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转帖)柴胡汤类方证 - 传统医学讨论版 -丁香园论坛

 力霸天 2010-12-25
一.柴胡体质
1. 外观特征: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微暗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泽,皮肤比较干燥,肌肉比较坚紧,舌质坚老,暗而有紫点,舌质不淡胖,舌苔正常或偏干,脉象多弦细。
2. 好发症状: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对气温变化的反应敏感,或时有寒热感,情绪的波动较大,食欲易受情绪的影响,胸胁部时有气塞满闷感,或有触痛,肩颈部常有酸重感,拘挛感,四肢常冷,少腹部易胀痛,女性月经周期不调,经前多见胸闷乳胀,烦躁,经来腹痛,经血暗或有血块。
3. 体质倾向:多气滞多血瘀
二.小柴胡汤证(37,96,97,99,100,101,103,104,149,229,230,231,266,379,394,黄疸病,妇人产后病)
1.“柴胡四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
2.“五官症状”口干口苦,咽干,目眩,目赤,耳聋耳鸣等
3.“柴胡带”胸胁部,肩颈部,项部,头额部,要跨,少腹部,腹股沟,以侧面身体为主的胀痛,酸痛,牵掣感,感觉异常,肿块等
4.舌苔正常或偏干或黄腻,脉弦细
三.临床运用
1.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微热,或咳者
2.无论伤寒或中风,有柴胡证,但见四主症当中的一症便是,不必悉俱
3.太阳病,脉浮细,嗜卧而胸满胁痛者
4.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
5.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如疟状者
6.阳明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
7.呕而发热者
8.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
9.伤寒差以后更发热者
10.诸黄腹痛而呕者
11.妇人产后痉,郁冒,大便难而呕而不能食者
12.四肢苦烦而头痛者
四.常见疾病
1.发热性感染性疾患
2.人体各大系统疾患
五.小柴胡加减类方证
1.小柴胡加石膏汤证:小柴胡汤证见石膏证
2.小柴胡加芍药汤证:小柴胡汤证见腹痛明显者
3.小柴胡加桔梗汤证:小柴胡汤证见咽喉不适者
4.小柴胡加吴茱萸汤证:小柴胡汤证见吴茱萸汤证
5.小柴胡加橘皮汤证:小柴胡汤证见不欲食明显者
6.小柴胡加丹参茵陈汤证:小柴胡汤证见胸胁满烦小便黄赤明显者尤其是肝功能不好者
7.柴胡加芒硝汤证(104):小柴胡汤证里有热而大便难者
8.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证(疟病):小柴胡汤证不呕而渴明显者
9.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107):小柴胡汤证见气冲心悸,二便不利,烦惊不安者
10.四逆散证(318):胸胁苦满,或腹痛,大便溏泄者
六.柴胡合方
1.柴胡桂枝汤(146):(即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小柴胡汤证和桂枝汤证并见者(太阳少阳合病)
2.大柴胡汤(103,136,165):(即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枳芍)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心下急,里实者(少阳合阳明病)
3.柴朴汤:(即小柴胡汤合厚朴半夏汤)小柴胡汤证和厚朴半夏汤证并见者
4.柴归汤:(即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汤)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和当归芍药汤证并见者多用于慢性肝炎等
5.柴葛汤证:(即小柴胡汤合葛根汤)小柴胡汤证和葛根汤证并见者多用于哮喘病(太阳合少阳病)
6.柴陷汤:(即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小柴胡汤证和小陷胸汤证并见者多用于结核病胸膜炎等
7.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即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大柴胡汤证和桂枝茯苓丸证并见者多用于心血管疾病等
8.柴胡桂枝干姜汤证(147,疟病):小柴胡汤证而见口干明显,但呕不明显,心下微结,气上冲或外不和者(厥阴病代表方)
七.常用药证
1.柴胡:《本草经》“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主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2.半夏:《本草经》“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主治呕而不渴者,兼治咽痛,咳喘,声哑,心下悸。
3.天花粉:《本草经》“消渴,身热,烦满,大热”主治渴而不呕者。
4.黄芩:《本草经》“诸热,黄疸,肠廦,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主治烦热而出血者,兼治心下痞,下利,干呕,胸胁苦满。
5.龙骨:《本草经》“心腹鬼注,精物老魅,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癥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主治惊悸而脉芤动者。
6.牡蛎:《本草经》“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主治烦惊,口渴而胸胁痞硬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