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肢解”经典是对经典的“亵渎”

 夏天到来,令我回忆 2011-01-05
盛大林

  山东省教育厅29日发出通知,表示各地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由于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校园,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省教育厅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组织以颂扬传统文化为内容的专题教育活动,要广泛征求意见,慎重选择学习诵读内容。原则上应以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规定的学习篇章作为诵读的主要内容,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据12月30日《山东商报》)

  开展经典诵读专题活动,却不能全文推荐经典诗文,这真是一个奇怪的规定。

  通知说,之所以要求有选择地推荐是因为那些经典中有“糟粕”,可是通知既没有给出相关的标准,更没有明确指出哪些内容属于“糟粕”,各个中小学校怎么去操作呢?人们的理念有异,认识水平也不同,有些人认识某些内容是“糟粕”,另外一些人可能并不认同,以谁说的为准呢?

  就算是在认定上取得了一致,“糟粕”也可能分布在经典中的多个段落之中,那么怎么“去”呢?那些经典诗文都是一气呵成、浑然一体的,如果这删一句、那砍一段,势必支离破碎、气断神伤,如此这般,还算得上经典吗?

  诚然,一些传统经典中确实存在“糟粕”,比如《三字经》中的“三纲五常”等内容就带有明显的封建色彩。对此,正常的态度应该引导,而不是回避。比如在组织诵读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告诉孩子这些经典产生于封建时代,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因此应该批判地加以吸收。

  我的儿子正上小学,曾熟背过《弟子规》等传统经典。但平时我批评他一句,他常常顶上十句,而且声音比我还大。我曾厉声问他,“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你知道吗?——这就是《弟子规》中的内容。但他却马上回道:“那是古代的规矩。现在都21世纪了!”现在的孩子,具有相当的时代意识和辨别能力,教育部门也不要把孩子都当成傻子。

  赏名作要看原着,诵经典应读全文。“肢解”经典是对经典的不敬,甚至是一种“亵渎”!

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