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1:如果是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发病初期进行胰岛素的注射,将导致身体对胰岛素的依赖;
误区2:糖尿病人不能吃糖; 误区3:糖尿病人通过药物控制血糖后可以大吃大喝。 事实真是如此吗?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糖尿病专科副主任护师周佩如主任一一做了解释: 注射胰岛素不会导致胰岛素的依赖 1、注射胰岛素会导致胰素的依赖? 早期使用胰岛素,主要作用是让身体的胰岛细胞进行休息,通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希望能恢复部分的胰岛功能。有临床研究发现,通过胰岛素的注射,能恢复一部分胰岛功能。 胰岛素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激素,是人体内必须的激素,当人体内缺乏了就应该补充,唯一的副作用就是低血糖风险,不会造成胰岛素的依赖,就像人体对水依赖的道理是一样的。 2、糖尿病人很多东西不能吃,例如糖? 吃糖的确容易引起血糖升高,但是饮食中总热量的摄入控制才是糖尿病病人饮食管理的基本。每位糖尿病人应以饮食习惯为基础,根据不同病情、年龄、性别、体重状况、活动状况和强度等进行确定,将饮食总量控制在规定的卡路里就可以。 3、通过药物控制血糖后,就可以放松对饮食的控制? 每个糖尿病人用药的方案都是按个人所需饮食营养设定的,一旦饮食超标,药物用量就不能有效控制血糖,造成血糖的波动,所以就算是通过药物对血糖进行控制后,仍然需要严格控制饮食的摄入量。 糖尿病人五驾马车 控制血糖最重要 如果患了糖尿病怎么办?周主任提醒,五驾马车的综合治疗方法不能忘。 1、健康教育:掌握糖尿病知识,正确认识和了解糖尿病。 五驾马车主要讲的还是通过各种办法将血糖控制在合理的水平,血糖控制是基础,只有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了,才有可能谈其他。 了解糖尿病基本知识非常重要,血糖高了对身体有哪些危害?会有哪些并发症?会有哪些不可逆的损害等。只有正确认识了糖尿病,才能真正重视对疾病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从血糖监测中调节饮食与活动方式,调整用药等。 在运动方面,许多糖尿病人叫苦“没时间做运动”。周主任建议,不一定去运动场地才叫运动,比如能走路的就不坐车,能走楼梯的就不坐电梯,能走动的就不要长时间坐着,日常的散步、快走、慢跑、跳绳、跳舞、游泳、骑车、登山等,都是比较适合糖尿病人的有氧运动,但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登山和走楼梯对膝关节是不利的,所以说,要选择合适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很重要。 在运动持续性方面,周主任强调要“持续与均衡”才是最有效的,有患者提出的“补运动”方式是不合理的:今天没运动,明天就运动1小时,周一至五没运动,周末就一次性运动3个小时。 “我们希望糖尿病人每人一台血糖仪,吃了多少后,血糖是多少,运动后血糖是多少,只有通过对血糖进行监控,才能制定适合个人的饮食及运动方案,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周主任指出,坚持药物治疗也很重要。有些糖尿病人看到血糖正常后,就不愿意坚持吃药,导致血糖反复,对身体损害很大,而很多损伤是不可逆的。有些病人很少测血糖,当自觉没有明显不适时就停药,这是不对的。一般血糖不是很高的时候往往是没有临床症状的,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没有症状不等于疾病不存在,没有症状的高血糖的危害更大。 专家简介: ![]() 周佩如 副主任护理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部副主任,糖尿病专科护士,广东省护理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专家组组长,承担省科技计划项目一项、卫生厅护理科研项目二项。研究重点:糖尿病专科护理与管理。 参与编写《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专科篇) 》以及内外科常疾病整体护理路径(第二主编)。2007年起获国家继续教育项目《糖尿病专科护士工作模式及其相关理论技能培训》,并连续举办三期。任医院糖尿病专科护理工作小组组长。获2007年广东省护理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8年,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护理管理工作经验,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4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