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是什么-----哲学的定义、哲学和科学的关系及中国有无哲学

 歪歪的眼睛 2010-12-18
哲学是什么-----哲学的定义、哲学和科学的关系及中国有无哲学
    
    
    若论哲学与科学关系、哲学的未来、中国有无哲学等问题,首先要明确“哲学”是什么,就是哲学的定义,没有定义,这一切就没谈的基础。否则只能是自话自说,讨论就毫无意义。如果你不能给一件事物定义/限定,你就根本无法真正知道它是什么,所谓的真正了解也就无从谈起。
      
      首先,说下哲学的定义:
      
      1,前提:A,任何事物的定义都可是多种多样的,有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限定它,这就要找到一个较合于事实/史实和较公认的看法。
      
       B,尤其是对哲学这个发展了几千年的学问,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学问,这就要对哲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才可能对其有个相对准确的把握/定义。
      
      2,从哲学史看,这就要粗略分一下哲学史。哲学史可以有不同的坐标,但欧洲是强势,所以个人先以西方/欧洲为坐标粗略划分一下西哲史:古希腊哲学、欧洲古典哲学、现代哲学、后现代哲学。
      
      3,A,原始的哲学定义:智慧之学。哲学内容是包罗众多的:包括本体论、宇宙论、知识论、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等等。B,现代人们对古典哲学的定义就是“有本体论的思想体系”。这是片面的,但是是就主要特征做出的定义。
      
      哲学,本意是“爱智”,在古希腊,哲学可以讲是“无所不包”的学问。当时人们辩论问题时,可是无所不谈的,甚到包括数学、宗教(鬼神)、身体构成(生理、心理/医学)、各种实用技艺等等。
      
      可以讲,这时哲学就是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把握方式。就象现在的俗常所说的“科学”一样,基本上它是无所不包的,本体论就是物理学、有几元素说、亚氏有《物理学》等等,这时的哲学可以简称为“智慧学”/“爱智慧”。
      
      只是现代人按现代观点和所需,而把思维/思想一类的拿出来,剃除了数学/宗教、医学等实用之学谓之“希腊哲学”。即使这样被现代人定义/筛选的哲学也是包罗很大的。比如:本体论、宇宙论、知识论、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等等。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本体论”,可以讲,经典的哲学定义就是“有本体论的思想体系”,这是那个时代学说的主要特征。对世界本原/本体论的认识是人类终极的梦想,哲学就是那时人们对世界“终极”的解说和把握。
      
      4,希腊哲学在2500年左右辉煌了一段就消沉了,直到近代欧洲把它捡起来并发扬光大。这时期对现代人可以说是“欧洲古典哲学”时期,包括经院哲学(基教用哲学证明上帝存在)等等。这一时期的哲学主要是继承了古希腊的“本体论传统”,“存在/本原”问题的热情很高。
      
      这一时期沿用原始哲学的“智慧学”和古典哲学的定义“有本体论的思想体系”,也基本是适用的,并且在这一时期本体论这一特点较为突出。
      
      5,到了现代,随着人类智识/科学的发展,哲学内的批判/解构就兴起了,比如康德的三大批判。同时本体论、宇宙论以外的道德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知识论兴起了。也相对消解了“本体论”追求。
      
      这一时期的哲学沿用经典的哲学定义“有本体论的思想体系”就有些问题了,近代人文思想有了很大的生发,同时“解构经典”已经初具规模。怎么定义哲学就很成问题了。
      
      6,到了哲学的后现代(当代)时期,哲学的领地大大地缩小了。后现代哲学主要有三大块:语言哲学、现象学、后现代主义(解构)。哲学基本不敢碰本体论、宇宙论了,一碰就错。不是哲学本身方法变了,而是哲学“方法”在这些问题上无法再进步,而是科学在这个问题上更有说服力,科学证明了古典的“本体论方法/和结论”是多么的不靠谱。
      
      这时哲学已经基本退出本体论领域,心理学/认识论、伦理学、社会学、宇宙论、本体论等等都被科学担当起来、也可以说是拿走了。同时哲学基本自动地退出了这些领域,从这个意义上看,科学和哲学就是“新旧”的关系,因为其对象都是一致的,好的思维方法也被科学吸收了。
      
      这一时期,“有本体论的思想体系”这一经典的哲学定义已经完全不适用了,就连以心理学/认识论、伦理学、宇宙论等内容为依据的定义都不适用了。
      
      现代“哲学学者”对哲学一般不进行定义,因为定义已经很困难了。如果用原始的[定义“智慧学”,肯定是不行了,因为科学也是智慧,但不回到原始定义、不用这个词真是无法定义现代的哲学了。这时“哲学家”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哲学是没用的”、“谁说哲学有用那是不了解哲学,是外行话”。而他们忘了哲学本来就是以提供“认知世界为目的的”。
      
      这时哲学已经基本退守到了“唯心论”/“玄学”领域,和神学一样,这可能就是哲学的最后残存和归宿。
------------------------------------------

孔子小组,欢迎加入发表各种问题看法,互相学习

http://www.m/group/299822/

二:哲学与科学关系
    
    可以说哲学就是古代的科学,就它们的目的、范围、方法而言:它们的目的是一致的;科学的范围有所扩大,但基本是一致的;方法是进步的、丰富的取代性关系。在古代哲学就是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把握方式。就象现在的俗常所说的“科学”一样,它是无所不包的,本体论就是物理学、有几元素说、亚氏有《物理学》等等,这时的哲学可以简称为“智慧学”/“爱智慧”/“理学”/“物理学”。
    
    
    科学,和哲学一样,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原来科学的定义很简单,只是技艺和一些简单的原理,后来就越来起丰富,科学现在已经成为包罗万有的学问,心理学/认识论、逻辑学、伦理学、物理学(宇宙论、本体论)、逻辑学、语言学、天文学、考古学、经济学、人类学、化学、生理学、生物学等等,除了科学反对的如宗教、玄学等等都成为科学的范畴。同时哲学自动地退出了这些领域,从这个竟义上看,科学和哲学就是“新旧”的关系,因为其目的、对象基本是一致的,哲学好的思维方法也被科学继承了。
    
    关于科学和分科:科学分成很多具体学科。这是专业意识上的划分,也是人们在理论没有进步到一定高度时,理论无法统一时的无奈之举,这并不代表“分科”是合于道理的。按照道理,任何道理都可打通,都是可称为“理学”/“物理学”。现代科学发展,也越来越证明这一点。
    
    哲学逐步在缩小它的领地,科学在不断扩大它的领地,这是历史的规律。哲学为什么退出了这些领域?是科学的挤压和替代。哲学和科学最根本的区分是“方法”,哲学的“玄想”式方法已经过时了,在这些领域无能为力了,有了更好的科学方法,它自然就退出了。
    
    到了哲学的后现代(当代)时期,哲学的领地大大缩小了。后现代哲学已基本退缩到以下三块:语言哲学、现象学、后现代主义(解构)。哲学不敢碰本体论、宇宙论了,一碰就错。不是哲学本身方法变了,而是科学在这个问题上更有说服力,科学证明了古典的“本体论方法/和结论”是多么的不靠谱。
    
    现象学,语言哲学,也只是在玩玄想和概念游戏罢了。现代科学的语言学、逻辑学和认识论,已经担起了各种语言学任务,有简明的、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不存在任何问题。后现代主义,只是解构罢了,当后现代完成时,哲学也就基本消解了。
    
    现在人文思想(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都成为了科学的领地。科学已经成为一个形容词,“科学的”用以代替“正确的”在日常中应用,可见科学现代多么强大。随着人类智识的进步,科学会更加强大。
    
    哲学已经基本退守到了“唯心论”/“玄学”领域,和神学一样,这可能就是哲学的最后残存和归宿。因为总有些人会相信唯心论/神学。但可以说,在实际意义上科学已经取代了哲学。现代的哲学,更多在是一种历史/思维的学习罢了,了解过去也相当有意义。


  • 周工

    2010-11-26 08:32:45 周工

    三:中国有无哲学
        
        
        中国有无哲学?对比一下哲学史考察下的哲学的定义就知道中国有无哲学了。中国当然有哲学,但哲学都要消亡、被科学取代,中国思想中的哲学成分也要经得起科学的考验,不合科学的,当然立不住,会倒掉。
        
        西哲的有本体论的形式逻辑思想体系,到现在有还没轰然倒塌的吗?没有了。拿“形式逻辑体系”这种“形式”的东西为标准,而不以内容来衡量中国有无哲学,这是很好笑的。
        
        
        中国有无哲学,从来不是问题,只是学西哲者,为自身存在价值辩护的一个噱头罢了。还好中国的诸子百家这种玄想的成分不多,尤其是先秦诸子,这和现代人文思想有更多的相似之处,所以到今天其依然有价值。



  • 周工

    2010-11-26 08:33:16 周工

    现代哲学的定义
      
      
      关于“现代哲学”的定义,是区别于原始哲学的定义,西哲学者对此都很头痛,不过从“方法论”上定义可能是大家比较认同的,这可能才是“现代哲学”的本质,从目的和范围定义已经很难了。但既然从方法定义,这就难免不想到“玄想”这个词。玄想是什么呢?其一特征即为:不以实证为依据的抽象思维活动。那么哲学或玄学是什么呢?是“以抽象思维为方法的不以实证为依据的学问”?
      
      这其实就是以科学为对立面的限定,科学也有用抽象思维的方法,唯科学更要求实证而已。我想这可能是现代哲学学者们所能接受的最宽泛的定义了。即:(现代)哲学是以抽象思维为方法的不以实证为依据的学问。
      
      也许从敌对者的眼中看到对方才是最清晰的。哲学自外于科学,这点哲学学者们应没疑议,这也是他们存在的一个价值基础的信仰。所以就从科学的眼光看下哲学吧,在科学学者的眼光中抽象思维并不是哲学的特点,科学也用抽象思维,他们认为:现代哲学主要在于不实证,思想无实证依据。如果只是简单的无依据也好,科学猜想也这么干,可哲学学者们的做法是“以一些了无实证依据的概念/论点为基础,以此为依据生成一些更无了无实证依据的概念/论点,进而一步步自圆其说成为一个系统。”
      
      我想我和西哲学者们的区别不在于哲学是不是这个意义上的玄学,而是我认为这没意义,而他们认为这有意义。说到底,就从“方法论”之争变成了“方法论信仰”之争。可能谁也说服不了谁,但讨论是有意义的,最少我们确定了对方是什么,而对错就在大家的判断了,最少,还有个时间会说明谁对谁错。
      
      总结现代哲学的定义:
      
      1,是以抽象思维为方法的不以实证为依据的学问。
      
      2,以一些了无实证依据的概念/论点为基础,以此为依据生成一些更无了无实证依据的概念/论点,进而一步步自圆其说而成的一个学说系统。
      
      
      另:玄学曾是形上学或哲学的译名,虽有片面性,但也有一定道理。

  •  
     

    附:胡适论哲学
      
      -----《胡适论社会-安教2006》中之《哲学的将来》篇
      
      
      (一) 哲学的过去
      
      过去的哲学只是幼稚的、错误的或失败了的科学。
      宇宙论----?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
      本体论----?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
      知识论----?物理学、心理学、科学方法。
      道德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生物学、遗传学。
      政治哲学----?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史学。。。。。。
      
      (二) 过去的哲学学派只可在人类知识史与思想史上占一个位置,如此而已。
      
      哲学是幼稚的科学,自然不当自别于人类知识体系之外。最早的DEMOCRITUS以及EPICURUS一派的元子论既可在哲学史上占地位,何以近世发明九十元子(素)的化学家,与伟大的MENDELIEF的元子周期律不能在哲学史上占更高的地位?
      最早乱谈阴阳的古代哲人即列在哲学史,何以三四十年来发明阴电子(ELECTRON)的THOMSON与发现阳子的RUTHERFORD不能算作更伟大的哲学家?
      最早乱谈性善恶的孟子、荀子即可算作哲学家,何以近世创立遗传学的MENDEL,不能在哲学史上占一个更高的位置?
      
      (三) 哲学的将来
      
      1, 问题的更换
      问题的解决有两途(1)解决了。(2)知道不成问题,就抛弃了。
      凡科学已解决的问题,都应承受科学的解决。
      凡科学认为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都成为悬案。
      凡科学认为成问题的问题,都应抛弃。
      2, 哲学的根本取消
      问题可解决的,都解决了。一时不能解决的,还得靠科学实证的帮助与证实。科学不能解决的,哲学也休想解决。即使提出解决,也不过是一些特征的假设,不足于取信现代的人。
      故哲学的自然消灭,变成普通思想的一部分。在生活的各方面,自然总不免有理论家继续出来,批评已有的理论或解释已发现的事实,或指摘其长短得失,或沟通其冲突矛盾,或提出新的解释,请求专家的试验与证实。这种人都可称为思想家,或理论家。自然科学有自然科学的理论学,这种人便是将来的哲学家。
      但他们都不能自外于人类的最进步的科学知识思想,而自夸不受科学制裁的哲学家。亿们的根据必须是已证实的事实;自然科学的材料或社会科学的统计调查。他们的方法必须是科学实验的方法。
      若不如此,那他们不是将来的思想家,只是过去的玄学鬼。
      将来只有一种知识,科学知识。
      将来只有一种知识思想方法,即科学实证方法。
      将来只有思想家,而无哲学家;他们的思想,已证实的便成为科学的一部分,未证实的叫做特征的假设(HYPOTHESI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