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变泉的来源

 泉源阁 2011-01-12

钱变泉的来源

 

     收藏钱币的人都知道,西汉时期,王莽所铸货币钱文上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字——“泉”。有不少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有人说什么“泉”是“钱”的白字、异体字。其实,王莽之“泉”是其为篡夺西汉皇帝宝座、利用“谶纬信息活动”而在钱文上所做的一篇别有用心的文章。

王莽“泉”字钱币的由来,出自他在《王莽传》一文中,“今百姓咸言皇天格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夫‘刘’之为字,卯、金、刀也。正月刚卯,金、刀之得皆不得行”。王莽觉得王铢钱“铢”字的“金”,有繁体“刘”姓“金”和“刀”的标记。为避免讳忌,尽废五铢钱,并将其于居摄二年所铸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等我,都在公元九年一律废止,并将“钱”一律改称为“泉”,先后铸有“大泉五十”、“小泉直一”、“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以及“货泉”、“布泉”等等。

泉,是先秦古人企盼金钱的来源如泉流这种朴素情结的表达。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乾部》:“古者货贝而宝龟,周太公立九国圜法,乃有泉;至秦废贝行钱”。《史记·平淮书》史谈到半两钱、五铢钱有40多次,都使用“钱”字,无一处“泉”字。百余年后,王莽为篡夺汉朝政权,又将“钱”改为“泉”。清王聘珍《九经学》称今《周礼》“泉”字皆为后人所改。

王莽钱之“泉”的意境,经考证,其含义大概有三点。

一篆书“泉”的本身具有“源泉”的条形。王莽钱特征的阳文悬针篆书“直竖中断”之泉,寓意他实行的币制改革,如潺潺流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是取“泉”之流遍之意。《周礼·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出入”。郑玄注:“布泉也,布读为宣布之布,其藏曰泉,取名于水泉,其流行无不遍入出”。《汉书·食货志》:“故货,宝于金,利于刀,流于泉。”颜师古注:“如淳曰‘流行如泉也’”。王莽之“泉”,其实质是期望通过他进行的由“纪重货币”到“纪值货币”的币制改革,解决长期以来汉朝钱币制度上的弊端。事实上,他的“纪值货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期以来在商品贸易上带来的换算不便、找零困难、称量繁琐等矛盾,加快了商品贸易的扩大。

三是将钱文冠以“泉”字,表明“泉”为国家经济命脉的象征,国家将强化货币管理,严禁诸侯国私自铸钱。我们从他的“地皇”年号可窥见一斑。远古神话中的“三皇”之一地皇,撑开了人类一片天地,白昼分明使“地”成为宝藏,而地中之水则人类生命的源泉。我国最早的货币——贝壳、珍珠、乌龟都来自水中。《诗·小雅·四月》:“相彼泉水,载清载浊”。王莽八大纲领中之“实行专制制度”,其中就有山上水中的天然资源,都为国家所有,由政府开采。山上有泉,水中有宝,则表明王莽钱币之所以冠以“泉”的深刻含义。然而王莽所搞的五花八门的钱币制度,严重扰乱了民心,危害了社会安定,经济危机重重,最终导致了王莽政权的覆灭。

                          

撰稿:上海造币厂  章    

      200711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