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非子目录

 传统文化网站 2010-12-26

 

 

 

目录………………………………………………………………1

韩非子简介………………………………………………………5

代序………………………………………………………………9

第一卷

初见秦第一………………………………………………………15

1、我还是愿意把我所知道的都说出来   2、谋臣没有竭尽忠诚吗?   3、秦国失去了三次称霸天下的机会   4谋臣的笨拙   5、民心向背决定一切

存韩第二…………………………………………………………24

1、想要消灭自己的下属?   2、把下属推向敌方?   3、只采取战争手法是不对的   4、果真是心腹之患吗?   5、到底为了谁?   6、靠欺骗不一定行得通   7、希图报恩   8、穷凶极恶而又虚张声势

    难言第三…………………………………………………………33

1很难言说而深感忧患   2、人们之间的智慧差距使得彼此难懂、难言

爱臣第四…………………………………………………………39

1、不能让人违背各自的社会角色   2、谁来掌握法

主道第五…………………………………………………………42

1让人们各得其所   2、不动声色   3、静退以为宝

 

第二卷

有度第六…………………………………………………………47

1谁真正掌握住法度,谁就能强大   2用规定的法度来衡量人才   3、贤臣的标准   4、量才使用   5、讲诚信也要有标准

二柄第七…………………………………………………………55

1、胡萝卜加大棒   2控制的一种技巧   3、领导人要不露声色

扬榷第八…………………………………………………………60

1权力是一种专利   2、不能超越等级差别   3、盗用上级的权力   4、和而不同   5、权力不能下放   6、听取下级的汇报   7、玩神秘、玩深沉   8、保持地位稳定的办法还是专一地掌握权力   9、法,能随意加减吗?   10、主要权力一定要专一   11、修整的目的

八好第九…………………………………………………………75

1、“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2任何奸邪的手段都没有用   3下属把你卖了,你还在帮他数钱

第三卷

十过第十…………………………………………………………80

1、十种过错   2小忠诚等于是杀害人   3、捡芝麻丢性命   4乖僻将会不受到欢迎   5玩物丧志   6先要舍,才能得   7沉醉于女音乐歌舞   8陪臣执国命   9真正要怪,就要怪自己   10首先要衡量自己的力量   11不自量力

第四卷

孤愤第十一………………………………………………………102

1、这种明白人太少了   2大权旁落仍不自知   3、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4、权力就是统治者、领导人的专利   5、智慧与愚蠢   6、两种价值观

说难第十二………………………………………………………110

1、先要看对方   2、要摸清对方心思后才能去游说   3、要知己知彼   4、要迎合对方的心理   5、屈身为奴可以进言游说   6、即使猜到领导人的心思,也不要把它讲出来   7、领导人的爱憎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8、人都有隐私、软肋、痛处

和氏第十三………………………………………………………118

1、怀才不遇   2、有一得必有一失   3、真正的“人材”只能用来观赏

奸劫弑臣第十四…………………………………………………123

1、可以代替你做好一切事情   2、一切的根源在于领导人自己   3、领导人要有主见,要行正道   4、用法治,不用人治   5、愚与智的问题   6、九个人说抵不上一个人掇   7、法律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8、使用了奸劫弑臣的下场

第五卷

亡征第十五………………………………………………………135

1、透过现象看本质   2、不只看别人,也要看自己

三守第十六………………………………………………………141

1、应该牢守的三条原则   2、应该预防的三种劫弑

备内第十七………………………………………………………144

1、防备内部   2、利益的根本所在   3、获得权势就能获得利益

南面第十八………………………………………………………149

1、懂法明法用法   2、决策的重要性   3、凡事都要先计划   4、关于变法

饰邪第十九…………………………………………………………157

1、龟甲蓍草鬼神不足以用来推断事物   2、倚仗别人也不行   3、赏罚过分的问题   4、由谁,让谁来掌管、来执行法律   5、推行法治就能强国   6、为公为私?

第六卷

解老第二十…………………………………………………………168

1、“德”就是规律   2规律是自自然然形成的   3、真正的仁爱是什么   4、最佳行为方式就是适宜的方式   5、社会行为规范的作用   6、仁爱,就是规律   7、行为规范是人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   8、愚昧的开始   9、舍弃浅薄虚华,取用淳厚朴实   10祸兮福之所倚   11、做人千万不要得意忘形   12祸福互相转化的辩证命题   13、人们确实是很迷惑了   14、众人不肯学习听讲   15、为了圆一个偶然的谎言   16、爱惜精神   17、爱惜就是服务和帮助   18、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学习   19、根本是什么?   20、不要随意搅动   21、民众得到繁衍生息   22、治理民众致力于根本   23、得到一切都还不知足   24、灾祸发生的最大原因在于欲望太多   25、灾祸发生的原因就在于不知足   26、过错发生的原因就在于想贪图利益   27、每个人有自己的道路   28、道路是存在的   29、变来变去变化无常的不是道路   30、人类的出生入死各不相同   31、善于养生的人   32、母亲的行为方式   33、俭朴能使人交际广泛   34、必须把自身的利益放在后面   35、慈爱是不能放弃的、抛弃的   36、强盗的倡导   37、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七卷

喻老第二十一…………………………………………………………207

1、人们对战争已经很疲惫了   2、不要鹤立鸡群   3、知足常乐   4、想要得到   5、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6、不要以为它辉煌就有前途   7、随便离开自己的角色   8、鱼儿离不开水潭   9、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四种办法   10、想做大事情要从小处着手   11、大灾祸都是从细小处开始的   12、能观察到细微的叫做明白   13、能守住柔弱的叫做强壮   14、最大的欲望是没有欲望   15、空空如也   16、人生的价值   17人的精神不能离开   18、清静为天下正   19、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1、能够战胜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强大   22、人生正确的选择

说林上第二十二………………………………………………………228

1、能随便接受吗?   2、对权势的贪心   3、妒贤嫉能的人无处不在   4、缺乏自知之明   5、凡想依靠别人的都要倒霉   6、合情不合理   7、换任何一种环境都不会改变命运   8、必然的转化   9、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10、这就叫察言观色   11、顺水推舟   12、利用迷信来达到自己个人的目的   13、极大讽刺   14关键是重用什么人   15、糊涂了的人,还有什么不会丢失的呢?   16经验是一所昂贵的学校   17这只是一个狡辩的例子   18会永远失去机会   19舍近求远   20、嫁祸于人   21、敬畏上级对不对   22、狠心与爱心   23、为了利益的人,是得不到最终信任的   24、这地球上的东西是不够的   25、农村包围城市   26、众人皆醉我独醒   27、学有所用   28、十个人说抵不上一个人掇   29、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0、装聋作哑   31、没有个人的社会   32、低能低智的做法   33、最好的办法就是靠自己的一身本事   34、每个人做事的目的、动机都是不一样的

第八卷

说林下第二十三………………………………………………………251

1要从各方面进行观察   2、到底是谁愚蠢?   3、比不上动物的团结意识   4、人们都是勇士   5、高深与普通   6、留有余地   7、争取两样都具备   8、这就叫善于奉迎   9、要站在对方的立场、角度来看问题   10、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11、死亡就是富裕的边际   12、不破不立   13、首先表现出自己的才能   14、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15、使别人了解自己   16、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17、互相残杀的人类   18、很多人也是肮脏的   19、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20、不能理解人,不能宽恕人   21、稍纵即逝的机会   22、成为名利的奴隶   23、关于识别人的故事   24、帮助别人的人会不断要求回报   25、骗人的小伎俩   26、单独一个人做事是很难成功的   27、这就叫做真正的机智   28、天上不会掉馅饼   29、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   30、乘虚而入   31、聪明而善良的做法   32、信誉比任何一件物品都重要   33、立于不败之地   34、掌握大权的人只有一条路   35、坐享其利   36、痛打落水狗   37、把好心人看成是盗贼

观行第二十四…………………………………………………………272

1、做一个明白人   2什么叫领导?

安危第二十五…………………………………………………………275

1、这就是“领导学”   2、还是教育第一   3、忠言逆耳   4、暴君的产生   5、辨明是非   6、统一世界观、价值观   7、软与硬的结合

守道第二十六…………………………………………………………282

1、依法治理   2、谁都不愿意以身试法   3、法治不能背离   4、人们尽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里行为

用人第二十七…………………………………………………………287

1、用人,就是使用各种人才   2、不能单凭主观愿望来办事   3、人们的行为习惯是依照着榜样而行为   4、快乐是要分享的   5、背叛的产生   6、只有别人的妻子漂亮   7、一切按法律制度办   8、舍近求远

功名第二十八…………………………………………………………294

1、四个因素缺一不可   2、四种因素的详细说明

大体第二十九…………………………………………………………297

1、识大体顾大局   2、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3、把自身寄托于天地

第九卷

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300

1、七种政治手段是当权者对下属使用的   2、从多方面来参照情况   3、游戏玩不下去了   4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5首先要检讨自己,责备自己   6、再也找不着了   7、谦虚并保持自己的好奇心   8、这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的表现   9、多听几个人的话   10、指鹿为马   11、人们对君主施政的关注   12、不自己动脑筋想一想   13、全体异口同声这种现象不是正常现象   14、自家人不相信偏要去相信外人   15、还要法律来干什么呢?   16、一定要分开来处理   17、各方面防备   18、竟是一个轻信的人   19、对犯罪一定要惩罚以显明威势   20、伪善的慈悲   21、建立起自己的威势   22、重刑才能使人害怕   23、行为于容易的   24、有威势才能使人们服从   25、威势的本质是法律   26、用刑罚来去掉刑罚   27、人们都存有侥幸心理   28、威势不重就不足以惩罚人   29、当机立断,严厉处罚   30、仁慈和惠爱就是走向灭亡的道路   31、没有利益的事谁都不会干   32、保证法律的严肃性   33、按法规使用赏与罚   34、奖与罚如果决定了就一定要实行   35、活生生的例子   36、奖惩的必然实行是正确的   37、热爱亲人,只能是提倡   38、领导人、当权者的赞誉,足以用来做许多许多事情   39、奖惩都要依法而进行   40、当权者的一举一动都是被下属所关注的   41、奖惩是作为领导人、当权者的有利武器   4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43、滥竽充数   44、谁有真本事   45、一一听取禀告是非常必要的   46、没有独断专行   47、是一个谦虚的人   48、人人自危   49、被人监视当然要谨慎从事   50、装神弄鬼   51、利用一部分人去监视另一部分人   52、幼稚的儿童   53、人们害怕领导明察   54、判断部下忠与不忠   55、下流肮脏的方法   56、以此来判定部下的忠与不忠   57为了弄清事实真相   58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59、这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60、赞同的人就是忠诚吗?   61、会造成更多的冤假错案   62、钓鱼式执法

第十卷

内储说下六微第三十一…………………………………………………334

1、要善于觉察出这些隐微之情   2、下级拿到这个“全权处理”的号令   3、君臣的利益不同   4、相象但却不一样   5、谁得利,谁就有动机   6、关键是人们的价值观念   7、孙子兵法中的反间计   8、隐微之情在内部杜绝,用在对外上   9、权势是任何一个当领导的人必须要有的   10、什么是权势?   11、有了直接的权势   12、想取而代之,才不惜诽谤他人   13、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帮助他   14、一山不容二虎,一家不容二主   15、失去了权势,也就不是当权者了   16、应该以家庭为主   17、兄弟之间将会反目成仇   18、争权夺利   19、攻魏是假,借势是真   20、借敌国之兵来加强自己的地位   21、无用武之地了   22、自己拥有本事才是最可靠的   23、自己的国家不维护   24、到最后只能是卖国求荣了   25、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26、目的就是在于保住自己的私有利益   27、说明齐王太糊涂了   28、不详加审查简直就不能知道真相   29、动机并不能说明问题   30、别人的话是不能轻信的   31、从而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32、兼听则明   33、利用别人的仇恨关系   34、问题的关键不是谁陷害谁   35、公报私仇   36、事情不问青红皂白   37、永远也维护不了自己的利益   38、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39、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破坏规矩、法律   40、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陷害他人   41、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陷害他人   42、再怎么维护自己的利益也不应该用这种愚蠢的方法   43、陷害别人的人终究会受到处罚的   44、臣子的地位也就跟着上升了   45、这种争斗最容易使在朝大臣分成若干派别   46、导致当权者被害   47、要靠法制立国   48、内部相争不仅祸及君主   49、不应该轻易改变   50、人之常情   51、丧心病狂的行为   52、老子所说的“大盗”   53、名誉地位财富真能使人丧失理智   54、有人利用你的喜好而达到他的目的   55、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   56、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57、秦王一举两得的计策   58、鲁哀公确实也是一个意志软弱的人   59、达到楚国的目的   60、任用什么样的人才能打仗   61、不费吹尘之力   62、就能轻而易举地灭掉周国   63、杀死了这些人也就等于杀死了自己   64、其目的还是利用这些人为自己服务   65、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能预先作好防备   66、只有清楚地掌握了内部情况

第十一卷

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364

1、君主的对外之道   2、一定要听切合实际的、有实际功用的言论   3、不要去期待别人有所作为   4、人性的基本点   5、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6、重点在诚信   7、当领导就必须要有方法   8、应该要求实用而不要去听巧妙的辩解   9、君主之道在于实用   10、实际的功用是最有用的   1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2、有个底线   13、稍有点智慧的人都知道这是个骗局   14、毫无实际用途的诡辩   15、凡事都要有一个目的   16、这种领导人到今天都还有很多   17、无聊的争辩根本不要去听   18、有什么意义呢?   19、没有标准的事最容易干   20、对自己没有好处   21、对不懂的事物一定要请教内行   22、夸夸其谈的理论实际上危害是很大的   23、是一个夸夸其谈的理论家   24、要怪当权者自己   25、正是因为单纯地依靠法治   26、没有任何付出的爱是没有任何回报的   27、目的是为了使自己得到好处   28、其实也就是想的是自己   29、这件事可不能期待别人   30、吴起是懂得“不要期待别人有所作为”这个道理的   31、希望别人也能象他一样有所作为   32、也是一个不去期待别人有所作为的人   33、他并不期待别人打下一片江山来给他   34、自己得不到什么好处   35、这也是一个总想期待别人有所作为的人   36、也不想让别人有所作为   37、不懂装懂   38、跟着年纪大的人学习   39、这种学习方法未免也太傻了   40、学习也是要有方法的   41、把自己捆束起来   42、要想有所作为也是这样   43、无意中使事情有了作为   44、宁愿相信那些僵硬死板的东西而不相信自己   45、人的本性是“需要”能够得到满足   46、得到这种礼遇是非常荣耀的一件事   47、因恐惧而昏死也是一部分人的本性   48、人人都需要名誉地位   49、领导人也要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50、领导人要掌握好自己的言行   51、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52、只有专一也才能真正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53、这样的军队必然要失败   54、做好了自己份内的事情   55、一点都不懂得权势   56、君主要做好表率   57、每个人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才是君主所需要做的表率   58、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59、做好了自己份内的事   60、朝令夕改   61、大方向一定要分明且守信用   62、能够得到人们的信任   63、得不到人们的信任   64、既然我被骗了,那么我也可以骗人   65、得不到别人的信任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66、人们在交往之间一定要讲诚信   67、人们对他没有信任感

第十二卷

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404

1、把按法治进行赏罚作为一种理所当然的事   2、法律法规失去了人们的信任   3、让法律来固定等级差别   4、管理方法要以法律为主   5、努力去追求这种生活方式   6、首要之事就是增强自己的实力   7、使人们有目标地进行追求   8、代表了公众对法律公正的渴求   9、因为这是他应该得到的奖赏   10、投桃报李   11、因为惩罚是必然的,理所当然的事   12、惩罚是不能说情的   13、凭着权势而不是凭诚信   14、不是依靠法律法规来提拔人才   15、这就是诚信于用法律法规来进行赏罚   16、虽然有时候法律法规不通人情   17、首先要保证法律法规的诚信   18、等级制度是需要   19、不能在所有场合都讲等级   20、注重等级差别   21、所以导致朝政混乱   22、人的等级差别一旦搞乱   23、根本都弄混乱了   24、根本不关等级制度的事   25、游戏会搅乱人们的心志   26、对下级官吏的管理办法一定要立法   27、官吏的任用管理办法一定要用法律来衡量   28、才能在官吏任免的问题上符合需要   29、希望法律也会无视自己   30、科举制度使官僚阶层的整体素质都有一定的提高   31、管理方法不能有随意性   32、根据才能来任免官吏   33、奢侈的生活方式就会激励人们去建功立业   34、让人们有更多的追求   35、管仲为了个人利益?   36、奢侈快要赶上君主了   37、不能太过于俭朴   38、使人们安心地处在等级差别的生活方式上   39、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40、赵武的贤能是阳虎所不能相比的   41、解狐的无私是阳虎所不能做到的   42、阳虎则是把私人恩怨牢记在心   43、完全忘记了自己本来是要干什么的   44、谋取私利、明哲保身的欲望阻止了他   45、只是在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   46、自己的亲戚就可以网开一面   47、首要之事就是要选用公正无私的人

第十三卷

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432

1、君主统治外臣的方法   2、要用权势来管制   3、当权者千万不要显露出自己的好恶爱憎   4、统治者肃清内部的问题   5、没有上进心,没有羞耻心的人   6、双管齐下,才能使人民口服心服   7、自己率先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8、权势其实也包括爱民   9、利用权势进行竞争   10、不能是自己不想干的也不许别人干   11、对某些人进行管制是必要的   12、要尽一份对社会的责任   13、自己是鹿还是马   14、要用赏或罚来控制下属   15、唯有什么都不做才可以规范下级的行为   16、谨慎言论、谨慎行为   17、隐身的办法   18、根据每个人的工作表现给予不同的奖励和惩罚   19、下级就只能“战战兢兢”尽到自己的职责努力工作   20、恩德的转移   21、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22、从好恶爱憎上看出了名堂   23、不懂得隐藏自己的好恶爱憎   24、专事刺探领导的好恶爱憎   25、泄漏群臣的言谈也就是表露出自己的好恶爱憎   26、让人感觉到深不可测   27、许多人只会迎合领导的意图而放弃原则   28、善于统一内部   29、这些老鼠、恶狗之类的人考虑的是自己   30、最难的是坚持不懈的信任   31、首先要严格管理的就是内部   32、订立规矩还有什么意义呢?   33、治理国家要依靠法律   34、这样的内部关系如果不肃清   35、按法律规定来行为   36、按照音调来唱歌   37、忍痛割爱的精神   38、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39、不辟亲贵,法行所爱   40、人治还是法治?

第十四卷

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464

1、权势会逐渐转移    2、在工作中不需要仁爱不需要愚忠    3、要善于借鉴   4、治理的重点   5、凭借事物发展的道理   6、一山不容二虎,一家不容二主   7、威势不能被分散   8、统治者的权利是一分也不能让出的   9、胡萝卜加大棒   10、民众不是治理出来而是服务出来的   11、另外一种权势转移的情形   12、没有了生命还拿奖赏来干什么呢?   13、法治才是对大多数人的保护和仁爱   14、首要依靠的是人的知识和才干   15、不能什么都等国家救济   16、仁爱不会给你的领导带来利益   17、只有为领导人获取利益,才能使自己获得利益   18、凡是想要和领导人搞好关系的都是别有用心的人   19、显然不善于借鉴   20、是在为自己谋取私利   21、一定要善于借鉴   22、民心所向   23、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   24、不学无术的人才会被欺骗   25、会引起别人的误会   26、最好是不露声色,一切依法办事   2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8、一个思想在萌芽时就断掉它   29、真正的治理就是对官吏的严格管理   30、治理的重点就是管理   31、利用赏罚来勉励和限制官吏的行为   32、要矫正人们的行为   33、不会使用法律来维护自己   34、说明他比这个傻瓜笨旦还要笨   35、只要抓住主管官员听取汇报   36、领导人不受他的劫持才是怪事   37、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本事   38、最重要的是凭借法律   39、国家是凭借人民的生存而生存的   40、要凭借人民的安居乐业才能富强   41、人是凭借一定的活动空间才能做事的   42、不能要求身边的人都和自己一样

第十五卷

难一第三十六…………………………………………………………491

1、到底谁才是正确的?   2、伪善的人只能称霸而不能称王于天下   3、任何事情都要探寻到根本   4、这不是矛与盾的问题   5、管仲不懂得统治术?   6、关键问题是对人的教化   7、是有功重要还是有礼重要?   8、统治方法不能仅是简单地赏功罚过   9、能说这样的话吗?   10、确实超越了君臣关系   11、爱好仁义就是屈尊拜访、尊重平民百姓吗?   12、圣人只会对全人类、对万物的存在表示出他的仁爱   13、真能分担吗?   14、对待每一件事情都要研究分析   15、是否都应该象管仲一样要求高贵、富裕、关系亲密呢?   16、有独立执政的权威   17、同时重用两个大臣就会有忧患   18、最关键的问题是统治者的统治手段

难二第三十七…………………………………………………………507

1、刑法过多吗?   2、滥用就是用刑不当   3、施仁政   4、有错则改   5、以这样的方式来换取民心   6、孔子的赞誉才是正确的   7、至今还有许多人在争论   8、上下级共同努力的结果   9、领导的责任就是寻找到好下属吗?   10、不论寻求人材、使用人材,都是不易的   11、他的被罢免符合情理吗?   12、李兑对苦径县令的罢免是正确的   13、是不是君主都要冲锋在前   14、领导、统治人民的方法就是设立诚信的奖惩机制

第十六卷

难三第三十八…………………………………………………………521

1、是应该说还是不应该说?   2、把阴暗面都揭露出来,对社会发展就有益吗?   3、是不是仁爱就是“宽恕”?   4、自己明智而学是贤能明智的表现   5、当一个统治者真的有这三种灾难吗?   6、所谓的远近,并不是指人体距离上的远近   7、三个统治者都向孔子询问治国的方法   8、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是治理国家的最好的座右铭   9、很聪明的子产   10、不应该像个小法官一样去管民间俗事   11、秦昭王可以说是得意忘形、目中无人了   12、不一样的得意忘形   13、对看不见的难道就不应该去寻求吗?   14、并不能因为人们有掩饰行为,就不相信所看到的一切   15、说话大声就能称王称霸吗?   16、统治者能开诚布公、光明磊落

难四第三十九…………………………………………………………536

1、孙文子会不会因为看不起鲁国君主而灭亡呢?   2、关键的原因在于卫国君主   3、颠倒了社会角色   4、只有弄清楚根源问题   5、当务之急是找出并惩处阳虎那样的臣子   6、人并不都是只追求利益的   7、宽宏大度与厌恶   8、对所厌恶的人一定要想办法诛杀掉   9、应尽快想办法解决这个矛盾   10、有一个人挡住了他的光芒   11、让火光显露出来   12、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第十七卷

难势第四十……………………………………………………………545

1、慎到否定贤能才智   2、贤能才智才是最根本的东西   3、权势是天下最大的祸患   4、权势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   5、权势其实只是一种可以凭借的工具   6、没有任何统治者放弃权势而等待贤人到来   7、如果当世有贤人,为什么不用贤人呢?

问辩第四十一…………………………………………………………551

1、百家争鸣产生于乱世

问田第四十二…………………………………………………………554

1、提倡法治,反对人治   2、为民众利益着想的大无畏精神

定法第四十三…………………………………………………………557

1、术治和法治的基本内容   2、术治和法治必须要结合起来   3、两人的术治和法治都不完善

说疑第四十四…………………………………………………………561

1、法律固然重要,而仁义智能更为重要   2、光是谨慎远远是不够的   3、切忌使用奖赏和惩罚的手段   4、而不以领导者的心意来办事   5、必然也就是结党营私的   6、遇上贤能的人是统治者的福气   7、遇上小人就是统治者的悲哀   8、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9、任人唯亲,妒贤嫉能   10、各尽所能,各司其职   11、被蒙骗的结果就是垮台,就是身死国亡   12、重点是指次序等级

诡使第四十五…………………………………………………………572

1、奇异的驱使   2、统治者的需要   3、普通人的需要   4、社会上不正常的风气   5、驱使自己干出不符合法律法规的事情   6、弱肉强食的现象就会象动物世界一样出现在人类社会

第十八卷

六反第四十六…………………………………………………………580

1、世俗舆论的影响力   2、上下级之间讲仁爱是反常现象?   3、关键问题是,我们让爱处在一个什么位置   4、忽视了“爱”的广泛内涵   5、法治则会让人们都受到一定约束   6、不能因为某种“爱”而否定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

八说第四十七…………………………………………………………590

1、人情的泛滥   2、真正的用人之道   3、还是要讲明察与贤能   4、统治集团的用人之道相差不大   5、一切用人之道都必须要用法治来进行   6、仁爱在国家的治理上是行不通的?   7、,民众需要的就是农耕、战斗   8、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干出那些谋取私利的事的   9、事情并不是一个人就能干成的   10、统治和领导人民,靠的是使人民安居乐业   11、从而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人际关系   12、地位高贵与地位重要

八经第四十八…………………………………………………………601

1因情(依靠或凭借人情   2主道(君主的道路)   3起乱(产生祸乱的原因)   4立道比照检验的道路   5类柄按照类推的原则使用赏罚权柄   6参言检验言论  

7听法(遵从法度)   8主威(君主的威势)

第十九卷

五蠹第四十九…………………………………………………………612

1、治理的方式方法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2、壮大的部族才有能力抵抗侵夺或去侵略别人   3、是人们的价值观念的问题   4、最佳行为方式并不是一味仁爱   5、治理国家的办法中一定要贯彻“爱”的精神   6、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服从法律   7、爱并不会让一个人变得骄横放纵   8、难道就是因为统治者尊崇和喜爱这些行为?   9、如今的法律制度又靠什么来建立呢?   10、春秋战国时期是人们的价值观大混乱时期   11、无为而无不为   12、单纯依靠法治也是不能治理好国家的   13、这就是一个理想国了   14、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样去搞合纵连横   15、凭借自己的资本和条件   16、人的本性就是驱利避害   17、贬低工商业显然就是韩非的一大缺陷   18、去除这五种人,那么还剩下什么人呢?

显学第五十……………………………………………………………631

1、难道历史的经验非要回到历史的当时而通过文字就不能学习吗?   2、相互矛盾的思想和行为是不能同时放在国家政策中   3、不勤劳不节俭就要贫穷吗?   4、统治者应该推崇尊重什么样的人   5、一定要深入观察他的工作实践   6、个个都应该是对统治者有用的人   7、是一种单纯的唯力论   8、运用法制   9、利用别人已有的经验想必对自己也有好处吧!   10、任何法律都不可能囊括人们所有的行为   11、民众落后,民众愚蠢,民众不值得辛勤效劳!

第二十卷

忠孝第五十一…………………………………………………………644

1、天下混乱的原因   2、普遍意义上的伦理关系   3、贤人的行为方式   4、舜的显赫之名是浪得虚名?   5、只要踏上仕途,就不能做到清静淡泊?   6、不教育人民,光是提倡赏罚?   7、用治理好国内的办法来制裁天下?

人主第五十二…………………………………………………………655

1、独裁统治靠的就是威严和权势   2、国家必须要依靠法制才能进行治理   3、君主应该注意的基本问题

饬令第五十三…………………………………………………………659

1、修整法令的目的   2、以刑罚来治理国家,以奖赏来鼓励作战   3、针对官员管理的有关法令   4、修整关于赏罚的法令

心度第五十四…………………………………………………………662

1、民心与法度   2、法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   3、依靠自己不会被捣乱

制分第五十五…………………………………………………………666

1、控制、掌握赏罚时要有个确定的界限、范围   2、民众都是喜好利益和俸禄而厌恶刑罚的   3、互相担保株连受罚的办法   4、依靠法治而不依靠人治   5、刑罚与奖赏的实施界限又该怎样弄清楚,怎样分辨明白呢?

后记……………………………………………………………………67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