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秦论》:“奋六世之余列”,为何说秦国的崛起不是偶然?

 兰博2000 2020-05-24

引言

秦国是周朝时嬴姓部族建立的诸侯国,先祖秦非子以高超的养马技艺得到周孝王的赏识,周孝王为了让秦非子畜养马匹的同时,还能提防西戎的不时之攻,便将今甘肃天水这个与西戎接壤的片区分封给了他。艰苦的环境非但没有让秦人退缩,反而变得愈加骁勇善战。

公元前770年,周幽王为讨褒姒欢颜,不仅'烽火戏诸侯',还废除了太子姬宜臼,申侯揭竿而起,带领犬戎杀死了周幽王。太子姬宜臼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但'请佛容易,送佛难',如今的周朝是犬戎横行,镐京失守,宜臼却无可奈何——作为一个被废除的太子,宜臼毫无威信可言。

《过秦论》:“奋六世之余列”,为何说秦国的崛起不是偶然?

秦国先祖秦非子

为了建立威信,得到诸侯国的支持,宜臼决定放权诸侯,以诱人的利益和特权作为奖励,扬言何人收复镐京何人既得。秦襄公在众多诸侯中存在感极低,他意识到这个机会千载难逢,遂在收复镐京中积极表现。秦襄公后因救驾有功,被宜臼封为诸侯,并许诺他:岐山以西,能攻打占领下的地方,都是秦国的领地。从此,秦国开启了长达549年统一天下的历程。

《过秦论》:“奋六世之余列”,为何说秦国的崛起不是偶然?

春秋时期秦国的领地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中记载:'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宜臼迁都,周室衰微,各诸侯国顺势而强。或许因为地处偏远,秦国并没有受到其它诸侯国重视,直到战国时期,秦穆公参与中原争霸,逐渐成为二等强国。从最开始的周之附臣到横扫六国,秦国百年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故本文的目的,便是通过讨论'求贤令'、'商鞅变法'、'合纵连横'三个方面,浅析秦国横扫六合的原因。

求贤令——秦国的人才天团

专攻事业线的秦穆公一波三折,好不容易跻身二等强国,却被正处于君明臣贤、国富民强的巅峰时期的晋国阻扰。公元前627年,秦国在崤之战中全军覆没,争霸中原的计划由此破产。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秦穆公并没有因为崤之战的失利丢失逐鹿天下的雄心,果断调整国策,将战略目标从中原转移到至西戎的游牧民族。晋国国公是出了名的背信弃义,与秦国交手几次都将其耍得团团转,秦穆公虽恼怒,却也敏锐地发现晋国强盛的原因——君明臣贤。奈何胶着的战事让秦穆公腾不出手来休养生息,直到秦孝公的出现。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不仅继承了王位,还继承了先人的夙愿,为了摆脱秦国位列七雄末的尴尬地位,秦孝公颁布了一道'求贤令',以招纳有才能的人,为秦国的改革献计出策。正是这道'求贤令',为秦国打造了一班闻名天下的人才天团。

《过秦论》:“奋六世之余列”,为何说秦国的崛起不是偶然?

战国第一雄文 求贤令

秦孝公在'求贤令'可谓是踔厉奋发,表达出秦国上下的戮力同心,让秦人看到了秦公的奋发有为,让天下人看到了秦国的求变图强的决心,让贤才们看到了一个优秀的发展前景。或许是这篇'求贤令'字里行间的决意过于强烈,秦国六世君王皆遵循着秦孝公的求贤之令,由此出现了许多人人传颂的君明臣贤的故事。

百里奚的赫名远扬,却不知他在出名前只是一个虞国的战俘。秦穆公听闻百里奚才名,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他,自此一代名相诞生。百里奚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后人赞曰:'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秦国因他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秦国求贤,不问出身,用人不忌。

《过秦论》:“奋六世之余列”,为何说秦国的崛起不是偶然?

一代名相百里奚

魏惠王不识公孙鞅之才,错失贤明。听闻秦国招贤,公孙鞅闻讯纷至,离开魏国的他失去了显赫的家世,更没有骄人的成绩,秦孝公却在听完公孙鞅的治国之术后,立即让其接手主持秦国国政。秦国求贤,不问国别,用人不疑。

鬼谷先生之徒张仪因张仪家境贫寒而被冤偷窃,楚国令尹抓之掠笞数百,张仪伤愈后前往秦国。秦惠王惜张仪之才,遂封他为上卿。张仪之才,举世震惊,却因身世而背负不实之罪,幸得秦惠王重任。秦国求贤,不问他言,用人且信。

百里奚一代名相,引领秦国位列七雄霸位,公孙鞅更是带领秦国一超多强,张仪的纵横之术让秦国成功成为中原霸主。诸如此类的故事数不胜数,秦国的不拘一格降人才被天下人赞美,秦国也因此鼎盛,这是秦国最终能扫合天下的重要原因。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少有,能识别千里马者多,但能知其善而用其善者少。

商鞅变法——百年衰落后的变法图强

秦国的求贤令求来了人才天团,而其中最为人瞩目的,就是那公孙鞅。公孙鞅之名各位或许会有些陌生,但谈到商鞅变法,是否就恍然大悟,没错,这公孙鞅就是商鞅。商鞅既是秦国的贵人,也是秦国的'罪人',关于其所推行的变法,更是百年来争议不休的焦点。

《过秦论》:“奋六世之余列”,为何说秦国的崛起不是偶然?

商鞅变法

谈论商鞅变法前,先来说说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学派思想。在实现大一统的方式上,儒家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道家提倡顺应天为,无为而治;墨家倡导兼爱非攻;法家则是提倡以法治国,以富国强兵为己任,不同于其他学派,法家以理论为辅,以行动为主。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皆图强求胜,于这样的大环境下,各诸侯国的存亡不过一朝一夕的更迭,武装统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毕竟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怎样打击封建制和贵族制,如何集中国内所有资源,怎么通过武力获得专政权力才是各君王的首要任务,法家恰好完美符合了这一历史趋势,因此在这一时期,法家被推崇为主要思想学派。而商鞅就是法家思想的忠实拥立者,也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秦孝公在听商鞅说以德治国时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冲动,直到商鞅提到富国强兵的时候,秦孝公拍案叫好——就是他!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令商鞅公布《垦草令》,变法就此展开。而变法内容就围绕着君主的首要任务,如削弱贵族、重农抑商、实行《法经》、废除旧世卿世禄制等。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秦国也就此成为了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诸侯国,为秦国横扫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论衡·书解篇》中记载,'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过秦论》:“奋六世之余列”,为何说秦国的崛起不是偶然?

商鞅舌战群儒推行变法

变法改革必然会触及既得利益,商鞅的变法引起了秦国保守派的强烈不满,若不是秦孝公鼎力支持,商鞅的变法或许不会出世。而之所以商鞅变法引起当时乃至现在的争议不休,也是因为其推崇的法治'轻罪重判'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于春秋战国时期而言,内忧外患足以让一个国家覆灭,商鞅的'轻罪重判'也是未雨绸缪。因此,若要客观评价商鞅变法,必须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只能评价其不适合今天的环境,而不能评价其优劣。就商鞅顶着多方面压力坚持变法的行为,值得所有人敬畏。

合纵连横——出色的外交政策

武力统一的确是完成大业最简单的方式,但仅凭诸侯国自身能力在乱世立足多少有些吃力,毕竟战争就是消耗品,如军饷的耗费巨大,以及兵力如何保证等,诸侯王为了在这场消耗战中保存实力,故想出了'合纵连横'之计。单从字面意思理解,这合纵是南北纵向结盟,连横也是东西横向结盟。从策略上理解,合纵的核心是防止一家独大,保证局势的平衡,而连横的核心是避免全面树敌,逐个击破,后有'远交进攻'的说法。简而言之,这合纵连横就是战国时期纵横家们推行的军事和外交政策。

《过秦论》:“奋六世之余列”,为何说秦国的崛起不是偶然?

合纵连横的诸侯国们

公孙衍和苏秦曾联合天下之士合纵攻秦,秦处西方,六国于东,因此六国土地南北相连,结盟对抗,合纵一说由此而来。但秦国也不会就此坐等六国上门,他家有苏秦,秦国有张仪。要说这张仪和苏秦的关系,两人同出鬼谷子之门,而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学业完成后,苏秦游说六国,声名鹊起。反观张仪,起起落落小几年,鬼使神差竟成为了秦国上卿。一朝同门师兄,成为了战场上的敌对方。张仪很快想出破解合纵的对策,自西向东与各诸侯结交,'连横'计出。

《过秦论》:“奋六世之余列”,为何说秦国的崛起不是偶然?

纵横家鼻祖

战国中期,齐秦称帝,两者东西对峙,互相争取同盟国,以图击败对方,追逐霸业。其它五国也不会断然安于附属物,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时而联盟。如果说各位对上面合纵连横的解释还有些模糊,可以简单理解,这合纵就是其它国家联合对抗强国,阻止齐秦兼并弱国,连横就是秦或者齐拉拢诸侯国,进攻另一些国家。前者合纵弱以攻一强,后者以一强攻众弱,合纵即可对秦,亦可对齐,连横即可联秦,也可联楚。在机会转瞬即逝的战国时期,今儿是盟友,明天就或许成为了对手,而'朝秦暮楚'的说法也因此而来。到了战国后期,齐国大势已去,众诸侯国合纵攻秦。

《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散六国之从(纵),使之西面事秦。'

史载张仪推行的连横策略的成功,达到了对外兼并土地的目的,使得秦惠王获得'巴蜀'重地。张仪于秦国而言,无疑是旱地逢甘露,若没有张仪的连横之术,在面对六国合纵攻势下,秦国或许就会成为下一个齐国,失去逐鹿天下的资格。张仪是如何实现连横之策的?张仪用欺骗手段收复了楚国,后来先后至齐、赵、燕说服各诸侯国连横亲秦,六国合纵的联盟就这样被破解了。

《过秦论》:“奋六世之余列”,为何说秦国的崛起不是偶然?

战国时期插图

《战国策》中记载,'今秦地形,断长续短,方数千里,名师数百万,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以此与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

别看过程简单,这楚、齐都是战国时期强劲的诸侯国,楚国早在春秋时期称霸,是战国的老牌强国,而齐国更是与秦之前针锋相对的对手国赵国后期实力也不弱,如何说服它们亲秦,可不是饭桌上喝点酒就能解决的。楚国在秦齐称帝时期衰弱,势必对秦国这后来的强者有些意见,张仪以六百里地诱供楚王上当,等到楚王去讨要时,才发现张仪的谎言,气急之下令人攻打秦国,却被秦国反将一军,大败楚人,楚王只好忍气吞声,从此与秦联盟。而齐国在五国伐齐后国力下降,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最终也选择了同秦国连横,另有一说法是齐国怨恨当年五国伐齐一事,故倒戈向秦国。

总而言之,看似寥寥几笔,却将这秦国的大势已定,尽管张仪不守信用,在外交场上运用欺骗手段为人们不齿。但单从张仪的身份上来看,他出色地完成了每一次的游说任务,可谓是纵横家的鼻祖,开创了外交与军事结合的局面,为后世提供了外交范本。

《过秦论》:“奋六世之余列”,为何说秦国的崛起不是偶然?

《战国策》

总结

秦国的崛起之路可谓是精彩绝伦,一个小小的举动环环相扣,改变了战国局势。后有人极端美化秦国,评论其因诚信、信任贤才而鼎立于世,事实如此?非也。仔细端详秦国的发家之路,多少会有污点存在,例如商鞅变法加重百姓的负担,法律严苛等。但不能否认的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如同范本一般,教导后人在乱世之中如何立足甚至完成大一统——必要时期,必要手段。

而令人惊叹的是,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的百年时间中,几乎没有出过一个昏君,这是国家延续中少有的存在。随后秦国秦始皇集先人之夙愿,完成大一统,六世之辈终于成就大业,而秦始皇本人也被后世评之'千古一帝'。或许还会有人疑惑,秦国不就扫合六国,怎么就成为了千古一出的帝王?别说,还真是千古才一出的帝王。在秦统一六国之前,赵人思赵,齐人思齐,楚人思楚,没有谁愿意被统一,之所以给予秦始皇这么高的评价,就是因为在他以前,根本没有皇帝一说。

先天不足,地处劣势,群雄环围等,可见得秦人先列逐鹿天下的困难,但很多人常拿刘备、朱元璋等人与之比较,强言谁不是从布衣开始,成就千秋霸业。首先要明确的是,无论是刘备还是朱元璋,他们都处于一个大一统的时代背景下,秦人则是开创了这个时代背景。没有秦人,何来统一思想一说?而后人仰慕秦朝伟光,更是在仰慕秦国六世之迹。

文献参考: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论衡·书解篇》

《史记·李斯列传》

《战国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