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高考的语文知识

 舞动的紫百合 2011-07-10

【知识梳理与解题思路】
修辞是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研究语言的,要做到能“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首先应了解考纲规定掌握的八种修辞格的概念和种类,能区分不同的修辞方法,能领会它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还必须从基本概念入手。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只要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具有相似点就可形成比喻。比喻由本体、喻体、喻词构成,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类。比喻的作用是对事物进行描绘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深刻印象,也可以用常见的事物说明深奥的道理,使道理显明。
使用比喻要注意:①喻体要常见易懂;②比喻要贴切,不能信手拈来;③要注意思想感情。
2.比拟 比拟就是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形式。比拟的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使读者对事物产生鲜明深刻的印象,引起感情的共鸣。
使用比拟要注意与比喻的区别:比喻是“以此喻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上,且喻体必须出现;比拟是“拟此为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动词上,而喻体始终不出现。
3.借代 借代就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主要有以下七种借代方式:特征代本体,专名代泛称,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结果代原因,牌号代本体,产地代本体。运用借代可以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事代情,从而引发读者联想,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使用借代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借代的事物要有所交代,本体借代体不能同时出现;借代与借喻不同,前者注重相关性,后者注重相似性,借喻可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4.夸张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的修辞手法。使用夸张可以揭示事物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使人联想,创造意境。
使用夸张既要注意显豁,又要注意以事实为基础,还要注意文体特征。
5.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对偶有正对、反对、串对等。使用对偶可使表意凝练、抒情酣畅;语言整齐,富于美感;也便于记忆。
使用对偶要注意与对比的不同,前者指形式而言,后者指内容而言;对偶中的反对则是两种修辞的兼用。对偶有严式和宽式两种,严式的对偶通称对仗,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对对联往往就要达到这样的要求。
6.排比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一组句子。使用排比可以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使用排比要注意与对偶的区别,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言单位;排比常用同一词语作为提示语,对偶一般不重字。
7.设问 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说出自己的看法的一种修辞方法。分自问自答和问而不答两种。使用设问,可起到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的作用;有时用在文章中间,也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8.反问 反问也叫反诘,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包括用肯定句表达否定的内容和用否定句表达肯定的内容两种形式。使用反问能加强语气,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也有区别。设问多是自问自答,反问则是问而不答,人们可从问句本身体会出答案;设问本身不表示肯定或否定什么,答案在后面说出,反问则本身就包含着作者的意思;设问是为了提请注意引发思考,反问则是为了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我们学习和研究修辞方法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和表达,高考的命题也是基于这样的共识,因此,我们平时的复习和练习都要从理解运用着手,要能分清这八种修辞手法,能分析其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词语
【考点剖析】
考点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质就是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它的的含义。“常见实词”,它的范围并不很广,重点是《教学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特别是《语文》课本课后练习中强调的实词。“在文中”,即指语境,这是正确理解含义的前提。
考查内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通假字等。
考查时,一是直接考查加点词的词义理解(显明),二是在文句的翻译中考查对实词词义的理解(隐含)。
考点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B)
 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二是“在文中的用法”,两者都是对考查范围进行的限定。所谓“常见文言虚词”,2004年的《考试大纲》明确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所谓“在文中的用法”,就是说,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而是要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
文言虚词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1)抓重点。《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共18个,一定要个个落实,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照顾特殊意义和用法,可以采用多义比较的方法,以类相从,同类集中。(2)抓课文。课文是虚词运用的典范,重点的文章一定要反复吟咏体味,考试中才能得心应手。
【知识梳理与解题思路】
(一)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范围,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通假字等。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掌握实词重在积累,积累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借助与实词相关的知识来分类整理常见实词便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把常见实词按其自身特点分别纳入有关知识的框架中,便于有规律地掌握。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中“倍”通“背”,“倍”字可纳入通假字系列来掌握。有些多义词可以通过梳理其本义和引申义来掌握,如:理,本义是治玉(顺着纹路把玉从璞里剖分出来),引申为①治理,“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张衡传》);②整理,“当窗理云鬓”(《木兰诗》);③纹理,“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活板》);④道理,“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始速祸焉”(《六国论》)中的“速”当“招致”讲,不当“迅速”讲,“速”字可纳入古今异义一类来掌握。“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促织》)中“高”是使动用法,使其值高,“高”字可纳入词类活用一类来掌握。
同学们一方面要注重积累,认真归类整理,另一方面要从中找出规律,巧释词义。以下6种方法,非常有效。
1.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但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某个实词的含义。实际上这里要求考生具备的是一种根据上下文推断词语含义的能力,在推断的过程中始终要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例如,2003年试卷第11题C项,要求判断“遇”解释为“优待”是否正确。这就要把题干的句子带入原文:“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对这几句话的意思,可以借助第14题C项的“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遇人”就是“对人”,“遇”是一个中性词,“对待”的意思。选项解释为“优待”是设置的干扰,“优待”意为“很好地对待”,但这不是“遇”字的含义。
 2.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

3.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例如:(2000年全国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
4.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
5.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
6.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二)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1.而
用作连词。①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②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③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④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⑤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⑥表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2.何
疑问代词。①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②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3.乎
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介词。相当于“于”。 
作词尾。 
 4.乃
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于是”“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仅仅”等。 
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连词。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5.其
人称代词。①用为第三人称,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②用为第一人称,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其中的”。 
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连词。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6.且
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7.若
代词。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  
8.所
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或凭借。
 9.为
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 可译为“替”“给”等。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10.焉
 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11.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 表示判断、肯定、疑问、感叹等语气。“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也”字还可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12.以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起提宾作用时可译为“把”。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时,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以”字还可表示承接、目的、因果修饰关系。
“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13.因
 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14.于
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15.哉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疑问、反问语气。 
16.则
连词。①表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② 表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③ 表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④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17.者
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 
“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 
“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 
18.之
 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动词。可译为“到……去”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或为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或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常见的解题方法有:
1.语境推断法。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一句里两个“之”:前“之”用在“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是“的”意思;后“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属代词。
2.句位分析法。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作小主语,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3.语法分析法。如虚词“以”字,如果“以”后面是名词,它与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

【(二)文言文句
【考点剖析】
考点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B)
《考试大纲》明确需要掌握的不同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理解这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与用法,是指能根据语境进行理解与辨别。“句式”属于语法范畴,“不同的用法”指词类活用,也属于语法范畴。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的语法构造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所谓“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正是指这样 一些相异的部分。大致说来,这些相异的部分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 、成分省略与词类活用等五个方面。
考点2: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B)
翻译,是以全面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为基础的,高考试卷要求直译,也就是要求尽可能做到字字落实。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与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词等,并做准确解释。同时,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翻译时,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否则很难准确译出文意。
【知识梳理与解题思路】
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古代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大多不用判断词,而以主语谓语直接相续。又常在主语之 后加上“者”字表示提顿,在谓语之后加上“也”字帮助判断。被动句则是指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形式上可以分为“于”字式、“为”字式、“为……所……”式、“见”字式等类别。宾语前置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二是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三是用“之” 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成分省略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介词省略与量词省略等六种,其中尤以主语省略 与宾语省略更为常见。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 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这样一类语法现象。又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动词、形容词 、名词活用如使动,二是形容词、名词活用如意动,三是名词活用如一般动词,四是名词用 作状语。考查“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理解文意来进行。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还包括对文言句式中几种习惯的固定结构的指认。如“如……何”、“奈……何”、“若……何”、“……孰与……”、“……何如……”、“不亦……乎?”、“何(奚、曷)以(用) ……为”“何以为”“何……为”、“何……之为”。 
判断并指认文言文句式中的特殊句式,可以找句子中的特殊标志,即前文讲的各种语言标志,但还有不少特殊句子没有特殊标志,这就要求我们在答题时要灵活运用一些方法,如语法分析法等。
二、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文言翻译要突出实词的准确翻译;要弄清虚词的作用和语气,即所谓“用法”;要注意固定结构,译出固定结构的特定含义;要注意句式,译出原句的句式特点。
要做好文言句子翻译题,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1.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如将“难”译为“困难”。 
2.替换法,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今天的说法去置换古代的说法。如把“将”换成“率领”。
3.拆分法,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这时翻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法。如 “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成“妻子儿女”。
4.补充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 
5.转述法,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如“缙绅”是古代大臣上朝将手板插在腰带里,属借代,译为“做官的人”。 
6.保留法,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 
7.删略法,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 
8.调序法,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常构成倒装句,应调整成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句序后再翻译。
有老师将上述方法概括成一段顺口溜,现介绍给同学们: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还可以用这样几个字概括:留——年号、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替——古今异义词,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移——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补——省略句中省略的主语或谓语;删——删去不译的词,如发语词等。
翻译的注意点是:通读全文,领会大意;句不离文,词不离句;联想推敲,辨别仔细;字字落实,坚持直译;补充省略,调整词序;专门名词,不必翻译;语句通畅,忠实原意。
(三)文言篇章
【考点剖析】
考点一:筛选文中的信息(C)
近10年来,高考的古文阅读均取自于史书,为人物传记的片断,突出地考查了人物的言行经历及形象特征。文言文信息筛选,题目一般是用6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的形式,1994年启用“六选三”的题型,相对稳定,几成定例。近年来测试的内容几乎都是围绕中心人物性格、品质的某一个方面展开的,考查具体内容因文而异。2000年围绕胡质、胡威父子“清慎如此”展开,2001年围绕“田单兵不厌诈”展开,2002年围绕李广对部下“宽缓不苛”展开。 2003年选文内容变为叙述中心人物性格、品质的不同的两个方面,筛选信息的题型便也随之变为“正反对举,两两编组”。所以高考复习不宜一味跟风,还要以提高能力为根本。
考点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C)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它要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论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这种考查应用性、综合性强。
考查时,一般涉及以下几点:(1)某个论点的依据;(2)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3)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发展所导致的结果;(4)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
考点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C)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文中所写的人是赞颂、同情,还是斥责、讽刺;对文中所写的事是拥护、肯定,还是反对、否定。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表现形式,有的直露而明显,有的隐晦而含蓄;有的分散,有的集中;有的隐含在作者笔下的人物描写、事件叙述中,有的隐含在作者对情理的分析中。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中能力层次最高的一项,它要求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抽象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并加以“概括”。在高考试题中,“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三项要求,有时是结合在一起的,特别是后两项要点,有时很难截然区分开来。准确把握三项内容的过程是一个层层深入的分析和综合的过程。
【知识梳理与解题思路】
一、筛选文中的信息,重在理解的基础上作分析。首先要搞清文章写了“何人何事”,事属“何类何质”;其次要推敲“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叙述的合拍、道理的有据。

进行层面切割是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重要方法。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从事件入手分层。一是区分写了几件事。二是区分同一件事的几个不同侧面。三是综合运用上两种方法。从所叙事件入手要注意留心或地点、或时间、或人物、或事件等记叙要素。
2.从表达方式入手分层。一是利用作者在文末安排的议论分层。二是,在叙写的每一步中均插写作者的带有评价性的有关言语,这些评语往往也可作为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参考。
3.从传记的文首引语(总介)入手分层。古人作传,常在文首安排介绍人物的籍贯、字、官职等文字。这些文字对于整体理解读物往往能提供信息;同时,也可作为单独一个层面的根据。
总的来说,要从是否其人、是否其时、是否其地、是否其事、是否直接或间接等角度进行分析,从而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史传性文段最大的特点是时间、地点、人物、具体事件或感情的发展线索比较清晰,这就为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提供了方便。
对于文言文,可以采用分步阅读的方法。
第一步,粗读全文,不求甚解。这一步只是概览全文(段),不追究难词难句,只图明白文中写的时、地、人、事、作者的看法。阅读时要始终带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思考:(1)文章写了什么人、什么事;(2)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3)文章说了什么道理;(4)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具体说,对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第二步,排除死字,分析关系,以求理解。所谓“死”字,即不需要翻译的人名、地名、朝代名、官职名、时间名词等,要边读边用铅笔在其下边一一标出,表时地的词可作为转换叙述事件的标志。接着再读原文,分析“关系”加深理解。即分析文中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关系,理清孰主孰次,孰善孰恶,分析事件的原因结局,分析人物的命运归宿,从而理解文段的中心思想。这一步仍不要深究难字难句,要从宏观上着眼。
第三步,扫清障碍,筛选概括,准确答题。文段中的加点字和画线的句子一般都是难字难句,它也正是文后的命题依据,通过前三遍的阅读分析,不少已经“理解”,但还需再读第四遍,并对照研读六个问题,在珍视“第一印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印证,以彻底解决所有难点。① 可搜寻“记忆”,重温课文中学过的类似的字词的用法和句式;② 可借助语境,瞻前顾后,疏通“文气”;③ 可借助四个选项,进行比较,验证选优;④ 可借助“注释”,解决相关的文化常识和写作背景;⑤ 有的还可以大胆猜测。总之,在解决难点的基础之上,筛选信息,提取要点,归纳概括。
 第四步, 回文查对。将选项中现代文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要坚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方面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核对;迅速从原文中找出与题目相对应的内容。分析、评价选项叙述与文中用词造句的细微差别,这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本考点要求依据文章有关材料,分析概括作者的基本观点。分析时,要从选文的情理入手,透过一事、一言、一行去窥探人物的思想品质,透过作者对人物、事件、情理的褒贬好恶,去分析作者在文中的态度观点,需要强调的是这种题型是要求考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件事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地分析所叙述的事件或所说明的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感情倾向有时较直露,有时含蓄,因此要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抽象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并加以“概括”。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查形式主要有三种:
1.依据文章有关材料,分析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
2.分析文章有关内容,推断、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分析有关评论对史传类文章中人物、事件的看法评价。
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注意点:
      1.要通过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看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是憎,写作的意图是赞扬还是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对议论文也要通过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弄清作者的观点态度。
    2.要能够把作者的观点态度与文章中人物的言论区分开来。
    3.要弄清选项中“观点态度”所指的具体对象、文句范围,即看清选项中列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针对哪一个人物,哪一件事件的,具体在文中表现为一个语句还是一个物、一件事、一个文段,还是涉及全文。
4.要紧扣原文主旨,千万不能主观臆断,扭曲文意或随意拔高、任意贬低作者的思想;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古人,不苛求,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古人;还要运用辩证观点,分析作者思想的精华和局限性。
(四)古典诗歌
【考点剖析】
考点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E)
诗歌鉴赏题在答题时要注意从采用的艺术手法、叙述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产生的效果三方面入手。
  在依据这三个方面具体分析时,应注意:
    1.诗歌的形式——古诗、格律诗、宋词、新诗,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特点。
2.修辞手法——律诗、绝句多用对偶、夸张、拟人等。
3.表现手法——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4.语言风格——委婉、直白,低沉、欢快等。
    古典诗词中的形象与一般小说、戏剧中以人物为主的形象有所不同,它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是景象,或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事物。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景观场景一般有:景象描写,场面描写,色彩描写等等。诗中的景物常常凝聚着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 的内在感情,带上了一定的主观色彩。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从全诗来说,即以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
语言鉴赏一般包括遣词造句、语句含义、韵律格式、语体色彩等。要特别注意对诗词中“诗眼”的分析。一般来说,诗歌语言有如下特点:简洁生动,准确传神,含蓄凝练,形象鲜明,词藻优美,节奏感强,富有韵律,平字见奇。
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多方面的,有构思立意方面的,也有语言修辞方面的。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更有利于理解诗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考点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E)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其中的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决心,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有些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鉴赏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时,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取向和风格一般是一致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要了解古代诗词中诗人常抒发的思想情感。
如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诗《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就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像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
如表现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壮志难酬的悲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等等。
如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的感情,寄情山水或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等生活杂感。
还如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就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诗歌当中不同的意象往往表示着不同的情感,因此,尤其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意象。鉴赏诗歌必须看诗中有哪些意象(一般在“起”“承”部分居多),这些意象通过联想构成什么画面即意境,这个画面(意境)有什么特点,对中心、感情等的表达起了什么作用。韦应物的《登楼寄王卿》(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在开头就开门见山,通过“恨不同”“思无穷”将离愁别恨和盘托出,点明诗人强烈的怀念故人之情。其诗意象主要是在结尾部分,其中“砧杵”在诗词中往往和离情联在一起,“秋山”与“寒雨”则代表着诗人的心境,体现出一种怨别伤离之情。这幅“雨中荆榛图”对诗人感情起到了一种渲染的作用。
【知识梳理与解题思路】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中国的古代诗歌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表达相对含蓄,往往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      诗歌的“形象”即指诗中的景、物和蕴藉了情感的人。从景和物入手,来把握诗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进入诗歌的意境,这是我们鉴赏这类诗歌的关键所在。  
诗歌景物特征的分析首先要明确诗人所写的景物对象所体现的氛围,再分析其传情效果,还要能分析写景的方法。人物形象的分析则往往要能有效地从原诗中撷取信息,对人物的外貌、性格以及身份地位等作出恰当的判断,进而理解寄寓在作品中的情感。
有些诗词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渗透了比喻的意象,这就要求我们能结合有关背景材料,透过形象的描写,把握其中隐含的内容。如古诗词中常在语句里出现有些乐曲的名称,这些乐曲往往有特定的情感或寓意,这对我们准确把握全诗的整体意象或情感表达就有直接的作用。例如2002年高考试卷,选用的阅读材料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考题是“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即属此类题目。诗中“折柳”就是一首曲子,是“折杨柳曲”的省称,常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了解了这首曲子的这种特定的情感和寓意,对进一步确定这是否是全诗的关键非常重要。
2.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阅读和鉴赏古典诗词曲,一定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媒介,进入到作品创造的意境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并进行鉴赏评价。
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首先要注意作品中的字词。
如何逊的“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两句,渲染与友人话别时的环境气氛,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前一句写室外:夜已深沉,一片寂静,唯有雨点滴落在台阶上,发出单调的音响。诗中虽然没有写人的活动和感受,但是通过“夜雨滴阶”的情景可以体察到离人心中的凄凉,冰冷的雨点仿佛滴在他们的心上。后一句写室内:天已破晓,油灯将要燃尽,充满离愁的屋子显得一片昏暗。破晓之际屋子感觉上比较暗,观察何其细致!从“夜雨”到“晓灯”,暗示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空阶”和“离室”,则渲染出人们心境的凄惶。
其次,要注意诗句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所在。“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春风”并不受“笑”的支配,而是表示 “在春风中笑”的意思。这类情况在诗词中比较常见,
第三,要注意诗词中的省略处,用想像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句进行创造性的想像,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艺术空间,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1) 表达方式:① 描写(正面——侧面,实写——虚写,动景——静景,近景——远景) 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用“蝉噪”“鸟鸣”这一动景,来写山林的“幽”“静”;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写罗敷的服饰美;后八句是侧面描写,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望庐山瀑布》,前三句写眼前所见,是实写;第四句“疑是银河落九天”,以银河来比喻庐山瀑布,为虚写。②议论 ③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2)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衬托、用典、设问、反问) 
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借代)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用的是反衬。 
(3) 表现手法:
① 直抒胸臆。王之涣《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
② 借景抒情。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尽思念。
③ 托物言志(象征)。杜荀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开头两句描写小松由小而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特征。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始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④ 衬托。苏东坡《念奴娇&S231;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首词主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的地位——正衬。
⑤ 借古讽今(用典)。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繁华景象,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景,是实写,寄予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⑥ 虚实相生。柳永《雨霖铃&S226;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与何人说?”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⑦ 抑扬。《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先写少妇“不知愁”,后写“悔”——先扬后抑。通过对少妇情绪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⑧ 借形象说理(寓道理于形象之中)。《琴诗》(苏轼)“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人从“琴”与“指”这两个形象入手,通过两个假设句和两个反问句,揭示了“天下事物的完成都有赖于主、客体的紧密配合”这样一个深刻的哲理。 
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所谓“鉴赏”,“鉴”就是鉴别、评价。“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包括:评价作品通过写景、叙事、咏物等,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揭示的哲理、表明的观点等,是否真实、健康,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格调是高雅的还是低俗的。例如2002年北京卷要求比较畅当与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的优劣,考查的就是评价能力。
评价是以理解为前提的。理解作品要做到知人论世,评价就更不能忽视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家个人的经历、风格等等。例如,了解杜甫所处的时代和他个人的经历,我们就能更深地理解他的作品的主旨,更准确地评价他的作品中所表现的忧国思家的情怀。再如作品风格的把握要求我们在平时阅读中积累感性认识,如李白的清新飘逸和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豪放和柳永的婉约等。
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主旨往往依附于诗歌所写的景、物、人、事,所以我们在鉴赏时,必须把握情由景出、情由事生等一般规律,注意诗歌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借古讽今等手法的运用。
此外,要了解了山水诗、田园诗、咏物诗、怀古诗、送别诗等各自的特点,这样更有助于正确理解和评价作品的主旨和所抒发的情感。
总之,要能准确地“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诗歌发展史上各个时代的代表作家(特别是教材中已涉及的作家)的主要经历、思想信仰、政治态度、文学主张、创作风格等,以求在评价时能做到“知人论世”。
2.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与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密不可分,鉴赏中要注意整体阅读、理解、分析,不能架空分析,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或者只抓住只言片语就乱下结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