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案导学”实施方案

 莱阳好人 2010-12-30

学案导学”实施方案

学案导学是今后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本次“学案导学”展评的目的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步骤为指引,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学案指导学生预习、自学、交流、解惑。

一.预设学案
预设学案是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对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预设,能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知识内容,使学与导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预设学案是学案导学的准备环节。
(一)      课型、原则
1
、基本课型
主要以新授课学案和复习课学案为主。
2
、一般原则
1)课时化原则:分课时处理学习内容,尽量一课一案。
2)参与化原则:应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3)方法化原则:强化学法指导,注意其实效性与发展性,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4)层次化原则:学习内容要由浅入深,问题的设计要由易到难。  
(二)基本内容、格式
学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知识结构、所教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前后知识的联系、重点难点、学法引导、思考讨论、注意事项、问题积累、习题训练、课堂小结等环节。在学案的环节中还应该包括年级、学科、教材、课题和课型、任课教师等辅助内容。
在编制学案时,应依据课标要求、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者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等情况而变,一般可分为填空式、图解式、图表式、习题式、问题式等。格式应灵活多样,注重实效。实际上一个学案往往是以上几种形式的综合运用,从而给学生以明确的思维导向,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三)基本方法
     1
、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
  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节的知识结构、课时知识结构。通过知识结构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
     2
、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预设学案的时候,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教给学生,明确“教”与“学”的关系,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实现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3、学习目标设计要紧扣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
   
学习目标的设计要能激发想像,激起动机,开阔眼界;要重视学法,培养能力,层次多样,面向全体。
    4
、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找出最佳切入点
   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问题的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生情况等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6、通过练习及时自查和巩固学习效果
   
学案设计的最后环节,还要对学生自学探究后的情况进行自查巩固。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以及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差异,再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帮助学生及时地从练习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正确的引导,达到消化和巩固的目的,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
     
(四)呈现方式
     1
、纸张式。课前教师把设计好的学案发给学生。
     2
、多媒体式。教师通过课件或展台,课上展示给学生。
     3
、板书式。课上由教师或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出来。
     4
、口述式。学生通过口述的形式展示学习内容。
     
当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有的还可以不用学案。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尝试让学生自己写学案,从教师给学生制定学案向学生自主制定学案发展,并向多样化、无形化发展,从而实现从有案向无案发展的总目标。
   
(五)  注意事项
     1
、学案的设计要有助于牵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思维发展,并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空。
     2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支持者和评价者。
     3
、导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4
、要坚持教与学的和谐发展,要关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统一,既要克服教师的一言堂,又要避免缺乏实效的形式上的热闹。
     5
、学案导学重在引导,可以观察、记忆、联想、对比、推理、归纳、思考、讨论等,关注的基本目标是学生在学案帮助、教师扶助的基础上自己对所学的知识的消化,兼顾的重点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6
、设计学案的着力点应放在思路引导上,具体落实在学习活动及学习目标的设计上,使学习内容提纲化、条理化,学法指导具体化。
7
、学案应根据学段不同,做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不可千篇一律。
     
.点拨自学
     
点拨自学是指学生在学案引领、教师适时点拨的情况下进行的自主学习活动,它涵盖了学生自学、小组合作、组际交流、教师点拨等环节,以达到学生初步解决简单问题,充分暴露学习中的疑点、难点和问题的目的,从而帮助学生攻克疑难,逾越障碍,优化教学过程,为进一步合作学习、深层探究奠定基础。点拨自学是学案导学的关键环节。
    (
)导入点拨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兴趣或消化性考试、合作答题等方式,导入新课。
(
)自学点拨
1
、指导自学方法。教师可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    
2
、提出自学要求。教师依据课标,教材、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所有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3
、做好自学记录。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
)适时点拨
1
、学生在自学时,教师巡视指导,依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提示点拨,点拨要紧扣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2
、点拨指导自学,要看准时机,把握火候,瞄准方向,切合学生实际,做到恰到好处。
3
、教师要“点”在学生不懂或似懂非懂处,“拨”在学生忽略而与教材重点、难点关系紧密处。
 (
)循法点拨
    1
、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善于提出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探究知识发生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体会艰苦思维的愉悦,由强调学习结果转变为过程和结果并重。
     2
、凡是学生能独立完成的,教师不得替代,让学生有充足的思维空间,主动获取知识。疑难之处,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达到思维训练、解决问题的最佳效果。
3
、点拨学生独立思考的形式应多样。如静思、阅读、对话、讨论、争论、练习、试验、设计、表演、游戏等。
 4
、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多种教学媒体进行点拨教学,发挥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综合功能。
(
)注意事项
1
、要关注学生的初步合作情况以及学困生参与情况。
2
、教师点拨前,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
3
、点拨时教师要把握好“度”。
   三.交流解惑
     
交流解惑是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将自学中所思、所悟、所感等有关问题提出来,相互交流以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交流解惑是师生集中互动的主要阶段,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延伸、拓展与提升,是学案导学的重要环节。
交流解惑突出合作的地位,是学习过程的进一步升华,是师生间的资源共享,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再消化,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与开放学生的学习空间,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成高效学习,实现学习目标。
   
(一)适时交流
     1
、学生在自学的时候,难免会遇到重点疑难问题,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形成共识。
2
、学生在交流中还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教师就再次点拨,启发引导。
3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自学,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交流,避免形式主义,减少无效劳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二)广泛交流    
1
、学生在交流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也可以在不同范围进行交流讨论。
2
、在交流中学生不仅讲解自己探究的结果,而且还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在他人的基础上实现再创。
3
、交流中还没有达成共识的,教师要讲清思路,明晰事理,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三)小组交流
     1
、广泛交流后,小组长要汇报本组学情,并出示本组疑点、难点。
2
、交流的主要方式是小组内交流。还可以通过同桌交流、组际交流、师生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
3
、多种交流之后,能自已解决的自己解决,仍有疑难不能解决的,学生可以进行申报,师生继续探讨交流。  
4
、教师要随时掌握学情,逐步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测, 必要时教师可组织消化性考试来完成。
(四)注意事项
1
、教师要注意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取向。
2
、要关注学困生,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3
、学生交流时也要注意启发、引导、点拨,关注思维训练。
4
、交流解惑要实现学习目标,达到知识的迁移、拓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