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与地支的关系里面,有十二长生宫,体现天干在不同地支的五行衰旺状态。一个循环划为十二个阶段,一个事物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开始壮大旺盛衰退消亡绝灭等过程,同样,一种五行在一个循环之类,也会有这样的过程,古人将其命名为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这就是十二长生宫。比如甲为阳木,长生于亥,沐浴于子,冠带于丑,临官于寅,帝旺于卯,衰于辰,病于巳,死于午,墓于未,绝于申,胎于酉,养于戌。一般称谓中的生旺死绝也是十二长生里面来的。土的性质特殊,命书一般以戊土与丙火相同,己土与丁火相同处理,戊土与丙火相同来探究,似乎有验,而己土与丁火相同,则更难验证一些。另外,阴阳天干的生旺死绝是否相同,也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实际预测中发现,阴天干十二长生逆行,与阳天干相反,这种说法更有价值。当然,生旺死绝本身的运用也比较麻烦,验证起来不是很容易,希望学者能够更深入地研究。附图如下。
另外还有旺相休囚死的说法,受生之方为相,同气之方为旺,我生之方为休,我克之气为囚,克我之方为死。当然实际预测的时候不可拘泥,即使应用也应该以十二长生宫为准。 地支的应用中,不可避免要用到藏干。地支藏干如下: 寅中藏本气甲木、生气丙火、杂气(生气/从气)戊土, 卯中藏本气乙木, 辰中藏本气戊土、余气乙木、库气癸水, 巳中藏本气丙火、生气庚金、杂气戊土, 午中藏本气丁火、(从气)己土, 未中藏本气己土、余气丁火、库气乙木, 申中藏本气庚金、生气壬水、杂气戊土, 酉中藏本气辛金, 戌中藏本气戊土、余气辛金、库气丁火, 亥中藏本气壬水、生气甲木, 子中藏本气癸水, 丑中藏本气己土、余气癸水、库气辛金。 本气是主要藏干,除土之外一般就是所谓的禄(所以说甲禄在寅),余气是从旺到衰的残存之气,生气是指长生,库气是指墓,杂气是指土的性质,从气则是戊从丙己从丁衍生而来的。由上可见,十二地支藏干很有规律,但是又有些例外。所有地支藏干共二十八个,对应二十八星宿。不知道这种对应关系的真假,不过午火中多了己土,而亥水中少了戊土,这是藏干分布不对称的地方。地支藏干体现了五行之气一个循环内的分布,根据这个分布,地支可以分为三类:四生寅申巳亥,主动,神煞中为驿马;四旺子午卯酉,主专,因为旺极必衰,故又为败气,因此又称为四败,有些认为四败是因子午卯酉为五行沐浴之方,神煞中为阳刃、桃花;四库辰戌丑未,主藏,神煞中为华盖。初学的时候,首先要掌握本气,而且排十神的时候,首先也要考虑本气。 干支关系 ![]() 天干阴阳生旺死绝 ![]()
第二节 干支详解
一,天干详解 甲 五行:属木 性别:属阳 方位:东方 气:长生在亥,沐浴在子,冠带在丑,临官在寅,帝旺在卯(以上为气之盛); 衰于辰,病于己,死于午,墓于未,绝于早,胎于酉,养于戌(以上为气之衰)。 生:甲生丙、丁、巳、午; 壬、癸、亥、子生甲。 克:甲克戊、己、辰、戌、丑、未; 庚、辛、申、酉克甲。 合:甲己相合。 乙 五行:属木 性别:属阴 方位:东方 气:长生在午,沐浴在巳,冠带在辰,临官在卯,帝旺在寅(以上为气之盛); 衰于丑,病于子,死于亥,墓在戌,绝于酉,胎于申,养于未(以上为气之衰)。 生:乙生丙、丁、巳、午; 壬、癸、亥、子生乙。 克:乙克戊、己、辰、戌、丑、未; 庚、辛、申、酉、克乙。 合:乙庚相合 丙 五行:属火 性别:属阳 方位:南方 气:长生在寅,沐浴在卯,冠带在辰,临官在巳,帝旺在午(以上为气之盛); 衰于未,病于申,死于酉,墓于戌,绝于亥,胎于子,养于丑(以上为气之衰)。 生:丙生戊、己、辰、戌、丑、未; 甲、乙、寅、卯生丙。 克:丙克庚、辛、申、酉; 壬、癸、亥、子克丙。 合:丙辛相合 丁 五行:属火 性别:属阴 方位:南方 气:长生在酉,沐浴在申,冠带在未,临官在午,帝旺在巳(以上为气之盛); 衰于辰,病于卯,死于寅,墓于丑,绝于子,胎于亥,养于戌(以下为气之衰)。 生:丁生戊、己、辰、戌、丑、未; 甲、乙、寅、卯生丁。 克:丁克庚、辛、申、酉; 壬、癸、亥、子克丁。 合:丁壬相合 戊 五行:属土 性别:属阳 方位:中央 气:长生在寅沐浴在卯,冠带在辰,临官在巳,帝旺在午(以上为气之盛); 衰于未,病于申,死于酉,墓于戌,绝于亥,胎于子,养于丑(以上为气之衰)。 生:戊生庚、辛、申、酉; 丙、丁、巳、午生戊。 克:戊克壬、癸、亥、子; 甲、乙、寅、卯克戊。 合:戊癸相合 己 五行:属土 性别:属阴 方位:中央 气:长生在酉,沐浴在申,冠带在未,临官在午,帝旺在巳(以上为气之盛); 衰于辰,病于卯,死于寅,墓于丑,绝于子,胎于亥,养于戌(以上为气之衰)。 生:己生庚、辛、申、酉; 丙、丁、巳、午生己。 克:己克壬、癸、亥、子; 甲、乙、寅、卯克己。 合:甲己相合。 庚 五行:属金 性别:属阳 方位:西方 气:长在在巳,沐浴在午,冠带在未,临官在申,帝旺在酉(以上为气之盛); 衰于戌,病于亥,死于子,墓于丑,绝于寅,胎于卯,养于辰(以上为气之衰)。 生:庚生壬、癸、亥、子, 戊、己、辰、戌、丑、未生庚。 克:庚克甲、乙、寅、卯; 丙、丁、巳、午克庚。 合:乙庚相合 辛 五行:属金 性别:属阴 方位:西方 气:长生在子,沐浴在亥,冠带在戌,临官在酉,帝旺在申(以上为气之盛); 衰于未,病于午,死于巳,墓于辰,绝于卯,胎于寅,养于丑(以上为气之衰)。 生:辛生壬、癸、亥、子; 戊、己、辰、戌、丑、未生辛。 克:辛克甲、乙、寅、卯; 丙、丁、巳、午克辛。 合:丙辛相合。 壬 五行:属水 性别:属阳 方位:北方 气:长生在申,沐浴在酉,冠带在戌,临官在亥。帝旺在子(以上为气之盛); 衰于丑,病于寅,死于卯,墓于辰,绝于巳,胎于午,养于未(以上为气之衰)。 生:壬生甲、乙、寅、卯; 庚、辛、申、酉生壬。 克:壬克丙、丁、巳、午; 戊、己、辰、戌、丑、未克壬。 合:丁壬相合。 癸 五行:属水 性别:属阴 方位:北方 气:长生在卯,沐浴在寅,冠带在丑,临官在子,帝旺在亥(以上为气之盛); 衰于戌,病于酉,死于申,墓于未,绝于午,胎于巳,养于辰(以上为气之盛)。 生:癸生甲、乙、寅、卯; 庚、辛、申、酉生癸。 克:癸生丙、丁、巳、午; 戊、己、辰、戌、丑、未克癸。 合:戊癸相合 二,地支详解 子 五行:属水 性别:属阴 方位:正北 月令:十一月 节气:大雪为子月节;冬至为子月气。时段:大雪节——冬至气——小寒节 藏干:癸(本气) 生:子生甲、乙、寅、卯; 庚、辛、申、酉生子。 克:子克丙、丁、己、午; 戊、己、辰、戌、丑、未克子。 合:子丑相合 刑:子卯相刑 冲:子午相冲 害:子未相害 三合:申子辰合成水局 方合:亥子丑合为北方 丑 五行:属土 性别:属阴 方位:东北 月令:十二月 节气:小寒为丑月节;大寒为丑月气。时段:小寒节——大寒气——立春节 藏干:己(本气)、癸(余气)、辛(库气) 生:丑生庚、辛、申、酉; 丙、丁、巳、午生丑。 克:丑克壬、癸、亥、子; 甲、乙、寅、卯克丑。 合:子丑相合 刑:酉戌相刑 冲:丑未相冲‘ 害:丑午相害 三合:乙酉丑合成金局 方合:亥子丑合为北方 寅 五行:属木 性别:属阳 方位:东北 月令:正月 节气:立春为寅月节,雨水为寅月气。时段:立春节——雨水气——惊蛰节 藏干:甲(本气)、丙(生气)、戊(杂气、生气) 生:寅生丙、丁、巳、午; 壬、癸、亥、子生寅。 克:寅克戊、己、辰、戌、丑、未; 庚、辛、申、酉克寅。 合:寅亥相合 刑:寅巳相刑 冲:寅申相冲 害:寅巳相害 三合:寅午戌合成火局 方合:寅卯辰合为东方 卯 五行:属木 性别:属阴 方位:正东 月令:二月 节气:惊蛰为卯月节;春分为卯月气。时段:惊蛰节——春分气——清明节 藏干:乙(本气) 生:卯生丙、丁、巳、午; 壬、癸、亥、子生卯。 克:卯克戊、己、辰、戌、丑、未; 庚、辛、申、酉克卯 合:卯戌相合 刑:子卯相刑 冲:卯酉相冲 害:卯辰相害 三合:亥卯未合成木局 方合:寅卯辰合为东方 辰 五行:属土 性别:属阳 方位:东南 月令:三月 节气:清明为辰月节,谷雨为辰月气。时段:清明节——谷雨气——立夏节 藏干:戊(本气)、乙(余气)、癸(库气) 生:辰生庚、辛、申、酉; 丙、丁、巳、午生辰。 克:辰克壬、癸、亥、子; 甲、乙、寅、卯克辰。 合:辰酉相合 刑:二辰自刑 冲:辰戌相冲 害:卯辰相害 三合:申子辰合成水局 方合:寅卯辰合为东方 巳 五行:属火 性别:属阳 方位:东南 月令:四月 节气:立夏为巳月节;小满为巳月气。时段:立夏节——小满气——芒种节 藏干:丙(本气)、庚(生气)、戊(杂气) 生:巳生戊、己、辰、戌、丑、未; 甲、乙、寅、卯生巳。 克:巳克庚、辛、申、酉; 壬、癸、亥、子克巳。 合:巳申相合 刑:寅己相刑巳申相刑 冲:已亥相冲 害:寅巳相害 三合:巳酉丑合成金局 方合:己午未合为南方 午 五行:属火 性别:属阴 方位:正南 月令:五月 节气:芒种为五月节,夏至为五月气。时段:芒种节——夏至气——小暑节 藏干:丁(本气)、己(从气) 生:午生戊、己、辰、戌、丑、未; 甲、乙、寅、卯生午 克:午克庚、辛、申、酉; 壬、癸、亥、子克午 合:午未相合 刑:二午(午午)自刑 冲:子午相冲 害:丑午相害 三合:寅午戌合成火局 方合:巳午未合为南方 未 五行:属土 性别:属阴 方位:西南 月令:六月 节气:小暑为未月节;大暑为未月气。时段:小暑节——大暑气——立秋节 藏干:己(本气)、丁(余气)、乙(库气) 生:未生庚、辛、申、酉; 丙、丁、巳、午生未。 克:未克壬、癸、亥、子; 甲、乙、寅、卯克未。 合:午未相合 刑:戌未相刑 冲:丑未相冲 害:子未相害 三合:亥卯未合成木局 方合:巳午未合为南方 申 五行:属金 性别:属阳 方位:西南 月令:七月 节气:立秋为申月节,处暑为申月气。时段:立秋节——处暑气——白露节 藏干:庚(本气)、壬(生气)、戊(杂气) 生:申生壬、癸、亥、子; 戊、己、辰、戌、丑、未生申。 克:申克甲、乙、寅、卯; 丙、丁、己、午克申。 合:巳申相合 刑:巳申相刑 冲:寅申相冲 害:申亥相害 三合:申子辰合成水局 方合:申酉戌合为西方 酉 五行:属金 性别:属阴 方位:正西 月令:八月 节气:白露为酉月节;秋分为酉月气。时段:白露节——秋分气——寒露节 藏干:辛(本气) 生:酉生壬、癸、亥、子; 戊、己、辰、戌、丑、未生酉。 克:酉克甲、乙、寅、卯; 丙、丁、巳、午克酉。 合:辰酉相合 刑:二酉自刑 冲:卯酉相冲 害:酉戌相害 三合:巳酉丑合成金局 方合:申酉戌合为西方 戌 五行:属土 性别:属阳 方位:西北 月令:九月 节气:寒露戌月节,霜降为戌月气。时段:寒露节——霜降气——立冬节 藏干:戊(本气)、辛(余气)、丁(库气) 生:戌生庚、辛、申、酉; 丙、丁、巳、午生戌。 克:戌克壬、癸、亥、子; 甲、乙、寅、卯克戌。 合:卯戌相合 刑:丑刑戌、戌刑未 冲:辰戌相冲 害:酉戌相害 三合:寅午戌合成火局 方合:申酉戌合为西方 亥 五行:属水 性别:属阳 方位:西北 月令:十月 节气:立冬为亥月节,小雪为亥月气。时段:立冬节——小雪气——大雪节 藏干:壬(本气)、甲(生气) 生:亥生甲、乙、寅、卯; 庚、辛、申、酉生亥。 克:亥克丙、丁、巳、午; 戊、己、辰、戌、丑、未克亥。 合:寅亥相合 刑:二亥自刑 冲:已亥相冲 害:申亥相害 三合:亥卯未合成木局 方合:亥子丑合为北方 三,干支特点提要 以上干支详解内容主要取自《千里命稿》,但是有所删改,学者可以对照原书学习。其中有些内容,是传统的说法,其原理和实际预测未必如此。比如方位一说,干支方位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实际预测不可以生搬硬套,地支方位本文以前文地支圆图图示方位为准。 天干部分,气是指此天干在各地支的十二宫状态,其中“养”位的是论衰还是论盛,各家说法不一,任铁樵认为“进气”。由于十二宫的实际预测验证难度也很大,此细节还需诸位学者努力。 原文还有在各个时节的衰旺一说,其实就是所谓的“旺相休囚死”,生天干一方为相,为次旺;比和天干一方为旺,为最旺;天干所生一方为休,为衰;天干所克一方为囚,为次衰;克天干一方为死,为最衰。而且原书还以一年内藏干司令来严格区分,比如辰月前十二日为水木、后十八日为戊土,理论上面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是实际预测并没有太大意义,尤其容易迷惑初学者,因此本文删除了这个部分。 关于天干合化,古人有一大堆的说法,但是实际运用中,论合勉强有些意义,论化,如果非要探隐索微去取象还是可以试试,一般性预测基本用不到,与五行生克更没有太大含义,甲己相合而化土,很多初学朋友混淆了,以为甲木变了土,其实甲木还是木,己土还是土,并没有本性的改变。至于原文干支部分的例子,可能由于笔者的版本不太好,文字不清,因此不录,学者自行参看。 地支部分,其五行属性是以本气为主而论的,但是四生地支寅申巳亥,其生气的五行性质也是较为重要的,库气也是,因此有寅午戌都属火,申子辰都属水之说,尤其在其他术数门类中更看重。但是八字预测一般先看本气,后看生气、库气、余气,又要根据天干透出的情况来分析。地支对应的月份,以二十四节、气为主,而不是阴历阳历的月份,因此地支对应月份只是一个参考,并无实际意义。 藏干前文已经提及,那么后面排十神的时候,一律以藏干为主,以本气为先。地支的合,是指地支六合,其实地支六合还有合化之说,如下:子丑合化土,亥寅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申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但是这个合化就更加复杂了,一般性预测中,以合的性质与五行生克关系论就足够了。 关于刑,古籍其实有更详细的说法,但是原理方面现在也是一个谜。地支相刑传统说法是:子刑卯,卯刑子,丑刑戌,戌刑未,未刑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辰午酉亥为自刑。这里面也是非常复杂,自刑方面,大部分人,包括《千里命稿》认为辰遇到辰是自刑、午遇到午是自刑等,但是也有人认为辰遇到午或者酉、亥,就是自刑,这个关键在于这个“自”字的理解。实际验证中,也不尽然,大概刑的应验,远远不如六害。刑的意思,大概可以以字意直接理解。 冲与害在预测中应验明显,其含义有相同的部分,都有不合、分开的意思,但是冲只是因为客观原因分开。而害,则是天地阴阳之间一种特殊性质,其本意是冲去对方的合神,合,人之所爱,害就是夺人所爱。那么遇到害,二者关系会非常不好,从心里主观上面都厌恶,而不一定有实际的客观原因。 至于地支三会,实际预测中,并没有含义,不过因为这个说法普遍,也可能笔者研究不足未能发现其意义,因此暂时也保留。原文地支的方位以辰戌丑未为中央,这种说法少见,因此稍有更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