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眼中的语文

 十八小子 2010-12-28
                                                         
                           ——我眼中的语文、语文教育及其他  
               
            近一段时日,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语文教学,它有个名字叫快乐”,二是“学科魅力,语文教育的生命”。思考的原因有二:一是应某刊物之邀需要完成的作业,二是被不同的声音充盈着耳朵和眼睛,煎熬着心灵。当草草完成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之后,顿悟:语文(或许叫母语更恰当些)于任何一个国度、民族和宗教信仰不同的生命个体而言,从生命的开始到结束,它都一直陪伴着这个生命个体;无论其智商高低,无论其出生贵贱,无论其地位显卑,无论其容貌美丑,无论其心灵善恶,无论其浪迹天涯海角……它绝不抛弃。仔细想想,你会发现这世上还真没第二人能替代它位置的。所以,从心底里发出呼唤:语文,我生命的伴侣。  
               
            按常理说,对于这样一个与我们生命通行的伙伴,人人应该珍惜之、呵护之、怜爱之。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语文的处境却十分不妙,只要是个人,都可以评论之、攻击之、诋毁之。校园内外,谁都可以对语文提出自己的一番宏论,语文似乎成了一个人尽可夫,人人得而诛之的过街鼠……看来,“语文是个问题,且是个令所有人头疼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语文怎么啦?语文病了吗?  
                叩问执教了16年的语文,做了些简朴的思考,现撰成文。  
                一、语文是什么  
               
            这里所谈及的“语文是什么”,不是要给语文下个定义,而是将语文作为“母语”来审视,是从现实中语文的广阔外延与丰富内涵对语文进行一个平民化的理性思考。作为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我所理解的语文,它不是王国维、吕叔湘、叶圣陶等定义的语文,那是国学大师深邃的语文;不是鲁迅、徐志摩、丁玲等笔下的语文,那是作家文艺化的语文;不是于漪、李吉林、魏书生等演绎的语文,那是教育专家的语文;不是薛法根、孙双金、王崧舟、窦桂梅等课堂上的语文,那是难以企及的语文……于我而言,语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时时放出耀眼的光芒;语文是一片温润的碧玉,让人一触便爱不释手;语文是星空中的银河,从古到今,在人类的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流淌;语文是伴我降临人世,陪我成长和随我离开世间的忠实伴娘;语文,是流淌在笔端的爱恨情仇……  
               
            任何一个生命呱呱坠地时,回荡在其耳畔的是亲朋好友的呼唤;一个生命辞别人世时,萦绕在其耳畔的也是亲朋好友的呼唤,只不过前者是对新生命的欢迎,后者是对逝去生命的挽留。而就在这生死的呼唤过程中,生命个体一直在语文的感染、熏陶和教育中成长,且这个过程就是语文在生命体上烙印的过程。  
               
            在生命的这一呼一唤中,是语文,让我们感受到了“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空灵与惬意;是语文,让我们了解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怜惜与豪情;是语文,让我们知道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自强不息与爱国情怀;是语文,让我们体会到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思念;是语文,让我们认识了“山穷水尽已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大自然……在语文的世界里,我们知道了屈原的忧伤,杜甫的忧国,岳飞的忠诚,谭嗣同的热血……在成长的岁月里,是语文带我们进入了奇妙的世界!  
               
            所以,于我而言,语文是娘胎里母亲的甜蜜话语,是坠地时亲人的呼唤,是犯错时父亲的责骂,是进步时老师的褒奖,是工作时领导同事的帮助,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文字,是书籍里的故事、传说和神秘,是病榻上的喃喃絮语,是喜怒哀乐流经心头的感受,是风花雪月带来的悲欢离合,是离开人世时亲人的哭泣,是一切与生命相连的话语和文字……  
                二、语文教育的“唤醒”  
                什么是语文教育?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毋庸赘言。那么一个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的世界里该做些什么?怎么做?  
                有人说,语文教育是一门唤醒的艺术,语文犹如一个沉睡的美人,只有将她唤醒才能感受她的美。教师的任务就是“唤醒”“美人”。  
                真的是这样吗?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唤醒是对人主体意识到一种尊重,
            是一种心智活动。语文教育中,倡导“唤醒”,应该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不是唤醒语文这个美人。因为古往今来,但凡美人都是有脾气的,而且脾气大都不好。如果你唤得不好,美人怒而醒来有你受的。  
               
            说到这,不由得想起马克思的教诲:“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据此,再次证明,“唤醒”的不是语文,而是学生。  
               
            既然,要唤醒的是学生,很自然就会想到“兴趣”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虽然将学生唤醒了,可是她对“美人”不感兴趣咋办?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圣人为我们们留下的最通俗但又最宝贵的教育经验。所以,当我们觉得学生难教,或课上得味如嚼蜡时,不妨问问自己:我把学生唤醒了吗?课能让学生感兴趣吗?学生发现“美人”内在的美了吗?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事,总是全心全意,不受任何干扰。国内有关实验也表明,一个人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其才能可发挥80%以上,而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才能只能发挥20%。由此可见,语文教育不仅要教知识,更应育人。这大概才是“唤醒”的主旨。  
               
            前文曾说不谈语文教育的本意,可行文至此,却觉得有必要提一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对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这样表述的:“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渐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据此,如果说“唤醒”是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语文这个“美人”的话,那么,这段文字中的“独特体验”就是要关注学生在与“美人”对话的过程中的精神世界。因为,语文课程的特点是丰富的人文性而不是科学性,它作用的对象是学生的精神和心灵而不是智力和技能,作用方式是熏陶渐染而不是规模锻铸;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反应是个性化的和多元的而不是普遍性的和单一化的。所以,语文教育实现学生的精神建构和灵魂觉醒。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学,与语文并驾齐驱的数学、英语有工具的性质,它们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教,便于学,而且可以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检测和评价。语文学科则恰恰相反,因为语文直接指向人的精神世界,而精神世界是不应该统一的,精神世界的统一只能是思想的专制和灵魂的枷锁。精神建构也不可能像砌房造屋那样按部就班地完成,它肯定是一个充满着自主性、创造性、特殊性、变异性、偶然性、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过程。  
               
            因而,教学过程中应通过阅读、思考、实践和体验来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缺少了这样的认识和目标,“唤醒”就有可能成为“威逼利诱”!进而会使语文教育成为用分数来衡量教师、评价学生和评定学校的唯一标准。  
                三、关于语文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吗?为什么这样问。因为艺术是讲流派的。如今的语文也有许多的流派。对这些流派本人无权,也没能力去评议。但流派多了,就会“乱花渐入迷人眼”。常想耳畔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谆谆教诲就会失去意义。  
                1.语文被阉割了  
               
            提到语文被阉割,还是要回到第一个问题上去——语文是什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们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亘古不变的乡愁不就是语文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千古奔涌的爱国情怀不就是语文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野旷天低树,风清月近人”——这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不就是语文吗?“盘古开天”,“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天仙配”——这千古传颂的美丽传说不就是语文吗?  
               
            可是,现实的语文教育,有人用道德说教代替了美丽的语文;有人用分析解剖代替了语文;有人用五花八门的训练、测试代替了语文;有人用多媒体、网络、图画、音乐、舞蹈来演绎语文……正是这些“非语文”,让语文失去了她原本的张力和质感。才会有人戏言“语文被阉割了”。的确,语文在现行的风里成了“被风干的丝瓜”。不然 支玉恒 老师怎么会在《人民教育》上撰文大声疾呼:还语文本来面目。  
               
            忽然想起新加坡著名作家尤今说过的一段话:通过别人的嘴所讲述的文字,像高飞的纸鸢,虽有趣但其高度有限,给人想象的空间也是有限的;只有与文字零距离地接触,才能感受到文字世界像连绵不断的风,能将你带到云深不知处,让你哭笑不能自已,让你反刍,让你思考,也让你的想象无拘无束地扩展到极限。  
                
            语文教育本应是多姿多彩、充满活力的。叶澜教授说:“人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生命,要把课堂作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要让学生主动地发展,要关注学生潜能的发展。”  
               
            确实,语文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上只有还语文本色,语文课堂才能充满醉人的魅力,语文教育才有生命的活力。如何达到此境地?无锡市育红实验学校校长强洪权给出了一方子:语文是崇尚本色的,要激活语言文字潜在的魅力;语文是弘扬主体的,要激发学生精神需求的动力;语文是情趣浓郁的,要扬起学生燃烧激情的活力;语文是智慧挑战的,要培养思考感悟的能力;语文是拥抱生活的,要拓展学生阅读积累的功力……  
                2. 作文变异了  
               
            小学生作文,应该是最具原创和独创精神的,可事实是刚接触作文的小孩子就给“公共思维”和“群性话语”扼杀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思维方式和言语自由,一些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念和实践均堕入了极端的畸形化。思想缺席,个性湮没,思维固化,语言枯涩,技法雷同,已成为小学生作文的通病,从这类作文中,你看不到生命活力的张扬,看不到蕴藉风流的大气,看不到裹挟人心的激情,看不到桀骜独特的个性,看不到叩问现实的笔力。  
                怎么办?  
               
            作文变异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被禁锢在了“校园、家庭”这个两点一线上。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为学生创造机遇,走向生活。生活是作文取材和创作理念的本源。引导学生“走向生活”,一是引导写作题材的真实化,二是引导作文情思的真诚化。这里说的“真实”,就是以自我的心灵之眼觑得生活的原生态,不但看到生活的“向阳面”,而且也注意到生活的“阴暗面”,不但面对生活的表象,而且能洞穿生活的本质。所谓“真诚”,就是反对先入为主地给学生外加一种“标准”的情态取向和价值尺度,并以此来“衡量”和“匡正”生活,从而导致虚假的作文和虚假的做人。学生作文中的“真实”和“真诚”品质,实际上标示着沉甸甸的生命质感的存在,映现了一个活泼的“我”的灵魂,反之,缺乏这种品质,小学生的作文就不能成为具有美学品味的生命存在形式。
                此外,还应蹲下来看学生的作文,千万别用成人的眼光和“优作”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否则,会扼杀学生作文原生态的品质!  
                 3.语文是快乐的  
               
            几年前在读特级教师薛法根的《走向智慧的语文教学》一文时被他文中的一段话所深深地吸引:“语文教学既传承民族文化,又引领学生亲近母语,习得言语能力,增长言语智慧,并获得整个心灵的成长,语文课堂应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摇篮。”  
               
            自然,语文课堂是学生心灵成长的摇篮,可在这个摇篮中,有多少孩子享受过语文的“母爱”,体会过成长的快乐呢?至少我所见过的课堂里绝大多数孩子是不快乐的(也包括我的很多时候的课堂),即使有可能还是装的(这样说有点不地道,但是实话)。所以,一直只能把“语文是快乐的”作为自己的一个追求。  
                我心中的“快乐”是应该这样的:  
               
            语文应该成为学生快乐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尊重。学习着,就是快乐着。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这应成为师生共同的信念,并矢志不渝。
              
               
            快乐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没有教师的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大声斥责;也没有学生的正襟危坐、唯唯诺诺、面面相觑。
              
               
            快乐的语文课堂,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由地阅读,大胆地质疑,热烈地辩论。快乐的语文课堂,没有思想的桎梏,没有传统的约束,没有条条框框,没有绳绳索索;有的是直率、坦诚、碰撞、争论、幽默,是自由精神的淋漓尽致的舒展。  
                一句话:快乐就是“语文因学生而变得浪漫,学生因语文而智慧,教师因语文和学生而幸福。”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能是理想,甚至是梦想。但我绝不会因它是梦而放弃追求。  
                4.公开课
               
            记忆里,不管是什么级别的公开课,主持人都会用这样一个词——做课。对此,我十分地欣赏。因为这个词既体面地讲述了活动的要旨,也道出了这种课的性质。一个“做”字,可谓内涵丰富,发人深省。我联想到的是“做秀(作秀)”,“做作”,“装模作样”等。有了这样的想法,对别人关于公开课的“微词”,也就不见怪了。但要提醒同行的是,既然是“做”,你就别太较真,不然你也做个试试。话说回来,既然人家能做,就有他的道理,就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实际上主要是理念的借鉴)。
                因此,对于公开课首先要包容,然后是接纳,最后是审视,但千万别盲从。
                结语:  
              
            语文,流淌在我的血液里,镌刻在我的灵魂里,缠绕在我的躯体上,过去你唤我来到这世界,现在你让我魂牵而梦绕,将来你令我厚重而深邃……直至生命的休止符奏响,你无法将我抛弃!
            新闻录入:zhourt    责任编辑:zhour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