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州的客家语言

 书城问道 2011-01-09

 在高州,现在基本没有人说自己是客家人,其实,在高州地区居住着不少客家人呢。因为高州没有“客家人”这讲法,只知道有讲“涯”话的,很少人知道讲“涯”话的为客家人。“涯”话这一称谓流行于粤西及部分广西地区。“涯”话实为客家话是稍有见识的人才知。因此外人所知不详,可能对粤西客家方言的研究人较少,在这方面的有关报道就少啦。

 

客家各镇的口音及词汇都有一定区别的。根子,新垌,云潭为较明显的三种口音,高州较流行的说法是以根子“涯”为正宗,新垌“涯”口音平和中正也认正宗,云潭口音因其声调与根子,新垌等区别较大一些,所以有一些自认正宗“涯”的人称为云潭人为云潭“子”,(同样的说法还有称电白黄岭人为黄岭“子”,云潭口音与黄岭口音较一致)带有少许对该口音的轻蔑意味。三种口音中,笔者觉得云潭口音较为抑扬顿挫(类似英语升降调);新垌口音则较为平实(是介于根子,云潭口音之间,地理位置也是如此),典型的新垌口音的四声调值与普通话四声调较一样,较有代表性,在有些资料里面高州客家话也有以新垌“涯”话作为代表;根子口音则觉珠圆玉润,音色优美。不过这三种口音并非绝对,三地接壤地区口音是向对方渐变的。也由于这地区的人员的交往频繁彼此了解,三种口音交流还是十分顺畅的。三镇口音字音相当一致,主要区别在音调上(各音调的调值高低不同),还有少量习惯用词不同。
A.云潭口音一些发h声母的字,新垌及根子口音发成x声母。如:去,响,香,墟等
B.习惯用词区别:吃晚饭,云潭—食晏;新垌—食晚。

 

    由于周围为粤语地区,高州“涯”话人绝大多数都是能讲粤语的,对外通用粤语。在高州通用粤语,就是在“涯”话地区,除了学前用到“涯”话,教学语言主要为普通话和粤语,所以客家话只限于口语。因此我们小时对不少字只知用粤语和普通话的读法而不知“涯”话的读法,随着成长理解能力提高才知本来“涯”话中就有的一些字的读法,而对口语中没有的字只好跟白话或普通话的读法。因而有些字的形成不同读法。由于受粤语的强大影响,尤其年轻人,不少字的读音近年有向粤语靠拢的趋势,不过影响也是相互的,在以“涯”话人为主的乡镇,当地占少数的粤语地区也颇受“涯”话影响,语音词汇都受影响。
  粤西东部山区高州、电白、信宜、阳春等地的客家地区实连为一大片客家聚居地,人口过百万,足以与一个粤东地区的客家大县人口相当。粤西“涯”话内部差别不大,各市县间交流不成问题。相比粤东地区的客家话,粤西“涯”话受粤语影响较大,有许多借用粤语词。大多粤西“涯”话声母引入了边擦音(粤西地区方言共有,类s音,但不同;类英语th发音,该声母在中国见于壮侗语,福建莆田话,广东台山话中也有),如死,三,四等字的声母。粤西“涯”话与粤东地区的客家话无论语音常用词都有不同,由于地域相距远,少交流,缺乏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形成象粤语广州话般普遍人懂的标准语。因此相似而交流不顺,反而不如用普通话、粤语易沟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