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 岁宝宝早期教育事项

 凌轩阁 2011-11-04
­
1)端正对待宝宝的态度
许多父母在对宝宝的态度上,常会出现两种极端,都不利于宝宝身心健康的成长。 一种为溺爱,对宝宝百依百顺,宝宝在家中不仅是小太阳,更是小皇帝。这样会让宝宝过分任性、自私。另一种是“棍棒教育”,对宝宝态度粗暴强硬,让宝宝无时无刻不心惊胆战无所适从,长此以往会使宝宝胆小、内向,并在他内心留下粗暴的阴影。还有一些父母在对宝宝教育上往往很不明确.对宝宝的要求一时一个样,也会让宝宝感到困惑,易造成任性,应给宝宝立一些具体、明确,适当可行的规矩。规矩一经制定,不应轻易破例,要让宝宝习惯规矩地对他不合理的要求和不正确的行为的约束。
(2)科学地制订行为规范
宝宝一些规矩是必要的。宝宝已具有了初步的道德行为的判断力,对于“对”与“不对”,“应该”与“不应该”.“可以”与“不可以”,只要大人耐心教诲,宝宝便会逐渐理解。规矩立后,不是死的,应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失时机教育宝宝应该怎样,不该怎样等。规矩应多为正面要求,比如大人看见宝宝爬上高处,应说“快下来!”,不要说“不能爬那么高”。正面的语言宝宝容易听懂。规矩不要太多.否则会束缚宝宝的活动和智力的发展。
(3)教育态度要一致
在实际生活中,父母及家中其他人如爷爷、奶奶态度要明确一致,否则宝宝不能知道他到底是错是对,该做还是不该做。比如爸妈责备教育宝宝,但爷爷奶奶却护着,这样宝宝在爸妈面前可能很听话,但在爷爷奶奶面前却要发泄、胡闹、任性。
(4)父母以身作则
不要以为只有在和儿童谈话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儿童。大人生活的时时刻刻,都教育着儿童……如何穿衣,如何和人谈话,如何谈论其他的人,如何欢乐和不快,如何对待朋友,如何笑,如何读报……所有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意义,为了孩子,家长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慎重。
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生活习惯、性格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孩子和父母具有天然的联系,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都离不开父母,看到的是父母,听到也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
虽然两岁的宝宝模仿积极性很高,但他们对是非善恶却无法判断.所以父母怎样,宝宝也会怎样,如一些父母困惑“宝宝怎么会骂人呢?没谁教他呀?其实这都是宝宝跟大人学的,”这位家长一定常骂人。正如俗话说的“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父母应以身作则,让宝宝身心健康地成长,给宝宝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优良的性格品质。只有自己先做好了,宝宝才能跟着模仿。
(5)理解宝宝的抗拒行为
抗拒性行为是宝宝成长中的正常表现。1岁多的宝宝已有了一个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初步认识到了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知道自己的名字,对自己的玩具和衣服也有一种独占的心理。宝宝的抗拒性行为就是这一心理发展的外在行为表现之一,此外还有宝宝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探索的热情等。
宝宝不听话时,简单粗暴的禁止不但效果不好,而且还容易挫伤了宝宝的自尊心、自信,抑制了独立自我意识的发展。较好的办法是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比如要想不让他玩脏东西,你就要拿一样干净的、宝宝更感兴趣的东西来替代。此外,在对待宝宝的抗拒行为上家长可做一些非原则性的让步,也就是说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可不必太在意,让宝宝顺着自己的意志去,给他多一些发展的机会。但在一些基本的行为习惯方面还是要注意对宝宝的培养,比如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卫生习惯等。总之,既给宝宝一些自由表现的机会,也不能纵容宝宝一味地抗拒。
有的家长说:“孩子1岁半以前一直都很乖,逗他说话,或给他玩具,他都能作出灵活的反应,给了我们很大的快慰。不知为什么最近他却很不‘听话’了,好像故意跟我们对着于,你让他吃饭,他偏偏不吃,却要玩小车;你让这样,他偏那样,弄得我们很生气,有时着急了,恨不得揍他一顿。”
出现这种抗拒行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时的宝宝已开始初步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有时候甚至不接受成人的劝阻,明明知道是成人不同意的行为。这时候只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就很有效,孩子要玩一个脏东西,可以给他一个新鲜的玩具取而代之,或开始一项有趣的活动,这样比简单地禁止玩脏东西的效果要好得多。
如何对待孩子的抗拒行为,最主要的是要把握好孩子任性的程度,孩子的主动表现和自我主张是培养独立性的起点。父母应该知道开放式的关怀可以长期影响孩子的自我形象和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甚至是他们的健康。这里给父母提以下几点建议:
①适当地赞扬孩子的行为
如“你搭的积木真大”等。当然,这种赞扬应该准确、真诚,避免过分的言辞。
②不要提问或发布命令
你的任务只是观察,说出你的所见,而不是去控制或指导孩子。
当孩子开始调皮时警告或提醒他们,这是培养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最佳办法。
用表扬或欣赏来肯定好的行为,以此塑造积极性的行为,对孩子故意吸引你注意的行为不要去理他。
(6)理解宝宝的小脾气
宝宝1岁多时,偶尔发发脾气是正常的。因为宝宝这时已有了自我意识,也有了个性要求,他们要求大人尊重他们,当他们不顺心时,或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或身体哪儿不舒适时,都可能发发脾气,以调节内心的压抑和不满。对宝宝的发脾气父母首先应考虑发脾气的原因,如果是因为疲倦了,则应安排他休息,如果是生病了则应安慰他给他治疗,如果是宝宝以此作为一种手段来达到不合理要求,则不要理睬他,他哭闹一阵之后就不会再吵闹。不要一见宝宝发脾气就立即迁就他,尤其是当着别人面时,有的父母可能为了安静和礼貌等,轻易满足宝宝的要求,这样,久而久之.便让他意识到只要一发脾气,什么要求都可得到满足,以后稍不顺心便大发脾气。
另外,有的家长性急,当宝宝发脾气时可能他的脾气也很大,怒言训斥,甚至出于打屁股,其实这样不仅没有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即使宝宝一时被镇住,强忍住了不再哭闹,但对宝宝的心理健康却是极有害的。最好的办法便是不理睬,听之任之,让他发泄发泄。
只要宝宝以适合自已的方式对周事物进行摸索,就是正常的行为,那么对这么小的还不能意识到太多的孩子进行打屁股或其他的体罚便是不正确的。家长这时最好是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或将宝宝转移到另一个环境中。有些家长应在必要时调节自己的急躁情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