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 勤
据报道,春节临近,到首府一些商铺乞讨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而且他们要钱的方式多种多样,有送财神画的,有唱歌的,有带着孩子的,有自称病重的。如果给几毛钱,他们还嫌少,最少得1块钱,甚至几块钱……
尽己所能向社会上那些确实需要帮扶的弱势群众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是每一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我们社会极力倡导的美德。那些不经意间的帮助,会让受助者感受到无限的温暖。
但是,近年来出现的“职业乞丐”,却让我们的爱心显得那么的尴尬——这些人看上去衣衫褴褛,老家却早已盖起了气派的小楼,他们脏兮兮的手,玷污了我们的爱心。而我们的施舍,不正是对这些游手好闲、好吃懒做者的纵容吗?
在一些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有时会上演强行乞讨的闹剧:一些孩子揪住过往路人的衣角,不给钱就不撒手,要不就往人家身上蹭鼻涕,真是让人无语。而这些孩子背后,往往有成年人在操纵。此外,还有一些身体健康的人假扮成残疾人,甚至编造出各种版本的“剧情”,试图获得公众的同情。
对于这些恶劣且令人不齿的行为,公众切不可盲目奉献爱心。我们的施舍,必然会助长、纵容这些不良行为,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倚弱卖弱的行列,而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弱者,却因为这些人的“坏行情”之举,失去了获得资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