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原文】凡当涂者之于人主也,希不信爱也,又且习1故。若夫即主心,同乎好恶,固其所自进也。官爵贵重,朋党又众,而一国为之讼。则法术之士欲干上者,非有所信爱之亲、习故之泽也,又将以法术之言矫人主阿2辟3之心,是与人主相反也。处势卑贱,无党孤特。夫以疏远与近爱信争,其数不胜也;以新旅与习故争,其数不胜也;以反主意与同好争,其数不胜也;以轻贱与贵重争,其数不胜也;以一口与一国争,其数不胜也。法术之士操五不胜之势,以岁数而又不得见;当涂之人乘五胜之资,而旦暮独说于前。故法术之士奚道得进,而人主奚时得悟乎?故资必不胜而势不两存,法术之士焉得不危?其可以罪过诬者,公法而诛之;其不可被以罪过者,以私剑而穷之。是明法术而逆主上者,不僇4于吏诛,必死于私剑矣。朋党比周5以弊主,言曲以便私者,必信于重人矣。故其可以功伐借者,以官爵贵之;其不可借以美名者,以外权重之。是以弊主上而趋于私门者,不显于官爵,必重于外权矣。今人主不合参验而行诛,不待见功而爵禄,故法术之士安能蒙死亡而进其说?奸邪之臣安肯乘利而退其身?故主上愈卑,私门益尊。 【译文】凡是当道掌权的人对于君主,很少是不被信任宠爱的,而且是君主的亲信。至于迎合君主的心意,就有了同样的爱好和厌恶,就可以巩固自己的进升了。官职重权力大,党羽众多,而成为一国人歌颂的对象。那有办法的读书人想求得任用,因为不是重臣所信任宠爱的、不是亲信得恩泽的,又想把有关治国办法的言论来矫正君主曲从回避的思想,就是与君主相反的。他们所处的地位形势卑下低贱,无党羽且孤独。拿关系疏远的人与关系亲近受宠爱信任的人相争,就是竞争多次也不能取胜;拿新来的游士与亲信老关系相争,就是竞争多次也不能取胜;拿相反的主意与同样爱好的相争,就是竞争多次也不能取胜;拿轻微低贱地位的人与地位高贵重要的人相争,就是竞争多次也不能取胜;拿一张嘴与全国人相争,就是竞争多次也不能取胜。有办法的读书人处在这五种不能取胜的形势下,而且一年也见不到君主一面;当道掌权的人凭着这五种能取胜的条件,而且从早到晚独自在君主面前劝说。所以有办法的读书人靠什么门道得任用,而君主什么时候才能得醒悟呢?所以有办法的读书人所凭借的条件一定不能取胜而客观形式又决定了他们不能与权臣同时并存,有办法的读书人怎么会不危险呢?他们之中可以用罪名来加以诬陷的,就凭着国家法律来把他们杀掉;他们之中不能强加以罪名的,就用私门剑客来了结他们。如是明白法术而与君主思想不一样的人,不被杀于污吏的惩处,必然就死于剌客的暗杀。结党营私以蒙蔽君主,歪曲事实方便自己的人,必然会取信于双重人格的人。所以他们之中可以用功劳作为凭借的,就会用官职爵位来使他们显贵;他们之中没有美名可凭借的,就利用外国势力而得以显贵。因此蒙蔽君主而奔走权臣之家的人,不显贵于官职爵位,必然由于外国势力而得重用。如今当君主的不用事实来核对就行使刑罚,没有见到任何功劳就奖赏爵禄,所以有办法的读书人怎么能冒着死亡的危险来进献他们的主张?奸邪之臣怎么肯处在有利的地位而罢手退身?所以领导人的地位越来越低下,而权臣之家的门庭越来越尊贵。 【说明】本节还是继续论述窃国大盗,这种人只要存在一天,君主就没有办法醒悟,没有办法治国。这种窃国大盗其实是很有能力的人,只不过他们努力奋斗的方向错了,真正的明白人是为了全国人民的安居乐业,为了全社会的安定而工作,为了全企业的利润而努力。窃国大盗呢?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为了自己的家人。这种人,其实在各行各业各单位都有,他们虽然很有能力,但往往会把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弄得一塌糊涂,原因没有别的,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 【注释】1.习:《韩非子·八奸》:“优笑侏儒,左右近习。”《吕氏春秋·任数》:“习者曰。”高诱注:“习,近也。”《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亲近习,长同类。”颜师古注:“习,狎也。”《后汉书·孝质帝纪》:“匪砥匪革,终沦嬖习。”这里用为亲信之意。 2.阿:《国语·周语》:“弗谏而阿之。”《礼记·月令》:“是察阿党。”《楚辞·逢纷》:“行叩诚而不阿兮。”《韩非子·有度》:“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吕氏春秋·长见》:“阿郑君之心。”这里用为曲从、迎合之意。 3.辟:通“避”。《左传·庄公九年》:“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周礼·掌交》:“使咸知王之好恶辟行之。”《论语·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礼记·中庸》:“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攫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孟子·离娄上》:“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荀子·荣辱》:“不辟死伤。”这里用为回避、躲避之意。 4.僇:通“戮”。《墨子·明鬼》:“是以赏于祖而僇于社。”《礼记·大学》:“辟则为天下僇矣。”《礼记·月令》:“祭兽僇禽。”《韩非子·和氏》:“然则有道者之不僇也,特帝王之璞未献耳。”这里用为杀戮之意。 5.比周:《荀子·儒效》:“故曰:贵名不可以比周争也,不可以夸诞有也,不可以势重胁也,必将诚此然后就也。”《荀子·臣道》:“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韩非子·有度》:“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这里用为结党营私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