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艺术品市场 从“亿元时代”到“价值时代”

 华夏董氏大全 2010-12-25

中国艺术品市场 从“亿元时代”到“价值时代”

52.8亿,这是2010年北京保利秋拍的最终成交总额。

随着拍卖师落下最后一槌,12月6日晚,为期6天的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落下帷幕,52.8亿元的成交额刷新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单季纪录。同时,2010年北京保利也以总成交额91.5亿元而告一段落,北京保利终于坐上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企业的头把交椅。

延续了北京秋拍市场的火爆,12月14日,中国南方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西泠秋拍进入第3天,八大山人的《竹石鸳鸯》最终以1.187亿元的总价格成交,中国南方的艺术品拍卖市场首次出现亿元拍品。

2010年的秋拍市场受到无数人的关注。

事实上,与各大拍卖行的秋拍同时举行的还有“芷兰雅集2010年度峰会暨第二届中国艺术品高峰论坛”。对于当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论坛期间,几位拍卖市场专业人士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王定乾:中国艺术品已进入“亿元时代”

“一年以前,也就是2009年12月中旬,北京保利拍了《十八应真图》和《局事帖》,都突破了1亿元人民币。那时候大家觉得亿元时代来临,我记得当时主办单位办这个论坛(第一届中国艺术品高峰论坛)的时候,还在怀疑中国艺术品市场真的到了‘亿元时代’了吗?大家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

“一年以后的今天,我想说,现在历史拍品成交价格总排名前面5名轮不到这2件作品了。并且,前十大排行榜中仅有几件拍品是在海外拍卖出去的,其它的都是在内陆市场拍卖的。而且更大的巧合是:这些拍品全部是2009、2010年的拍卖结果,也恰恰是后金融风暴以后,从去年到今年这么一年,整个艺术品排名改变了,今天我们再来谈这个的时候就不要再怀疑市场的价格和中国艺术品是不是过亿了,因为价格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面对记者,台湾中华文物学会副理事长王定乾很坚定地说。

事实上,正如王定乾所言,如今的中国艺术品已然进入“亿元时代”,无需任何怀疑。

从1992年10月3日,深圳敲响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的第一槌开始,不到20年的时间,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2003年,全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仅为25亿元。2004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接近50亿大关。

然而,就单件艺术品而言,并未有某件艺术品突破1亿元。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5年。

2005年,一件主图为“鬼谷子下山”的元青花瓷在英国伦敦拍出约2.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这直接带动了中国古代艺术品的价格,也正是因此,当年全国艺术品年成交总额狂飙至153亿元人民币,3年增长了6倍。

而实际上,“鬼谷子下山”带来的更为巨大的影响是,它促进了单件中国艺术品价格的全面“井喷”。

在之后的2009年10月中旬,清代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以1.344亿元成交,中国书画首破亿元大关。11月,中国嘉德拍的《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以1.008亿元成交,北京保利《局事帖》和《十八应真图》分别以1.0864亿元和1.6912亿元成交。此时,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开始频繁出现单件亿元拍品。

时间到了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一共有14件拍品超过1亿元人民币。这其中就包括秋拍时王羲之的《平安帖》,以及创下当时艺术品成交纪录的《砥柱铭》。

如今,单件艺术品轻松过亿已是不争的事实,2010年依旧是一个“亿元时代”。

刘益谦:“投资呼唤价值的时代”

中国资本[4.88 -0.41%]市场20年了,作为上海人,(以前)我问过一些专家,他们首先给我推荐的就是海派画家。前几年拿了几张海派的画,当时我35万买的一个海派画,(最后)嘉德18万就给我定槌(拍出去)了。今天给我的感觉,十几年里收藏海派画不是升值,而是贬值。”曾在去年花费8亿多人民币购买艺术品的收藏巨鳄刘益谦稍显无奈。

“其实艺术是没有价值的,艺术被资本发现才有价值,全球的艺术品都是,是给资本认同了以后艺术品才有价值。”刘益谦继续说道。

他的观点与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尚勇不谋而合:“自从去年的‘亿元时代’以后,我们的市场格局就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发现去年以及将来一段时间里可能要进入‘资本干预时期’。(也就是说)谁的画应该值多少钱恐怕确实要由资本说了算。比如资本逐渐在打造他们的一些价值板块,前几年在外资参与情况下的当代艺术板块,就是资本打造的,还有宫廷艺术或皇家收藏板块,恐怕这不是老百姓或普通消费者能进行的,也是产业资本或金融资本在打造的一个价值板块。”

在刘益谦和刘尚勇这两位收藏专家和拍卖专家看来,如今的艺术品市场已经不再单纯是进入了 “亿元时代”,而是开始朝着“价值时代”的方向发展,这个过渡是很自然的事情。

“价值时代”的来临,也就让现在的艺术品市场一切都开始围绕着“价值”转变。艺术品是否该买,是否买得贵,是否买得起,是否卖得出也成为艺术品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投资呼唤价值的时代,不管是投资收藏价值还是收藏投资,主要是你的投资理念以及投资的方向能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你可以收藏石头,说它有三万年,但没有人买,再好也没有用。所以,你符不符合大众审美观,大家能不能接受你的理念,这个行为能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这才是艺术品能不能涨的一个关键。”谈到价值,刘益谦如此表示。

温桂华:“艺术品不是生活必需品”

就在12月6日结束的北京保利秋拍中,南宋《汉宫秋图》拍出1.68亿元、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松石间意”琴拍出1.3664亿元。很多人质疑:如此天价的拍品,很难买得起,这样的价格是否过高?

虽然不是来自保利,但同样是来自国内一线拍卖行的北京瀚海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温桂华对记者表示:“我参加工作的时候,齐白石的作品卖150元/张,我买不起,因为我那时候的工资是每个月17.08元。现在更买不起,以前攒一年工资不吃不喝买一张齐白石,现在我一辈子不吃不喝也买不起齐白石(的一件作品)。其实,艺术品不是生活必需品,肯定不是每个人都买得起的,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收藏的。因为它还是一种高端的收藏,高端的消费。”

“究竟一个艺术品是否真值1000多万或者多少,不是你或者我说了算的,还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艺术品传承有序或者收藏人有一定知名度,都会对艺术品的价值有所影响。有价值的作品能不能买得起的问题不存在,因为不停有新买家进入,好的东西就应该有好的价钱。”

温桂华解释,“政府指导价格的阶段我经历过,国家两年出一个定价本,印刷的文,很简单。300多cm的大屏什么图案的多少钱,500多cm的大屏多少钱,涨几块、几十块,那时候定价不用动脑子,抄就行了。后来是市场定价格,没有拍卖的时候我们定了内销门市部,我觉得价格与流通有关系,曾经有次文博系统的拍卖会,官窑很久被规定不能卖,我那时候拿着乾隆的梅瓶,在橱窗标30万就卖不出去,只能标几万块。然而,现在这个瓶3000多万都买不到。所以说现在还是受流通影响,和收藏群体越来越大有关系。收藏群体越来越大,价格就会越来越高。”

王定乾曾表示哪家拍卖公司能够抢到钟表、珠宝、高端奢侈品、限量红酒、限量汽车等标的,就会在下一个拍卖市场受到追逐。

而对于收藏者和投资者,温桂华给出了这样的建议:“现在拍卖有价值的都是流传有序的,大家都是买流传有序的,将来大家在下一个发展阶段,除了流传有序,大家更应该关注掐尖的作品,同样流传有序,同样都是有记录,但同一个画家最典型的作品,最稀有的题材应该还是有新的飞跃。大家在查(某个画家作品的)传承有序之时,也应该在其中选题材,选这个题材中最精的作品,我觉得这种作品买了永远都值,没有亏和不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