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光决定曝光 了解相机测光原理和方式
相机之家 日期: 2006-9-4 类型: 转载 作者: --
编者按: 摄影是光影结合的艺术,但是如何将光运用好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现在大多数相机都是自动测光、自动对焦相机,所以相机的自动测光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究竟什么是测光呢? 摄影是光影结合的艺术,但是如何将光运用好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现在大多数相机都是自动测光、自动对焦相机,所以相机的自动测光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究竟什么是测光呢?简单的说,相机的光圈是控制相机通光量的元件,而快门则控制着曝光长短,只有正确的控制通光亮,才能保证相机正常曝光,胶片或者数码相机的CCD传感器能清晰的成象而不会出现欠曝或者过曝的情况。 虽然现在大多数数码相机拍摄的图片都可以通过后期数字暗房处理来调节曝光,但是对于过曝过渡的图片,暗部细节和层次已经全部丢失,如果要想调节回来也比较困难,而如果是欠曝严重的照片,修正曝光后则会出现较多的噪点,细节也会有所损失,所以尽量让拍摄的照片拥有正确的曝光,是我们拍摄数码照片的前提之一。数码相机大多提供了多种测光方法可供选择,如何选择又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这里我们就分析目前常见的几种在数码相机中出现的测光方式,希望能对您日后的拍摄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机自动测光原理 相机自动测光是如何实现的呢?其实原理非常简单,相机自动架设所测光区域的反光率都是18%,通过这个比例进行测光随后确定光圈和快门的数值,光圈和快门是有相关联系的,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光圈值越大,则快门值越小,而如果光圈值越小,快门值则越大。18%这个数值来源是根据自然景物中中间调(灰色调)的反光表现而定,如果取景画面中白色调居多,那么反射光线将超过18%,如果是全白场景,可以反射大约90%的入射光,而如果是黑色场景,可能反射率只有百分之几。 标准灰卡是一张8×10英寸的卡片,将这张灰卡放在被摄主体同一测光源,所得到的测光区域整体反光率就是标准的8%,随后只需要按照相机给出的光圈快门值去拍摄,拍摄出来的照片就会是曝光准确的。如果整个测光区域的整体反射率大约18%,就像我们上面说的背景以白色调为主,这时如果之按照相机自动测光测定的光圈快门值来拍摄的话,拍摄得到的照片将会是一张欠曝的照片,白色的背景看起来会显得发灰,如果是一张白纸的话拍摄出来的就会变成一张黑纸了。所以,拍摄反光率大于18%的场景,需要增加相机的EV曝光补偿值,具体补偿的EV值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再分析了,此时经验就显得非常重要。反之,如果拍摄反光率低于18%的场景,例如黑色的背景,拍出的照片往往会过曝,黑色的背景也会变成灰色。所以,拍摄反光率低于18%的场景,需要减少EV曝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白加黑减”的原理。
柯达标准灰卡 如果相机支持手动设置曝光补偿,则可以通过这个方法解决,如果相机不支持这个功能,那么可以设置在相机的手动档,记录下相机用自动档第一次测光得到的光圈快门数值,随后切换到M档,通过适当增减快门速度来实现曝光补偿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