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界的烦恼

 媒体达人 2011-01-07
跨界的烦恼
                   -----媒体达人

 

几乎每天上网都能察觉到各种拼音法新词添加的速度,犹如雨后春笋般此起彼伏和生气勃勃,这个膨胀的世界确实让人目不暇接。不知从何时起,“跨界”开始闯入了人们的视野,汽车有了跨界车,广告有了跨界广告,艺术有了跨界艺术。跨界几乎成为了一种时尚,受到业界的强势追捧,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效仿和追逐的种种迹象。

在文化领域,“跨界”(crossover)俨然已是时下的流行概念,它是一种用整体的多维视角观察周边世界的结果,它是一种打破不同领域疆界的状态。说在不确定中探索也行,说在产业的需要下躁动也罢,跨界好像成了一发而不可收的大趋势,尽管很多看起来极不靠谱,但经过近乎是“撒欢儿”式的趋之若鹜之后,让本不平凡艺术市场的跨界最为迅猛,且最有冲击力。

其实,跨界应该始终有一个核心,不然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同艺术成分囫囵吞枣往一起一扔,就离开了本行的根本和精髓,“跨”出来的东西,可想而知就将成为“四不像”了。我还没来得及看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那个被张艺谋导演宣传过了头的喜剧片,让95%以上的观众感到大失所望。很多人强忍着看了半个小时就绷不住了,直呼上当,还有的观众说电影简直是在玩票,是在抢钱。三年没拍电影的张大导演,这次算是跨界“跨”出了毛病,一脚“跨”到了深潭之中。要知道,跨界首先应该了解跨界与本行是什么关系才行。跨界不光要有很多用之不尽的资源,更要始终强调遵循自己的主线,只有把主线做好了,做实了,才能有跨界的事情。

我们曾经追溯文化从业者在不同艺术形式中游走的深层次原因,其中有艺术家的本能因素,也有纯商业的炒作,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想满足自己更多的欲望。欲望多了烦恼自然随之而来,而且有可能对本行产生质疑。所以,还是把跨界当成一种创意为好,只有当纵向的东西做深了,才能把横向做出来,如果纵深的没有深入下去,横着走就毫无意义了。所谓演而优则导就是跨界的很好范例,成功也好,尝试也罢,是围绕原点的潜力发挥。总之,跨界不是每个人都能去尝试的,踏踏实实做一件事本身就是成功,况且还有足够的坚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