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尼泊尔之旅--帕苏帕提寺火葬

 一颗红宝石 2010-12-31

尼泊尔之旅--帕苏帕提寺火葬

 

  尼泊尔之旅

 

 

   帕苏帕提寺,这是印度教徒举行火葬的地方。印度教相信,死后燃烧躯体,灵魂就可以脱离躯体而得到解脱。巴格马蒂河是轮回转世的绝佳之地

     就在火葬台的下面河里,孩童们嬉水玩乐,任凭那些骨灰流过他们的身体。一边是死,一边是生,或许这正是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的大道所在

 

 

   尼泊尔人,包括热恋中的年轻人,也从不忌讳眼前的所见所闻,呼吸着烧尸的焦糊味,感悟于河界两岸之生死的平静。他们最能彻悟:未知生,焉知死?生又何喜,死又何悲?

 

 

 

 

   人世无常,生死有命,观者难免有怅然之感,然而参加火葬的尼泊尔人却很平静。现场没有大放悲声,甚至肃穆的感觉都没有,现场出奇的平静与安详。大家忙碌着,泰然自若地处置着尸体。尼泊尔人信奉赤条条来,赤条条去的理念,因此一切从简

 

 

  逝者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死后,静静的躺在河畔,用圣河的水沐浴净身,在熊熊大火中随风而去...

 

 

 

 

 右上角的白牌子为“眼角膜捐赠处”。

 在尼泊尔,年轻人死去一般都会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的捐献出来

 

 

 在尼泊尔,如果死者是父亲;则由大儿子亲自点火,如果死者是母亲;则由小儿子点火...

 

 

 

 

   在巴格马蒂河边焚烧尸体,失去生命的肉身在烈焰中烟消云散,生命的渺小,肉体的消亡,精神的永恒,那份感觉仿佛时空迅速的掠过

 

 

 死者周年时,家人在河边祭奠

 

 

   在这里,本不该是旅游地,却成了游客来尼泊尔驻足地之一。这里就像一个市场集散地,休闲、旅游、交友、生意和无所事事的人。尼泊尔人对死亡有着独特的理解。他们相信,一个灵魂有若干次生命,每经一次轮回都会提升一个层次。因此,死亡并不是件令人悲痛的事。这些观念在尼泊尔的丧葬文化中表现尤为突出

  泰戈尔说:"世界是不漏的,因为死不是一个罅隙。"

  精神上,存在与否,就像一缕轻烟弥漫在空气中,无我,我便无所不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