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岁~1岁半宝宝发展目标

 欣旷神怡2011 2010-12-27

1.行走平稳,乐意追逐跑。
  2.能借助辅助物上台阶,会踢静止的球。
  3.乐意操作小体积的物品,愿意用手挖空物品。
  4.会连接或搭积木。
  5.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会脱鞋袜。
  6.初步萌发与小伙伴交往的兴趣,会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7.能听懂指令性语言,从学说一个单字发展到会发叠音,再到用简单的单句与人交谈。
  8.好奇心、求知欲增强。
  9.能准确地将圆形、方形放入模板。
  10.对汉字、读书产生浓烈的兴趣,喜欢听儿歌、讲故事。
  11.会背诵数字110,会认一两种几何图形。
 
 锻炼方法:
  1.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需要进一步锻炼下肢肌肉的力量,为此,可设计一些如下蹲拾物、上斜坡、推车走、追逐跑之类的游戏活动。
  2.提供细小的物品,让宝宝操作摆弄,但要防止宝宝误吞。
  3.在日常生活中不失时机地训练宝宝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正确使用小勺,脱背心、鞋、袜等。
  4.要经常为宝宝提供与他人交往的机会,鼓励宝宝大胆与人交往。
  5.结合生活环境与大自然环境让宝宝认识颜色。
  6.运用环境濡染法”“表情识字法”“动作识字法”“阅读识字法等,教宝宝认识150个左右的汉字。

故事时间(1岁~1岁半)
给宝宝读故事,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拓宽对世界的认识。培养孩子们的语言和听力技能。
给宝宝念书不可能一气呵成,宝宝只能静坐24分钟。
宝宝喜欢书中的孩子正在做宝宝熟悉的事情,如吃饭、跑步和睡觉,或者将书中孩子的名字换成宝宝的名字。
文字简短、情节简单是幼儿读物的重要标准。
你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读书。

如何对1岁宝宝进行早期教育
1.
运动   独立行走   
这个阶段是婴儿学走路进展迅速的时期,开始他()可能仅是蹒跚地走几步,但他()很乐意一遍遍地走。父母要多给婴儿一些锻炼的机会,逐渐拉长练习的距离。可与婴儿一起玩扔球、捡球、找东西的游戏,训练婴儿独自在地上玩,独立蹲下捡东西,独自站起,并独自稳定地行走。还可让婴儿拉着小拖车之类的玩具练习走路,并使婴儿有机会学习拉着玩具侧着走和倒着走。
  牵着手上下楼梯   
在婴儿能够独立行走后,可拉着他()的手练习迈楼梯,开始婴儿可能抬脚费力、身体不平衡,父母可用较多的助力帮他()迈楼梯,以后逐渐减少助力,锻炼婴儿用自己的力量迈楼梯。  
2.
认知   动手游戏   
1
岁的婴儿开始有了主动性,可以自己动手进行一些操作。这时可以和婴儿玩多种动手游戏,如搭积木、叠小套桶等,可先给婴儿做示范,说:我们来搭一座高楼,然后让婴儿模仿做,以后让他()自己搭着玩儿,从搭两块积木开始,逐渐增加。该年龄的婴儿一般可搭起34块积木。还可教婴儿把铅笔插入笔筒内,开始用大口的笔筒,慢慢地改用小口的笔筒,或者是仅可插一枝笔的笔座。也可教婴儿玩插插片,把小的东西装入小口径的容器中等,这些都是训练婴儿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自发涂画   
继续鼓励婴儿自己拿笔涂画,此时可先教婴儿学会拿笔:教他()掌握住笔,笔尖向下画,同时教他()学画,使婴儿能够自己主动地画出笔划。这个年龄段的婴儿大多是随便乱画,父母不要生硬地制止他(),而应该鼓励他()模仿着画出一些笔划,告诉他()这些像什么,那些像什么。鼓励这个时期的婴儿涂画,主要是为了培养他们运用笔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作欲望。  
3.
语言   命名物体   
婴儿已开口说话了,父母首先是要经常给婴儿看些画片、幼儿图书等,教他()正确地认识各种物体的名称及其简单的用途。要经常带婴儿出去玩玩,使婴儿认识外界更多的东西,在教婴儿认识的过程中多引导和鼓励他()自己说出这些物体的名称、主动地称呼周围的人,对各种东西父母都要问:这是什么?以启发宝宝说出名称,婴儿说不出来时,父母要清楚地告诉他(),并反复地强化,使婴儿能够说出更多物体的名称。
  表达   
语言是人类交往的工具,交往首先是自我表达,要教宝宝用正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要求。开始婴儿可能多用手势、动作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时父母要坚持教婴儿用语言来表达,如等。这时的婴儿大多只说一个单字,但这个单字往往代表了一句话,而且可能是多种意义的表达。如可能是把东西拿给自己,也可能是拿给你等。父母要善于理解婴儿的语言,正确满足他()的要求,并教会婴儿用更明确的词语来进行表达。
4.
生活与交往   用勺子和拿杯子
父母要给婴儿自己做事的机会,即教他()学着做事。首先是从吃饭开始,教婴儿学会自己拿着勺子从碗中取饭往嘴里送。开始婴儿可能用勺很不准确,会洒落很多饭菜,但父母仍要给他()机会尝试,可单独给他()一个碗和勺,里面放较少的食物供婴儿练习。练习用杯子喝水也是如此,开始杯中可少放些水,教婴儿自己端着往嘴里送,父母可适当给予帮助,以后逐渐由婴儿自己来完成。父母不要因为怕宝宝把食物洒得满地,或怕弄脏了衣服等而不允许婴儿学习,这样会挫伤婴儿的积极性。因为做这些事情不仅是婴儿最初生活自理能力的学习,而且也是对婴儿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培养。
   
一起玩                                                              随着婴儿活动范围的增大,他()和外界交往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要有意识地让婴儿和小伙伴一起玩,也可教他()将布娃娃当作小伙伴。此时婴儿虽然不能你来我往地合作玩,但要使他()建立最初的伙伴概念,培养婴儿与别人一起玩耍的愉快情绪。

1岁宝宝游戏推荐
1
--1岁半的孩子是吸收性思维和各种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是器官协调、肌肉发展和对物品发生兴趣的敏感期。这时期被称为"学步期""运动时代",因为孩子开始尝试运动自己的身体,喜欢到处探险,用手攒任何东西,开始学站立、走路。这时他们无论是简单的大动作还是精细的小动作,两方面的能力发展得都较快,手眼配合能力、手的操作能力明显提高。家中的任何物品都是玩具,也都是教材。而且精力无穷,游戏更加显得重要。
下面向你推荐几种非常好的适合这个年龄段的游戏:
   1
、妈妈扶宝宝站好,爸爸在三、四步远的地方拿玩具逗引宝宝,鼓励宝宝独立走过去。可锻炼独立行走。
   2
、选择不太高的楼梯、攀登架上孩子爬上去、爬下来。可锻炼四肢,促进手脚和全身的动作协调。
  3、碗里放些黄豆或绿(红)豆,教宝宝能一把抓起豆豆,然后把手松开,让豆豆从指缝里漏出掉到碗里。可以边抓边说:"黄豆绿豆,吃了长肉。"玩时要注意不能让宝宝将豆子放进嘴里,以防呛进气管。可训练宝宝手的肌肉运动。
   4
、让宝宝双手扶着合适他高矮的小车,你在前面拿着玩具,吸引宝宝推车往前走,当推到你面前时,将玩具放在小车里,可继续推车向前,边走边放玩具。可发展走的能力。
   5
、宝宝与你面对面站立,当你告诉宝宝说"变小了"时蹲下,说"长高了"时站起,边说边示范。然后"变小了"教宝宝蹲下,说"长大?"教宝宝站起,可反复玩。可锻炼动作协调和反应速度。
   6
、选一适合宝宝玩的球,教宝宝不扶东西、举手过肩用力将球抛出,可两人玩。可练习向前投掷动作。
   7
、准备一个约10-15厘米高的凳或椅,扶宝宝登上去,然后双手拉着宝宝的手,教宝宝双脚从高处跳下。待孩子跳得熟练后,可放手让孩子自己登高跳下,并逐渐增加高度。可锻炼平衡感和跳跃动作。
   8
、在地面上放一根彩色的绳子或小玩具,也可在地面上划个圆圈,让宝宝从上面跨过去。或一连跨过几个物体。可练习跨过障碍物。
   9
、教宝宝两手抱住球,双臂伸直,把球高举过头顶,让球从颈后滚下去。然后,帮孩子找球或让孩子自己找球。可反复玩。可训练肌肉运动和双手控制球的能力。
   10
、准备一条宽35-40厘米,长一米左右的厚木板,一端垫高约10厘米做成斜坡,或利用户外的自然斜坡。开始时你可用一只手扶着宝宝走上斜坡,待宝宝走稳后,可鼓励宝宝不借助外力独自走斜坡。可锻炼四肢协调和平衡能力

1岁宝宝行为标志:攻击

对待一岁暴力宝宝,只有先应该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才能帮助孩子找到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岁的宝宝偶尔会用拳头和牙齿跟爸爸妈妈或其他小朋友交流,这是许多妈妈的烦恼,生怕孩子长大会变得很暴力。然而专家解释:一岁左右的宝宝出现攻击性的行为很正常,应该辨证的看待这些行为:一方面,这种行为只是孩子发育到这个年龄的标志,每个孩子都会经过这个时期,爸爸妈妈不必过于担心。另一方面,虽然这是孩子必经的一个过程,但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不做正确的指导,孩子很可能会养成打人的坏习惯。
  另外,专家指出:对待一岁暴力宝宝,只有先应该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才能帮助孩子找到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法。
  武力背后鲜为人知故事
  孩子也和大人一样,不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如果他咬了其他小朋友,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只是一岁左右的孩子还不会为自己解释,所以对他为什么要咬人?一直让我们困惑。现在让我们一起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看究竟是什么让孩子不得不动用武力解决问题。
  贫乏的语言表达能力
  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对一岁的孩子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也正是因为他不会说话,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的沟通,所以他选择咬人或是打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因此,下次你看到孩子急切向你表达,但你又不能弄明白时,一定要好好安慰他,肯定的告诉他别着急,妈妈会帮助你的,这样他就不会把怒火发到其他小朋友身上了。
  他正在学习自卫
  有时候孩子打人是出于一种自卫,或是其他合理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小朋友抢了他的奶瓶,或者有人先打了他,甚至有小朋友抓了他的头发。宝宝决不会容忍自己被欺负,他会全力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只是一种本能。
  口腔发育的需要
  专家解释说,一岁左右的宝宝,口腔内牙齿、肌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育,他很喜欢把东西放到嘴里咬,可以帮他缓解口腔发育给他带来的不适。另外宝宝在学习说话的时候,也很喜欢把能抓到的东西放到口中,当然也包括小朋友的胳膊或手。这仅仅是他感知事物的一种方式。好像只有这样做他才能得到准确的认识。
  孩子的因果试验
  很多爸爸妈妈都想知道,为什么一旦孩子们和玩具在一起时,就会出现可怕的哭闹声,为什么他们每个人拿到自己的玩具还不能安静呢?答案很简单,宝宝在玩耍的过程中,除了知道玩具带给他乐趣之外,还意外的发现他的行为可以带来不同的后果,如果我打了其他的小朋友,就一定会有事发生。所以他总是不断尝试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周围事物。
  孩子也需要自己的空间
  一岁左右的宝宝,不能准确的把握空间关系。所以他经常会发现自己被其他小朋友挤到一个小空间里。出于一种条件反射,他会不自觉地推开挡在他前面的孩子,或是对身边的小朋友采取武力进攻的方式。这样就可以确保自己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了。
  宝宝正感到情绪不好
  孩子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选择自己的方式发泄不满情绪。比如在他饿了、累了、尿布湿了时,他的心情就会很糟糕,这时候最容易出现孩子之间互相打闹。另外,一岁的孩子正在学习各项技能的时候,当他遭遇失败时心情会跟着变坏,打人的行为就很容易出现了。
  爸爸妈妈的和平战略
  对宝宝来说,打人和咬人只是他认识周围事物的一种平常的方式。所以没有什么可以让他停止这种行为。而你所要做的是保证孩子的安全,让他在这些攻击行为中免受伤害。
  告诉孩子
  当孩子行为可能发生危险时,你应该及时制止他。用最简单的语言清楚、严肃(但不是威胁)地告诉他不可以打人,不可以咬人。会受伤的。然后用把孩子的注意吸引到其他有趣的事情上,比如一个动画片。除此之外,在孩子烦躁想攻击别人的时候,可以为孩子提供其他选择,比如给他一个枕头,让他随便处置,还可以教她使劲跺脚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或者教会孩子如果下次他生气了可以到你身边寻求帮助。
  别让孩子从攻击中获得任何好处
  宝宝并不是故意选择使用武力争夺玩具,而只是一种本能的自卫或是生理特征。一旦他从这种行为中获得利益——得到了他想要的玩具,那么他就可能把攻击别人和取得玩具联系起来。也就越来越喜欢用攻击的方式和人交流。
  相对打人的宝宝来说,要更多注意受害的宝宝
  当你的孩子打了其他小朋友时,最好给受伤的宝宝更多关注:吻一吻受伤一方的小伤口,询问他有没有问题。然后,用坚定的语气对欺负人的宝宝说:不许咬人。咬人会让别人很疼。如果孩子被别人咬然后又去咬别人的话,千万不要惩罚孩子。
  多称赞孩子的好行为
  当孩子没有依靠攻击而解决问题时,你应该多多鼓励他的这些行为,让他能意识到这才是对的。比如你可以表扬他的行为你把玩具让给小朋友玩,你是个好孩子。
  做孩子的好榜样
  和孩子玩的时候不要咬你的孩子,也不要打他。如果你对他说我要吃了你!而且把小家伙的脚趾或手指放到自己的嘴里,那么他就会很自然地尝试对别人这样做。
  温柔地安慰孩子
  孩子在发育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比如走路、说话等等。这时需要你为他提供一些温柔的积极的安慰,以防止他变得暴躁。比如一个舒服的温水浴。孩子在洗澡时可以忘记之前的不愉快,再加上一些他熟悉的玩具,会让他对自己重新树立信心。
  给孩子们更大的活动空间
  如果孩子像大海里的沙丁鱼一样,挤在一起玩耍。那你就不必对他们的互相攻击的行为产生惊讶了。因为这是必然的结果。即使是成年人也不能容忍自己活动的空间过于狭小。

对待孩子的攻击行为,除了上面叙述的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的事之外,还有些事是我们不能做的
  1、不要训斥打人的宝宝:宝宝并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你突如其来的训斥只会让他感到莫名其妙。
  2、不要因为孩子打人,就让他也尝尝挨打的滋味:孩子不会理解你的用意,他只会觉得你是在伤害他,最坏的结果可能让孩子不再信任你

3、不要鼓励孩子报复打他的小朋友:如果受害人反过来去报复犯人,那么最终的结果是犯人会越来越多。

如何让一岁宝宝集中注意力

首先父母需要真正了解一岁婴儿的心理特别和发展需要。例如,这一阶段孩子的注意力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表现在视觉方面,而是以更为广泛和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时婴儿的动作技能开始多元化发展,可以逐步坐立、爬行、扶物站立并且扶物走,抓握和摆弄物件的能力也发展起来。这使得其注意力的选择性不仅表现在选择性注视(即用眼看)上,而更多地表现为选择性够物、选择性抓物、选择性吸吮、选择性操作和选择性运动等方面。
这说明3个问题:
一、评价这阶段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不能再以他是否用眼睛看不惟一标准了——这也是很多父母的误区。孩子用手抓、用嘴咬、用脚踢等等都表明他正在专心研究
二、这阶段孩子的注意力选择范围大大扩展,他有了自己的选择余地,就不再只听命于您,因此不再是你指哪儿他看哪儿,由此许多父母就认定孩子为注意力不集中,这其实是天大的冤枉。
三、这阶段孩子的父母需要学会利用孩子这一刚丰富起来的注意力选择性,投其所好,培养和教育孩子,他指哪您就打哪儿,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非得让他听您的指挥。否则就是真正的拔苗助长。

教一岁孩子学规矩的六个妙招
尽管有上面种种不利因素影响,这个年龄的宝宝仍然可以学会一些最基础的规矩。研究表明,12个月左右的宝宝可以通过观察爸爸妈妈对待人、事、物的态度,学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到了一岁末的时候,宝宝就可以认识到其他人的感觉变化。这时你就可以教他咬人是不对的,被咬到的人会很疼,很难受。甚至可以让他亲身体验一下。
        
教孩子学规矩之前,先要确认孩子是否理解你所讲的规矩内容。就像你教他唱歌一样,要先给他解释歌词的意思。这样他才能记得深刻。这个过程很漫长,需要你付出加倍的耐心和理解,等待他发出我明白了的信号。
        
教这么小的孩子懂规矩有意义吗?对答是肯定的。就像你教婴儿说话一样,可能他不会在马上就学会,但他会把这些知识一点点积累下来。所以,你也应该从一岁开始教会宝宝懂规矩,学会避免危险,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这些都是宝贝社交能力的缩影。只不过你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教宝贝学规矩的有效方法
         1
、 不要只在旁边说,要演示给宝宝看。简单的一句话往往不能让孩子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最好加上你的表情和语调,让你的课堂变得更可爱,更容易接受。比如当你对孩子说不要动电源插座,语调不要太严厉,稍带严肃就可以,再加上点微怒的面部表情,宝宝能从你的声音和表情上看出:他做的事是不对的。相反,如果你表现的过于紧张,声音太尖锐,还连带一串的批评,那宝宝也会回复给你同样的反应,坚决和你对着干。你们的学规矩课堂,就会变成战场。
        2
、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不要以为只告诉孩子一次这是不对的,他就会铭记在心。如果你指出孩子一次错误,而对其他几次视而不见,那孩子心里必定会感到疑惑:我么这做究竟是对还是不对?然后为了解决这个疑惑,他会不停地尝试再做一次。所以给孩子重复规矩课程,这样他才能温故知新。
        3
、 做个好榜样。宝宝经常会从你的行为中学习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这就意味着,你的行为一定要是好行为。比如,多使用,不要动不动就发怒,要学会等待。你也可以主动向宝宝显示你的好行为。比如你看,妈妈把报纸分给爸爸看,我们很喜欢一起分享
       4
、 面对现实。专家提醒我们,你不能期望一个一岁宝宝懂得所有规矩,在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比如,孩子会本能地把拿到地东西放到嘴里,这是他认识事物的一种独特的方式。这时候你应该避免一些像发卡,硬币,容易导致孩子窒息的东西出现在他能够到的地方。还有,妈妈最好把长头发梳起来,以免孩子乱抓。
        5
、 选好时机。让一个一岁宝宝整天保持旺盛的精力是不太可能的。一旦孩子感到疲劳、饥饿或心情不好,就很容易发脾气。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再坚持让他学规矩,给他一点课间休息时间吧。另外,对宝宝来说,太多的规矩会让他反感。最好能挑出一些比较重要的教给他,比如不可以咬人,电源不能动,抢人东西是不对的。不过这也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定,如果你觉得他的某种行为实在让你无法忍受,当然可以把这种规矩放在首位了。
        6
、 别忽视孩子的创造性。要提起注意的是,孩子的行为不全是不合理的,有时候是他创造性的表现。只要他不伤害到自己和别人,还是要保护孩子的创造性。当你发现他会用橱柜里的瓶瓶罐罐敲打出自己的节奏时,何不和他一起享受其中的乐趣呢?
        Tips

        
如果宝宝……
        
你应该立即……
       
再试着……
       
咬别人
       
把他抱走,并严肃的对他说这样做不对
       
要求他向被咬的人道歉。
       
从别人手里抢玩具
       
用其他东西吸引宝宝注意力,并把玩具还回去。
       
当其他小朋友不想玩这个玩具的时候,你再把玩具拿给宝宝, 对他说轮到你了
       
吃一些不能食用的东西
       
把它从宝宝嘴边拿走,坚定的告诉不能吃这个
       
向宝宝解释这个东西的功能。比如这只笔是用来画画的,不能吃。看妈妈画了一只小猫       
在饭店里大声尖叫
       
找个东西分散宝宝注意力,让他安静下来。
       
向他解释,你刚刚的声音适合在外面使用,但你现在是在屋里,就要小声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