,包括王石。”“要是我年初就说了,这一年肯定要被人骂死。”

经过2008年万科的舆论危机后,郁亮送给自己三个词:诚实、低调、忧患意识。

本来,黑色西装是郁亮面对媒体与公众的标准配置,这太符合他作为中国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的身份了,过去几年,《中国企业家》每次见到他都是这么个样子:2004年4月,万科20周年论坛上,郁亮发布了万科2014年销售达到千亿的目标,彼时,万科销售额仅为91亿,今天郁亮承认那时说千亿是“壮着胆子”;2007年4月,郁亮踌躇满志,500亿已经在望,他开始着手组建万科千亿级的管理平台和团队,并登上本刊封面;2009年4月,郁亮又是一身黑西装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他看上去有点紧张,语速很快,整个2008年他和万科都在漩涡中,销售第一次出现负增长,公司形象也跌至谷底。

2010年房地产业调控之风劲吹,但那个最近几年一直紧绷绷的万科,和那个一直谨小慎微的郁亮,却回到了一种相对松弛的状态。
在最严厉的政策环境下,万科轻松突破千亿大关。“这恰恰说明调控政策见效了。”郁亮说。环境的改变,给了这些肌体强健的公司机会,在500亿左右的规模上出现了3家企业,万科的千亿更是一马当先。郁亮不认为万科在2010年为应对调控刻意做了什么,“我们只是坚持了我们的‘三不’原则不屯地、不捂盘、不当地王。”“任何企业,只要在行业中坚持一段时间、有一点敏锐的观察力,都能猜到2010年会发生什么,得出和我们相似的结论—我们只是不幻想行业会变得如你所愿而已。”
从2008年那次调控以来,万科对各分公司的要求是,楼盘开盘当月必须卖掉60%。这种高周转率使得万科库存量很少,一旦市场形势变化,可以更加灵活地定价。新盘不存在降价的问题,所以减少了很多麻烦。“最严厉的政策我们都考虑到了,包括限制房价。”郁亮说,“这都没有问题,你只要跟着市场走,合理定价就行了。”
 

现在真正让郁亮感到轻松的,还不是“千亿”,而是“千亿后”。从2007年万科实现500亿开始,万科就准备为一个能支撑千亿级公司的战略、管理、文化谋篇布局,宣称要转型。但是那时万科上下没几人顾得上郁亮在说什么。每个公司季度例会上,高层对于追求规模和速度的发展模式存在的危机已有认识,并多次讨论。但是,在大牛市的背景下,大部分人不相信有什么危机。“在顺境推行变革,太难了。我也不是一个好的导演。”

“我一是没有能力营造出危机的氛围来,二是可能也没有找到抓手去落实这些事情,我只做对一件事情,那就是找人,开开眼界,至少开我们班子的眼界。我引进了一批高管,在中层也充实一批优秀的人才。但是说实话,整个业务的转型没有开始。”郁亮说。

2008年当头棒喝,让管理层对变革形成共识。2008年万科放弃了对规模和速度单纯的追求,转而追求股东利益、客户价值。过去一直困惑万科的、过度依赖资本市场再融资的发展模式,也被放弃了,万科转而寻求整合资源、合作发展的模式。“未来万科80%的项目是通过整合资源获得的。”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万科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成年人”,要小心不要说气话、冲话,“不能有小毛病、不能有明确的短板,包括绿色、公益,方方面面,都需要重新训练我们自己,达到新的高度。”最近蔬菜、猪肉价格上涨,郁亮琢磨着,要给公司保安员伙食补贴。“否则人家一个报告打上来,说万科的保安怎样了,那就不好了。”

2010年,郁亮主导完成了变革的最后一步,即关于组织结构的调整。万科的总部已经从原来的280人压缩到180人,把人都派到前线去,“不要端着枪对着自己人”;一些部门被合并,比如融资、投资和营销部门合而为一,工程、采购和质量部门也合而为一,这些一向互相打架的部门变成协作部门,“减少对一线公司的干扰”;一些规则变得非常明确,比如干部必须从一线提拔

“要大发展,就得先把多余的东西去掉。”郁亮开玩笑说,“我为什么要瘦身,就是为了当表率嘛。”说到这里,他突然看到桌子上的采访提纲,事先他并没有看过。“宣传部门怕承担责任,所以会要这个东西。”他飞快地说,“这就是官僚化。”

显然,郁亮比前些年更自信、笃定。但他仍很警惕与介意把他与万科创始人王石放在一起评头论足,非要找出郁亮版万科跟王石版万科有何不同。他决绝地否定了外界认为万科要进入商业地产的说法。他很关注外界怎么看万科、看他。他提到某篇报道,里面说他与王石在万科要不要进商业地产上有分歧,还说郁的意见最终占了上风。“王石那么强势的人,怎么会妥协呢?”郁亮对王石有时直呼其名,有时叫作“主席”,他说他们俩这么些年对很多事早都心领神会了。专注住宅地产是王石为万科立下的规矩,郁亮表示,现在依然如此,直到今天,万科虽然有商业地产成分,但并未上升到战略层面。

“我就是一个没有特点的人。”他说,只给自己留下一个评价:“瓷实”。

据说王石喜欢色彩强烈的红、白色,而郁亮喜欢柔和色如黄色。在这次采访前一晚,他跟王石一块去看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王石边看边起劲地用iPhone发微博,郁亮则从来不写个人博客、微博。他低调,但不压抑自己,他有自己的张扬方式。2009年12月8日,他在南极度假时,在零下35度之下脱光全身衣服拍了一组照片,压下一张全裸图后,他甚至将这组图授权《中国企业家》发表(见2010年第2期)。

郁亮不喜欢说教,也从来没给公司的80后们推荐读什么书。他最近在看的一本书是《怪诞行为学》。“我并不是谁的导师。”在他看来,40、50年代的企业家普遍都有英雄主义情结,而60年代以后的企业家们都没有,虽然郁亮们在英雄主义教育中长大,但世事和阅历把这一层都磨没了。“现在不应该再出现那种惊心动魄、动不动就要走在生死边缘、法律边缘的事情。”在郁亮看来,英雄和凡人的差别在于,英雄需要感动别人,而凡人只需要感动自己。他选择做凡人
他觉得同在深圳的王传福、马化腾,跟他类似。他跟这拨60后、70后企业家在一起有得聊。在腾讯与360前段时间的混乱中,郁亮特意给马化腾发了条短信,谈了下他的看法,介绍万科过去的经验教训。

作为千亿级企业的驾驭者,郁亮承认他多多少少获得了更大的虚荣。但看得出,片刻流露后,他还是要极力抑制这人之常情,回归到淡然。“我刚才说忧患意识,1000亿还很小,1000亿很大了吗?也很小。在高潮时,(诚实、低调、忧患意识)这三点更有用。”

万科最大的忧患与挑战在于,站在千亿之巅的万科,就模式与发展路径而言,现在找不到可以对标的现成目标了。当郁亮直视着记者,缓慢、轻声而清晰地说出上面这句话,周围的空气瞬间带出了寒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