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录(109)之故宫 武英殿陶瓷馆(4)

 荣纳堂 2023-08-23 发布于天津
转自 水一月


故宫



武英殿 · 陶瓷馆


早在距今约两万年前,我们祖先就发明了制陶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制作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夏、商之际,我国已能烧造原始瓷,到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又创烧出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展览通选一千余件具有代表性的陶瓷展品,从距今约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到民国时期,力求反映中国陶瓷绵延不断的发展历程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2021.5.23-2021.10.30 分四次进宫,才拍完武英殿陶瓷馆……

内容鸿篇,件件精美,堪比各地博物馆镇馆之宝,哪件都不舍弃之,所以,请慢下来,且听我慢慢道来……


南青北白

隋、唐、五代陶瓷(公元581~960年)

隋代陶瓷生产承前启后,无论在造型还是装饰方面,均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四系盘口瓶、双联瓶、四系罐、高足盘、鱼篓式罐等,均为隋代瓷器中的典型器物。刻划的忍冬纹、相间排列的模印花朵与花叶纹,均属于隋代瓷器上代表性纹饰。隋代瓷器普遍胎体较厚重,施釉不到底,流釉现象较严重。

唐代是中国陶瓷生产蓬勃发展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器物造型千姿百态、纹饰丰富优美。陆羽《茶经》提到的当时著名瓷窑就有越州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邢州窑等。饮茶风俗的普及和饮酒风气的盛行,进一步刺激了制瓷业的发展。陶瓷器已成为人们日常饮食、陈设和随葬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更使中国陶瓷作为特产而开始大量销往亚、非地区,成为中外友好往来的物证。

五代时期的陶瓷继承唐末遗风,不但胎体明显变薄,而且更加注重器物造型的优美和装饰工艺的精细,为宋代陶瓷生产高峰的出现奠定了工艺基础。

承前启后的隋代青瓷和白瓷

隋代瓷器以青瓷为主,南北方均有烧造。装饰多以简单的刻、划花为主,常用朵花与几何纹或草叶纹等相间排列,组成团状或带状图案,时代特征鲜明。隋代白瓷质量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造型更加规整、胎质更显洁白细腻、釉质愈发匀净光亮。盘口四系瓶、双联瓶、高足盘等,均堪称隋代陶瓷中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造型。

寿州窑青釉刻划莲瓣纹四系盘口瓶

 隋(581~618年)

 高41.9cm 口径14.5cm 底径13.3cm 

瓶盘口、束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渐收敛,近底处外撇。肩部置4个由双股泥条做成的竖系。内、外施青釉,外壁釉仅施到腹下部。釉面开细碎纹片。通体釉下划花、印花装饰。颈部、肩部均戳印圆圈纹。肩部饰两层划花纹饰,上为覆莲瓣纹,下为忍冬纹。腹部饰3层划花纹饰,上、下均为覆莲瓣纹,中间为忍冬纹。每层纹饰之间均以弦纹相隔。从造型、胎釉和装饰特征看,此瓶应属于安徽淮南隋代寿州窑产品。寿州窑瓷器受限于胎土质量较差,精品不多见,此瓶堪称寿州窑青瓷中的精品,弥足珍贵。

青釉盘口瓶

隋(581~618年)

高32.5cm 口径7.5cm 底径9.8cm

瓶盘口、短束颈、溜肩、橄榄形腹、圈足。内、外施青釉,外壁仅上半截施釉,釉层透明,垂流现象较严重。釉面开有细碎纹片。隋代青瓷基本上继承南北朝青瓷造型风格,但又有所变化,并创造出一些新的器形。常见器物有盘口壶、鸡首壶、瓶、高足盘、带系罐、碗、尊、灯和烛台等日常生活用具。瓶系由北朝盘口瓶演变而来,主要变化是颈变细长,腹略增大,略呈椭圆形,且有单体双体之分。从此瓶的造型、胎质和釉质看,都具有隋代青瓷的典型风格。

 白釉杯 

 隋(581~618年)

 高9.5cm 口径12.5cm 底径5.1cm 

敞口、深腹、饼形实足、足墙外撇。内、外均施白釉,外壁施釉不到底。釉面有开片纹。隋代白釉碗传世很少,完整器物更为难得。此碗胎质白细,釉色莹润,堪称隋代白瓷中的精品。

洪州窑青釉刻划莲瓣纹兔钮权

 隋(581~618年)

 高12cm 底径12.7cm 

权呈钟形。中空,平底,底心开一圆孔,平顶,顶部置一兔形钮。外壁施青釉,施釉不到底,釉的玻璃质感较强,釉面开细碎纹片。顶部兔钮四周刻划莲瓣纹;外壁近顶处戳印6个团花,间隔处刻划竖条纹;腹部刻划莲瓣纹,莲瓣内戳印花叶纹。 从造型、胎釉、纹饰等特征看,此权应为江西省丰城市隋代洪洲窑产品。

白釉鱼篓式罐

隋(581~618年)

18.4cm 口径9.8cm 底径14.6cm

罐造型似鱼篓。圆唇、短颈、溜肩、深腹、平底。胎色洁白。内、外施白釉,釉薄而匀,釉面布满细碎开片纹。外底无釉,有后刻“元和宝用丁亥年造”款。此罐造型饱满,给人以端庄优雅之美感,堪称隋代白瓷的代表作。隋代白瓷在继承北朝白瓷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又有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器物造型更加规整,釉层更加均匀,釉面更加匀净,釉色更加洁白等。

绿釉塑贴盘龙托莲花形带盖博山炉

 隋(581~618年)

 通高31cm 盘直径18.5cm 足径8cm 

炉敞口、深弧腹、瘦底,下承以高柄,柄下接托盘。炉外壁刻莲瓣纹,高柄塑贴两条盘旋而上的盘龙,龙爪上托顶部托起炉身。炉附山形盖,盖面塑贴4层莲瓣纹,每个莲瓣均刻划卷云纹,呈现山峦叠嶂之势。通体施低温铅绿釉。博山炉,亦称博山香炉、博山香熏等,盛行于汉、晋时期,此后亦有制作,常见青铜质和陶瓷质。相传古时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这种炉的山形盖因融三座仙山于一体而设计,故名“博山”,“博”乃“大”,“多”之意。

相州窑淡青釉刻弦纹双系罐

隋(581~618年)

12.3cm 口径3.9cm 足径5.6cm

罐短颈、丰肩、橄榄形腹、饼形实足。肩部对称置双股泥条做成的竖系。内、外施淡青釉,外部施釉不到底。腹中部凸起一道弦纹。双系罐是隋、唐时期流行的罐式,北方窑场几乎都有烧造。河南安阳相州窑是北方重要窑口之一,始烧于北朝盛烧于隋代,以烧造青瓷为主,兼烧白瓷。青瓷胎色灰白,胎质细腻坚致。釉色略有差异,深者青绿,浅者淡青,釉面大都开有细碎纹片。


“类玉类冰”的越窑青瓷和“类银类雪”的邢窑白瓷


唐代,瓷器已成为最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器之一。饮茶风俗的流行和普及,更提高了瓷器作为茶具的文化品味。唐代瓷器生产总体形成“南青北白”的地域特征,即南方以青瓷为主、北方以白瓷为主。代表当时最高制瓷工艺水平的是南方主要烧造青瓷的越窑和北方主要烧造白瓷的邢窑,唐代茶圣陆羽《茶经》形容越窑青瓷“类玉类冰”、邢窑白瓷“类银类雪”。这两个瓷窑的产品均造型规整、工艺精湛、釉色美观,颇受世人青睐。

越窑 

越窑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唐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诗中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句。今人所谓越窑,系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北宋以前瓷窑的统称。越窑制瓷渊源可以上溯至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自东汉创烧成熟青瓷后,其制瓷业不断发展,先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时期和唐、五代、北宋早期的全盛期,至北宋中期衰落,曾一度为宫廷烧造过贡瓷。所产瓷器始终以青瓷为主,汉至南朝还烧造少量黑釉瓷。唐至北宋时期的秘色瓷代表了越窑青瓷的最高水平。越窑瓷器除了行销全国各地以外,从唐代开始还大量外销亚、非各国。

 越窑秘色瓷执壶 

 唐(618~907年)

 高14.2cm 口径6.1cm 足径7.4cm 

壶撇口、束颈、溜肩、鼓腹,腹下收敛,浅圈足。圈足上留有五个支烧痕。颈部一侧置八棱短流,另一侧口、肩之间置曲柄。内、外施釉,釉色青中闪黄,釉层晶莹透澈,釉面开细小纹片。唐代称这种有柄有流的执壶为注子。该青釉执壶系陈万里先生(1892~1969年)于1936年在浙江省绍兴市得到,同时得到的还有一件,与这件器物几乎完全一样,二者均于1936年出土于浙江省绍兴市唐代户部侍郎北海王府君(叔文)大人墓,墓志砖上有“元和五年”纪年,元和五年即公元810年。由于出土这两件瓷器墓葬之主人为户部侍郎的夫人,唐代户部侍郎的官职为正四品下,且这件越窑青釉执壶造型规整,胎釉精细,非同一般,因此,应属于秘色瓷范畴。这件执壶被确认为秘色瓷的重要意义在于其有确切年代可考,故可作为唐代越窑秘色瓷断代的标准器。它反映了9世纪初越窑秘色瓷的烧造水平。1954年,陈万里先生曾将自己收藏的一批瓷器捐赠给故宫博物院,其中包括两件造型、釉色基本相同的 越窑 秘色瓷执壶,此为其中之一。

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

唐(618~907年)

21.7cm 口径2.3cm 足径7.9cm

瓶足部以上呈八棱形。口微撒、细长颈、丰肩、鼓腹,腹下收敛,浅圈足。内、外施青釉,釉层薄而均匀。此瓶造型和釉色与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唐代塔基地宫出土的唐代越窑秘色瓷八棱瓶近似,因此,亦属于唐代越窑秘色瓷,代表当时青瓷制作的最高水平。

 御窑秘色瓷净瓶

 唐(618~907年)

 高22.4cm 口径2.3cm 足径7.3cm 

瓶口微敛、细长颈、鼓腹、浅圈足。内、外施青釉,釉层薄而均匀。所谓“秘色瓷”,系指唐至北宋时期越窑烧造的专门用来进贡朝廷的高级青瓷,因釉色青绿、臣庶不得使用,故名“秘色”。此瓶造型优美,器形完整,作工精湛,具有唐代秘色瓷的典型特征。

越窑青釉葵口碗

唐(618~907年)

4.5cm 口径12cm 底径5.3cm

碗五瓣葵口、深腹、浅圈足。圈足稍宽。内、外施青釉,足端无釉,留有支烧痕。外壁对应5个葵口压出5道凹线。

 越窑青釉镂空壸( kǔn)门砚台 

 唐(618~907年)

高3.9cm 口径16.6cm 足径13.4cm 

砚面圆形略凹,与口沿相隔一道蓄墨汁用沟槽。外壁口下凹进,外撇圈足镂有7个花瓣形壸门。内、外施青釉,釉薄而均匀,圆形研面无釉。

越窑青釉璧形底碗

唐(618~907年)

3.5cm 口径14.4cm 足径6.6cm

碗敞口、斜直壁、璧形底。碗内、外和外底均施青釉。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最著名的青瓷窑,白东汉开始烧造瓷器,延续烧造至宋代,其中唐、五代时期是其生产的鼎盛时期。唐代陆羽《茶经》曾评论越窑碗日:“碗,越州上。”又言:“越瓷青而茶色绿。”可见越窑所产茶碗在当时已颇受青睐。

 黄釉跳刀席纹双系执壶 

 唐(618~907年)

 高14.2cm 口径6.5cm 足径9.4cm 

壶撇口、束颈、平肩、鼓腹,腹下略收敛,饼形实足。肩部一侧置短流,流口平削,上刻5道弦纹,另一侧口、腹之间置曲柄,肩部另外两侧对称置双竖系。内、外施黄釉,外壁施釉不到底。肩部刻两道弦纹,腹部有以“跳刀”法装饰的席纹。近足处刻划3道弦纹。黄釉席纹执壶是唐代北方流行的酒器。此执壶造型饱满,体态稳重,堪称唐代执壶的代表作。


青釉腰鼓

唐(618~907年)

17cm 口径9.8cm

鼓中空,两头口径相若,束腰。外施青釉,釉色青中闪黄。唐代瓷质腰鼓见有青釉、花釉等品种。此腰鼓是研究唐代乐器的珍贵实物资料。

邢窑 

邢窑的中心窑场位于今河北省内丘县、临城县因这一地域在唐代隶属邢州管辖,故名。始烧于隋代,唐代为繁荣期。盛产白瓷,胎质细腻,釉色洁白。唐代陆羽《茶经》中有邢瓷“类银“类雪”的记载。唐代邢窑白瓷曾一度被朝廷纳为贡品。唐代李肇《唐国史补》曰:“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说明邢窑白瓷在当时深受人们喜爱。

 邢窑白釉璧形底碗 

 唐(618~907年)

 高4.7cm 口径15.6cm 足径6.7cm 

碗唇口,壁斜出,与水平面呈约45°角璧形底。釉质洁白莹润。璧形底碗始见于唐代,以底足似璧而得名,当时南北方瓷窑普遍烧造,如河北邢窑、定窑,河南巩县窑,山西浑源窑,陕西耀州窑,浙江越窑,湖南长沙窑等,都有烧造。外国的很多古城、古遗址中也曾出土中国的璧形底瓷碗。这种碗的品种主要是白瓷和青瓷。口边有唇口和不带唇口两种。碗壁有的直壁斜出,有的微带弧度。足一般宽而浅,中心圆形凹进处有的施釉,有的不施釉。

白釉刻划朵花纹“丁道刚作瓶大好”铭花口执壶

唐(618~907年)

11.2cm 口径3.3cm 足径4.5cm

瓶口呈花朵形、束颈、溜肩、鼓腹,腹下收敛,圈足微外撇。内、外施白釉,釉面开有细小纹片。右侧口、肩之间置人面曲柄,肩部刻弦纹和花瓣纹,腹部刻划朵花纹,并刻划“丁道刚作瓶大好”。外底刻“记”字。此瓶造型新颖,尤其在腹部和外底刻划铭文,愈显其珍贵,所署广告语“丁道刚作瓶大好”,反映出当时商品已有竞争。

 邢窑白釉花式碗 

 唐(618~907年)

 高4cm 口径12.5cm 足径5.9cm 

碗呈五瓣花式。敞口、深弧腹、圈足。胎色灰白。内、外施白釉,足端无釉。内底刻划2道弦纹,外壁刻划5道弦纹。 唐代白瓷造型虽注重配合实用功能,但器物的一些部位,特别是口沿部位,却往往模仿花瓣。此碗通体呈盛开的花形,为唐代定窑瓷器造型的又一创新。其新颖别致的形体,美观大方,显得既实用又典雅。

邢窑白釉刻弦纹瓶

唐(618~907年)

14.4cm 口径6cm 底径4.5cm

瓶撇口、短颈、溜肩、肩以下渐收敛、平底。胎质细腻洁白。通体施白釉,釉面洁净。通体除肩部刻划两组弦纹外,别无他饰。传世和出土唐代邢窑白瓷以盘、碗最为多见,瓶类罕见。此瓶形体端庄秀美,釉面洁白无瑕,传世仅此一件,弥足珍贵。在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日本、埃及等国均曾出士过唐代邢窑白瓷标本,说明唐代邢窑白瓷曾远销海外。

 邢窑白釉褐彩子母狮塑像 

  唐(618~907年)

 高10.8cm 底边长6.3cm 

母狮昂首,双眼圆瞪,转头目视远方。其双耳直立,张口露齿,长须卷发,前腿直,后腿曲,尾上卷,伏卧于台上。一只幼狮伏于母狮双腿间。母狮眼睛、腿部和幼狮眼睛等处均涂点褐彩。台呈方形,周边施褐色釉,釉厚处呈黑色。唐代由于经济文化发达,制瓷业获得很大发展,尤其是北方邢窑在这一时期制瓷品种增多、器物造型更加新颖多样。此件白釉子母狮塑像,设计精巧,姿态生动,浑厚古朴,堪称唐代瓷塑艺术的杰作。

定窑白釉刻划绦带纹皮囊壶

唐(618~907年)

壶小喇叭口,半环形提梁,上腹略窄,下腹略宽,平底。胎质细白而坚致,通体施白釉,釉色匀净光润,白中略泛黄,口与腹衔接处有仿针脚纹装饰,壶身两侧为仿皮袋缝合的起线装饰,上腹两侧刻划绦带纹,其上戳印联珠纹。此器系清宫旧藏,为河北曲阳定窑烧造。瓷质皮萎壶系仿西城游牧民族盛水用的皮质袋器制作而成公元9世纪的唐墓中多有出士,盛行于辽代。

 定窑白釉盒 

  唐(618~907年)

 高6.9cm 口径9.8cm 足径5.4cm 

盒呈圆形,上、下子母口扣合,直壁,盖顶隆起,腹向下收,平底,圈足。胎壁较厚,胎质坚硬。里外施白釉,釉色洁白,釉面莹润,为典型唐代定窑产品。唐代瓷盒以圆形为主,多为素面,至晚唐、五代时期盒面多以刻划花装饰,圈足逐渐增高且外撇。唐代瓷盒主要为日用器,多用于盛放妇女化妆品,有粉盒、硃盒、油盒、黛盒等,也有药盒、镜盒或专门盛放香料之盒。


定窑白釉四足水丞

唐(618~907年)

7.8cm 口径4cm 足径6.3cm

水丞直口、短颈、丰肩、直腹、腹下斜收、平底。内、外均施白釉,外壁施釉不到底,釉色白中泛青。水丞腹部均匀分布4条仿皮条装饰,条带顶端对应的肩部各有一圆形饰物,模仿铆钉。条带下端接4只兽形足。水丞造型规整,胎体较厚,露胎处呈灰白色。

 定窑白釉花式碗 

 唐(618~907年)

 高3.6cm 口径12.5cm 足径5.2cm 

碗呈5瓣花形。敞口,深弧腹,矮圈足。胎色灰白。里、外满釉,足端无釉。此碗胎体厚实,胎色白中泛灰。为取得洁白效果,通常要先在胎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士,再罩透明釉。从施釉方法和胎土的颜色看,此碗当为河北曲阳涧磁村窑产品。

定窑白釉碗

唐(618~907年)

3.6cm 口径12.5cm 足径5.2cm

碗唇口、深弧腹、饼形实足。外底中心有圆形凹进。碗内、外施釉,外底仅中心圆形凹进内有釉,余处无釉。胎体洁白。釉面光亮无杂质。唇口碗是中唐以后典型的茶碗造型,在白瓷碗中最为多见。唇口的作法是在坏体成型后,把口边向外折翻过来并手捏使其黏合,口外即形成一周当出的唇状边,习称唇口。

 白釉梅瓶 

 唐(618~907年)

 高42.5cm 口径9cm 底径17.5cm 

梅瓶圆唇、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平底。胎质细腻,胎色洁白,釉面光洁无任何杂质,布满均匀细碎的开片纹。釉层透明度较高,玻璃质感较强。

白釉罐

唐(618~907年)

16.2cm 口径7.3cm 底径8.3cm

罐翻口,圆唇,颈极短,溜肩,鼓腹,腹下收敛,平底。胎色洁白,内、外施白釉,外壁施釉不到底,釉面开细碎纹片。


白釉双龙柄

盘口瓶

 唐(618~907年)

 高38cm 口径9.2cm 底径10.6cm 

瓶盘口、束颈、丰肩、鼓腹,腹下收敛。近底处外撇,平底。口、肩之间对称置龙形柄,龙首向下弯曲,嘴衔瓶口。胎体洁白。内、外施白釉,外壁施釉不到底,釉面开有纹片。瓷质双龙柄瓶流行于唐代,品种除白釉外,还有青釉、三彩等。

 白釉军持 

 唐(618~907年)

 高25cm 口径1.4cm 足径7.7cm 

军持小口、细长颈,颈部从下往上三分之二处出相轮,丰肩,鼓腹,腹下收敛,外撇实足,外底略上凹。腹部一侧置盅状流。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略泛黄,釉面开有细碎纹片。一般认为“军持”是印度语的译音,也称“君迟”“君持”意为水瓶,系佛教僧侣饮水或净于用器。

白釉刻弦纹烛台

唐(618~907年)

22cm 口径5cm 足径13.3cm

烛台圆筒形口,下接小承盘,小承盘下接弦纹柱,柱下接大承盘,大承盘下有外撇圈足。内、外施白釉,圈足内无釉。

 白釉塑贴盘龙烛台 

 唐(618~907年)

 高21cm 口径4.5cm 足径12.5cm 

烛台圆筒形口下接小承盘,小承盘下接塑贴盘蟠龙柱,柱下接大承盘,大承盘下有外撇圈足。内、外施白釉,圈足内无釉,釉面斑驳。柱身塑贴的两条盘龙,追逐争斗,形态威猛。

巩县窑白釉带盖三足樽

唐(618~907年)

通高26.7cm 口径19.2cm 底径20.5cm

樽桶形腹、平底上凹,承以3 只兽蹄形足。附拱顶平沿圆盖,盖顶置花苞形钮。胎色洁白。内、外先施白色化妆土,再施透明釉,釉面有土浸。河南省巩县 (现巩义市) 黄冶窑是一处隋唐时期窑址,以烧造三彩釉陶为主,兼烧白瓷、青花瓷、白釉绿彩瓷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