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不曾在街头吃过早点.父母一是嫌路边的摊点不够家里洁净,二是觉得在大街上吃东西有碍观瞻.小笼馒头,生煎包,也都是用钢精锅子盛着买回家,吃好了才能出门.街边的粢饭团,看得虽多,真正吃到,已是成年之后的事情.其实有些小吃,一定是要在街头大嚼,才有意思,一旦上了正经饭桌,吃起来反倒没劲了. 现今的粢饭,包入了榨菜,肉松,各色小菜,形色丰富,不似老早,不过是油条,白糖那几样.糯米管饱,女孩子,通常一两粢饭也就够了.每吃一口粢饭,要握一握,再吃下一口. 饭团散了,可就不香了. 每每嘱咐摊主,别加太多料. 常惹来诧异神情:居然有人爱吃白饭. 其实,淡香的粢饭,再舀一碗豆腐花,干湿相宜,最是滋味,也最地道. 老上海都知道,粢饭团和豆腐花,木桶装着,贴隔壁一道卖的. 当时,用来包粢饭的,还是那种粉白条的毛巾. 花式粢饭,犹如新式的西餐,盘子画得美,各种层次的味道驳杂堆陈,唯恐不够复杂.我家小孩子喜欢,我总笑:那是美国佬的口味. 不加小菜的,非由穷困,即为节省,却少有人,会在清淡的饭香中,寻其固有的滋味,实为可惜之事. 粢饭团 材料: 籼糯1份,泰国蛇牙糯最佳 大米1份,泰国茉莉香米最佳 萝卜干 肉松或鱼松 油条(可选) 做法: 1.糯米和大米1:1,分别浸泡2小时以上,上笼,大火蒸20分钟或至熟,离火,拌匀. 2.萝卜干洗净,沥干,切粒,用油炒过,加少许辣椒末,糖和麻油调味. 3.铺上屉布或保鲜膜,可用寿司帘做辅助. 饭勺蘸凉开水. 4.将米饭平铺在保鲜膜上,放上各种菜码.卷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