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用“客卿” 秦国天下无敌

 诗小雅 2011-01-06
  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建议秦昭王结交远方国家攻打邻近国家。
五羖大夫百里奚
商鞅

从秦缪公开始秦国几乎历代君主都想方设法吸引外来人才

  本版文字:钟葵(除署名外)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秦国君王用人启示录

  在从秦缪公到秦始皇的400多年中,秦国从一个僻处西部的小国崛起为战国七雄之一,进而吞并六国统一天下,这固然是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就“人和”而言,秦国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其人才战略确实比其他诸侯国更胜一筹。

  秦国的人才战略与其他诸侯国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诸侯国基本上都局限于使用本国人才,即使重用外来人才,也只是个别君主,而秦国从秦缪公开始,几乎历代君主都想方设法吸引外来人才,努力为各国宾客营造发挥才能的环境。

  秦缪公用五张羊皮赎来贤士百里奚,用重礼将蹇叔请来秦国,用诡计迫使戎国大夫由余投秦,在这三个贤人的辅佐下,秦缪公兼并西戎十二国,辟地千里。

  秦孝公用高官厚禄和土地把卫国奇才商鞅吸引到秦国来,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实力大增。秦惠王用魏国人张仪,“外连衡而斗诸侯”,破坏六国的合纵,使秦国的优越地位越来越明显。秦昭王用魏国人范雎“远交近攻”的计策,加强王权,蚕食诸侯,为秦王嬴政吞并诸侯扫平了障碍。秦王嬴政重用李斯、尉缭、王离、蒙恬等外来人才,最终完成了秦国的统一大业。

  秦缪公

  五张羊皮赎百里奚

  辟地千里称霸西戎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国的祖先是黄帝之孙颛顼帝的后代女脩,女脩在织布时吞鸟卵怀孕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大业,大业娶妻后生下大费。舜统治天下时,大费跟随大禹治水,立下大功,舜帝赐他姓嬴氏。

  嬴氏部落原居住在远离中原的“西戎”地区,周初为附庸小国,春秋初年,周平王东迁雒邑时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周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并将岐山以西的地方赐给他,后定都于雍(今陕西凤翔)。在群雄并起的春秋时代,秦国僻处西部,国小民弱,到了秦缪公时,才开始强大起来。

  秦缪公是秦德公之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秦国之所以能在他的领导下走上富强之路,是因为他成功地运用了兼收并蓄的人才战略。秦缪公不仅重视本国人才,还大量招揽其他诸侯国的人才,百里奚、蹇叔、由余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秦缪公五年,晋献公灭掉了虞、虢两个小国,俘虏了虞国的国君和他的大夫百里奚。百里奚被晋国俘去后不久,晋献公把太子申生的姐姐嫁给秦缪公,百里奚作为陪嫁的奴仆被送到秦国,他从秦国逃跑到宛县,被楚国边境的人捉住。秦缪公听说百里奚是个贤士,想用重金将他赎回,但又担心楚国人不答应,便派人对楚国人说:“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我们秦国陪嫁的奴仆百里奚逃到了你们这里,我们想用五张羊皮将他赎回)。”楚国人答应了这笔交易,就将百里奚交给了秦国,这时候,百里奚已经七十多岁了。

  秦缪公解除了对百里奚的禁锢,和他谈论国家大事。百里奚推辞说:“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缪公说:“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缪公虚心地向百里奚请教,终于打动了百里奚,两人越谈越投机,一连谈了三天,秦缪公非常高兴,请百里奚执掌国政,因为百里奚是用五张公羊皮换来的,便称他为“五羖大夫”。

  接着百里奚向秦缪公推荐了他的好友宋国人蹇叔,他说蹇叔很有才能,远胜于自己,只是世人不知道,于是缪公派人带着厚礼去请蹇叔,任用他为上大夫。百里奚又向秦缪公推荐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白乙丙,没多久,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也投奔到秦国来,被秦缪公拜为将军。

  由余是戎国的大夫,他的祖先是晋国人。戎王听说秦缪公贤明,就派由余到秦国考察。经过一番交谈,秦缪公发现由余是个贤人,想把他招揽到秦国来,他采用内史廖的计谋,把由余留住,延误他回国的期限,使戎王对由余产生怀疑,迫使由余离开戎国归顺秦国。秦缪公用对待贵宾的礼节对待由余,并向他咨询征伐夷狄的计策。

  在百里奚、蹇叔、由余等人的辅佐下,秦缪公兼并西戎十二国,“辟地千里,遂霸西戎”,成为秦秋霸主之一,为秦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孝公

  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家给人足秦国大治

  战国时期,周室微弱,诸侯争霸,魏、楚、齐等国先后变法,走上富强之路。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被中原诸侯国视为“夷翟”。

  秦孝公即位后,励精图治,发愤图强,对国内广施恩惠,赈济孤寡,招募战士,明确论功行赏的政策。为了吸引各地人才为秦国效力,秦孝公下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卫国人公孙鞅“好刑名之学”,是法家李克的弟子。他听说秦孝公发出“求贤令”,便从卫国来到秦国,并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三见秦孝公。公孙鞅对秦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提出了帝道、王道、霸道三种治国之策,秦孝公对帝道和王道不感兴趣,只对霸道情有独钟,和公孙鞅“语数日不厌”。公孙鞅趁机提出变法的建议,得到了秦孝公的认可,秦孝公任命公孙鞅为左庶长,并很快确定了变法的条令。

  秦国实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把五家居民编为“伍”,十家居民编为“什”,让他们互相监督,如一家出事,其他各家都要受牵连。知道有人犯法而不告发的人要被腰斩,包庇窝藏犯法的人与投降敌人同罪。立有军功的人按规定加官晋爵,为私仇打架斗殴的,则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惩罚。新法鼓励农民“僇力本业”,对于那些在耕织方面做出成绩的人,可免除他们的劳役。对于从事经商或因懒惰而变穷的,一律把他们降为奴隶。王室子弟如果没有立军功,便会失去贵族的身份。有军功的人才能显贵,没有军功的人即使有钱也没有社会地位。

  在推行新法的第一年里,秦国有上千人跑到都城反映新法很难实施,甚至连秦孝公的太子也犯了法。公孙鞅说:“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于是他准备依法处置太子,但太子是国家未来的继承人,不能对他施刑,于是就处罚了太子的太傅公子虔,并在太子的太师公孙贾脸上刺了字,结果第二天秦国所有人都执行新法了。

  新法实行十年后,“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斗,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国强大起来后,周天子承认秦孝公是天下的霸主,各国的诸侯们都来向秦国祝贺。公元前340年,公孙鞅率兵打败魏军,魏惠王把黄河以西的土地全部割给秦国。秦孝公把於、商一带十五邑封给公孙鞅,称他为商君,所以后人习惯把公孙鞅称为商鞅。

  商鞅在秦执政十年,秦国的宗室贵族们有很多人恨他。因商鞅积怨太深,商鞅的“朋友”赵良曾劝他赶紧把受封的十五邑还给国家,找个僻静的地方隐居,但商鞅贪恋富贵,不听赵良的劝告。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即位,公子虔等人告商鞅谋反,秦惠王派人捉拿商鞅。商鞅逃到了秦国的边境,想找客店住宿,客店的主人不知道他就是商鞅,对他说:“商君的法令规定,凡是允许没有证件的客人住宿,店主人是要犯罪的。”于是拒绝商鞅入住,商鞅不由得感叹道:“没想到变法的危害竟然到了自己的头上!”只好离开秦国逃到魏国,魏国人怕得罪秦国不敢收留商鞅,把他送回秦国。商鞅回到秦国后,回到自己的封地招募士兵向北攻打郑邑,秦国出动大军攻打商鞅,在郑邑附近的黾池杀死商鞅,商鞅死后被秦惠王车裂示众。

  张仪“散六国之从”  范雎提出远交近攻

  秦惠王虽然车裂商鞅,但他对外来人士并没有成见,仍欢迎各国人才为秦国效力。公元前329年,魏国人张仪来到秦国,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和出众的才智被秦惠王任为客卿,和他共商攻打各国诸侯的大计。次年,因张仪劝说魏王把上郡、少梁等地献给秦国,秦惠王任张仪为相国。

  张仪拜相后,积极为秦国谋划。公元前325年,张仪率军攻取魏国的陕县。公元前323年,秦惠王派张仪与齐、楚的相国会盟。回国后,张仪为了秦国的利益,让秦惠王免去了自己的职位,去了魏国当相国,目的是打破六国的联盟,让魏国率先归附秦国,但魏襄王并不听从张仪的意见。魏襄王去世后,魏哀王即位,张仪又劝说魏哀王“事秦”,魏哀王对张仪言听计从,背弃合纵盟约,通过张仪请求与秦国结好。

  公元前313年,秦惠王想攻打齐国,但忧虑齐、楚两国关系密切,便派张仪入楚游说楚怀王。张仪骗楚怀王说:“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信以为真,与齐断绝关系,并派人入秦受地。张仪对楚使说:“臣有奉邑六里,愿以献大王左右。”楚使回国后把张仪的话告诉楚怀王,楚怀王大怒,发兵攻秦。秦国联合齐国攻打楚国,杀楚兵八万,并攻占了楚国的丹阳、汉中等地。张仪诳楚之后,又于公元前311年前往赵、齐、韩、燕、楚等国进行游说,使得五国连横事秦。

  范雎是继张仪之后为秦国作出重大贡献的又一名魏国人。范雎早年家境贫寒,投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当门客。魏昭王让须贾出使齐国,范雎随往,凭其雄辩之才深得齐王器重。须贾回国后,向相国魏齐诬告范雎私受贿赂,魏齐将他拷打得肋折齿落,体无完肤,范雎历经磨难后辗转入秦。当时秦国朝政被秦昭王生母宣太后和舅舅穰侯、华阳君和两个弟弟泾阳君、高陵君把持,对来自各国的宾客不太欢迎,范雎上书秦昭王,请求面谈,昭王用车把他接入宫中。在这次面谈中,范雎慷慨直言,指出秦国的内政弊端,得到了昭王的信任,当即拜范雎为客卿。

  对内,范雎提出“固干弱枝”的建议,于是秦昭王“废太后,逐穰侯、高陵、华阳、泾阳于关外”,拜范雎为相。通过这些改革,秦昭王消除了内部隐患,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政权更加巩固。

  对外,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建议秦昭王结交远方国家攻打邻近国家。秦昭王听取了范雎的计策,派兵伐魏,攻下怀邑和邢丘。公元前265年,秦昭王又派兵攻打韩国的荥阳,将韩断为三截,使韩国不得不听命于秦国。公元前260年,秦昭王派兵伐赵,在长平之役中消灭赵军四十多万,使赵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秦国发生逐客事件

  李斯上《谏逐客书》

  李斯是战国时楚国上蔡人,年轻时在上蔡郡里当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后到秦国寻找发展机会。李斯先到吕不韦家中做门客,吕不韦推荐他当了郎官,后来李斯劝说秦王嬴政抓紧时机“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吏。秦王嬴政采纳其计谋,派遣谋士“持金玉以游说诸侯”,离间各国君臣,果然收到了效果,李斯又被封为客卿。

  正当李斯春风得意、青云直上时,秦国发生了“逐客”事件。原来韩国派了一个名叫郑国的水利工程人员来秦国做奸细,郑国为秦国修造一条工程浩大的水渠,目的是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不久,郑国的阴谋被发觉了,于是秦国的王族大臣劝秦王驱逐东方各国到秦国的游士,秦王下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这时,李斯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秦王不要逐客,这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信中说: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齐,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秦王看了这封信后,马上收回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