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复习策略

 酒坛新鬼 2010-12-21
俗话说:“种田人看稻,读书人看考”。尤其是初中学生自己辛苦了八年,面临着人生第一个转折点——中考,作为老师不能不加以重视,因而使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是初三每个任课教师必先考虑的问题。结合初三语文整个教学过程,我浅薄读一下自己的复习备战的一点体会。 一、老师应有的心态 (1)自己首先要有信心。针对学生种种不利于复习提高的心理(尤其是农村学生,平时注重数学、科学的学习,加上语文的底子薄弱,对语文又不感兴趣,尤其是作文,具有一种“读作色变”之恐惧心理)。逐一分析帮助疏导,以自己良好的心态去影响学生,把自己的信心传递给学生。 (2)教学指导要耐心。要换位思考,想学生所想,教学过程符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规律,要给予学生从不会到学会掌握的时间和空间。 (3)对各种材料要有旨的把握和各板块的分析要细心。 二、复习课要求 紧扣《考试说明》明确考点内容,然后据考点精心选题目,有的放矢;关爱学生,激发兴趣,了解原有水平;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集中深入,每个击破,每课有得。 教学内容:难易适中,容量适中,有用; 教学形式: ①符合学生实际(如兴趣、认知规律、原有水平、典型错误等),譬如尽量在复习中穿插与本课时内容相关的名言,格言及其典故例如复习《出师表》课文时,就列举一些与诸葛亮相关的典故、成语,名言俗话的结合。 ②分析每一板块的考点或知识点,分析解题思路和最佳途径,总结出解题的步骤和方法。如考查解答“某个词语或句子表达的表达效果或作用”的题目、《考试说明》P38/16题,“将”森林说成地球的绿色之肺,其作用是什么?解题的步骤和方法:第一步,看表达方法——比喻的修辞;第二步,比喻的一般作用——形象生动具体;第三步,具体结合语境——说明森林“能吞能吐”的特征和它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第四步,组织语言——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具体地说明了森林“能吞能吐”的特征和它在改善生态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③随时了解反馈的信息(特别要发现学生做题时带有普遍性错误)选一些学生做错或不完整的答案分析错误原因,点拨到位,评价得体,及时采取对策纠错矫正,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归纳起来,就是每一节复习课,高度重视“两个必须”,一是必须把老师自己已有的经验和通过分析提炼出来的解题规律化为学生的能力。这就应该有一个能印证解题方法或步骤(思路)训练环节。二是必须关注教学的实际效果(用学生的感受和收获来检验)——学生是否有这样的解题的时空?有否树立了解题的信心?是否有了解题的途径?是否能圆满解答这一题型?以尽可能使你的复习课,让学生有兴趣,有实效,有信心! 三、各板块复习的有效策略 (一)积累与运用 (1)语音的积累与运用 a、先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将初中语文教材后面的词语归纳表进行自行识记;b、针对语音中的重点的知识(韵母的拼写规则、标调的元音顺序等)加以讲解;c、将常见的多音字,形似字、形声字及其习惯性读错的汉字分别加以归纳成一张表格,发给学生在平时加以识记。 (2)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a、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b、学会辨析同义词、反义词的运用及其教给学生辨析同义词与反义词的相应的方法。 (3)句子的选用与仿写 a、讲解句子选用的几种类型——续补型、选择型、概括型;b、讲解句子仿写的几种主要形式——对对子、词语仿写、短语仿写、句子仿写、句式的变换及扩缩;c、教给学生对付此题型的相应的措施及其途径。 (4)标点与修辞的应用 a、讲解标点在中考中易出现的几种类型,尤其是点号与标号的相互关系。 b、讲解修辞在文句中的作用,特别强调比喻,拟人修辞的功能。 (5)探究性学习实践的讲解 a、综合性学习实践考查的主要形式;①语言的综合运用②学科渗透(图文转换)③热点问题的理解与感悟④筛选、整合重要信息⑤相同、相异知识的规律性探究。 B、讲解综合性学习实践题的解题步骤。 (6)口语交际的知识 a、口语交际题的解答准则①要言之有“礼”②要言之有“物”③要言之有“序”④要言之有“节”。 b、口语交际的解答程序:看清题目——明确要求——抓住题眼——品读设置的情景或提供的材料——理解题意——依照要求——灵活作答。 (7)古诗妙句的积累与领悟 a、语文教材中的古诗给予归纳和总结,筛选名句依据一定标准做成PPT进行抢答比赛,PPT中将相应扩展到课外又能容易出现的名句。 b、让学生背诵古文与现代文中的名句、名段、名家、名篇。 c、讲解近几年中考中出现的主要题型——读句型、理解型、迁移型、选择型。交给学生积累的方式——理解性积累、归类性积累、联想性积累、抄读式积累。 总之,对于中考中出现积累与运用的部分,除了讲解相关各知识占和采取相应措施之外,在讲课中结合中考出现的题型,并筛选一些近几年中考中出现一些新题型和重要知识的题型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训练。并把课堂中的讲解的方法与技巧加以巩固。在训练中,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以便教师及时地采取相应措施。 (二)现代文阅读 1、第一轮复习,以文体为标准,将现代文阅读分为三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将这些文体知识作粗线条的讲解,使学生对现代的文体知识有着一定的了解和归纳。 2、第二轮复习,将现代文阅读的相关知识分解成几个专题进行复习讲解。 (1)整体感知文章(文段)内容 a、技巧要做到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b、辨识文体,分析重点欠意;c、理清结构了解行文思路;d、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e理解材料与作者感情之间的联系。 (2)概括文章主旨(中心) a、文学作品主旨的理解:从文章标题入手;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从分析文章议论、抒情句入手;从概括段意和人物事件入手;分析文章背景入手。 b、议论文主旨(议论文的观点)理解:①看标题;②看开头和结尾;③看议论过程。 c、科技说明文主旨(说明对象的特征)的理解:①看标题;②抓中心句。 (3)理清文章的思路。 a、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所写的材料,都有一条线索贯穿,据文章记叙的内容不同,形式也是多样的,主要有①以“物”为线索;②以“人”为线索;③以“时空”为线索;④以情感变化为线索;⑤以“景物变化”为线索。 d、科技说明文。即说明事物特征的顺序,其顺序主要有时间、空间为顺序外,还有程序(工艺类说明文)和逻辑顺序。 c、议论文。理清议论文的思路,可以从议论文的“三段论”式结构入手,即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里要弄清整驳论文与立论文的思路。立论文思路:先提出问题(引出观点),然后对观点进行分析论述,最后进行总结;而驳论文的思路:首先要树立对方错误的观点,然后用事实或道理论述其错误性,最后得出自己的正确的结论即作者观点。 (4)分析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联系人物的中心思想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②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③结合作者的感情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④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5)口味语言,体会情感 a、揣摩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①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揣摩天楼文章的语言特色;②在“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总特色下”,体现文学作品语言的客观化、个性化、情感化是如何在一篇文章中和谐的构成;③仔细推敲文章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尤其是含义深刻的语句。 b、揣摩科技说明文的语言特色:①抓住科技评议语言准确性的本质特征,去理解文章中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等词语;②弄清平实说明与文艺说明不同的风格。 c、揣摩议论文的语言特色。①要理解文章的语言特色;②注意理解句子中定语、状语的修饰作用。 d、品味语言中,尤其要注意的是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特色,《中考说明》中有一要求“揣摩优美的语句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处理此点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修辞格的角度去品味;二是从表达的技巧的角度去切入;三是从语句所表现的弦外之音或隐藏其中的意思去挖掘。 总之,现代文阅读在整个中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何提高现代文阅读是取得中考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除了以上的做法之外,我还将根据讲解的知识结合相应练习加以训练。记叙文阅读训练的内容有美文回思、亲情无限、师恩长存、成长之旅、人间真情、生活感悟、生命之歌等专题;说明文阅读有社会景观、自然揭秘、宇宙探索、生命研究及其科技发展等专题;议论文阅读的内容有立身、为人、求学、进取、静思等专栏的题目。 (三)文言文阅读复习 文言文部分在中考中占比例有(18—20)分,虽然不是重头戏,但也是容易得分,因此文言文部分的复习也必须落实到实处。文言文复习,应以提高自己课内文言文知识向课外的迁移能力为重点。高度重视教材中常见的生命力极强的,多次出现的实词及其出现频繁的文言虚词。文言文复习分三步走: 其一:扎实搞好课内文言教材知识。一方面对教材中出现的具有较强生命力文言实词,加以积累与识记;另一方面将频率较多文言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句式、一词多义等重要的文言知识加以分类归纳,搞成表格形式印发给学生随时翻阅。此部分知识落实与否,将会影响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和文言文知识的迁移。 其二:向学生讲解文言文阅读的题型及其侧重点和阅读应答的要领。 其三:选编一些篇幅容量短小又具有人文内涵丰富的课外文言短文,原则难易适度,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将教材的文言知识学会了迁移,同时也拓宽了学生文言阅读的视野。 (四):作文 作文的分数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成分,学生的作文水平的高低,将影响着学生在语文学科中成绩的高低。因而作文可谓是语文学科中的重量级项目,因而对写作的复习指导应该放大力气。 1、向学生讲明作文应该是自己对社会、人生、自然的认识和感悟,最好能做到写自己对“三面”内容有所感触,主张要讲真话,切忌虚情假意。 2、 注重对话题作文的辅导,主要有拟题的方法;掌握其写作的程序(a、正确理 解“话题”的内涵;b、挖掘“话题”所含的意蕴;c、选择最佳最小的切入点等)。 3、对作文的开头与结尾及其作文形式的辅导。 4、在作文的批改上,采取整体批改与个别批改相合。 5、在作文讲评上采用优秀作文欣赏与劣迹作文当堂修改相结合;集体讲评与个别作文讲评相结合。 6、作文时间的安排上,每周安排2次写作,一篇在课堂上完成,另外一篇在课外完成,并进行及时讲评。 7、运用多媒体,抽取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佳作并从中吸取自己的所需的养分。 8、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尽量在作文中有自己的亮点。 总之,作文教学上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尤其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写作上要求学生发挥己长,避免己短,能创造出自以为较好的作文来。 四、综合复习的有效策略 (1)关注需求——征求学生意见,缺什么补什么,分层个别辅导。 (2)激发热情——师生合作复习,教师提示→学生自主归纳交流→教师补充指导总结提炼。 (3)传授方法——指导解题方法和答题思路,强调不同题型的一些相关应试策略,如归纳答题步骤,提供答题句式,内容上先分散后综合,由点到面。 (4)加强训练——课堂上以练为主,在练习中发现缺漏,分析原因并示例参考答案,避免再错。 第二、时刻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无论是新授还是复习,应该兼顾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有机统一。能随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自觉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以先进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导实践。 第三,必须选好高质量的教辅材料和复习资料,不贪数量,不盲目布置作业,同时要求自行编题,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和复习效率。 五、复习后的反思: 1、学生作文现状的困惑与反思。 学生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在阅读中的发现与领悟,在思考中的焦虑与收获。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无不可以通过作文来反映生活,抒写性灵,发表见解,优秀的作文应该是“有个性的”有独特的自我感觉,“自由真实地表达内心世界“文采兼美”的。然而,目前初中生的作文存在的问题相互突出,有一股被人戏称的“中学生味”,写的东西大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套子,无论是什么文体,几十人都差不多,有时连语调都是一样的完全没有个性。概而言之有以下几种: a、无物之文。所谓“无物之文”是指有的作文内容空调,言之无物,以刻板的印象代替新鲜的生活,不能在文章中留下时代脉搏跳动的声音、很少能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善美、假丑恶。 b、无我之文。所谓“无我之文”就是没有学生个人独立思考和真情实感的文章,文中没有坦诚的真我,只有虚空的假我;缺乏了自我的眼光与思考,似乎是他人声音的一种传声筒而已。 c、无文之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有些学生的文章虽有文采,但大多有寻章摘句的铺陈和矫揉造作的匠气,“清水出芙蓉”的要求自然太高了,但发诸真情的心声,自然为文的朴素终究是必不可少的。此类的文章可谓是凤毛麟角。 总之,如何在初中三年,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此已是件刻不容缓的事,尤其是农村中学更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上,而不应该为了分数而让学生拼命做练习。 2、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反思 现代文阅读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能力的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初三语文复习中、学生在此方面表现并不优秀(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相当薄弱),尤其是对一些开放性的题型,常常是措手无策,没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留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其能够独立地思考和感悟作品的魅力。另一方面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让学生开口说话、让其来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主张,从而培养他们有个性化的见解。 3、对学生语言积累的反思 中华民族的语言在表意上,可谓是丰富多采和富有生命力的。可是学生在作文上常常是言不由衷或用词干巴巴,读其文章味同嚼蜡,干而无味;还有表现在主观题的表述上,虽其知意思,但不能选择很好的词语表达,常把答案弃得老太婆的裹脚步一样,又长又臭。针对此情况,应该在平时语文教学中是否注重于学生读读背背一些优美语句或具有哲理性的语句,多积累一些词语,成语或俗语,名言或古诗词;抛弃那些枯燥乏味课文分析,或者放手让学生在有空余的时间多读一些书,以丰富其词汇,以开拓其视野,真正做到词能达意。 总之,语文教学之路是相当艰难,尤其在农村,很多学生家长并没有文化,更谈不上家有几本藏书,因而学生从小语文的素养就差,再加上他们对语文学习并没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如何提高农村学生提高语文的底蕴已是件刻不容缓的事件,我将不断地进行摸索前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