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驴友:复旦学生登山遇险事件分析 悲剧本可避免

 谷子高粱 2011-01-06

文/恒迹

户外有风险,组队需谨慎

其实在我看来,自己不是驴友。那辆车从拉萨回来后,一直静静的放在寝室,再也没有骑过,码表的读数仍是5003km。

但我是个对户外运动一直有爱的人。这次黄山出事,是同学告知的,之后一直蹲点在日月光华BBS的Outdoor版,因为活动的召集帖就发在这个版上。

因为当事人现在没有公布详细的过程,我只能从已知的点滴推测整个过程,好在我是学历史的。如与事实出入,望指正。

复旦有个协会叫登协,日月光华有个版叫Outdoor,本来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日子久了,两者就混淆了。登协的活动一般就发在Outdoor版,Outdoor版上灌水的大都也是和登协有关的人。这次黄山户外之行叫“野黄蜂”,全称是:“登协* 野黄山穿越活动”。当初就发布在Outdoor,后来转发在组织者的人人网上。

根据活动公告(见附文),字面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组织者知道此行是非常规路线,会逃票,要避免被捉;

2. 组织者在招人时是允许新人参加的;

3. 组织者是知道天气状况的,而且还希望会如期下雪;

4. 组织者自己并没有走过这条线,也没有计划请向导,故将主要靠GPS和指南针;

但根据知情人的爆料(见附文),可以得知:

1. 组织者或者资历老的人是可以少交钱的;

2. 一般很少有领队愿意带队去自己去过的地方,可能因为没有新鲜感;

3. 在挑选队员时,性别比是考虑的因素之一;

4. 登协组织过的活动,有不少出过问题,但最后都息事宁人了;

我绝对赞成读书人多出去见识祖国的大好河山,但那叫“旅行”不是叫“户外”。户外,就要有户外的装备。这次悲剧的主要原因是,这支队伍以旅游的心态去参与了户外运动。

事情的简单经过是:

12号下午5点,他们发现迷路了,GPS漏水失灵,只知道目前的坐标。然后领队和队员们一起商量,觉得应该报警,因为只有一个同学的手机有信号(求型号),所以让他给家人发短信,短信内容是:“安徽黄山18人救命”并附有GPS坐标。他姨夫收到后,报警。上海市公安局再联系安徽省公安厅、黄山市公安局,和复旦。然后组织人马搜救。凌晨2点,找到。然后下山。过程中,一位民警堕入山崖殉职。

可以把事发过程分报警前后两阶段。

队员们报警前的表现,只能说太让人失望了。整件事是一个不专业的领队带着一帮不专业的队员在一个需要足够专业知识的地方做的傻事。

我不是户外行家,但我是装备控,就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了:

1. GPS。在我看来,GPS是户外装备之王,是女王皇冠上的珍珠。其他任何装备都应该让位于它,何况是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怎么会出现GPS漏水坏掉的情况,当时黄山的雨并不是很大。最常见的高明和麦哲伦基本都能防水。我很好奇他们用的是哪款。再说了,就算GPS脆弱,但安全套作为户外的必备装备总该带了吧,这个是防水利器。怎么没有想到用?

只要GPS正常,那么是会有轨迹记录的,而且也会有返航指示的。按指示原路返回,至少也不会迷路。

2. 人数。18人的户外探险队。为什么会这么多人,去南极科考么。这么多人,相互不熟悉,不了解,还都是不专业的,适合举着旗去世博会参观,不适合需要齐心协力的户外探险。在招人时会不会存在扩招现象?包车包的是18人座的,最后满满当当的坐了18个人。如果少一些新人,会不会好协调一些。

3. 装备。我看了营救现场的照片,看得很揪心。这些号称去户外探险的孩子,好多都穿的不是防雨衣,还有个男生穿着板鞋,有个女生戴着的是围巾而不是围脖。这当然是因为对户外运动的无知。但我看见领队就穿的很专业,怎么就没有记得提醒或者强制队员注意这些呢?后来才得知,原来干粮都只带了一天的,头灯都没有人手一个。这点绝对是组织者失职,也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悲剧。

4. 最后决定报警,既然是团队决定的,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我们不在彼时彼地,无法感同身受,就不作评价的。开始我好奇为什么没有直接拨打110,而是发短信回上海,再由上海的家人报警。后来看到当事人的解释,说是18人中只有一部手机有断断续续的信号。这仍说明了装备不专业,出入山区,信号不好是常识,应该携带电台的。不过换个角度,不知出警速度如此之快,与上海公安局转告安徽公安厅有无关系。

不管怎样,让人欣慰的是,出警速度和动员警力都说明此事的重视。凌晨2点,搜救队找到复旦同学,他们蜷缩在一起。然后搜救队决定带他们下山。

1. 搜救队应不应该半夜出警?我觉得是应该的,当时通讯不畅,不知这18人是不是有生命危险,救人是他们的责任。哪怕不是18个人,哪怕不是复旦的学生,搜救队收到报警都该出警,不管有没有下雨,不管是不是晚上。

2. 但不得不说,带他们下山是个很仓促的决定。因为下雨,因为山路,因为体力不支,因为人数众多,带他们下山并不是个明智的决定。尤其是现在是冬季,即使雨一直下,也不会山洪暴发。原地等到天明,如果搜救队有携带相关装备,不会有太大问题。

3. 悲剧终于发生了

“据悉,为确保学生人身安全,救援人员一路上反复叮嘱学生注意脚下安全。3点26分,救援组成员黄山风景区公安局民警张宁海同志一路打着手电护送大学生,经过一悬崖绝壁时,他细心地让光柱照亮身边的同学,全部注意力都在探险大学生身上。大家手摸着冰冷的悬崖,艰难攀缘,他在根本无路的山崖照顾着学生前行。而就在此时,张宁海为保护大学生生命安全不幸坠崖。”

也就是说,18个人不是每个人都有带手电,或头灯等照明设备。这个实在实在不专业,不专业透了。为什么组织者没有提醒或者要求带上必须的装备呢。

4. 多一点反思。虽然这样说有些不近人情,但我觉得是事实:搜救队户外知识以及装备也很不专业。根据组成来看,应该是临时组建的。因此看到照片中的武警,穿的是普通的迷彩服,没有带背包,甚至还打着伞。用的是手电,而不是头灯,而且没有带备用头灯,如果每人一个,也许就没有悲剧了。在会合后应该是找个平点的地等天亮下山。据说是有媒体压力之类的导致要连夜下山,不知是不是的。总之,不太专业的搜救队去救援太不专业的探险队,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悲剧诞生了。

痛定思痛。我们能做的,唯有期望和作为以使悲剧不再发生,而不是一劲的辱骂和删贴。

1. 这样不负责任的户外运动,还是少组织为妙;

2. 参与户外运动,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和体力准备,不要用旅游的心态去户外;

3. 虽然民警张宁海是殉职,是作为警察应有的风险,但“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道义上的责任还是要担当的。今天复旦各食堂门口都有悼念横幅。

4. 希望能有个募捐,一是给这位为复旦学子而殉职的才23岁的年轻人;一是给黄山景区搜救队买点冲锋衣和头灯什么的。因为可能近期复旦去黄山探险的人没有了,但景区的搜救工作会继续,好装备才能减少悲剧的发生。

5. 山顶的风景,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见。户外有风险,但同样有风景。准备好了,才出发。准备好了,就出发。

此外,对Outdoor一些自称为资深版友,或者登协成员的言论非常不满。撇清协会责任也就罢了,居然越俎代庖的说领队没责任,还一二三四的在分析。我一度觉得这个领队好惨,平时得罪了这么多人,现在这些人纷纷打着是他死党的名义来陷他于不义。交友不慎啊。

最后,还有些登协的人说,户外运动是理想主义者,是疯子做的事,你们这些没疯的人,不懂的。原来“理想主义”这能这样用啊,但问题在于,如果你的理想主义,是需要别人来买单,不管是父母还是警察,这样的理想主义,真的值得骄傲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