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靈樞針灸 简介《二》

 昵称4702178 2011-01-04
靈樞針灸   
  輸穴與經脈   
      
  本節提要﹕論述輸穴因“脈氣所發”而歸經及其臨床意義。

2-1 ﹕足太陽脈氣所發者

《素問氣府論篇第五十九》

足太陽脈氣所發者(1)七十八穴(2)﹕兩眉頭各一(3)﹐入發際至頂三寸半﹐傍五﹐相去三寸﹔其浮氣(4)在皮中者﹐凡五行(5)﹐行五﹐五五二上五(6)﹔項中大筋兩旁各一(7)﹔風府兩旁各一(8)﹔挾脊以下至尻尾二十一節﹐十五間各一(9)﹐五藏之輸各五﹔六府之輸各六(10)﹔委中以下至足小指旁各六輸(11)。



【註釋】﹕

(1)足太陽脈氣所發者﹕指脈氣所通達于體表的穴位。

(2)七十八穴﹕指足太陽脈氣所發穴位共有七十八個﹐這裡是包括兩側的穴位。詳考下文。共得九十五穴﹐其中有與督脈﹐少陽二經脈氣所發重複者。

(3)兩眉頭各一﹕指攢竹穴。

(4)浮氣﹕指浮于頭部的經脈之氣。

(5)凡五行﹕行﹐列。指行于頭部的五行輸穴。

(6)行五﹐五五二十五﹕中行為囟會﹑前頂﹑百會﹑後頂﹑強間五穴﹔次旁兩行為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五穴﹔又次旁兩行為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五穴。共二十五穴。

(7)項中大筋兩旁各一﹕指天柱穴。

(8)風府兩旁各一﹕指風池穴。

(9) 挾脊以下...十五間各一﹕指附分﹑魄戶﹑膏肓﹑神堂﹑噫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承扶﹐左右共三十穴。

(10)五藏之輸... 六府之輸各六﹕五藏輸指肺輸心輸肝輸脾輸腎輸﹔六府輸指胃輸大腸輸小腸輸三焦輸膽輸膀胱輸。

(11)委中...各六輸﹕指委中﹑昆侖﹑京骨﹑束骨﹑通谷﹑至陰六穴。



2-2 ﹕足少陽脈氣所發者

足少陽脈氣所發者六十二穴﹕兩角上各二(1)﹔直目上髮髻內各五(2)﹔耳前角上各一(3)﹔耳前角下各一(4)﹔銳髮下各一(5)﹔客主人各一(6)﹔耳後陷中各一(7)﹔下關各一﹔耳下牙車之後各一(8)﹔缺盆各一﹔腋下三寸﹐協下至胠八間各一(9)﹔髀樞中旁各一(10)﹔膝以下至足小指次指各六穴(11)。



【註釋】﹕

(1)兩角上各二﹕指天沖﹐曲鬢二穴。

(2)直目上髮髻內各五﹕指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五穴。

(3)耳前角上各一﹕指頷厭穴。

(4)耳前角下各一﹕指懸釐穴。

(5)銳髮下各一﹕指和了穴。

(6)客主人各一﹕指上關穴。

(7)耳後陷中各一﹕指醫風穴。

(8)耳下牙車之後各一﹕指頰車穴。

(9)腋下...至胠八間各一﹕腋下﹐指淵液﹑輒筋﹑天池三穴﹔協下至胠﹐指日月﹑章門﹑帶脈﹑五樞﹑維道﹑居了六穴。八間﹐指八肋之間。

(10)髀樞中旁各一﹕指環跳穴。

(11)膝以下...各六穴﹕指陽陵泉﹑陽輔﹑丘墟﹑臨泣﹑俠溪﹑竅陰六穴。



2-3 ﹕足陽明脈氣所發者

足陽明脈氣所發者六十八穴﹕額顱髮髻旁各三(1)﹔面鼽骨空各一(2)﹔大應之骨空各一﹔人應各一﹔缺盆外骨空各一(3)﹔膺中骨間各一(4)﹔俠鳩尾之外﹐當乳下三寸﹐俠胃皖各五(5)﹔俠齊廣三寸各三(6)﹔下齊二寸俠之各三(7)﹔氣街動脈各一(8)﹔伏兔上各一(9)﹔三裡以下至足中指各八輸(10)﹐分之所在穴空。



【註釋】﹕

(1)額顱髮髻旁各三﹕指懸顱﹑陽白﹑頭維三穴。

(2)面鼽骨空各一﹕指四白穴。

(3)缺盆外骨空各一﹕指天了穴。

(4)膺中骨間各一﹕指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六穴。

(5)俠鳩尾...胃皖各五﹕指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五穴。

(6)俠齊廣三寸各三﹕指滑肉門﹑天樞﹑外陵三穴。

(7)下齊二寸俠之各三﹕指大巨﹑水道﹑歸來三穴。

(8)氣街動脈各一﹕指氣沖穴。

(9)伏兔上各一﹕指髀關穴。

(10)三里以下...各八輸﹕指足三裡﹑上下巨虛﹑解溪﹑沖陽﹑陷谷﹑內庭﹑歷兌八穴。



2-4 ﹕手太陽脈氣所發者

手太陽脈氣所發者三十六﹕目內眥各一(1)﹔目外各一(2)﹔鼽骨下各一(3)﹔耳郭上各一(4)﹔耳中各一(5)﹔巨骨穴各一﹔曲腋上骨穴各一(6)﹔柱骨上陷者各一(7)﹔上天窗四寸各一(8)﹔肩解各一(9)﹔肩解下三寸各一(10)﹔肘以下至手小指本各六輸(11)。



【註釋】﹕

(1)目內眥各一﹕指睛明穴。

(2)目外各一﹕指瞳子了穴。

(3)鼽骨下各一﹕指顴了穴。

(4)耳郭上各一﹕指角孫穴。

(5)耳中各一﹕指聽宮穴。

(6)曲腋上骨穴各一﹕指臑會穴。

(7)柱骨上陷者各一﹕指肩井穴。

(8)上天窗四寸各一﹕指頭竅陰穴。

(9)肩解各一﹕指秉風穴。

(10)肩解下三寸各一﹕指天宗穴。

(11)肘以下...各六輸﹕指小海﹑腕骨﹑後溪﹑前谷﹑少澤六穴。



2-5 ﹕手陽明脈氣所發者

手陽明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鼻空外廉﹐項上各二(1)﹔大迎骨空各一﹔柱骨之會各一(2)﹔禺骨之會各一(3)﹔肘以下至手大指﹐次指本各六輸(4)。



【註釋】﹕

(1)鼻空外廉﹐項上各二﹕指迎香﹑扶突二穴。

(2)柱骨之會各一﹕指天鼎穴。

(3)禺骨之會各一﹕指肩禺穴。

(4)肘以下...各六輸﹕指曲池﹑陽溪﹑合谷﹑三間﹑二間﹑商陽六穴。



2-6 ﹕手少陽脈氣所發者

手少陽脈氣所發者三十二穴﹕鼽骨下各一(1)﹔眉後各一(2)﹔角上各一(3)﹔下完骨後各一(4)﹔項中足太陽之前各一(5)﹔俠扶突各一(6)﹔肩貞各一﹔肩貞下三寸分間各一(7)﹔肘以下至手小指﹐次指本各六輸(8)。



【註釋】﹕

(1)鼽骨下各一﹕指顴了穴。此與手太陽脈氣所發穴重複。

(2)眉後各一﹕指絲竹空穴。

(3)角上各一﹕指頷厭穴。此與足少陽脈氣所發穴重複。

(4)下完骨後各一﹕指天牖穴。

(5)項中足太陽之前各一﹕指風池穴。此與足太陽脈氣所發穴重複。

(6)俠扶突各一﹕指天窗穴。

(7)肩貞下三寸分間各一﹕指肩了﹑臑會﹑消濼三穴。

(8)肘以下...各六輸﹕指天井﹑支溝﹑陽池﹑中渚﹑液門﹑關沖六穴。



2-7 ﹕督脈脈氣所發者

督脈脈氣所發者二十八穴﹕項中央二(1)﹔髮髻後中八(2)﹔面中三(3)﹔大椎以下至尻尾及旁十五穴(4)。至邸下凡二十一節﹔脊椎法也。



【註釋】﹕

(1)項中央二﹕指風府﹑啞門二穴。

(2)髮髻後中八﹕指神庭﹑上星﹑囪會﹑前頂﹑百會﹑後頂﹑強間﹑腦戶八穴。

(3)面中三﹕指素了﹑水溝﹑兌端三穴。

(4)大椎以下...十五穴﹕指大椎﹑陶道﹑身柱﹑神道﹑靈臺﹑至陽﹑筋縮﹑中樞﹑脊中﹑懸樞﹑命門﹑陽關﹑腰輸﹑長強﹑會陽十五穴。



2-8 ﹕任脈之氣所發者

任脈之氣所發者二十八穴﹕喉中央二(1)﹔膺中央骨陷中各一(2)﹔鳩尾下三寸(3)﹐胃脘五寸(4)﹔胃脘以下至橫骨六寸半一(5)﹐腹脈法也。下陰別一(6)﹔目下各一(7)﹔下唇一(8)﹔齦交一(9)。



【註釋】﹕

(1)喉中央二﹕指廉泉﹑天突二穴。

(2)膺中央骨陷中各一﹕指璇璣﹑華蓋﹑紫宮﹑玉堂﹑膻中﹑中庭六穴。

(3)鳩尾下三寸﹕指鳩尾﹑巨闕﹑上皖三穴。

(4)胃脘五寸﹕指中脘﹑建裡﹑下脘﹑水分﹑神闕五穴。

(5)胃脘以下...六寸半一﹕指陰交﹑氣海﹑石門﹑關元﹑中極﹑曲骨六穴。

(6)下陰別一﹕指會陰穴。

(7)目下各一﹕指承泣穴。

(8)下唇一﹕指承漿穴。

(9)齦交一﹕指齦交穴。



2-9 ﹕沖脈氣所發者

沖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俠 鳩尾外各半寸至臍寸一(1)﹔俠臍下旁各五分至橫骨寸一(2)﹐腹脈法也。



【註釋】﹕

(1)俠 鳩尾...至臍寸一﹕指以腹中線為基準﹐左右各旁開半寸﹐自鳩尾至臍﹐每寸一穴。即幽門﹑通谷﹑陰都﹑石關﹑商曲﹑肓輸六穴。

(2)俠臍下...至橫骨寸一﹕指以腹中線為基準﹐左右各旁開半寸﹐自臍至橫骨﹐每寸一穴。即中注﹑四滿﹑氣穴﹑大赫﹑橫骨五穴。



2-10 ﹕陰陽蹻及其它經脈氣所發者

足少陰舌下(1)﹔厥陰毛中急脈各一(2)﹔手少陰各一(3)﹔陰陽蹻各一(4)﹔手足諸魚際脈氣所發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



【註釋】﹕

(1)足少陰舌下﹕指廉泉穴。

(2)厥陰毛中急脈各一﹕指急脈穴。

(3)手少陰各一﹕指陰郗穴。

(4)陰陽蹻各一﹕指陰蹻照海﹐陽蹻申脈。



【按語】﹕

《素問》這篇輸穴專論﹐因有以下幾個原因﹐而不為後世針灸醫生研究輸穴時所重視。第一﹐本篇中輸穴統計方法﹐乃是兩側輸穴相加﹐而不是後世僅以輸穴名統計﹔第二﹐雖然本篇結尾稱“凡三百六十五穴”﹐但實際上本篇輸穴的總數﹐除了部份被重複計算的輸穴﹐總數仍然超過三百六十五穴﹔第三﹐本篇中各經輸穴總數﹐亦與後世所論有所差別。例如﹐“足太陽脈氣所發七十八穴”﹐現在關於足太陽經則只有六十六穴﹔第四﹐本篇雖然詳述手足六陽經“脈氣所發”輸穴﹐尤其是五輸穴部份。但是﹐陰經部份則只論及任脈﹑沖脈以及手足少陰各一穴﹐厥陰一穴。所以﹐輸穴明顯脫漏。

表面上看本篇確有以上值得爭議之處。但是﹐若是了解本篇為《素問》中僅有的幾篇輸穴專論之一﹐就不會輕率地下結論或隨便地忽略本篇。

首先﹐本篇從“足太陽脈氣所發者七十八穴”﹐到“沖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九條完整地論述經脈輸穴部份﹐均以“脈氣所發”開頭﹐繼之以一組相應輸穴。這裡讓人們看到一幅清晰的圖畫﹐那就是輸穴不僅均為“脈氣所發”之處。而且﹐每個輸穴均歸屬于其“脈氣所發”的經脈。這種輸穴與經脈間的特殊關係﹐就是輸穴歸經的理論依據。

本篇輸穴為“脈氣所發”﹐可由下圖所示。

由上圖可以清楚地看出﹐輸穴生于經脈﹐輸穴為經脈在體表的代表。輸穴只與經脈相關﹐輸穴彼此之間並無關聯。《難經》中五輸穴的“母子關係”論顯然不符合輸穴與經脈的基本理論。

上篇關於輸穴特性的討論中﹐論述了輸穴為經脈氣血流注之處。即輸穴中氣血來自于經脈﹐經脈為輸穴之本之源﹐而輸穴則為經脈在體表代表﹐為枝為葉。但是﹐這裡輸穴與經脈的關係仍然只是一般的﹑籠統的。本篇以“脈氣所發者”﹐使每一個輸穴均歸屬某一特定的經脈。這樣﹐輸穴與經脈的關係就不再是一般的﹐而是具體的﹑明確的。例如﹐本篇中“手陽明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鼻空外廉﹐項上各二﹔大迎骨空各一﹔柱骨之會各一﹔禺骨之會各一﹔肘以下至手大指﹐次指本各六輸。”即指明在全身三百六十五個輸穴中﹐為手陽明“脈氣所發”只有此二十二個輸穴。換言之﹐只有此二十二穴與手陽明經脈有關﹐只有此二十二穴為手陽明經脈在輸穴中的代表。

這樣﹐因著輸穴的歸經﹐輸穴的主治也就明確了。如上所述﹐“手陽明脈氣所發二十二穴”。根據輸穴與經脈的關係﹐手陽明經脈的病變﹐可以通過針刺其“脈氣所發”的這二十二個輸穴。《靈樞經脈第十》中大腸手陽明經脈的病變為“是動則病齒痛頸腫”﹐所以﹐其二十二穴的主治亦均為“齒痛頸腫”。也就是說針刺合谷穴可以治療“齒痛頸腫”﹐針刺扶突穴亦可以治療“齒痛頸腫”。因為﹐無論是針刺合谷﹐還是針刺扶突﹐實際上都是在針刺手陽明經脈而已。所以﹐輸穴的主治就是其所屬經脈的病變﹐即各經“是動所病”下的所有症狀。

輸穴的歸經不僅明確了輸穴的主治﹐同時﹐亦明確了輸穴的應用範圍。例如﹐“手陽明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因此二十二穴均為手陽脈“脈氣所發”﹐所以﹐此二十二穴亦只能用于手陽明經脈的病變﹐而不能用于治療任何其他經脈的病變。

當然﹐以上僅論述了同一經上輸穴主治的共性部份﹐至於同一經輸穴上主治的差異﹐將在下一篇中進一步討論。

這樣﹐因“脈氣所發”而有的輸穴歸經﹐以及由此而得出的輸穴主治及應用範圍﹐為輸穴的臨床應用奠定了指導原則。這就是《素問氣府論》中的主要思想及意義﹐是輸穴理論的重要組成部份。

輸穴理論博大精深﹐在《素問》《靈樞》中﹐往往一篇只能側重闡述某一方面﹐如本篇就是側重以“脈氣所發”闡述輸穴歸經的理論。

關於輸穴的主治及應用範圍﹐一般針灸醫生都感到難以掌握﹐也是後世針家爭論最多﹐也是最為混淆的部份﹐其主要原因就是沒有認識到《內經》中輸穴歸經的真正意義。

所以﹐在認識輸穴主治時﹐忘記了輸穴與經脈的特殊關係﹐結果則如《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中所言﹕“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者﹐則流散無窮。”有關輸穴主治的演變過程﹐在下篇附篇中將有進一步討論。

其次﹐本篇關於足太陽脈氣所發部份﹕“挾脊以下至尻尾二十一節﹐十五間各一﹐五藏之輸各五﹔六府之輸各六。委中以下至足小指旁各六輸。”這裡將臟腑背輸穴列在足太陽經之下﹐說明其功能並非如後世所認為的治療臟腑病變。相關詳細討論參考本章背輸穴篇。

最後﹐本篇有 “沖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俠 鳩尾外各半寸至臍寸一﹔俠臍下旁各五分至橫骨寸一﹐腹脈法也”。此為討論有無沖脈提供了有力的證明。相關詳細討論參考本書奇經八脈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