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中国成立初期仿铸的袁像银币——“o版”与“三角圆”

 蜃海 2010-12-31

        新中国成立初期,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还习惯于使用银元等贵金属货币进行日常交易,对纸币的接受度低,导致人民币流通不畅。为稳定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金融形势,繁荣地方经济,先后铸造了“三角圆”、“o版”、“o版三角圆”三种袁像“壹圆”银币,作为过渡时期的替代货币。

        这三种后铸银币对背面图案进行了细微的改动。“三角圆”的特征是“圆”字中“贝”上部“ム”的一点拉长,从而近似于三角形,故称为“三角圆”(图1)。“o版”的特征是背面嘉禾纹饰交叉花节中有一个很小的“o”,故名为“o版”(图2)。“o版三角圆”则集上述两种特征于一身(图3)。当时这三种银币的铸造量比普通的民国三年袁像银币要少得多,以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好转和人民币信誉的稳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逐步使用人民币。这三种银币,发行后没几年就都被中国人民银行收兑了。

        这三种后铸袁像银币中,因“三角圆”存世量最多,目前价格仅比普通的民国三年袁像银币贵一点,“o版”的存世量其次,价格比普通袁像银币的价格贵一倍,最少的就是“o版三角圆”,价格要比普通袁像银币的价格贵3倍。细细鉴赏之下,尤以“o版三角圆”最为精制。其特点是:
          1、袁像肩章和领口经过修饰后更为清晰。
          2、头像立体感强,头发、眉毛、胡子都能看到发丝。
          3、袁像眼睛双眼皮刻画清晰,眼睛中有细线。
          4、边齿和内齿强劲有力,毫不含糊。总之,“o版三角圆”是袁像银币中最精美的品种。
 
        近来经研究发现,由于“O”的位置略有不同,又可细分为多种版别。到目前为止,除了九年“袁大头”外,其他三个年号均有新发现,兹归纳整理如下:
        一、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正中心“O”版,该银币图案与三年“提点华”版基本一样,显著特征是嘉禾绶带结内的“O”,处于左上结内的正中心位置,少见。
        二、三角圆正中心“O”版,该银币图案与三角圆版基本一样,显著特征是嘉禾绶带结内的“O”,处于左上结内的正中心位置,少见。
        三、三角圆偏心“O”版,该银币图案与三年“提点华”版基本一样,主要区别在于嘉禾绶带结内的“O”偏移左边,少见。
        四、顶带“O”版,该银币图案与三年“提点华”版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嘉禾绶带结内的“O”上顶结带,故名,少见。
        五、三角圆顶带“O”版,该银币图案与三角圆“0”版基本一样,主要区别在于嘉禾绶带结内的“O”上顶结带,故名,少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