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让高中文言虚词教学不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知愚草堂 2010-12-25
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让高中文言虚词教学不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小课题研究教师:周晓瑶
小课题研究时间:2008年9月-2009年7月
小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相关资料包括:
1. 心得体会
2. 读书笔记
3.教学尝试探索与总结报告(上、下)
4.重点虚词归纳整理(高一必修1、2、3、4)
——小课题研究心得——
初高中文言文有效衔接教学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高一语文组  周晓瑶
 
本学期我研究的小课题是《文言文的有效教学——让高中虚词教学不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目前高中阶段所使用的新教材,普遍加大了文言文的比重,基本上已经达到了课文总篇目的1/2,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领域。但是从事高一语文教学两年来,我深感高一文言文教学的步履唯艰,原因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与初中存在着巨大的断层。 
首先,初中的文言文较为浅显短小,教师教学时更强调记忆背诵而忽略了对规律的摸索和对方法的指导。而到了高中,无论从文言课文本身数量、篇幅、难易,还是从课时安排、学生精力来看,客观上要求学生有较为扎实的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否则,再低的教学要求也是难以达到的。学生一上高中,接触的就是篇幅极长的《鸿门宴》,仅从量上看,就抵得上学生初一初二所学文言文的总和了,更不用说词句和内容方面的难度了;而必修2中选入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有那么多的典故与古代文化知识,十五六岁的孩子,初中刚毕业,根本没有多少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又如何理解与掌握得了这么多东西呢?仅靠高中起始教学的“慢启动”衔接是不行的。
其次,从高中文言文课堂操作看,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而初中阶段教师教学多为“字字落实”、“句句推敲”的训读课,可是,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机械地记忆,以应付仅限于课文范围的考试,这样一来,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得不到培养。可是到了高中阶段,教师不可能像初中那样作全面的讲解。学生要会看注释,会使用工具书,会根据上下文或其他相关知识揣摩难词难句的含义,这些能力虽然也是高中段培养的重点,但是,在语文课时减少、学生课余用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也大为减少的情况下,学生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基础,高中文言文教学容易成为空中楼阁。如若教师在讲解字词等基础文言文基础知识上花费过多时间,就很难腾出时间来讲授文言文的深层精髓,学生也会备感枯燥乏味。
再从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的测试要求看,选文都出自课外,虽然考点的相关知识与课内密切相关,但是,不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加强课内与课外的联系,不重视学生文言阅读的能力迁移,学生是难以取得好成绩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只顾课内不顾课外,课内又只顾基本篇目不顾自读课文,基本篇目又只顾几个可能的考点,且不说这样的教学谈不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文言文学习观念和由之带来的习惯也是极其有害的。如若教师不能在高一的初始阶段就将学生的学习观念与习惯扭正过来,将会贻害将来。
再加上初中教材多使用苏教版,而高中转用人教版,两类教材中没有明显的顺承关系,高一的文言文教学与初中似乎完全脱节,学生很难将花费了大力气背记的知识运用到高中的学习中来,会导致他们对熟读背诵文言文这一任务产生怀疑。因此,高一的语文文言文教学任重而道远,必须让学生学会使用已学来解决未知,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因此,我对我们的研究的成果充满期待,希望它能更有效地指导我们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甚至能反过来促进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与高中靠拢。而我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多次试验,收效甚佳。例如,我在教授虚词“焉”的多种意义与用法时,就多次将《愚公移山》中“且焉置土石”引入课堂来帮助学生理解;在讲解《赤壁赋》中“相与枕藉乎舟中“一句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乎”字的这一特殊含义,我又联系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一句。这些类似的做法能帮助学生迅速地整理思维网络,对虚词的学习不再感到惧怕,而是觉得我们只是在从以前的知识中提取规律,帮助我们去运用于新知而已,学习起来更为轻松,教师的教学也更为有效了。
这一学期的文言文选篇精彩纷呈。
必修三的古代议论性散文中,有议论治国得失的,有总结军事经验的,有讨论学习和人才培养的。聆听其中的济世忠告,感受古人的襟怀与睿智,我们会更加体会到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宝贵,借鉴古人议论的艺术,学会清晰有力地表达思想和见解。
必修四的古代人物传记,传主或以政绩、或以品德、或以才干名垂青史,令后人景仰、追慕。结合时代背景,把握人物身上的闪光之处,体会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感情倾向,不仅可以使我们享受一场思想的盛宴,还能学习到多样的叙事写人手法。
与之前必修一的记事写人散文、必修二的写景抒怀散文相比,对学生而言,难度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所涉及到的虚词也仍然不离之前所学。所以,这个学期的虚词教学不能像上学期那样,仍旧一板一眼地落实每个字词的意义与用法,而应该教会学生联系与归纳,学会自行推断出正解。
例如,我在教《苏武传》时,开篇讲到“何以汝为见”这一难句时,我首先点出了这一“为”字,注解为“助词”,这一理解很表面化,强记的话学生印象不深刻,我就联系之前《鸿门宴》中所学的“何辞为”这一典型句例,一提学生就立刻贯通了。
学生对于“以”字的连词与介词用法不甚理解,混淆不清,我就以“因”一解为例,联系已学课文中的例子来解析。如《荆轲刺秦王》中,“以故荆轲逐秦王”,“因为这个缘故”,在“因为”后接的是一个名词,所以“以”字用作宾语;而在《游褒禅山记》中,“古人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一“以”字所接的是一个表原因的短语分句,所以它用作连词,依照这一区别,我们可以推断出《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中,虚词“以”是用作连词。
教学生在分类记录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同时,还要教他们学会附加上相关的典型例句,帮助理解记忆。例如,在学到《张衡传》时,我们又再度接触到了“以”字的几种常用意义与用法,同时在《苏武传》中还学到了“以”字较为特殊的意义,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归类。
“以”字作介词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出自《 张衡传》);(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树之以桑”(出自《寡人之于国也》);(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例:“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出自《苏武传》)。
“以”字作连词时,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出自《游褒禅山记》);(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以弱天下之民”(出自《过秦论》);(4)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出自《荆轲刺秦王》)(5)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另外,“以”还能用作助词。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出自《赤壁赋》);用作副词,通“已”,已经。“日以尽矣”出自《荆轲刺秦王》),“前以降及物故” ( 出自《苏武传》)。
如果在学生已大致熟悉虚词词义的基础上,培养他们联系与归纳的意识,那么就能很快地将学生引导至一个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境界,在以后的虚词教学中也就省力许多,只需要适当点拨一些陌生和复杂的词义即可。当学生具备了扎实的虚词功底时,那他也就具备了阅读文言文的基础能力和背景知识,在应试和平时阅读中都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小课题研究读书笔记
本学期因为小课题研究的是文言文中的虚词,所以在平日里阅读其他书籍时对虚词就格外多了几分关注。本以为虚词在文言文中没有实际意义,是可有可无的,但是细细一品,发现它的作用不可小觑。
教授“表达与交流”中的“对联”时,我特意阅读了一些趣味对联。我发现,有的对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以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例如这幅对联:“君恩似海矣;臣节如山乎。”原来此联是明末陕西总督洪承畴的门联,原本无联句尾处两虚字,为“君恩似海,臣节如山”,是一副表白自己、歌颂皇恩的对联。洪承畴后来投敌卖国,遭人唾弃,便有人在原联句尾添此“矣”、“乎”二字,其意即大相径庭,成为一副绝妙的讽刺联。
再看这样一副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这副对联是王湘绮写的讽刺袁世凯的,被近代人称为名联。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不是东西”,上联的“也“字和下联的“之”字都运用得很好,如去掉虚字,则难称佳作,逊色不少。
而据古代笔记记载:“王勃死后,常于湖滨风月之下,自吟《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后有士人泊舟于此,闻之辄曰:曷不去‘与’‘共’乃更佳。自尔绝响,不复吟矣。”可见由士人而到王勃本人都承认“与”“共”却属多余,当然前提是人死后真有灵魂。可是无论从通篇的结构来看,还是从吟诵的口感来看,这两个看似无关紧要的虚词其实都是不可或缺的,何必刻意去效仿古人“千金易一字”呢?
    之所以先写这些,是有感于中学文言文的教学,特别是文言虚词的教学。自我为人师以来,我一直在脚踏实地地落实虚词教学,可是有一日,一位老师的一句话令我心里突然感觉空了半边,她说,虚词教学上不用抓,因为现在高考已经基本上不考虚词了。难道说考者不考,教者就不教了吗?学生本就怕学、厌学,当然也就不会问。有的学生到现在连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区别都分不清。但是如果因此而断言教师不重视文言虚词的教学,那也不是事实。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课堂上是喋喋不休地讲,课后更是反反复复地练,但几年下来,学生还是很难分清之、乎、者、也。那么,造成文言虚词教学耗时低效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正是我想要通过研究这个小课题弄清楚的问题。
何立伟的《美的语言与美的情调》中指出:“实词的推敲可鲜人耳目,虚词的布设又添了荡气回肠;忽张忽弛的音节节奏,使情绪的流泻如溪穿涧石;妙用的断句,就叫语气有了顿挫抑扬;而某种对语法规范的冲决,便得到了感觉的芬芳的释放……”这段文字的叙述,不难看出语者所理解的语言所构建的话语空间对读者阅读的影响。用什么样的语言,建立起什么样的话语空间,想让读者产生什么样的阅读感受,这些是文本的作者在字里行间的文字符号的排列组合中所要面对和诠释的。从语序句法到遣词造句都经过作者的精心提炼推敲,一个匠心独具的语序安排都会使文本增色添彩,从而才能使读者从中获得丰富的空间感、纵深感和高低起伏的旋律美。而虚词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近我略览了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因为唐诗本与文言就有相通之处,所以我格外注意发掘虚词的妙用,竟有不少收获。《唐诗宋词选读》所选唐诗中虚词的运用十分常见,门类也较齐全。副词具有表情态、程度、时间等方向的功能,因此运用较多。例:“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忽闻歌古调,偏惊物候新。”介词有“蓬门今始为君开”“与客携壶上翠微”。助词有“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连词,如:“晓镜但愁云鬓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但将酩酊酬佳节,犹自音书滞一乡”。就连叹词也有,如著名的《蜀道难》,开篇便是“噫吁嚱!”
虚词是与实词相对而言的。有的人认为,虚词太虚幻了,不可捉摸,所以也就想当然地认为它无甚作用。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早在刘淇的《助字辨略序》中就有云:“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他用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关系作比,说明实词和虚词的性质及其在作文中的用途。古人对文学作品中的词语是精心锤炼的,尤其表现在对一些实词的运用上。虚词固然不像名词、动词等实词那样具有叙事状物、绘景摹态的功能,但也决不是可有可无的。明代诗论家李东阳就曾明确指出:“诗用实字易,用虚字难。盛唐人善用虚字,开阖响应,悠扬委曲,皆在于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诗中能否用虚词,而是能否善用虚词。恰到好处地运用虚词不仅不会影响诗歌语言的弹性,妨害诗歌的审美特征,反而能有效地增添诗句的声情韵致,表达出种种含蓄婉曲的言外之旨,具有实词难以达到的审美效应。
盛唐诗人似乎在锤炼虚词上情有独钟。刘大櫆就曾说过“虚词详备,作者神态毕出”。杜甫《滕王亭子》“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其中“犹”、“自”即为诗人精心雕琢:墙外竹色“犹”在,亭中松声“自”响。经过这两个虚词的点染,将滕王阁见证的历史沧桑展现在读者面前。《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台阶上空自掩映着碧绿的春色,深树丛中的黄鹂也空自有一副好嗓音。这里写春色与黄鹂嗓音的无人欣赏实际上是暗示这蜀相祠堂少有人来。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安定城楼》中“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作者没有开门见山,而是通过“虚”与“更”两个虚词的结合,通过历史上两个不得志的文人的不幸遭遇来借喻自己因言不见采而空自垂涕,不得不远行游幕依人的辛酸。尽显仕途进取无望的悲哀。
这些悲剧性情感无一不是诗人悲剧命运的象征和人生悲剧命运感慨的载体,而在抒写这种深沉的悲剧性情感的过程中,虚词点缀呼应,或帮助发出深长喟叹,或推进一层,反面见意,或彻底否定,揭示虚幻,或故作旷达, 婉转抒慨,极尽变化之能事,很好地与实词配合,将深藏心里的悲剧性底蕴透露了出来。
诗人抒发讽刺性情感的时候,往往也借助虚词的运用来冷嘲热讽, 使其诗婉转隽永,既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又深寓讽慨, 富于情韵。如高适的《燕歌行》中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刻画前方将士拼死作战流血牺牲对照下的美人歌舞纵情声色的画面,句子中没有一个褒贬性的字眼,一个“犹”字尤为精妙。尖锐地讽刺了身居要职的将军们腐败的作风。堪称画龙点睛之笔。再如李商隐的《安定城楼》“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中,诗人把朝廷的禄位比作腐臭的老鼠,用鹓雏也就是凤凰自比。是诗人立身处世的极其鲜明、有力的表白。一个“竟”字是全诗愤慨的彻底爆发,用自己的崇高怀抱和贪恋“腐鼠”的小人们的卑鄙心理做了泾渭分明的对比,狠狠地讽刺了那些排斥自己的朋党势力。全诗也因为虚词的灵活运用而显得情韵超逸, 传神空际。
而李商隐的《无题》中,明明是相思追求的无望深渊, 却仍然要坚持到“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方”“始”两个虚词表现出的是生命尽头透出的一股执着与坚韧的精神力量。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放奔放,杜甫“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的欢快热烈,杜牧“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旷达沉醉的情感都是通过“须”“莫”“肯”“难”等虚词来传递给读者积极的色彩和情味。
由此可见,在古典诗词中,虚词锤炼到恰到好处时,可以做到表情达意,尽显神态,“意”味有余,“情”味十足。
“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要达到这一艺术境界,除了内容精心营构之外,虚词的运用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法手段。清代袁仁林在《虚字说》中说:“凡书文发语、语助等字,皆属口吻。口吻者,神情声气也……其随本字而运以长短、疾徐、死活、轻重之声,此无从以实字见也,则有虚字托之,而其声如闻,其意自见,如虚字者,所以传其声,声传而情见焉。”实字有其短,正好用虚字来弥补,而在表达作者比较隐晦和曲折的内心思想情感,尤为重要。
李商隐的诗歌向来以晦涩、缠绵而著称。表达的思想情感非常隐曲,其中一个重要的技巧是李商隐善于运用虚词。例如,“贾生年少虚垂泪, 王粲春来更远游”。虚词“虚”“更”嵌入其中,使得情感的抒写曲隐而不显,既具有诗歌无限的韵味,又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悲剧性的思想。再比如“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通过两幅特写镜头画面的对比,通过“欲”和“空”的虚词写出征夫思妇内心共通的情感,来突出战争导致的双方肝肠寸断的悲痛。
诗人往往精心选择这样一些恰当的虚词嵌于句中,以虚为实,借助读者的想像力去补充诗句的意蕴,形成一种峰峦断而云雾连的审美效应,从而含蓄巧妙地表达出诗句的言外之旨、韵外之致。运用虚词要用如实词,也能使表达的意义遒劲有力,虽用虚词而不觉其“虚弱”。比如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整首诗每句都用虚词,却并未伤害杜牧诗歌感情低徊的抑郁,反而因为这一系列虚词的运用而使得作者的用语体现出旷达的风姿,使句子增色不少。
绝句和律诗字数有限,但高明的诗人却能在狭小的空间里施展出万千世界,而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这些诗人善于利用虚词,起承转得灵活、巧妙、自然,表达无尽的思想内涵。王昌龄的《闺怨》一诗,自古堪称佳作。而真正的妙处只在第三句“忽见陌头杨柳色”的“忽”字,使诗意急转,使前两句描绘的春色和凝妆顿然成为一种折磨,深刻地揭示出“闺怨”的主题。这一虚词“忽”字,真不知要抵去多少实词。再如王昌龄的《出塞》也同样堪称绝妙, 而妙也同样妙在第三句“但使龙城飞将在”的“但使”作一虚词,既是假设,更使全诗发生急转,异军突起,振烁全篇。又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其中虚词的巧妙运用更是起了很好的作用。“忽”“初”两字相对而出,突出了杜甫的喜悦之情。“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即”“便”二字,将杜甫归家心切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有千军万马不可阻挡之势。而这几个虚词可谓神来之笔,在诗句中钩连上下,辗转自如,畅快神游,其修辞效果也是无法用其他的实词来替代的。还有“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雁是惜别思乡的意象,常引起对故乡、亲人的定向联想,云遮雾绕的重重山岭象征和故里、亲人的重重阻隔,离愁本来就让游子不堪其痛,更添雁叫,云山阻碍,何况客中?一个“况”字使诗句中表达的离愁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造成一种转折递进的意味,既含蓄又曲折,深得古文之余韵,令人玩索不已。在格律严谨的近体诗中如果恰到好处地运用虚词,能使诗句产生某种程度的散文化倾向,即成为诗中的“文句”。这种文句能与诗中其他句子相互呼应,彼此映照,使诗篇产生一种整中有变、流畅健练的美感。“诗中有文,词调流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杜甫客居草堂的代表作《客至》为例,这首诗句句合律,工整妥帖,但读起来又觉得活泼婉转,有一种流动的韵律感,“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一联,前后映衬,情韵深厚,虽是对仗的句式,但笔墨灵动,风神顿宕。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不曾”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 ”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不曾”表现出的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自然不由得喜出望外。用虚词虚写客至。为下文实写作者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做了很好的铺垫。这种表达效果与诗句中“皆”“但”“不曾”“今始”“只”等一系列虚词的表现力是分不开的。
有时运用虚字还会改变诗句的语义节奏,使之与其他常规句子形成对比。如首联语义节奏为“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而第二联的语义节奏是“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两联之间的语义节奏的变化能给平板的节奏带来轻快的旋律,诗句语气纤徐有致,语调悠扬流畅,读来别有一番情味。
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罗大经《鹤林玉露》指出“作诗要健字撑拄,活字斡旋。撑拄如屋之有柱,斡旋如车之有轴”,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诗人对语言的巧妙驾驭有关。其中善用虚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虚词用得好,一样也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的美学效果。在《唐诗宋词选读》“唐诗”部分探究唐诗魅力的教学过程中,这种修辞效果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关键因素。

小课题研究活动教学尝试探索与总结
在高中文言虚词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种种错误的观念。或以为文言虚词在文中是可有可无的,考者不考,教者自然也就可以不教,忽略了虚词在音节与结构、语气等方面的“绿叶”作用;或以为教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就是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讲,课后反反复复地练,但几年下来,学生不仅还是很难分清之、乎、者、也,甚至对文言虚词产生了轻视以致厌恶的情绪。那么,造成文言虚词教学耗时低效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实施这一小课题研究的本意。
我们不妨首先从文言虚词本身入手。文言虚词与实词相比,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词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意思,甚至分属好几种词类。古汉语中许多虚词都有好多种用法,一个虚词可以当现代汉语好多虚词来用。我们在阅读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去找以前已经学过的文言文语句以及现代汉语中恰当的词语甚或成语来解释。
如 “于”字在古汉语中主要当介词使用,它几乎可以同现代汉语所有的介词相对应。例如: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相当于“在”);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相当于“自、从”)③古已有之,于今为烈(相当于“到”);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相当于“对、对于”);⑤归璧于赵(相当于“给”);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相当于“比”);⑦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相当于“被”);⑧业精于勤(相当于“由于”);⑨故燕王欲结于君(与、和、跟、同)。还有用法更多的虚词,如“其、而、以”等。
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处许多,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文章中会反复出现。如在《游褒禅山记》这一课中,“其”字就出现了二十多次,较全面地体现了虚词“其”的用法,我们将这些用法归纳如下:
(一)“其”作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在句中作主语或与其他词语构成主谓短语作该短语中的小主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他们)”“它(它们)”。如:  ①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③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④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二)“其”作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名词或方位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的(他们的)”“它的(他们的”)。如: ①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②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③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⑤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 三)“其”活用作第一人称代词,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相当于“我(自己)”、“我们”或“我的(我们的)”。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四)“其”作指示代词,可以指代个别的人或事物,也可指代多数,一般都是远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④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五)“其”作副词,放在句首,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表示反诘的语气,可译为 “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六)“其”作助词,用来凑足音节,舒缓语气。如: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如若我们能够这样归纳起来,再向学生补充“其”字的其他几种用法,就很容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记忆链了。
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表达不同的语气,抒发不同的感情。清人袁仁林说过“千言万语,止此几个虚词出入参伍其间,而运用无穷”。
例如“而”字,例举几个典型句子①扣舷而歌之;②正襟危坐,而问客;③顺流而东也;④耳得之而为声;⑤客喜而笑;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它可以表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承接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修饰关系等等,每一类都可以读出不同的情感来。甚至有时候,我们会恨不得不去细解翻译它,只是平移过来使用便已是韵味无穷了。
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长河中,变化比实词大得多。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虚词差异较大,现代汉语虚词一般就当虚词用,而文言虚词因为是从实词演化而来,所以大部分虚词都有实词的含义,所谓“虚词不虚”,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的差异表现最明显的莫过于语气词,文言文中用“矣、哉、乎、也、邪”,现代汉语则用“啊、吗、呢、吧、呀”等,没有一个相同。文言虚词,基本不变的保留到今天,只是极个别。正因为用法复杂,才给我们现代人阅读文言文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就连古人也觉得“实字易训,虚词难释”。
    再者就是人为的因素了。首先是教法不当。中学文言文教学热衷于介绍古汉语常识里讲的那些知识,讲到“而”就是连词,表并列、承接、转折、修饰、假设等等,没完没了,学生听得云山雾罩、昏昏欲睡。其实,学生初学文言,接触文言词句并不多,一知半解,所得是感性的。随着学习时间、内容的增加,感性的零碎知识逐渐增多后,学生自己也会有意或无意地总结一下,如“其”的用法一般是用于指代,“是”经常是代词而不是系词表判断等等,这样总结的认识是理性知识。理性知识具有系统性,可以使感性知识更清楚,更牢固。因此,文言文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学古汉语常识是有好处的。但这好处仅仅是辅助性的,不能喧宾夺主,在中学阶段,学生读的文言并不多,没有必要讲这些。
我个人认为:一、就学习语言说,会的主要基础是熟,不是记道理,学习英语最能说明这个问题,背语法书是不会说英语的,文言可以算是半门外语,因为完全用文言的语境已经不曾在了;二、古汉语知识的起作用,要在有相当数量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三、某一具体词句的确切意义,常常不是概括知识所能领会的。教师出于一片好心,想下小网而得大鱼,讲授文言,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在语法分析上,比如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句中“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等等。这样讲讲好像也没什么不对,其实是所得未必能偿所失。你想:一、学生就算记住了,又有何用,下一次遇到类似的用法还是不知道,因为他们脑子里根本就没有什么主语谓语之类的概念。二、让初学者死记硬背语法知识,占去不少时间和精力,而用处却很小。因此,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古汉语的理性知识,高中阶段其实可以不学或少学一点点。
    其次是学法指导方面也需要反思。目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文言虚词多用归纳法,本无可厚非,但多采取一个文言虚词有多少种用法,用法后面举两三个例子,以为学生就此可凭此举一反三,无往而不胜。实际上学生缺乏感性认识,记住这个并不能灵活运用到那个,这种归纳很难起到系统掌握的目的。再是练习,文言文虚词练习学生作了不少,多是选择题,今天“之”,明天“而”,后天可能就是“其”,要么选出相同的要么选出不同的,零零碎碎,学生练来练去,不明白还是不明白。教师难免着急,总结了不少解题的方法,什么代入法、句意分析法、句例推断法、结构分析法、成语联想法、确认标志法、上下文推断法等等不一而足,似乎有了这些所谓的解题方法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其实,这是忽视了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特别古代汉语中的虚词,其用法之灵活并不是几种方法能解决的。
    针对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
    一、文言文的教学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虚词也不例外。所谓的语感,就是把一种语言的表达习惯印在脑子里。脑子里有这个表达习惯,或说有各式各样的模式,看到新的,旧的就会跳出来,新旧联系,就会知道新的是什么意思。举例说,读《赤壁赋》中有“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中“此非……乎”表反问语气,以后再读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比照旧模式,立刻就能理解了。如果学生脑子里没有这许许多多的模式,看见新的就会莫明其妙。要培养学生的语感,除“熟”以外别无他法。对于文言来说要想熟就得“多读”,因为“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唯一途径”,而文言我们生活中已经基本不使用了。多读只是粗略地说,如果进一步探求,还有读什么、怎么读、时间怎样安排等问题需要解决。读什么?教材的编者一般以文质兼美为标准选文章,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考虑相对就要少一些。现在使用的苏教版的教材选文就以人文话题来组织。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打乱顺序,先从故事性强的,短小的文章入手,特别是高一文言教学,无妨多照顾一些兴趣。怎么读的问题放在后面再探讨。时间怎样安排?总的原则是时间要放长,排均匀(虽然不必天天如此,总是次数多一些好)。教师可以利用早自习,规定篇目叫学生去读,学文言就可以不成为负担,时间久了就会成为习惯,谈起养成习惯这个秘方,还应该说说“兴趣”。说它怪,因为它既是习惯的母亲,又是习惯的女儿。是母亲,意思是靠它可以产生习惯。所以教学一定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还是习惯的女儿,因为养成习惯之后,兴趣就会出生,有了兴趣,很多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多读求熟、以熟求通的方法,大家都会赞成,主要的问题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时间本来就不多,用于文言的时间如果过多,会冲淡现代文的教学,所以老想走捷径,多快好省,办法是以纲统目,认清规律,一通百通。于是课堂上是喋喋不休的辨词性、分析句子结构,练习题也是连篇累牍的辨词性、分析句子结构。这种主要寄希望于规律的少读而望速成的办法其实并不管用,原因前面已经讲过。
      二、阅读指导要得法,最主要的是言文结合问题。这一点,可以结合这样一个故事来看。据古代笔记记载:“王勃死后,常于湖滨风月之下,自吟《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后有士人泊舟于此,闻之辄曰:曷不去‘与’‘共’乃更佳。自尔绝响,不复吟矣。”可见由士人而到王勃本人都承认“与”“共”却属多余,当然前提是人死后真有灵魂。的确,从语法角度讲,删除“与”共”二字不影响句意。可是无论从通篇的结构来看,还是从吟诵的口感来看,这两个看似无关紧要的虚词其实都是不可或缺的,何必刻意去效仿古人“千金易一字”呢?清代骈文家孔广森就曾提到:“庾信文‘落花芝盖’,‘杨柳春旗’两句,若删除‘与’‘共’字,便成俗响。陈检讨句云:‘四周皆王母灵禽,一片悉嫦娥宝树’。此调殊恶,若在古人,宁以两‘之’字易‘宝’‘灵’二字也。”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射马赋》有:“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为王勃所借用。孔广森已意识到“与”“共”二字并非可有可无,但没有讲清楚究竟起什么作用。“陈检讨”指清代骈文家陈维崧,其《瀛台赐宴诗序》有:“接呷,四周皆王母灵禽;竹柏微茫,一片悉嫦娥宝树”。孔氏主张用两“之”字代替“灵”“宝”二字更好。我以为,这是由于“之”是虚词,读轻音,半拍,朗读起来的确比原句更有节奏感。王勃、庾信所用“与”“共”的作用同样在此。张仁青说:王勃“原句之美,端赖‘与’‘共’两虚字旋转其间,文气乃畅,曼声吟哦,尤饶佳趣。若删去二虚字,则韵味尽失,固不止俗响而已。”
    教学中如果处处以诗人为标准,学生自然轻视文言虚词,以为文言虚词除了用来出题为难他们,此外别无用处。重言轻文的结果是言文均不可得,如《指南录后序》一文中的“呜呼!予之及于死者……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痛何如哉!”文中的两个“误会”不仅使文章层次清楚,第一个“呜呼”兴叹,为奔纵文章气势做了充分准备。最后一个“呜呼”总结全段,把作者的悲痛之情、无可奈何之叹推向顶点。倘若少了这两个“呜呼”,其情感,气势均要大打折扣。又如《醉翁亭记》全篇用了二十一个“也”。“也”在文中的语法功能不外乎判断、肯定、赞叹、解释说明这四种。“也”字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如果仅仅是判断解释说明之类那还有什么意思,谁听谁都会觉得索然寡味。从整体来看,全文由于“也”的运用,使得文章有一种独特的韵律美和音乐美。全文24个句子,竟有21个结尾运用了“也”字,可谓一韵到底,这样的散文不是跟诗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正因为如此,使文章形成了一唱三叹,回肠荡气的抒情表达效果,读来极具音韵之美。第二文中的21个“也”字句,每一句都是一幅色彩鲜明生动逼真的图画,或风景或风俗或人物或生活,每一句都再现了滁州山美、泉美、亭美、四季美、官民同乐美,“也”也是凸现文章主题美的一种技巧。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这一主旨,正是在这21个“也”字句的一再亮相登场中才得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渲染、体现并酣畅淋漓地展示给读者的。“同篇共用二十个‘也’字,逐层脱卸,逐步顿跌,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似散非散,似排非排,文家创调也”。为扭转中学文言虚词教学中存在的言文分割问题,苏教版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必修三《鸿门宴》一文后面设计了练习“根据具体的语境,仔细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表达作用,并回答有关问题。”然后是“而、然、者也、耳、、也、矣”几个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一共四个小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虚词的教学不再把目光仅仅盯在意义和词性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三、教学方法要科学,所谓科学就是要符合学习语言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文言虚词用法灵活,这是教学的难点。一是可以根据选文的特点,在一段时间内把目光集中在一两个虚词上,如教《师说》可以学“之”,联系以前的知识,集中体会、集中训练,这篇文章中“之”用于主谓之间就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加上下一篇课文《赤壁赋》中的“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供适”,可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所有有“之”的句子,反复比较,看看这类句子是怎样说的,以后遇到类似的句子自然就知道了。我们不一定非要介绍主语、谓语等概念,古人没有现代汉语这样的语法系统,也不说名词代词副词之类,但并不影响读书写作,原因在于训练得法。对对子就是最好的训练方法,“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王维《观猎》)、“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李商隐《风雨》),这些诗句对得相当工整,实词虚词绝不含糊,是诗人长期实践的结果,而不是背了《马氏文通》的结果。我这样讲并不是主张我们的学生去写文言,但为了更好地掌握,仿照原句中虚词的用法依葫芦画瓢说出一两个来总是可以的,如学了“子将安适?”,照着说出“君安在?”、“若将安适?”之类,应该不会有多困难,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会了“安”的用法,记住了“若、君、而、乃、汝”一系列文言第二人称代词。同时学生的参与也可改变教师讲、学生记的单一课堂模式,学生参与的多了,慢慢地就会提高兴趣,有了兴趣,学习才会逐渐变成学生内在的需要,学生才能不受压抑、逼迫而处于一种主动、自由的状态,学生才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二是文言虚词虽然古今变化很大,但仍然与现代汉语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古今汉语毕竟是一脉相承的。如“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如果我们不把主要精力用于开发具有实际用途的科学知识,而仍然沉溺于审美文化的民族传统,其结果是有害无益的。”(陈炎《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一句中的“而”保留了连词表转折的用法,“于”保留了一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的用法。“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民族(艾青《北方》)”、“我在海洋上远航过,我在天空上飞行过,但我们的母亲河长江上,第一次,为这样一种大自然的威力所吸摄了”(刘白羽《长江三峡》),这两句中的“为……所”表被动,与“贾家庄几为寻繳所杀(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等句中的用法一致。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古今联系的好处是拉近文言虚词与学生的距离,心理学表明在熟悉的基础上接受新的知识更容易,符合认知的规律,教师要充分利用才是。
    我认为,文言虚词教学关键是教法学法都要得当。如果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注到培养学生语感的言文结合的道路上来,定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如若能在初中阶段就有意识地调整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我想,文言文虚词的学习不会是一件难事,而初中与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也将因此而更有效地衔接起来。
文言文虚词的教学已经进入后期,探索的重点也有所变化。前期我们主要是把精力投入到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贯通初高中文言文的言文信息,而后期我们要开始教学生如何去联系,去归纳,去推断,所以要适当地点拨技巧。
例如,我在教《苏武传》时,开篇讲到“何以汝为见”这一难句时,我首先点出了这一“为”字,注解为“助词”,这一理解很表面化,强记的话学生印象不深刻,我就联系之前《鸿门宴》中所学的“何辞为”这一典型句例,一提学生就立刻贯通了。
学生对于“以”字的连词与介词用法不甚理解,混淆不清,我就以“因”一解为例,联系已学课文中的例子来解析。如《荆轲刺秦王》中,“以故荆轲逐秦王”,“因为这个缘故”,在“因为”后接的是一个名词,所以“以”字用作宾语;而在《游褒禅山记》中,“古人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一“以”字所接的是一个表原因的短语分句,所以它用作连词,依照这一区别,我们可以推断出《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中,虚词“以”是用作连词。
教学生在分类记录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同时,还要教他们学会附加上相关的典型例句,帮助理解记忆。例如,在学到《张衡传》时,我们又再度接触到了“以”字的几种常用意义与用法,同时在《苏武传》中还学到了“以”字较为特殊的意义,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归类。
“以”字作介词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出自《 张衡传》);(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树之以桑”(出自《寡人之于国也》);(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例:“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出自《苏武传》)。
“以”字作连词时,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出自《游褒禅山记》);(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以弱天下之民”(出自《过秦论》);(4)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出自《荆轲刺秦王》)(5)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另外,“以”还能用作助词。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出自《赤壁赋》);用作副词,通“已”,已经。“日以尽矣”出自《荆轲刺秦王》),“前以降及物故” ( 出自《苏武传》)。
如果在学生已大致熟悉虚词词义的基础上,培养他们联系与归纳的意识,那么就能很快地将学生引导至一个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境界,在以后的虚词教学中也就省力许多,只需要适当点拨一些陌生和复杂的词义即可。当学生具备了扎实的虚词功底时,那他也就具备了阅读文言文的基础能力和背景知识,在应试和平时阅读中都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如果再教给他们一些解题技巧,那更是如虎添翼。
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现在比较流行的是“六看”之法。
一 看语法结构。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例1: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口舌”是介宾短语,用来修饰动词,所以“为”字当为动词,可译为“立下”。
    例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二看对应位置。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例: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三看特殊标志。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例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
    例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
四看语气表达。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以下四例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
    例1: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例2: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其”表感叹语气,可译为“真是”。
    例3: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例4: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
    五看看具体语境。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例1: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例2: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得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得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例3: 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得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
例4: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六看删换变化。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介词。
如此一来,依照规律,循序渐进,以方法辅助语感,我相信学生学习虚词不再会觉得难以把握。
以上就是我这一学年来在文言文教学方面所做出的尝试,这得益于我在文言文教学方面所投入的精力,所以我收获良多,另外还要感谢同一备课组的诸多热心的老师们,在我疑惑之际,与我热烈地探讨,共同交流,促我进步。也希望这次小课题的研究能够惠及他人,帮助学生成长进步。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前辈耐心指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