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唐白釉双龙耳瓶的真赝对比鉴定作者:程庸
北方的邢窑白瓷与南方的越窑青瓷被称为唐朝瓷器的两大重要体系:即南青北白。邢窑双龙耳瓶是名品,通常外形为,卷足,盘口,细长颈,丰肩鼓腹,双龙作耳高耸于口沿,垂至丰肩处。双肩是用手捏塑而成,捏塑痕迹明显,做工自然。颈和肩部划双旋纹,旋纹规正,进刀均匀,线条挺刮。白釉薄,含青,为典型的唐朝邢窑白釉色。釉不施到底,表面有腐蚀痕迹,也有细小开片,或称鱼子纹。胎子灰白,紧密,打磨精细,如打磨粗糙就值得怀疑,底足粘白沙粉,这是烧造带来的痕迹,称窑粘。双龙耳瓶的器型是在晋朝鸡头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特别是吸收了阿拉伯文化的特点而形成了这个形式。器身棕眼较多,细小,放大镜下清晰可见。龙耳下端通过薄薄的白釉能看见里面胎子的开裂现象,这是重要特征,有比无好。通常仿品的特征,是肩腹太圆,明显臃肿。双龙作耳,高耸于口沿,或龙首太大,或龙首太近,影响口边倒水,显然不符合当时的使用特性。有时龙身制作得太弯,有妖冶之气,缺乏真品自然的品性。仿品白釉色泽能制作得好,但因胎釉黏结不好,有淌釉现象。鱼子纹开片也能做出,但会留下腐蚀痕迹,放大镜下清晰可见,即开片呈色一致,显然是人为开片所至。新仿品也能闻到土侵味,但不要以为这就对了,等到把瓶上所有泥土都洗干净了,过了若干时间,土侵味就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