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与臭皮匠的故事

 沙漏里的沙丘 2011-01-04

关于诸葛亮与臭皮匠的关系,有多个版本。

“三个臭皮匠,等于一个诸葛亮。”这是千古流传的版本。

“三个诸葛亮,不如一个臭皮匠。”这个版本相对较近。

“一个诸葛亮领导三个臭皮匠,等于四个诸葛亮。”“一个臭皮匠领导三个诸葛亮,等于四个臭皮匠。”这是我杜撰的两个最新版本。

其实,对最早的那个版本,早就有人提出异议。

三个臭皮匠,如果不能相互宽容,闹起内耗,相互推诿,力量相互抵消,还比不上一个臭皮匠。“三个和尚没水吃”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三个臭皮匠,如果能够互让互补,也许能够达到1+1+1≥3的效果,但通常不能带来层次和境界的提升。诸葛亮代表了一种境界和层次,臭皮匠则代表另一种境界和层次。

“三个臭皮匠,等于一个诸葛亮。”只是人们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现实中基本不存在。

“三个诸葛亮,不如一个臭皮匠。”不仅有历史遗案可查,而且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三国时,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向刘备举荐:“卧龙、凤稚,得一可安天下。”可见庞统和诸葛亮水平不相上下,庞统还是诸葛亮力荐后被任命为副军师。但在刘备取西川过程中,庞统极力想表现表现,还有点害怕诸葛亮抢功的味道,结果落得个惨死落凤坡的下场。如果庞统不死,不知俩个好朋友最终会闹成什么样的结局。

“一山难容二虎。”三个诸葛亮,水平这么高,要是闹起内耗,那能量和智慧非常人可比。

现实中就有这样的例子。2003年,北京大学搞变法,实际上就是一个普通的绩效考核方案,结果北大的教授们闹了个天翻地覆。中国的主流媒体基本上都参与进去热闹了一翻。北大的教授们,个个都是诸葛亮式的人物,能量确实了得,真是怎么说都有理。如果北大的变法失败,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诸葛亮太多了。

不论是三个臭皮匠结合,还是三个诸葛亮结合,问题都很多,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层次,没有结构。现代机构基本上都是科层制结构。我杜撰的两个版本就引入了结构,跳出了前两个版本的框框。

“一个诸葛亮领导三个臭皮匠,等于四个诸葛亮。”类似的版本还有“一只狼带领一群羊,相当于一群狼。”由于引入了结构,就有分工负责,有角色扮演。诸葛亮当仁不让地要承担指挥、领导、出谋划策的角色。臭皮匠们自知能力不行,甘当配角,悉心听从诸葛亮调遣。每个人都按诸葛亮的要求和标准去干,其业绩必然超出他们个人能力所能达到的程度。

最稳态的结构是金字塔结构。“一个诸葛亮领导三个臭皮匠”就是金字塔结构。但如果把金字塔倒过来,成为倒金字塔,问题又严重了。

“一个臭皮匠领导三个诸葛亮,等于四个臭皮匠。”就是倒金字塔。由于角色限制,三个诸葛亮只能按臭皮匠的要求去做,结果也只能做到臭皮匠的水平。如果要诸葛亮们降低水平去做他们不愿做的事,他们甚至还做不到臭皮匠的水平。

“武大郎天店比自己高的不要。”历来是个贬义词,我不这样认为,它有深刻的道理。当然,最好的办法是不让武大郎开店,让武大郎去当伙计,问题就解决了。

人们一直有个误解,以为优秀企业一定人才济济。真是大错特错!

优秀企业是让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高层必须有诸葛亮式的人物,能够把他的方法标准化,制成“锦囊妙计”式的东西;然后让基层普通员工按标准化的“锦囊妙计”操作,最终一定做出像诸葛亮一样高水平的业绩。

这就是典型的“一个诸葛亮领导三个臭皮匠,等于四个诸葛亮”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老板的本事,不在于手中有一批诸葛亮,而在于让诸葛亮与臭皮匠有效搭配,这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精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