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导学案编写和课型流程

 mengzi1969 2012-12-31

通过三个月的“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的探索,我们把导学案的编制和课堂流程做一梳理,以便教师操作。

自主学习教师要做好:自主学习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主要分为三类:(1)常规性导学:我们重点把它放在阅读和双基的学习上。(2)引导性导学:是指针对教材(篇章)的目标精要、重难点等,确立以导学提纲、预习指要、实践操作、收集材料、社会调查等形式作为先学指南或拐杖。这些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导学,具有“吊胃口”的作用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满挑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3)拓展性导学: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由教师指导参阅与教材内容有关联的课外读物、材料、了解社会、历史背景,以更好地解决、学习教材。在这一点上我们着重抓好教师“备”的针对性指导,全面了解有关参阅材料,以提升自主学习效果。

具体环节如下:第一、揭示课堂教学目标。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准确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进行自学前的指导。在揭示了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学之前,教师提出明确的导学问题和自学要求,既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还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围绕思考题独立看书,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第三、学生自学。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主要“导”在两个方面:(1)督促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自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2)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倾向性还是个别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积压方面的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的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合作学习”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进行“第二次备课”。

合作交流教师要做: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合作学习、合作研讨。具体步骤是学生汇报、讨论、纠正自学结果。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让已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展示汇报教师要做好:通过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已经对所学知识形成了个性化的理解。但这时大部分学生的理解与认识是不全面、不成熟的。以往的课堂教学处理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教师讲解。我们认为这种讲解来自于教师对学生情况的主观的臆断,缺乏针对性,不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意识。我们抓住中学生乐于表现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机会,组织学生采取黑板书写、地面书写、小组讲解、全班性讲解、情景对话、小品表演、辩论等方式表达、展示出来,让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纠正,以增强教和学的针对性,使之更加明确、系统的自主构建知识结构,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一、问题发现课(问题生成课或问题预习课)

1、问题发现课导学案的编制流程

预习目标——预习方法——预习提纲——预习检测——预习报告

注:预习提纲的设计要以问题为主,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学生需要在教学设计前理清问题分类,问题包括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习题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针对所教学科内容,通过深度学习后清理出四类问题,看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后能否解决文本的基本问题,将不能解决的或认为重要的问题认真地、系统地填入《预习报告单》中。

2、问题发现课的课堂流程

解读目标——读书独学——对学群学(小展示)——理解识记——整理反思——预习检测——问题报告

这个流程中最多的时间是自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小组问题生成。同时,学生的自学过程是需要及时准确的引领,在初级阶段要借助预习提纲实现引领。

解读目标:教师提出预习要求,解读预习目标,提出预习方法。

读书独学:学生根据预习提纲提出的问题预习教材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引入预习,便于学生解读教材,提炼总结知识点,归纳规律。此环节要求学生把重点知识整理在预习本上,把不明白的问题在书上进行圈画,把好的见解、方法和生成的问题写在导学案上。此环节学生必须边看书边动笔,对差生要求把不会的问题从书上抄在预习本上,把会的问题写在导学案上。教师此环节要巡视指导,对自学有困难的同学进行帮助,对自学投入差的学生提示,做好评价。教师还要练学生读教材,教给学生的读书方法为“会把知识变成问题,会讲知识,会解简单题”,具体方法为:一通过读书整体了解知识,二把知识变成问题,三能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四明确知识要点,五能用例子把知识讲清楚,六能看懂例题,会做简单题。

注:“读”即走进文本,保证阅读篇数。采用“六字诀”阅读,即“读、划、写、记、练、思”,查着工具读,划着重点读,写着感想读,记着内容读,练着习题读,思着问题读。

对学群学:学生完成预习提纲后,对子之间互考互问,解答对子之间不会的问题,然后小组交流解答本组疑难,实现兵教兵,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长写在预习报告单上。此环节学生必须人人发言,组长要给差生分配任务。教师此环节要关注每个小组的状态,抽查小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对一些共性的问题教师要精讲点拨。

理解识记:给学生一些时间进行理解和识记,及时巩固知识,此环节实行对子互考。教师抽查中下等生识记情况,并进行评价。

整理反思:学生根据小组交流、教师点拨,把学到的问题整理在预习本上或导学案上,办整理边反思。

预习检测:检测题要体现双基,可以是书上例题或例题的变式,可以把例题拆成若干个小题,也可以是书后练习题等。检测要像考试一样要求,对不会的差生让他们出自己下节课的日测题或检测题。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答题状态。

问题报告:学生写出预习检测的成绩,写出本节课的收获和没有掌握的问题。组长提交本组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搜集整理,为问题提升课作好充分的准备。另外,教师再根据学生检测卷中出现的错误编写导学案,从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来说,教师编写的导学案中要包括学生以前学过但没有掌握好的知识,还要包括本节课内容的重难点知识,而这都需要通过对学生读书后的检测卷中的错误进行分析才能有针对性的编写。此外,导学案中还应包括与本课知识相关的后面章节将要学到的知识,这些知识的提前渗透将有利于学生理解力的提高。

二、问题解决课(问题提升课或问题展示课)

1、问题解决课导学案的编制流程

学习目标——情景导入——学习方法——学习内容——达标检测——学习报告

2、问题解决课的课堂流程

创设情景(预习检测、解读目标)——自主学习——展示汇报——精讲点拨——整理反思——达标检测

问题解决课目的是通过上课,完成单元学习目标,任务是解决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教师预设的问题。

创设情景(预习检测、解读目标):出一些上一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检测,创设情景导入本节课,然后解读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本环节是教师根据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师预设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先独学,在小组内展示。问题设计要体现重点、考点、易错点,是对上节课内容的提升、总结、变式和拓展。

展示汇报:此环节是班内大展示,按大展示要求进行,不要面面俱到。

精讲点拨:学生讲不透的教师要精讲点拨,并进行归纳总结,该板书的必须板书。

整理反思:此环节是给学生记忆、消化和悟的过程,把一些重点和错的题整理在导学案或纠错本上。把本节课收获和问题写在学习报告单上。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要与本节课学习目标一致,要保证题量和时间,时间不低于5分钟。达标检测题要单独呈现,尽量不放在导学案一起。

注:在课堂上进行及时有效的针对性训练、综合性、拓展性的训练是实现巩固与迁移的不可缺少的环节。要达到这一要求,就要设计恰当的训练。

三、问题拓展课(问题复习课或问题反馈课)

以复习、巩固、拓展、提升为目的的 “问题综合课”。 “问题拓展课”是处于模式的最高层级的课型。 “问题拓展课”用于单元、章节复习教学,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提升、拓展,也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成功的愉悦,用于考前复习,则会实现最大限度的个人成绩的提升,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

1、问题综合课导学案的编制流程

复习目标——复习方法——复习提纲——知识框架——复习检测

2、问题综合课的课堂流程

解读目标——独学归纳——对学群学(小展示)——精讲点拨——整理识记——达标检测

解读目标:教师提出复习要求,解读复习目标,提出复习方法。目标一定是要精心设计,要从一个或几个教学单元出发,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作出针对性强的设计。这个目标不止是要实现复习,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学生通过复习实现更大意义上的提升。关于目标的结构,毫无疑问一定是体现“三个维度”,而且目标切忌大而空,要具有可观察、能测量的特性。一定要在一种教师精心设计的良好的氛围下让学生实现对目标的感知。

独学归纳:学生根据复习提纲进行归纳整理,建构知识网络、知识树,编记忆口诀等。

对学群学:小组交流复习成果,完善知识网络,把小组的成果展示在自己的黑板上。

精讲点拨:把相关内容有机串联起来,其知识内容的条理、内在规律分散在“杂乱”的教材中,较零碎,无系统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将大难点化成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然后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导学精讲一定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课堂上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整理识记:教师精讲点拨后,要给学生整理识记的时间,此环节教师要进行抽查。

达标检测:检测题要体现综合性,也可以采用分块复习分块检测的方式,一定加大学生的训练密度。

后记:学生在经过占课堂时间约1/4的时间的自学后,在实现着对问题的解决和任务的完成,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提出自己的问题。——就是说,学生以自己的行动,在教师的任务目标的指引下学习并建构自己的知识,认知过程要产生认知冲突。每个人的建构不一样,发生的冲突的性质也就不一样,这就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学习,教师这个时候需要做的就是引导激励学生把自己的疑惑整理成问题并及时的呈现出来。——这才是自主学习最大的收获。不可能是别的!

在学生学习产生疑惑并形成了个人问题之后,学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这个方法与途径不是别的,就是师生、生生的交流与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这个交流过程在“问题导学式” 课堂上的几乎所有课型中都有涉及,从同伴交流、小组交流到班级交流,通过交流,实现对问题的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实现体验学习,充分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与乐趣。这是不论对当堂学习还是今后的学习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情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