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糟粕”由谁来定?

 东山游客 2011-01-05
 “该不该删减国学糟粕”是新年伊始讨论得最为火热的话题之一。继山东省教育厅发文严禁向中小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国学读本之后,湖北媒体昨天也报道了该省已有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删节的消息。
  这么看来,删除国学中的“糟粕”,似乎在一定范围内已形成共识,当然,这个范围主要指教育系统。但这事儿在民间却存在另一种共识:反对“删除糟粕”。理由包括,学生有了解原著的权利;学生有区分是非对错的能力,诸如此类。但掌握教育管理大权的人提出,“带有糟粕性的内容”可能“扭曲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中小学生的心灵”。如此良好的出发点,起码可以打动不少学生家长。于是,我们在网络辩论中可以看到另一种微小的声音:中小学生恐怕并没有区分是非对错的能力,所以原则支持“删除糟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然是个无比正确的道理。但这个道理不能乱理解,以读一本书为例,意思是说:读到好东西要吸取,读到不好的东西就要放弃;而不是说:我们只能读好的东西,不好的东西就要删除或撕掉。显然,山东等地教育部门采取的就是后一种野蛮手法。有人说,等青少年们长大了,判断是非的能力增强了,可以再读原著嘛!貌似很中庸的这句话,其实挺不靠谱的――中学生如果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难道要让他们成年了再去读原著?小学生压根就读不懂国学,需要老师和家长引导才行,既然有家长和老师在,还怕孩子们学到“糟粕”么?
  其实关于国学糟粕的定性,本身就有问题。国学中究竟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原本就是见仁见智的事儿。在有些人眼中,国学中的许多著作糟粕多得惊人,根本不值得一读。譬如《论语》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人理解成是鼓吹愚民政策;“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被理解为宣扬等级、愚忠思想;“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则是歧视妇女的一句名言。这些内容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理解,至少现代人不会认为它们是“精华”。如果都“去其糟粕”,恐怕有些国学读物会被肢解得面目全非。
  如此看来,所谓糟粕与精华,很大程度上由权力说了算,由权力选择性地“去伪存真”,以适合教育需要,哪怕民意并不认可。如报道所示,在湖北部分学校新编印的经典读本里,“昔孟母,择邻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经典语句被删掉。至少在我看来,这两句话并不像“糟粕”,反而具有现实的讽刺意义。譬如前一句,在“学位房”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当代“孟母”其实无所不在。后一句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意思,这话对如今的许多穷人仍有意义,但现实又往往遭到“拼爹游戏”的无情嘲弄。
  通过这件事,我怀疑我们如今读过的所谓国学原著到底是不是原著,有没有经历过类似“删除糟粕”的过程。譬如有人说到,“以德报怨”被他误解了很多年,直到后来才知,这词儿原文应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此看来,如今的青少年将来能否读到国学原著,好像还是件挺悬的事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