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完《弟子规》后 孩子和家长都变傻了

 奇思妙想5862 2017-11-09

读完《弟子规》后 孩子和家长都变傻了

我接触过很多推广《弟子规》的团体,有些人学得痴痴傻傻,有些人通过推广《弟子规》办班或许了巨额利润,有些团体内部最终因为利益分配闹得不欢而散,凡此种种。

当下的“国学” 字样已遭滥用,各种封建糟粕沉渣泛起,以“国学”的名义大行其道。让学生跪拜师长或者集体给父母洗脚等等所谓让人泪奔的大场面,个人一直无法共鸣。

读经运动是在传统文化热中出现的。回归传统的私塾和国学班方兴未艾,《弟子规》成为许多机构和学校教育传统文化的入口。全班、全校背诵已经不新鲜了,动辄就有千人诵读《弟子规》的活动出现。那么《弟子规》,到底是阅读经典还是含有文化糟粕呢?

有人会问:那您们为什么要反对幼儿读《弟子规》啊?我在幼儿园带孩子读时,觉得效果不错呢!有些孩子就变得懂事、乖巧了。你们也不能说《弟子规》一无是处啊?我说:我没有说《弟子规》一无是处,没有说《弟子规》中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弟子规》整体上来讲封建糟粕多于精华,它也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是“伪经典”!你看到的孩子读后的变化,可能是多种原因促成的,也许并不是读《弟子规》后的直接后果!或者孩子表面上的乖巧懂事也不一定是好事情!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所作。《弟子规》是当时皇权、神权下的产物,满族人以几十万人统治亿万汉族人,统治者需要顺民、傀儡、奴隶,所以《弟子规》一诞生,就受到皇家大力追捧。主题就是听话,无条件的服从。

读完《弟子规》后 孩子和家长都变傻了

只强调无条件的服从,就会产生十分有害的后果,人的本性会因此而受到严重的压抑,虚伪将取代真诚,根本不会有气宇轩昂的骏马,只会有温顺听话的蠢人。

这是《弟子规》与国学原典的本质区别!

《弟子规》的推广团队把《弟子规》包装成国学经典,很多学习《弟子规》的人把《弟子规》视为终身奉行的唯一经典,在《弟子规》的迷宫里流连忘返——这不是推广国学,而是摧毁国学。

学习国学,应该是广泛涉猎国学原典,诸如《诗经》《易经》《老子》《论语》《庄子》《孟子》等等。对儿童来说,背诵《弟子规》和背诵《论语》没有本质区别,但《论语》《老子》等才是原汁原味的国学。

有些人出于维护国学的需要,也极力维护《弟子规》,但在当年形势下,只有彻底扬弃《弟子规》,才能真正投入国学的怀抱。

读完《弟子规》后 孩子和家长都变傻了

《弟子规》与“三百千千”的本质区别

《弟子规》与传统蒙学经典相比,也有本质区别。

清代文人郭臣尧的谐趣诗《村学》,记录了古代儿童学习的情景:

一阵乌鸦噪晚风,诸生齐放好喉咙。

赵钱孙李周吴郑,天地玄黄宇宙洪。

三字经完翻鉴略,百家姓毕理神童。

就中有个超群者,一日三行读大中。

“赵钱孙李周吴郑”是《百家姓》开篇的七个字,“天地玄黄宇宙洪”是《千字文》开篇的七个字,加上下句提到的《三字经》,就是古代蒙学经典的代表——“三百千”。

此外,《鉴略》又称《历史五字鉴》,五字一句,记录了从三皇五帝直到明代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微缩的《中国通史》。

神童即《神童诗》,收录了很多勉学的诗歌,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最后一句的“大中”即《大学》《中庸》,也可以理解为“四书”。

《三字经》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百家姓》对应这中国独特的姓氏文化,《千字文》正文1000个字无一重复内容包罗万象是历代书家的最爱,《千家诗》以春夏秋冬的次序排列古诗……其他如《唐诗三百首》《增广贤文》《五字鉴》《笠翁对韵》等,虽然不可能了解国学的全貌,但也可以领略国学的概貌。如果被《弟子规》禁锢了思想,岂非可惜?

很多业内的朋友也都以《弟子规》作为教学特色,我也不反对成年人自己在闲暇时读读《弟子规》用于律己自省。但我坚决反对,家长自己不读《弟子规》却要求子女按照《弟子规》上的要求孝顺听话,更反对由台商集团在背后操纵的传销式的《弟子规》推广活动。希望没有参与《弟子规》传销式推广的朋友,千万慎入最好远离;希望不慎参与了的朋友及早抽身。

《弟子规》全文1080字,用得最多的一个字是“勿”,有43处之多。这种教训、诫条式的口吻,与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乐学原则相反。《弟子规》也许能教出老实听话的孩子,但却很难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这本书打着儒家旗号,但是讲的东西并不是真的儒家思想,贩卖的是自己的私货而已。

读完《弟子规》后 孩子和家长都变傻了

《弟子规》的内容很容易禁锢儿童的思想、限制儿童的行动,很容易扼杀儿童活泼、自由、烂漫的天性,它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培养奴才和顺民的教科书,不适合现当代社会。当今的中国更需要民主意识、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和科学精神,需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

如《弟子规》中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意思是: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问题是,父母也有误解孩子或言行失当的时候,难道孩子受到错怪,也要顺从地接受吗?难道孩子就不可以为自己辩护吗?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前半句没什么问题,但后半句“号泣随,挞无怨”就有问题。当孩子向父母提建议时,父母不听,生气就可以随便打孩子。孩子挨打时,也不可以有怨言,不可以反抗,应该逆来顺受,这对一个小孩子来说,是多么的不公平!不懂变通,也是陷亲于不义。现代教育反对体罚孩子,要知道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打孩子是犯法的行为。

可见,《弟子规》中要培养的儿童完全没有话语权,一切以成人的意志为转移,提倡要孩子绝对地服从父母的权威。这与当下所倡导的民主式家庭以及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的现代教育主张相去甚远!《弟子规》中的教条更善于培养唯唯诺诺、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的“顺民”和“奴才”,更利于培养没有平等意识、毫无个性、没有主见、不会思考、缺乏创造能力的人!这样的人,如何完成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儿童是按照生命自身的内在法则、自然节律和时间表逐步发展与完善的。儿童有一个内部的自然的老师。幼儿的生命存在方式的最高体现是“游戏”!幼儿的主导活动也是“游戏”!正如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期的主要任务是“看事物和现象”。儿童需要读的是美好丰富的大自然之书,大自然是儿童理性的永恒的源泉;儿童还需要读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大社会之书。

幼小儿童的生活和教育内容应是自由的游戏、充分的幻想和想象、自由的歌唱、快乐的涂鸦、是品味儿童的天然的精神食粮:童话、童诗、童谣,而不是读什么大部头的成人认为重要的“经史子集”!儿童有那么多适合他们天然的精神食粮,为什么非要盯着伪经典《弟子规》不放呢?

有人说,孩子读经不需要理解,只要背诵就好,长大了他自然会明白。实际上,不求甚解、鹦鹉学舌的结果,通常是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后又迅速遗忘,白白浪费宝贵的童年时光!让儿童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地学习《弟子规》,是简单粗暴的灌输教育,是一种“洗脑”教育!盲目崇拜、盲目背诵只能培养盲从的奴隶和精神上的瞎子!

《弟子规》要求孩子无条件的服从长者,凡事都以长者利益、需求为先,幼者的需要、愿望和利益永远低于长者。不允许幼者辩解、质疑、拒绝,只有绝对服从和顺从。可见核心价值观与现代教育思想及主张是背道而驰的!

读完《弟子规》后 孩子和家长都变傻了

关于如何做人,儒释道三家,那些圣人写的文章,远比这个《弟子规》要好。现实中发现实施了《弟子规》的孩子,很“听话”,但却失去了孩子的机灵,失去了孩子的天真,遇事退缩,缺乏担当。一旦犯错,就过于自责,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从他们身上,根本看不到“君子坦荡荡”的特质。

儒家讲智、仁、勇,可很多学习《弟子规》的孩子都靠不上边。没有勇气,不敢有自己的观点,称不上智慧;没有勇气,不能够敢爱敢恨,称不上仁慈。西方人讲,如果你失去财富,你失去了一些;如果你失去健康,你失去了很多;如果你失去了勇气,你就失去了一切。此言不虚。

经常见到的情况是,孩子一旦孩子犯了错(是否犯了错,还要研究,多数情况下是孩子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还有就是孩子的行为不符合大人的习惯),大人总是说:“说,犯了《弟子规》中的哪一条?”给孩子上纲上线,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对经典是极其反感的。父辈可以任意对待儿辈,儿辈不能有任何不满的表示;由于父辈的任何错误行为都不受追究,儿辈的自由便化为乌有。这是对真正儒家学说极大的误解。

传统学问的真髓在于学以致用而非纸上谈兵,如仅仅把《弟子规》当作儿歌,或只是识字的入门,固然不会有什么流弊,但也违背了家长们让孩子学国学的初衷,买椟还珠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