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蓝鳍金枪鱼种群濒危_CCTV.com_中国中央电视台 2009年6月9日...[视频]蓝鳍金枪鱼种群濒危,... 日本近畿大学水产研究所从1970年开始进行蓝鳍金枪鱼的研究,2002年,这家研究所在全球首次成功实现这种金枪鱼的“完全养殖”... news.cctv.com/world/20090609/100111.shtml 2010-12-23 - 百度快照 |
国外正兴起养殖金枪鱼 | 目前在国外已有多个国家掀起养殖金枪鱼的热潮。金枪鱼是一种高档鱼,更是世界最名贵的海洋经济鱼类之一。全世界金枪鱼有30多个品种,我国也有10多个品种,金枪鱼一般体长40~70cm,体重2~5Kg。个体大者体长可达2~3m,重达200~500Kg,主要以鱼、虾、头足类及大型浮游动物为食,养殖时喂以新鲜或冷冻饵料,食量较大,所以长得颇为肥腴。 金枪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其中尤以蓝鳍鲔、黑鲔、黄鳍鲔、长鳍鲔、大目鲔等金枪鱼品种最为昂贵,堪称鱼片中的极品。金枪鱼类在国际市场上很抢手,是欧美及亚洲许多国家畅销的名贵海产鱼类。目前许多国家十分看好金枪鱼市场前景,过去国际市场上出售的金枪鱼均来自海洋捕捞,但最近几年有多个国家已掀起养殖金枪鱼的热潮,从海中捕到的中小金枪鱼放到直径40~50m,水深约40~60m的大网箱中暂养,因为金枪鱼对声音和任何动静都很敏感,而且怕光,所以养殖网箱深度极为重要。近年来澳大利亚把捕捞的中小金枪鱼作为养殖对象,从12月开始养到翌年4月底结束,年产量超过8000吨,经过养大养肥的金枪鱼出口,每Kg价格提高一倍。西班牙已建有6个金枪鱼养殖场,意大利2001年新办2个养殖场,马尔他、克罗地亚到2001年各有2个金枪鱼养殖常我国东海和南海也有金枪鱼分布,但据了解,目前养殖仍处于空白状态,各地市场基本没有金枪鱼出售。因此,可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研究开发金枪鱼养殖业,借鉴国外暂养经验来提高附加值和效益。同时要重视研究开发金枪鱼的人工繁育、培育稚鱼,解决所需的种苗。发展金枪鱼养殖市场空间广阔、效益较好,且增加海水高档名优品种及出口创汇,增加地区和养殖户经济收入都大有可为。 |
|
全球养殖金枪鱼需求日益强劲 | | ![]() | 来源: 互联网 发布日期: 2003-8-25 17:25:00 | 从生产成本和消费者的喜好来看,今后金枪鱼消费将成为主流,生鲜市场将拓展,生鲜金枪鱼加工成条块或条片的需求强劲,因此养殖金枪鱼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由于可供养殖的野生金枪鱼数量限制,金枪鱼养殖量仍较少。要长远解决金枪鱼来源问题,必须注意发展人工孵化,培育稚鱼,该方法可降低野生资源的压力。目前国际上相关研究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是金枪鱼人工繁育要实现产业化,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希望对大家提供些许有益的启示。 一、金枪鱼养殖兴旺 金枪鱼是一种高档经济鱼类,深受日本、美国和欧洲人民的喜爱。过去市场上出售的金枪鱼均来自海洋捕捞。但最近几年养殖金枪鱼已日益普遍,主要是将捕捞的野生金枪鱼放到大型网箱中蓄养,待非鱼迅时出售,以获得较高的附加值。围网捕获的金枪鱼多放在船上网箱内,由渔场运到停泊在接近陆地的蓄养网箱内,通常使用的网箱直径为40-50米,设置于水深约40—60米海域。因为金枪鱼对声音和任何动静都很敏感,而且怕光,因此网箱深度是极为重要的因素。金枪鱼转肉率非常低,通常喂以新鲜或冷冻饵料,而且每天的摄食量很大。 马苏金枪鱼养殖是澳大利亚养殖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于1991年开始养殖,林肯港是全球最大的金枪鱼养殖基地。养殖业者通常将近海捕获的中小型金枪鱼作为蓄养对象,养殖期从12月起到翌年4月底结束。经蓄养不仅可以活用马苏金枪鱼的渔获物,而且其生产额和价格也超过塔斯马尼亚的鲑鱼养殖。澳大利亚渔民一般将捕获的大型金枪鱼直接出口,但捕获的小型鱼经过蓄养,出口量则增加2-3倍,也就是养殖企业可以保证渔民获得比捕获大型鱼后直接出口所得的报酬还要高。这种蓄养金枪鱼已在澳大利亚国内零售,每年生产量超过8000吨,至2001年10月为止,其冷冻产品的产量约6500吨,新鲜产品约1500吨,并出口至日本。经过养肥养大后出口至日本的金枪鱼,每公斤的价格可提高一倍。 地中海蓄养的金枪鱼则为大个体,从5月下旬开始,在西班牙、马耳他等地进行人工养殖,养至7月底,每尾都在200公斤左右,甚至300公斤。2000年在地中海沿岸的马耳他、意大利等地已大规模开展金枪鱼养殖,而且在这些地区正等待政府颁发养殖许可证。西班牙科学研究中心人员经过两年的基本研究调查,证实金枪鱼可在该国巴瓦特地区的网箱内进行繁殖,该地区金枪鱼以地中海为产卵场,在洄游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是金枪鱼成熟期,该国科学家在网箱内投食激素加速成熟,使得金枪鱼得以产卵成功。由于网箱养殖获得成功,西班牙在地中海又新增加了养殖设备。马耳他和克罗地亚原来各有一个金枪鱼养殖场,2000年各增加一个,意大利在西西里岛新开了两个养殖场,葡萄牙也出现新的养殖地区。目前地中海掀起金枪鱼养殖热潮,已经出现有些从政府取得养殖许可证的公司(不仅是水产公司)出租其养殖场的事业。 由美洲热带金枪鱼养护委和日本海外渔业协力财团(OFCF)与巴拿马政府联合执行的计划,成功地在陆上水槽繁殖出黄鳍金枪鱼,该计划自1996年中期即在巴拿马大进行,黄鳍金抢鱼已能整年进行繁殖,繁殖的日平均水温为23.5℃-29.8℃。 日本早在26年前就从事金枪鱼类的养殖,探讨人工孵化进行全饲养种苗和养殖的可能性。2000年日本和歌山县内的近畿大学水产研究所白滨实验场进行人工孵化生产种苗,孵化仔鱼1万尾获得成功,首创新纪录。研究者认为金枪鱼很有成为完全人工养殖的新鱼种。 日本就像地中海和澳大利样,正成为金枪鱼的主要养殖区。日本境内有18个金枪鱼养殖场。年蓄养金枪鱼类产量为l.3万吨左右,而当年水产厅公布的数字,金枪鱼片的供给量为44.6万吨,比1998年增加了l.4%,其中常年蓄养金枪鱼增加了一倍。扩大蓄养金枪鱼,主要是因为天然金枪鱼的供给减少,为了减轻供需矛盾,才大量蓄养金枪鱼。 二、养殖产量有增无减 由于全球金枪鱼养殖呈扩大之势,养殖产量在增加。1999年全球养殖金枪鱼总产量为1.3万吨,2000年超过1.5万吨,2001年猛增至2万吨,其中,地中海各国的金枪鱼养殖产量,西班牙约8000吨(冷冻占60%),马耳他800-1000吨(冷冻占80%),意大利800-1000吨(全部冷冻),克罗地亚1000吨(全部冷冻),从西班牙移至克罗地亚养殖的有300吨(全部冷冻)。日本产量约500吨,预计今后养殖金枪鱼的产量还会再增加。 日本、美国和欧洲是金枪鱼的主要消费国和地区。自1993年以来,美国人均金枪鱼消费量连续八年列居水产品之首。2000年消费量为1.63公斤,较1999年增加4.5克,是最受美国人民青睐的海产品。日本金枪鱼生鱼片市场一年约有45万吨,其中,冷冻占75%,生鲜占25%,但目前冷冻金枪鱼的供应量过剩,市场呈现低迷。而四年前日本就开始销售澳大利亚养殖的马苏金枪鱼和本国奄美(集中在冲绳)养殖的金枪鱼。养殖金枪鱼在日本大型超市连锁店积极的贩卖热潮下,正逐渐博得市民的喜爱。以连锁店为中心销售的澳大利亚养殖马苏金枪鱼持续平稳,去年鱼价比前年上升约20%,最近日本水产公司计划采购澳大利亚养殖马苏金枪鱼约700吨,奄美养殖金枪鱼130吨,其他地区金枪鱼400吨,所采购的生鲜金枪鱼金额达70亿日元,其中,养殖金枪鱼的采购金额为30亿日元。 2001年墨西哥养殖的黄鳍金枪鱼有1000吨销往日本。由于鱼体小(约在15-20公斤左右),容易处理,品质鲜度佳,市场评价处于容易处理的价格带,整尾出售具有附加值。今后蓄养黄鳍金枪鱼将会有相当的市场拓展空间。 |
日本(株)道水集团高野元宏社长率团到莆考察金枪鱼养殖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0-11-18 16:32:21
日本(株)道水集团是日本国内最早开发金枪鱼人工养殖的企业,并积极地向海外扩张发展金枪鱼养殖,在马耳他、墨西哥等国家建立了金枪鱼养殖基地。2010年11月16日高野元宏社长率领日本(株)道水集团金枪鱼养殖考察团一行5人莅临莆田考察,莆田市市长特别助理李钧带领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莆田市外经贸局、莆田市发改委、莆田市科技局、秀屿区政府等相关部门,陪同日本考察团到秀屿区平海湾进行考察,考察期间日本考察团详细了解了我市的海域资源情况、水产养殖现状以及投资环境。
金枪鱼是一种营养价值高、肉质鲜美的健康现代食品,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深受消费者青睐,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金枪鱼消费市场亦逐步形成,年消费量达7000-8000吨。金枪鱼野生资源,由于人类的大量采捕而日益衰竭,为保护金枪鱼资源,世界各地纷纷采取配额捕捞制度,导致金枪鱼市场供不应求,市场价格日益攀升,达到700-1000元/公斤。开展金枪鱼人工养殖可有效缓解当前金枪鱼市场供求矛盾,促进海水养殖向外海延伸,拓展养殖空间。 |
台湾成功地将金枪鱼幼鱼养殖成生鱼片级金枪鱼 | | ![]() | 发布时间:2005-3-4 浏览量:1286 信息来源:中国渔政指挥中心 | 据台北日报报道,体重1公斤的小黄鳍金枪鱼的价格只有3美元,而一条25公斤的生鱼片级的金枪鱼的价格则可达到其100倍。基于此,台湾渔业研究所开始研究金枪鱼幼鱼养成技术。
他们利用表层下集鱼装置吸引足够的黄鳍金枪鱼幼鱼以便全方位发展生鱼片级金枪鱼渔业,同时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法恢复日益下降的资源。根据大个体的金枪鱼有高度洄游的习性,而小金枪鱼喜欢栖息在海中固定物体附近的特点,渔业研究所开发了表层下集鱼装置。集鱼装置由大约100个直径30厘米的中空ABS耐压浮子组成,浮子系结在框格网状结构的绳索上,利用混凝土块将其固定在海底。吸引装置被放置在离岸12海里的金枪鱼洄游路线上。一段时间后,海草开始生长,其他海洋生物也开始聚集,形成新的环境,吸引小金枪鱼停留、生活。在一定季节,待到金枪鱼长成足够大,便可在短时间内大量钓获。
自2003年开始,已有12套集鱼装置安放在台湾的西南沿海,每套装置价值3万美元。一年大约捕获鱼类1000吨,其中三分之一为黄鳍金枪鱼。
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台湾成功地将体重小于1公斤的黄鳍金枪鱼幼鱼养殖成30公斤左右的生鱼片级的金枪鱼。在1月17日台湾的农业委员会渔业研究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一条30公斤左右的黄鳍金枪鱼吸引了许多人的眼光。
这种黄鳍金枪鱼被限制在近岸的“网箱”内,渔业研究所利用自己的喂养系统保证其自由捕食,自由活动。其脂肪含量比野生金枪鱼高出5—10倍。研究人员相信再过2—3年,一旦这种方式达到商业化规模,许多生鱼片爱好者将会出高价购买。
(摘译自www. 台湾 2005年2月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