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兰友要求,现将享有(水晶教父)之称的兰花前辈谭福台编写的《图斑艺的鉴赏与培养》发表给广大兰友共同参考研究。
我国的兰蕙宝库,蕴含着无数的宝藏。继花艺、线艺、型艺、水晶艺之后,近年来各地又在各种兰蕙中陆续发现一种被称为“山水画”的图斑艺,引起了兰艺界的极大兴趣。
“山水画”的美名早有所闻,可惜一直无缘相见。我第一次见到这种图斑艺是在1995年11月初,在广西平南吴克坚先生的兰园见到一株两苗的木纹斑。这种奇异的斑纹,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就抱着极大的兴趣,对这种新兰艺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收集、培养和观察研究。经过四年多的实践,使我逐步加深了对这种新兰艺的认识。
图斑艺是一种独特的新兰艺,它存在于各种兰蕙之中,在各个不同地区均有所发现。但是,由于数量稀少,没有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加上有些属于初变的品种,其稳定性较差,使培养者失去信心;再者,就是其中有些品种,在图斑中往往带有小小的凹陷,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拜拉斯”病兰而加以抛弃。这就是这种图艺过去长期以来未能为兰艺界普遍接受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各地兰友都在致力于开发新品种,图斑都很美丽,而且能够代代相传,没有任何凹陷;更加令人鼓舞的是,其中还发现有一些是含水晶的图画斑,兼有水晶艺和图斑艺的双重特性,图斑玲珑剔透,鲜明亮丽,确实是兰艺中的一大奇观。
下面,我谨就图斑艺的鉴赏与培养问题,谈一些肤浅的认识,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兴趣,为开发这种新兰艺而共同努力。由于水平所限,有不当之处,请专家和兰友们不吝赐教!
一、什么是图斑艺?
在兰花的叶片上,呈现出各种图画斑纹,青、黄、绿、白相辉,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有山有水有树木,有云有雾有太阳,横看竖看都是景,一派锦绣河山的自然景象,令人神往,叹为观止。对于这种独具一格、自成体系的新兰艺,我们给了它一个艺名,叫做图斑艺,又名“山水画”,俗称图画斑。这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新兰艺,它将以其美丽而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深受兰艺界的欢迎,在兰艺大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图斑艺的表现形式
图斑艺是以斑纹的形式,通过各种图形和色泽,表现在兰花叶片上的一种活的艺术品。它是我国兰蕙宝库中新发现的奇珍异宝。
图斑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平滑艺:斑纹清晰透底,叶面光滑油润,没有任何凹陷。这是图斑艺中最基本和最理想的表现形式。
诗云:油光蜡亮叶全平,地面板问一样清。水水山山皆历历,艺臻上品价连城。
如下图↓

2.皱纱艺:就是在图斑中含有细如指纹的层层波纹,形似丝绸中的“绉纱”,有立体感,细看有如微风吹皱了一池春水,又似小河流水冲刷过的沙滩,非常美丽。这种绉纱艺一般不过底,容易变成蚀入艺和火烧艺。
诗云:叠叠波纹似皱纱,小河流淌涴柔沙。一池春水微风过,底事干卿巧织麻。
3.蚀入艺:就是在出艺的地方,出现一些如“浮雕”般的凹陷,叶肉被“蚀入”,故称为蚀入艺。这种蚀入艺与“拜拉斯”根本不同,其表面保持着一层蜡质的光泽,不影响兰株的生长和繁殖。
诗云:图画斑纹陷不深,叶蒙蜡质莫寒心。勿将病毒迷离混,环境佳时愈象临。
4.火烧艺:就是在出图斑的地方,因叶绿素减少,角质层变薄,在强烈的阳光下容易被灼伤而炭化,变成红褐色或黑色,并且出现凹陷。在轻度灼烧时,图斑中会出现青、黄、红、赭等多种颜色,显得更加美丽;但严重灼伤时,则影响美观。这种火烧艺主要是由后天因素造成,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改善。
诗云:角层绿薄惧强光,故以图斑易灼伤。赤赭青黄多色彩,若非严重又何妨。
如下图↓

以上几种表现形式,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平滑艺,叶面光滑油润,人见人爱;一类为蚀入艺,叶面或多或少有些凹陷,容易与“拜拉斯”混淆。过去常常因此而把它们一律当作“拜拉斯”病兰处理,实在是一种误解。
三、图斑艺的艺向与艺态
图斑艺按其艺向与艺态的进化过程,可分为花斑、图斑、画斑、晶斑等四大类:
(一)花斑类:呈零碎和松散状态,与叶脉平衡发展。常见的艺态有以下几种:
1.雨点斑:由分散的雨点状斑纹组成。
2.流沙斑:由大小不一的点状和线状斑纹组成。
3.云片斑:由不规则的长形块状斑纹组成。
4.棉花斑:由松散的团状斑纹组成。等等。
花纹类的斑纹比较松散,不成图形,所以有人把它称为“瓜囊斑”。其色泽多数是青色或青黄色,容易后暗。因此,这种花斑如果单独存在时,观赏价值不高,是图斑艺中常见的初级艺。
(二)图斑类:斑纹呈线条状斜向发展,可以跨越叶脉,组成各种有规则的图案。常见的艺态有以下几种:
1.菱形斑:由大小不一的菱形(榄核形)斑纹组成。
诗云:榄形错落聚成斑,玉嵌金镶亦好看。未及登峰应有变,渐臻佳境料非难。
如下图↓

2.木纹斑:由如“水曲柳”木纹那样的斑纹组成。
诗云:曲线弯纹具巧思,天生佳境亦离奇。临风一叶多姿甚,正是兰人佇立时。
如下图↓

3.山形斑:由一层层的山峰斑纹组成。
诗云:叠嶂重峦绿复黄,雄浑气象更苍茫。方疑眼下多虚幻,叶上丹青焕异光。
如下图↓

4.龟纹斑:由龟背形六菱斑纹组成。
诗云:斑驳奇纹现六菱,寿龟曾获享千龄。名兰亦是通灵物,更自含芳有异馨。
如下图↓

5.圆弧斑:由各种圆形或半圆形的弧形斑纹组成,有鱼鳞状、蘑菇状、金钱状、梅花状等。
诗云:熠烁龙鳞密且多,天生一幅古绫罗。黄袍自是前朝物,浑补苍奇日月磨。
如下图↓

6.绿三角:由深绿色的三角形横切斑纹组成,排列在叶片两侧,尖端向内,横看如桂林山水中一个个矗立的山峰。
诗云:三角横排列翠岑,叶边两侧向圆心。蔽江烟雨溟濛里,乍看初疑是桂林。
如下图↓

图斑类的图形比较单调,色泽多数为青黄色,故亦容易后暗;但也有黄色或黄白色的后明和现明性品种。这种图斑有纹有路,有条有款,是图斑艺中有较高观赏价值中级艺。
(三)画斑类:由多种图形和艺色所组成,宛如一幅美丽的图画。其艺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奇峰型画斑在兰花的叶子上呈现纵向的多层次的山峰形斑纹,青、黄、绿、白相向,形成层峦叠翠之势,好比华山天险,武陵奇峰。
诗云:青黄绿白是奇峰,画上奇峰数百重。正道武陵春色好,华上天险又相逢。
如下图↓

2.山水型画斑:由纵向的山峰形斑纹和横切的绿三角、大片的黄金地所组成,有山有 树木,有云有雾有太阳 ,好似桂林山水,三峡奇观。
诗云:林木山川绕雾云,绿凝三角草含芬。太阳照亮黄金地,一片天然五色纹。
如下图↓

3.田园形画斑:由各种花斑、图斑、绿三角、黄金地等组成的田园景色,远山近水,河道弯弯,金以稻浪无际,湖光树影千层。好一派江南美景,田园风光。
诗云:远山近水泛湖光,金野无边溢稻香。正是江南风景好,全归叶画莫深藏。
如下图↓

4.云海型画斑:由黄色的棉花斑和青色的圆弧组成的云状斑纹,涌起层层波浪,泛出点点金光,宛如黄山云海,又似九寨沟珍珠滩上的浪花。
诗云:云状斑纹叠叠层,风涛汹涌海潮生。画图似取黄山景,满眼金光日乍看。
如下图↓

6.日出型画斑:在大片的黄金地上,以一个菱形的绿色斑纹为中心,绿三角向四周辐射,刺破层层云雾,有如旭日东升,喷薄而出,光芒万丈。
诗云:三角周围辐射森,绿菱紧处是中心。眼前一片金黄地,日薄东天曙色临。
如下图↓

7.佛光形画斑:以一个形似佛像的山峰形斑纹为中心,在其上方,由大片的黄金地和绿色的圆弧组成蘑菇云状的层层光环,好象神话故事中“佛光普照”的景象。
诗云:古佛端凝立叶间,三花聚顶灿光环。庆云绕作山蘑状,亦是灵峰叠叠山。
如下图↓

8.鸟兽型画斑:由形似鸟兽的黄色斑块和其他斑纹组成。
诗云:一叶包含造化机,鸟形兽状见深徽。金狮吼野神光射,玉凤朝阳彩羽飞。
9.其他。如乐山大佛,彩云追月,等等。
诗云:大佛犹应话乐山,庄严法相灿光环。西方寂灭三千界,芥子须弥一叶间。
上述各种艺态,有时单独存在,自成一景;有时互相交织,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这是图斑艺中极具观赏价值的高级艺。
(四)晶斑类:就是含水晶的图画斑。其艺态与上述图画斑类似,所不同的,是兰株本身带有水晶体或图斑中含有丰富的水晶成分。由于水晶的作用,使图斑、艺色、叶质、叶形以及株型都发生明显的变化。
晶斑类目前发现的品种不多,清远广东国际金融学校兰场选育的“江山多娇”(江嘉绿培养、陈海生命名)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它图形丰富,横竖皆景;以黄为底,以绿为艺;艺色明亮,隔叶见指;叶姿挺拔,体态健美;代代相传,性状稳定。它是图斑艺中目前所见品味最高的品种之一,是千百年来艺兰家梦寐以求、难得一见之珍品。一位科技界的朋友观赏之后,即兴赋诗赞曰:
正如大道穿林密,反似湖光倒影清。须弥芥子生奇叶,不是兰痴也动情。
四、图斑艺的变化特点
多变,是图斑艺的显著特点,也是最引人入胜的魅力所在。除了基本特征相对稳定之外,它的图形、艺色、艺位,都不断变化,株株不同,代代不同,叶叶不同,就象人的指纹、斑马身上的斑纹,各种斑叶植物的斑纹都没有重样一样,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艺态,有现明,有后明,还有边长边扩大,真可谓变化多端,神奇莫测。令人白看不厌,乐趣无穷。
从实践中观察所得,图斑艺的各种变化都有其特殊的规律性。主要特点如下:
(一)图形变化特点:
1、图斑艺的图形每株每叶都不同,而且会随着植株的壮弱而进退。既可以由花斑进化为图斑,图斑进化为画斑,画斑进化为晶斑;有时也可能出现倒退,直至退为完全无艺的青叶品。但复壮之后,这种图斑又会重新出现。
2、不同的品种出艺的时间各有不同,多数出叶即出艺,也有些要等到叶片成熟后才出艺,甚至还有到父代、爷代才出艺的。总的来说,图斑艺以后明性的 居多,所以人称“老来俏”。
3、出艺的过程,常常是从一小点开始,然后逐渐扩大,向四周渗透发展,其情景有如旭日东升,喷薄而出,又似节日焰火,四面开花,非常美丽、壮观。
4、各种斑纹都有不同的走向,花斑纵向发展,图斑斜向发展,绿三角横向发展,黄金地向四周扩展。各种斑纹互相交织,互不干扰,也不受叶脉限制,可以跨越主、副脉而形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5、黄金地好比阳光普照大地,绿三角好比阳光下的阴影,各种斑纹好比山川景物,形成有阴有阳,有山有水,阴阳交错,互相辉映的自然景观。这也可以说是“山水画”的神奇奥妙之处吧!
(二)艺色变化特点;
1、图斑艺的艺色,常见有绿、青、黄、白,银灰等几种,如果加上中间色以及因炭化而形成的红褐色和黑色,那就显得更加丰富多彩了。在同一叶片上出现多种艺色,只有在图斑艺中才能见到。
2、图斑艺的艺色是不会不断变化的。由绿→青→青黄→黄金→黄→黄白→白→灰银→红褐→黑(炭化)。其中由青到黄、由黄到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中,艺色也由不稳定到逐步趋于稳定。青色是艺色的起点,其稳定性较差;黄色是艺色的本色,其稳定性较好;白色是艺色的终点,其稳定性最好,一般不会后退。红褐色和黑色,皆由外因(如阳光灼伤等)所造成,不属于自然进化的艺色范畴。至于绿色,它本来就是叶的本色,一般不会作为艺色看待,只是因为黄、白艺色不断扩大,达到“以黄为底、以绿为艺”的境界时,绿色才成了一种“艺色”。
3、图斑艺的明暗变化与艺色进化程度有关。从观察所知,青斑后暗,黄斑后明,白斑现明。所以,当艺色处于青色或青黄色时,都容易出现后暗现象,成为后暗性品种。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品种老是只见新苗有艺而老苗无艺的主要原因。当艺色进到黄色或金黄色时,就会成为后明性品种,图斑越长越漂亮,可以看到连续多代的图斑。而当艺色进到白色或银灰色时,就会成为现明性的品种,从新苗到老株,代代艺色都很鲜明。但是,在金黄色和银白色的地方,特别是水晶含量较多的品种,由于缺乏叶绿素保护,又容易被阳光灼伤而变黑。这也可能就是“黑艺”的一个来源吧!
(三)艺位变化特点:
1、图斑艺艺位分布的形式,有全叶出斑(全斑)、分段出斑(段斑)、半边出斑(片斑)和分散出斑(散斑)等几种,以全叶出斑者为佳,比较美观而且稳定。
2、图斑艺艺位变化的方向同线艺中的虎斑相似,都是不断向上漂移的。从叶脚移到叶中,从叶中移到叶尖,出到叶尖又回复到叶脚,周而复始。这个特点,从一代兰的几片叶中便可以明显的看的出来。假如这一代的图斑集中到叶尖部分,下一代就可能会移出叶尖变成无艺,或只有叶脚部分有少许斑纹:然后再到下一代,图斑就会移到叶脚和叶中部分,呈现出最佳状态。这就是图斑艺之所以会出现一代好、一代差、甚至一代有、一代无的重要原因。也正是这个原因,这种图斑艺走了之后,下一代又会回来。
3、从上述特点可知图斑艺艺位变化的前景,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斑在头(叶脚部分),下代不用愁;斑在中,下代中间空;斑在尾(叶尖部分),下代从头起;全叶出斑,代代美观。
(四)水晶的特殊作用
水晶在图斑艺的进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般的图画斑是不含水晶的,所以艺色不够明亮,缺乏透明感。当叶脚和叶中部分出现金黄色或白色的透明斑点时,表明此兰已经出现水晶。随着水晶含量不断增加,由于水晶的作用,其后代的图斑将会发生质的变化,艺色将由青转黄、由黄转白,变得更加鲜明亮丽,面积也会不断扩大,以致有可能出现以黄为底,以绿为艺,通灵亮达,隔叶见指的高级艺态。与此同时,叶片也会收集、缩短、增厚、变硬,叶中出现小行龙,叶缘也会起波浪,明显时出现藕瓜脚、葫芦嘴,使株形矮化,叶枝挺拔,矫健有力,达到更加完美的艺术境界,成为兰艺中的一绝。这种含水晶的图画斑变化如此之大。难怪有人把它称为“梦幻水晶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