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高不成低不就,光谷国际广场陷定位尴尬 - 谈房论市 - 亿房论坛 - Powere...

 69snoopy 2010-12-27

原创]高不成低不就,光谷国际广场陷定位尴尬

“名噪一时”光谷中心花园让中国人通过央视认识了“光谷”,在让无数前期业主痛彻心扉的同时,东星集团也如愿以偿地破产了。新东家融众国际接手后“光谷中心花园”之后除了把“东星集团”标牌换成“融众国际”之后一直都寂寂无闻。前几天路过鲁巷,忽然发现鲁广对面的商业楼挂上了赫大一个“光谷国际广场”的标识,当时心里不由得一凛:“光谷国际又重新开始卖了?”。和大多数武汉人一样,面对这个是非不断的光谷国际,说“观望”比“关切”跟能解释对它的态度,在这样的观望之下,东山再起的光谷国际能否能够一洗前嫌?出路又在哪里?

新闻引言:
楚天都市报6月27日报道:被称为武汉“最大烂尾楼”的光谷中心花园搁置近两年后,昨日宣布更名为光谷国际广场。项目运营方称,号称在年底前将其打造集高档零售、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光谷大型购物中心。

“集高档零售、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光谷大型购物中心”是融众国际对光谷国际的重新定位,能否实现,关键还是要看招商的成果。那么,融众光谷国际广场是否具备实现这个新定位的条件?

以租代售,光谷国际广场只能沦为第二个鲁广
Ø
高端难走
一般来说,高端商业都需要很长的市场培育期。光谷国际广场的产权情况一直都不明朗,以其目前操作的租赁方式,基本上不可能吸引大的品牌商家入驻。而租赁形式招来的商家,实力势必良莠不齐,从而导致业态规划上也不可能齐全。走“高端路线”,光谷国际广场无异于穿着高跟鞋走钢丝,铤而走险了。

Ø
低端必死
商业经营最忌讳的是不能区分竞争、以硬碰硬,尤其是同一片区的商业,所谓“似我者死”。光谷国际广场体量仅6万方,与它隔街相遥的鲁巷广场体量相当,目前鲁广经营主要以购物、休闲、娱乐为主。若光谷国际广场执意走与鲁广相似的经营路线,势必会把自己推入死胡同。更何况论地段,鲁巷购物广场后面就是地铁口,无论是从出行人流还是经营成熟度而言,都远远超越光谷国际广场。

 


由此看来,光谷国际广场只有硬着头皮克服自身的硬伤,勒紧裤腰带做高端品牌,尚且有一线出路。

 

 


步行、车停皆不便利,“大型购物中心”人流堪忧

 

虽说光谷国际广场占据了光谷转盘的黄金西北角。如同大多数商业旺地一样,黄金转盘也存在死角。光谷国际广场看似最便利的地方,其实是最不便利的。

 

 


Ø
首先,人行:

 

目前光谷转盘中,珞瑜东路有两座人行天桥直通世界城、民院大道有地下通道联接鲁广和光谷书城,而光谷国际广场仅有一条地下通道联通鲁巷广场。设想一下,如果珞瑜路东的人要想去光谷国际广场逛街,必须要绕过“天桥--世界城—书城—民院路—鲁广—地下通道”一大圈才能够抵达光谷国际广场;或者冒着生命危险从鲁磨路直接横穿马路过去,如此违背交通人流动线的布局,必然不是长久之计。

 

 


Ø
其次,车行:

 

光谷国际广场已经几近现房了,但从实际现场考察来看,该项目无论是沿鲁磨路、还是沿珞瑜路,要想转入该项目的停车场,是极为困难的,何况门前也没有大型的广场可用。那么,消费者购物、餐饮、娱乐停车的问题怎么解决?如果光谷国际要走高端零售路线,针对高端消费群停车问题的规划如何解决?这也是一个硬伤。

 

 


所以,光谷国际广场要走高端路线,做光谷“大型购物中心”,要做的功课还很多。

 

 

 

 

历史遗留问题过多,消化尚需时日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融众国际与东星集团之间确实有些债务纠纷,光谷中心花园的大证(整个项目的产权证)已抵押给银行,如果开发商拿不到大证,就无法给业主办小证(购房者的产权证)。如果融众国际不能给业主一个实实际际的交代,后面的招商和销售定然难以为继。融众的目标,不可能是成为第二个东星吧?

 

 

 

 

散兵作战,商业策划就地搬师解困顿


武汉肯创何方神仙?业内似乎并无太多它的传说。且不说现场毫无水准的商业氛围包装,在百度输入武汉肯创,满满的是它诚聘招商经理的广告,敢情这也是一个“先上车后补票”的主儿,不知道融众国际把光谷国际广场关系命脉的商业招商,交给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来做,目的何在?后期商业管理和运营能做成什么样子,不得而知。
来源:亿房论坛(http://bbs./showtopic-16284050.asp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