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政治高考备考主观题解法和答题格式解析【精品资源】 - 方法与建议 - 高中政治资源网 ...

 虚室生白 2011-01-11

高中政治高考备考主观题解法和答题格式解析【精品资源】

高中政治高考主观题的一般解法和答题格式解析


答题注意事项


1.审题时 :先审设问后审材料。通过审设问要弄清命题的限定性:


(1)知识范围限定(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要具体到课题、节题、框题)(所以知识体系很重要)


(2)方向限定(是什么—体现、道理、说明、反映问题、现象)
为什么(原因、依据、必要性、重要性、意义、作用等)
怎么办(如何解决、处理、进行、启示、设想、措施、对策

认识题(认识、说明、理解、分析、评价)


材料限定(是否要求结合材料、结合哪个材料)


对象限定(要求我们对什么分析分析)


主体限定(是从党的角度回答,还是从国家、政府、企业、个人角度回答)


数量限定(分别、以及、各、和、并)


审材料时要结合设问提取有效信息,先找出核心思想,在围绕这个核心找出相关信息;如果是表格材料,要全面解读表题、表头、数据、尾注,不可遗漏。


2.回忆、联想曾学过的与该题设问、材料相关的概念、观点、原理和其他基础知识,越全面越好。
3.整理答题思路时,一定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要根据试题的分值确定答案的详略程度,猜测答案要点可能有几个;同时要确定采用演绎式还是采用归纳式,在书写答案之前要做到胸有成竹。

4.书写答案时,文字要整齐,句子要完整,逻辑要严谨,层次要清楚,要使用学科术语,要标清序号,不可一段到头。


5、答题公式(不要颠倒顺序!):理论(原理,方法论,考点)+时政语言+引用材料+临场发挥


6、答题要渗透常用时政语言(熟悉和使用):


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五个统筹(区域经济、城乡经济、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经济与对外开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全面小康、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三个代表、先进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能力、新农村、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和平崛起等等。


题型


设问形式


答题策略


现象题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1
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整体把握;


2
在文字材料中找出所包含的全部问题;


3
把图表、数据转换为书面文字,答案中不得有数据;


4
浓缩材料,直接概括,


5.
上升为理论高度,进行分析,引入观点。


启示题


上述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
从材料、设问的关键词和材料呈现的措施中去感悟;


2.
从问题中、材料中、课本上、时政上、不同主体上、影响因素上找措施,一定要全。


3
简答原理,主要答方法,启示就是方法;


4
答案最好是方法论和材料的统一。


体现题


材料体现了×××道理(原则)等。


1
一个材料体现多个原理,要从多角度回答;


2
多个材料体现一个原理,找共同点;


3
答题格式:原理+材料中的作法(即如何体现)。


原因题


1.为什么这样做


2.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


1.答案各要点必须与设问的对象之间有因果关系;


2.答题格式:客观必然性(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可以以“是,符合……的要求为格式)+意义(作用、好处、积极影响,可以“有利于……”开头)


意义题


分析××经济意义或政治意义


1
多答为好,面要广,点要多;


2
经济意义:①根据不同主体定要点(从对国家、对企业、对居民等),②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和不同环节定要点(A根本性质: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B生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护环境、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经济结构等;C分配: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兼顾效率与公平等;D交换:繁荣市场、规范市场秩序等;E消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扩大内需、树立科学消费观等);


3.政治意义A:国家意义:巩固制度,健全民主法制;政治稳定等.B:社会意义:社会秩序的稳定等 C:政党意义:中共执政地位,党群关系,党的建设等D:民族意义:民族团结和民族繁荣,边疆稳定等B:国际意义: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形象,国家利益等


4.文化意义(略)。


措施题


我们应怎样做,请你对此提出合理化建议


1从材料中找方法:①材料呈现的是负面现象,其反向就是正确方法(如材料呈现水土流失、赤潮等,其反向就是加强环保、合理利用资源);②如果材料中呈现的是正确做法,只需对这种做法加以概括、总结即可;


2从课本知识中找方法;在解题的时候要考虑涉及的角色(个人、企业、社会、国家、党等),并结合课本知识。例: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国家——法律、政策、制度、资金支持、社会保障;社会——搞活国企、发展第三产业、发展非公经济、乡镇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者——劳动权利、培训、提高劳动技能、转变就业观念、方式)


3
从当前政策中找方法;一般先写三个代表、以人为本等(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三个代表、扩大就业、走出去、引进来、以人为本、发展循环经济、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


认识、评价题(分析说明题)


谈谈对××观点或对上述材料(现象)的认识


1
联系材料,分解设问,化大为小。把问题分解成四个小问题:①“是什么”(内容)、②“为什么”(产生的原因)、③“怎么样”(结果、意义、作用、影响等)、④“怎么办”(对策、措施、方法、建议等) 。


2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认识”类问题都有这样四个问题,应视具体题目而定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