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旬老翁诉儿女,“常回家看看”为何如此之难?

 普化散人 2010-12-25
为了能在有生之年多见孩子几面,83岁的朱老汉将6个子女起诉到法院,除要求给付赡养费,他还要求儿女们每周至少上门探望一次。昨天,这起特殊的赡养案在房山法院开庭审理。
----------------京华时报

年迈老妪状告“膝下”子女,类似的事情已经不再新鲜。乌鸦尚知反哺,可往往自命不凡的我们切一直在忽视、一直在推脱难舍的亲情。


亲情、友情、爱情,我们可以为了友情哥们两肋插刀,也可以为了爱情编制海誓山盟的誓言,可一但到了最真切的“亲情”又有几人做到了尽贤尽孝?翅膀硬了子女都从父母身边飞走了,而留在父母身边的子女也没意识到随着自己的成长突然衰老的父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里渗透了太多父母对子女的牵挂、期盼,知道这句话的人很多却、我们却常常把“我很忙”、“时间紧”等等所谓的借口作为不能回家的借口,很多时候父母也不求别的,只求儿女空闲的时候能给他们打个电话,报个平安也好,没事寒暄下也罢,而就是我们就是身处异地的我们往往用一些不是理由的理由来搪塞父母,用一些不能成立的原因来回绝父母,多回趟家,多打个电话我们尽不了孝但完全可以尽个心。别当想和父母谈心尽孝时人已不在,“树欲动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那种感觉不是仅以凄凉二字可以概述。

以前说养儿防老,现在看来很多时候父母千防百防也没防住儿女的“太忙”,你日进斗金,腰缠万贯那又会怎样?等着你名城身就后再去孝顺父母?孰不知当你坐上名车,住上豪宅带着漂亮媳妇回家时可能远方的家人已经白发苍苍。作为儿女的我们谁还记得父母的生日?谁为父母亲手洗过脚?谁能不厌其烦的去听父母唠叨?别再让我们用其他理由去妥协本该“热乎”的亲情,我们的远离本来就掉去了父母的牵挂,别再让我们把父母火旺的期盼浇上阵阵冷水。

八旬老翁诉儿女,“常回家看看”为何如此之难?家有六个子女还能朱老汉落到如此天地,是子女都忒忙?还是他们相互推卸自己的义务?孝敬父母这本不应该当法律出现时才能达到落实,这是作为的子女的义务而不是硬生生的责任。当街坊邻居叨念某某老汉的生活惨淡时,那不是也在戳其子女的良心?如此看来,万事孝为先也只能是空文一篇,传统的文化道德也只不过是在糊弄,因为作为子女的我们很多人都背离了。不要把我们对父母舒心照顾的义务变成生硬的责任,“常回家看看”为何如此之难?难在我们为何老是去推卸。

想起了咱们父母的,如果身子异地请此刻拿起电话,如果和家人在一起的请您多和父母说说话,笔者在线等,等大家的好消息。。。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