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和热量

 家有学子 2010-12-19

201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

知识·巧学·升华

一、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1.煤

煤俗称“工业的粮食”,是古代植物遗体埋在地下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以煤作燃料主要是利用煤与氧气反应释放大量热量。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干馏)可分解成焦炭、煤焦油和焦炉气等多种有用的物质,从而使煤得到综合利用。这一过程可表示为:

2.石油

石油俗称“工业的血液”,是古代海洋生物的遗骸埋在地下经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石油是一种黏稠状液体,由沸点不同的化合物组成,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以得到不同的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它们具有广泛的用途。这一过程可表示为:

3.天然气

天然气的形成与石油相同,在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存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CH4)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易燃烧,燃烧时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H4+2O2CO2+2H2O。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就可产生甲烷,这对于解决我国农村的燃料问题,提高农家肥料的肥效,改善农村卫生条件以及发展农业生产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化石燃料的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被耗尽的危险,应合理开采、综合利用并节约使用。使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

要点提示

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或氧气);二是燃料与空气(或氧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不仅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等物质,污染空气。

二、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1.吸热和放热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有些化学反应是放热的,如物质的燃烧、铝与盐酸的反应等,这些都称为放热现象;有些反应是吸热的,如一氧化碳、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等,这些都称为吸热现象。

2.人类生活对化学能量的利用

(1)生活燃料的利用:如做饭、取暖等。

(2)利用燃烧产生的能量: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发射火箭等。

(3)利用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开山炸石、拆除危旧建筑等。

(4)利用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可维持体温和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

联想发散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烘烤食物,驱赶野兽,还用火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人类使用的燃料,从最早的柴草、木柴,到煤、石油、天然气,发展到今天的许多新型燃料,燃料的燃烧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问题·思路·探究

问题1: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有哪些污染?

思路:

(1)煤中含有少量的硫、氮等元素,在燃烧时会排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污染物,它们溶于水会形成酸雨。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应该使用脱硫煤。

(2)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和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含铅化合物、烟尘等。

(3)燃料燃烧对空气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两点:①形成酸雨(主要由二氧化硫等气体造成);②形成温室效应(主要由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等造成)。

探究:(1)煤的燃烧

因煤中含有少量的硫、氮等元素,在燃烧时会排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污染物,它们溶于水会形成酸雨。酸雨不仅影响人的健康和植物生长,还会造成对自然资源以及建筑物等的破坏。煤若燃烧不充分还会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CO)污染空气。因此,应尽量减少使用原煤作燃料。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①汽车用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和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含铅化合物、烟尘等,合称尾气。排到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损害人体健康。

②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需采取:

a.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燃料能充分燃烧;

b.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c.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d.加大检测尾气的力度,禁止尾气未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e.使用清洁燃料,例如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

f.在汽油中添加适量酒精制成乙醇汽油等。

(3)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对空气污染的原因

①燃料中的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SO2等;

②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

③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

(4)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清洁能源。

相比之下由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含碳量相对较小,燃烧较完全,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它对大气的污染较轻,通常称为清洁能源。

问题2:煤矿的矿井里常含有甲烷,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你认为煤矿应采取什么安全措施?

思路:本题考查化学知识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应用。甲烷是可燃性气体,在矿井里和空气混合在一起,遇到明火,就可能剧烈燃烧而引起爆炸。故应采取严禁烟火、通风透气等措施。  探究:应采取的措施是:(1)严禁烟火,排除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因素;

(2)通风透气,使矿井里产生的甲烷尽快散失等。

典题·热题·新题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就是甲烷,所以它是纯净物

B.煤和石油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

C.煤不可再生,而石油可再生

D.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

思路解析: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它们都是混合物,也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煤中主要含碳元素,而石油中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

答案:D

深化升华

天然气和甲烷是两个概念,要注意概念的区别,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除了甲烷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物质。

例2: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和揭幕战在汉城兰芝岛上举行,世人瞩目的足球场下面填埋着汉城人15年的垃圾,垃圾产生的沼气为足球场提供了部分能源。

(1)沼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

①把秸秆、杂草等废弃物放在密闭池中发酵可以产生沼气

②沼气的应用对解决农村燃料问题、改善环境有重要意义

③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

④点燃沼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

思路解析: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是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具有可燃性,煤矿矿井里的瓦斯爆炸主要就是甲烷与空气混合遇明火造成的。

答案:(1)CH4+2O2CO2+2H2O (2)①②③④

深化升华

本题以社会热点为背景,将沼气的产生、主要成分、化学性质以及用途有机结合进行命题,考查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3:请仔细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完成有关问题。

(1)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图)。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       

(2)煤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据资料显示,冬天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会增多,请你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为了减少煤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制得较清洁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水煤气用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家用煤气。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少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                                   

思路解析:从煤的制作结构上可以看出,蜂窝煤是疏松多空的,便于与空气接触,而煤球是实心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小。

答案:(1)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

(2)冬天用煤量增大,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增多 C+H2OCO+H2

(3)便于及早发现煤气泄漏,以防引起中毒

深化升华

本题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将考查的知识点放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让人感到自然、可亲。本题主要涉及燃料充分燃烧、煤的组成以及安全使用煤气的有关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