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的押韵和现代诗韵分部

 芙蓉书阁 2011-01-02

秦似教授关于诗歌的押韵和现代诗韵的分部


 什么叫“韵”? 在汉语里,每一个字音,是由声母和韵母合成的。例如“春”字,拼写为chūn,ch是声母,un是韵母。我们讨论韵和押韵,都只同韵母有关系。同声母是没有关系的。

 一个字的韵母,可以是一个单元音,也可以是复韵母,复韵母的主要元音叫音腹。音腹之外,或有韵头,或有韵尾,还可以同时有韵头韵尾。例如,沙(shā)、机(jī)、河(hé)、坡(pō)、布(bù)、驴(lǘ)等字的韵母,是a、i、e、o、u、ü,都是单元音;家(jiā)、花(huā)、学(xué)、白(bái)、手(shŏu)、新(xīn)、兴(xīnɡ)、关(ɡuān)、怀(huái)等字的韵母是复韵母,其中“家”、“花”、“学”分别有韵头i、u、ü(xué里的ü省略了头上的两点);“白”、“手”、“新”、“兴”分别有韵尾i、u、n、nɡ;关(ɡuān)既有韵头u,又有韵尾n;怀(huái)既有韵头u,又有韵尾 i。

 由此可以知道,所谓韵头,指主要元音前面的另一个元音。在现代汉语中可做韵头的元音有i、u、ü三个。

 所谓韵尾指主要元音后面的音素成分。在现代汉语中,只有i、u、n、nɡ四个韵尾。i做韵尾的字属于本书“开”“飞”两个部;u做韵尾的字属于本书“收”“高”两个部。(“高”部的韵母ao和iao等于au和 iau)1;n做韵尾的字属于本书“根”“山”两个部;nɡ做韵尾的字属于本书“方”“东”两个部。

 【注】1.在汉语拼音方案中,把au写作ao,把iau写作iao。以o代u,只是为了少用u,因为u的手写体很容易与n相混。(见秦似《现代诗韵》第5页底部)

 懂得了什么叫韵母、韵头、韵尾,我们再来看看什么叫做韵,韵是怎样构成的。那就是:凡韵母的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的(倘有韵尾的话,则韵尾要相同),就构成韵。例如我们说,“方”(fānɡ)、“疆”(jiānɡ)、“光”(ɡuānɡ)同韵,就是因为它们的韵母虽然不同,但主要元音a是相同的,韵尾nɡ也是相同的。这就具备了构成韵的条件。

 由此可见,“韵”和“韵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方”、“疆”、“光”的韵母anɡ、ianɡ、uanɡ是并不相同的,但它们却是同一个“韵”。

 同时,由此也可以知道,韵的构成同韵头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决定于主要元音和韵尾。

押韵

 什么叫“押韵”在诗歌或戏曲里,应用同一个“韵”的字放在句子的末尾,使之产生一种声音回环的和谐感,这就叫“押韵”。由于押“韵”的字是放在句末的,所以又叫“韵脚”。押韵时可以是每句用韵,可以连分句也用韵,也可以隔句或隔几句才用韵。这叫押韵方式,或称“韵律”。

 韵的和谐程度是因构成韵的条件的差异而不同的。如果主要元音与韵尾(倘有韵尾的话)完全相同,象“开”、“来”、“排”、“材”为韵或“天”、“烟”、“坚”、“连”为韵,那是最和谐、最严的韵;如果主要元音不同,只是接近,那是较宽的韵,如“门”(mén)和“心”(xīn);如果不同的程度更大些,如“清”和“人”、“身”、“分”相押韵,连韵尾也不同了,那是通韵,也就是更宽的韵了。“人”、“身”、“分”的韵母是en,属于本书的根韵,“清”的韵母是inɡ,属于本书的声韵。这样相押,就叫声根通韵。

通韵

 所谓通韵,就是超出韵部范围去押韵的一种办法,也就是使用更宽的韵。根据前面说过的构成韵的条件,我们知道,并不是任何两个韵部之间都可以通,必须是主要元音和韵尾相接近的韵部才能通。我们把通韵的现象区别为常见和偶见两种,前者称之为“常通”,后者称之为“偶通”。从现代韵文的实践看,常通只有一种,即“声”韵与“根”韵通押。在现代诗歌和戏曲中,“声”“根”两韵通押的例子很多。在鲁迅的诗歌中,《赠日本歌人》押“行、神”,《报载患脑炎戏作》押“心、冰”,《言辞争执歌》押“心、灵”,都是“声”“根”通押的例子。“声”“根”通押还可以追溯到古代,从周代民歌到宋词、元曲,都有这样的例子。

 “声”“根”通押为什么比较常见呢?从音理上,“声”韵开口呼的主要元音e和“根”韵的主要元音e是相同的,“声”韵齐齿呼的主要元音i与“根”韵齐齿呼的主要元音i也相同。至于韵尾,则“声”韵的nɡ虽不同于“根”韵的n,但二者都是鼻音韵尾,有接近之处。此外,南方有些方言,甚至“声”“根”两韵根本不分。这也是造成“声”“根”通押现象的一个原因。

 偶通的例子,在这里不列举了。偶通的韵部关系有:“衣”部和“飞”部;“飞”部和“开”部;“姑”部和“收”部;“收”部和“高”部;“山”部和“根”部;“东”部中的“东”韵与“根”韵;“衣”部中的“居”韵和“姑”韵9。对于偶通,因其和谐性更为减弱,一般不宜多用。

 从现代语音说,ere在听觉上是很接近的,因此,“儿”“耳”“二”等字跟“歌”韵的字通押,是完全可以的。而且,比起跟“衣”韵相押,还更和谐些。本书因不拟改变十三辙的系统,仍放在“衣”部。

——芙蓉书阁|邓旺林 摘录自秦似《现代诗韵》的《前言》

常通与偶通的韵部关系

常通:

“东”部的声韵eng、ing

“根”部(根韵)en、in、un(uen)、ün

偶通:




“衣”部i、-i、-i、er,ü

“飞”部ei、ui(uei)

“飞”部ei、ui(uei)

“开”部ai、uai

“姑”部u

“收”部ou、iu(iou)

“收”部ou、iu(iou)

“高”部ao、iao

“山”部an、uan,ian、üan

“根”部(根韵)en、in、un(uen)、ün

“东”韵ong、iong 、ueng

“根”韵en、in、un(uen)、ün

“居”韵ü

“姑”韵u

  原注:这就是现代语音而言的,若在中古,则“衣”部韵尾i的字和“飞”部字相押,“居”韵字和“姑”韵字相押(原入声字除外),都是很和谐的韵,不是偶通。

现代诗韵分部

韵母

第一部  花部

花韵

a、ia  ua

第二部  歌部

歌韵

e

波韵

o、io、uo

第三部  些部

些韵

ie、üe

第四部  姑部

姑韵

u

五部  衣部

衣韵

i、-i(z、c、s)、-i(zh、ch、sh)、er

居韵

ü

六部  开部

开韵

ai、uai

第七部  飞部

飞韵

ei、ui(uei)

第八部  高部

高韵

ao、iao

第九部  收部

收韵

ou、iu(iou)

第十部  山部

山韵

an、uan

天韵

ian、üan

第十一部 根部

根韵

en、in、un(uen)、ün

第十二部 方部

方韵

ang、iang

第十三部 东部

东韵

ong、iong 、ueng

声韵

eng、ing

  原注:

  1、在现代汉语语音系统中,e和o可以认为互补关系。E只用于开口呼,o只用于合口呼。唇音声母b、p、f、m后面的o,与uo没有区别,实际读音也常读作uo。 o单独用只有感叹词“哦”一音。 io这个韵母只有“唷”一音和轻声助词“哟”

  2、普通话还有一个韵母ueng,不与声母相拼,即,在零声母是ueng,在辅音后是ong。现在为了方便,把ueng(翁)这个音的字列在东韵零声母栏内(东韵阴平第一字)

  从现代语音说,er和e在听觉上是很接近的,因此,“儿”“耳”“二”等字跟“歌”韵的字通押,是完全可以的。而且,比起跟“衣”韵相押,还更和谐些。本书因不拟改变十三辙的系统,仍放在“衣”部。

 ——秦似编著《现代诗韵》,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757月第一版,19796月第二版,19838月第三版,19838月第5次印刷)

   秦似(1917-1986),广西博白人。原名王缉和。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的长子。作家、教授、语言学家。曾任广西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主任,中国作协广西分会副主席,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广西语文学会会长。著有《现代诗韵》、《秦似杂文集》等。

本资料由芙蓉书阁|邓旺林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