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说词

 心音 2011-01-08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

早上好!欢迎大家光临校史展室。

我们象山中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创立于是1927年,距今已有七十个春秋。当时的校址设在“龙门书院”,北大毕业的王捷三、张勉斋倡导兴建,张勉斋为首任校长。

象中,是人才的摇篮,在她的身上,凝聚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心血和期望。1930年,回乡认祖的著名抗日将领吉鸿昌慷慨解囊,捐献大洋一千圆,购<<万有文库>>一套2000册,至今仍在图书馆珍藏。

战火硝烟,生灵涂炭。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机轰炸,学校两易其址,最终于1941年选定“紫云观”为新校址。于是,巍巍象山脚下,有了十三位校长带领全校师生艰苦创业的光辉历程。其中樊厚甫先生德高望重,学识渊博,执教四十余年,并三次出任校长,享誉韩塬。三二级学生以拳拳之心,特意捐款修建“厚甫亭”,纪念这位教坛楷模,留下了尊敬师长的佳话。

象山中学,是传播文明的宝殿,更是韩城革命斗争的战场。这里,时刻都涌动着革命的洪流。早在1928年,共产党员孙玉如、薛子芳等人以上学或任教为名,宣传革命思想。1931年,这里建起了韩城第一个校党支部。无数热血青年,从这里出发,东渡黄河,奔赴延安,投身革命斗争。留下来的学生,或创办革命报刊,或组建“民先队”,坚持地下斗争。1947年,刘云岳、孙步楼等16 人被吸收入党,成为韩城解放事业的有生力量。

“盼星星,盼月亮”,韩城学子终于盼到了解放的一天。1948年,学校学生会成立,董继昌任首届学生会主席,并光荣出席了陕甘宁边区首届学代会为我校历史描上了辉煌光彩的一笔。

“太史故里松柏翠,象山脚下桃李香。”回首战争岁月,我们为“军大”输送了60多名学员,为国家培养了无数栋梁;喜看和平年代,历年高考名列前茅,受到表彰。1954年高考中,党治国荣获陕西省高考状元,考取清华大学,为母校添无尽风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象山中学沐改革春风,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图书楼、教学楼、教工宿办楼,拔地而起;高考连年夺魁,上省线人数年年递增,优秀教师不断涌现。而今,学校远景规划已开始实施, 象山中学,恰如一只雄鹰,即将振翅奋飞,搏击长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象山中学的全体师生必将不负时代重托,大展宏图,与时俱进,再铸新的辉煌! 

 

                                                                                       2002/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