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人的社会角色不可以专一,不可以互相借用

 传统文化网站 2010-12-18

7、人的社会角色不可以专一,不可以互相借用

【原文】至1道大形,隆2礼至法,则国有常3,尚贤使能,则民知方4,纂5论公察,则民不疑,赏克6罚偷,则民不怠,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然后明分职,序事业,材7技官能,莫不治理,则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如是,则德厚者进,而佞说者止,贪利者退,而廉节者起。《书》曰:“先时者杀无赦,不逮8时者杀无赦。”

人习9其事而固10,人之百事,如耳目鼻口之不可以相借官也;故,职分而民不探11,次定而序不乱,兼听齐明而百事不留。如是,则臣下百吏至于庶人,莫不修己而后敢安正,诚能而后敢受职;百姓易俗,小人变心,奸怪之属,莫不反悫,夫是之谓政教之极。

故,天子不视而见,不听而聪,不虑而知,不动而功,块然独坐,而天下从之如一体,如四胑之从心。夫是之谓大形。《诗》曰:“温温恭人,维12德之基。”此之谓也。

【译文】周密而周到的道路的最大的形式:丰厚社会行为规范周密而周到地建立法度,那么国家就有规则;崇尚贤才使用能人,那么人民就会知道仿效;收集汇集舆论秉公检察,那么人民就会不疑惑;奖赏能干惩罚偷盗,那么人民就不会怠懈;全面听取意见平等地明察,那么天下就会归附了。然后明确分职份和职责,按次序分出各种事务,裁度有技艺有懂管理有能力的,无不得到治理,那么公道就会通达而私门就会被堵塞了,公众的最佳行为方式明确而私人的事就会终止。象这样,那么循规律丰厚的人就能进入管理层,而花言巧语的人就会被停止;贪图利益的人就会被斥退,而清廉奉公的人就会被起用。《书》上说:“先于时节的人杀头不赦免,不赶上时节的人也杀头不赦免。”

人们调节一个事后就不会坚定专一,人们的上百种事情,就象耳目鼻口一样不可以互相借用。所以,职责分别后人们就不会窥探,等级确定后秩序就不会混乱,全面听取意见平等地明察后各种事务就不会滞留。象这样,那么臣下各种办事人员一直到普通老百姓,无不修正自己而后才敢安于端正,确实有才能而后才敢接受职务。百姓改变风俗,小人变换心志,奸邪怪异之人,无不反过来变成厚道朴实。这就称之为政治教化的最高境界。

所以,天子不去看也能看到,不去听也能明白,不去思考也能知道,不去行为也能有功效,安然地独自坐着,而天下人听从他就象一个整体,就象是手足四肢听从心的指挥一样。这就称之为最大的形式。《诗经》上说:“温和恭敬来作人,那是人生规律之根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说明】本节论述的还是领导人的最佳行为方式。荀子为什么要说“丰厚”社会行为规范呢?因为很多社会行为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也就是人们共同认可的,因此,社会行为规范不能靠某个统治者、领导人来建立,而是要统治者和领导人善于“移风易俗”,崇尚贤才使用能人,提倡人民能够接受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另外就是建立周密而周到的法律法规,以达到惩戒的目的,这就是领导人的最佳行为方式。因为统治者必须为自己的统治做出合理的解释,并以此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而被统治者也必须对其服从某种统治作出合理的解释,以证明自己所服从的是一种合理合法的统治。显然,如果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在合理、合法性问题上无法一致,那么统治和管理秩序就会被打乱或打破。再一个问题,荀子为什么要说“规律丰厚”的问题呢?孔子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人生规律。按照这个规律而行为的人,必然也就能是一个有用的人。如果一个人十五有志于找钱或迷恋于异性和歪门邪道,三十虽然能成家立业,可是思想立不起来,到了四十便迷惑了,“江郎才尽”了,到了五十便是混日子了,到了六十就更加固执己见,七十而老年痴呆了。这种人有什么用呢?这就是没有规律的人!再则,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有各自的道路和规律,懂得规律的人,才是能办事的人,才是一个有用的人。

所以,荀子强调说,崇尚贤才使用能人,那么人民就会知道仿效;这就是孔子强调的“齐之以刑”之意,就是要人民百姓向典范榜样看齐,人们的社会行为才不至于混乱。然后荀子又说,人们调节一个事后就不会坚定专一,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千变万化的道路和规律,坚定专一地执著于一个事,必然就会有失败的结局。或者可以这样说,人的社会角色不可以专一,不可以互相借用,而是随时、随情境而转变的,因此调节自己以适应不同的情境,才不会去窥探别人的社会角色。所以,“丰厚”社会行为规范,“丰厚规律”,“移风易俗”,遵从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道路和规律,也是领导人的最佳行为方式之一。

——————————————————

【注释】1.至:《易·坤·初六》:“履霜,坚冰,至。”《书·康王之诰》:“富不务咎,厎至齐信。”《诗·小雅·宾之初筵》:“百礼既至,有壬有林。”《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礼记·中庸》:“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荀子·儒效》:“《颂》之所以为至者,取是而通之也。”这里用为周密、周到之意。

2.隆:《荀子·儒效》:“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道有一隆。”《荀子·礼论》:“礼者……以隆杀为要。”《后汉书·光武·郭皇后纪》:“去就以礼,使后世不见隆薄进退之隙。”这里用为丰厚之意。

3.常:《书·皋陶谟》:“彰厥有常,吉哉!”《诗·周颂·思文》:“陈常于时夏。”《管子·君臣上》:“而相为常具以给之。”《老子·五十五章》:“知和曰常,知常曰明。”《易·坤·彖》:“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韩非子·扬榷》:“其事不当,下考其常。”这里用为规则之意。

4.方:通“仿”。《书·尧典》:“都!共工方鸠僝功。”《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方之。”《诗·小雅·十日之交》:“楀维师氏,艳妻煽方处。”《诗·大雅·皇矣》:“万邦之方,下民之王。”《诗·商颂·玄鸟》:“方命厥后,奄有九有。”《论语·宪问》:“子贡方人。”《孟子·梁惠王下》:“方命虐民,饮食若流。”《荀子·劝学》:“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於世矣。”《商君书·算地》:“今世巧而民淫,方效汤武之时,而行神农之事。”这里用为模拟、仿效之意。

5.纂:《国语·周语上》:“纂修其绪。”《楚辞·天问》:“纂就前绪,遂成考功。”《汉书·叙传》:“纂尧之绪。”这里用为收集、汇集之意。

6.克:《易·损·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书·洪范》:“二曰刚克,三曰柔克。”《诗·小雅·正月》:“既克有定,靡人弗胜。”《诗·大雅·文王》:“王国克生,维周之桢。”《尔雅》:“克,能也。”这里用为“能”之意。

7.材:通“裁”。《书·顾命》:“伯相命士须材。”《国语·郑语》:“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姟极。”韦昭注:“材,裁也。”《荀子·富国》:“治万变,材万物,养万民。”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材,假借为裁。”这里用为裁度、裁夺之意。

8.逮:《书·吕刑》:“群后之逮在下。”《论语·里仁》:“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礼记·中庸》:“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礼记·曲礼》:“逮事父母。”《荀子·荣辱》:“胠于沙而思水,则无逮矣。”这里用为赶上、及、到之意。

9.习:《易·坤·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书·大禹谟》:“龟筮协从,卜不习吉。”《易·兑·象》:“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荀子·劝学》:“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韩非子·主道》:“因能而使之,是谓习常。”《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既知其以生有习,然后民特从命也。”卢辩注:“生,谓性也;习。调节也。”这里用为调节之意。

10.固:《诗·鲁颂·泮水》:“式固尔犹,淮夷卒获。”《论语·述而》:“奢则不孙,俭则固。”《国语·周语上》:“吾闻夫犬戎树谆,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韦昭注:“固,一也。”《礼记·中庸》:“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荀子·儒效》:“尽善挟洽之谓神。曷谓固。”《韩非子·难言》:“敦祗恭厚,鲠固慎完。”《广韵·暮韵》:“固,一也。”这里用为坚定专一之意。

11.探:《书·多方》:“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易·系辞上》:“探颐索隐。”《尔雅·释言》:“探,试也。”《谷梁传·隐公元年》:“已探先君之邪志。”这里用为窥探之意。

12.维:通“惟”。《诗·郑风·狡童》:“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诗·小雅·谷风》:“维予与女。”《诗·大雅·抑》:“温温恭人,维德之基。”《诗·商颂·长发》:“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史记·太史公自序》:“维昔黄帝,法天则天。”这里用为惟有、惟独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