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学琴应注意什么?

 空悲切 2011-01-04
儿童学琴应注意什么?

          儿童学琴应注意什么?

                   —镇江市青年宫二胡教师:刘森
  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对少年儿童的培养也越来越多元化了。从小学琴,提高音乐素质,开发智力,为今后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今天,我想对学琴的孩子及家长提出几点在较长学琴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起步时间

儿童几岁学琴最好?这里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但要遵循一个原则,好苗子要从小调教。我们要根据儿童的生理条件与心理接受能力而定。有些在四五岁就可以学琴,而有些则要到七八岁,甚至十来岁才具备学琴条件。当然,早期的音乐熏陶是不可少的,要因材施教,不能误了孩子早期学琴。

二、学琴的目的

学琴为了什么?或许每位家长心中都有自已的打算。对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厚望,一般都有以下同种心态:①望子成龙,②完成自己未了的心愿,③为今后某求一技之长,④攀比思想,⑤培养耐性,⑥提高孩子的音乐素质等等。有些家长除了孩子学琴,还要全面开花,如学舞蹈、英语、书法等,多多益善,同时进行。但殊不知孩子的兴趣与能力有限,这样会增加孩子的负担,再加上文化课的压力,使得孩子学得是晕头转向,反而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一门都不精,令人大失所望。

考级作为检验琴童在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锻炼能力和胆识是有必要的。孩子年龄大了,功课紧了,甚至催老师学琴考级要跳级,为考级早点结束。每天练习的只有有限的几首考级曲目,最后虽然能过关,但这种做法限制了孩子在音乐上的发展,造成基础差,形成拔苗助长的效果。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在对待孩学琴的目的上,应该把眼光放远一些,因势利导,多让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演出和一些比赛,从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奋斗目标。

三、循序渐进

学好琴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不参操之过急。让孩子喜欢音乐,懂得享受拉琴的乐趣,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培养孩子的意志,循循善诱练好基本功,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鉴赏能力。渐渐地培养他个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高雅的音乐素质。

有些家长看到别的孩子拉得好,进步快,就盲目要求老师提高进度。这样一来就违反了教学规律,所学的知识就成了夹生饭,从而影响学习兴趣,甚至会失去信心。另外家长在对待孩子每天练琴时间上要随机应变,不能死板教条,今天功课松,兴趣浓,就多练一会儿,反之那就少练一会儿,总之,每天最少不低于半个小时。“一日练,一日功”就是这个道理。练琴不能浮躁,着急,遇到问题常与老理互通情报,掌握科学院的学琴方法,这样才能科学成长。

四、家长配合

一般来说,家长对孩子的学状况都是关心的。这里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①当好热心的观众,孩子拉琴总希望有人在旁边欣赏,以满足其表现力,另外也起了一不定期的督促作用。②当好孩子的知音,当孩子练琴遇到困难时,一般较急躁,没有耐心去纠正,这时家长要善于开导,给予支持与鼓励,面对困难要勇敢地去战胜困难,这样孩子对拉琴就会产生信心。但有些家长不是这样的,孩子拉错了,轻者大声训骂,重者巴掌上身,这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惧感,放不开手去拉,也就拉不出应有的效果了,起不到练琴的目的。③注意练习时间的合理安排。儿童注意力坚持时间一般在半小时之内,这时家长要安排孩子适当休息,看书写字或做游戏,然后再回来拉琴,要注意劳逸结合,科学安排,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最后友情提醒部分家长,因为你们的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们不光教育和督促孩子学好拉琴的技术,也要注重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