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大海之燕 2011-01-13
人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大众的盲目与选择的无意识

在电影《穿普拉达的恶魔》里,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的米兰达有这样一段话:“你觉得这跟你无关?你打开了的衣橱,选择了身上那件松垮的蓝色绒线衫,因为你告诉世人自己的人生如此重要,以至于没有时间关心穿着。但你要知道那件衣服不仅仅是蓝色,不是绿色,也不是青色而是天蓝色。……你也轻易忽视了很多,像奥斯卡?德拉伦塔在2002年设计过一系列天蓝色的晚礼服,然后……好像是圣罗兰又设计出天蓝色的军式夹克衫,然后天蓝色就成了其他8位不同设计师的最爱,并放入其名下的商店,再然后才慢慢渗入了可悲的CC,这才让你从他们的打折货中把它找到……总之,那蓝色值上百万,花费了数不尽的心血。滑稽的是,你竟然认为是你选择了这个蓝色,让自己远离时尚界,事实却是,是这个屋子里的人帮你从一堆衣服里选择了这件绒线衫。”

人们往往以为是自己作出了选择,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羊群效应

有则幽默讲: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没有地方落座,于是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后来的了。这时,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聪明的你应该很快就能明白什么是羊群效应。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旁边可能有的狼和不远处更好的草。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法国科学家让亨利?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松毛虫实验。他把若干松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在花盆的不远处,又撒了一些松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松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这一走就是七天七夜,饥饿劳累的松毛虫尽数死去。而可悲的是,只要其中任何一只稍微改变路线就能吃到嘴边的松叶。

动物如此,人也不见得更高明。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持某种意见的人数多少,而不是这个意见本身。人多本身就有说服力,很少有人会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些教条紧紧束缚了我们的行动。

20世纪末期,网络经济一路飙升,“.com”公司遍地开花,所有的投资家都在跑马圈地卖概念,IT业的CEO们在比赛烧钱,烧多少,股票就能涨多少,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义无反顾地往前冲。

2001年,一朝泡沫破灭,浮华尽散,大家这才发现在狂热的市场气氛下,获利的只是领头羊,其余跟风的都成了牺牲者。传媒经常充当羊群效应的煽动者,一条传闻经过报纸就会成为公认的事实,一个观点借助电视就能变成民意。游行示威、大选造势、镇压异己等政治权术无不是在借助羊群效应。

当明白以上两点之后,聪明人会事先制造一种气氛引领大众,让其在作出判断之前就已经有了思维定势,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广告,比如选举,比如操纵市场,比如政治斗争,比如纳粹与反纳粹,比如任何思想主义的盛行……

人多的地方是没有金子的,说的从来不做,做的从来不说,唱好是为了做空。叫声大的狗是不会咬人的,只有不叫的狗才咬人。那些名人为什么出名?不是因为他们是金子才出的名,而是出名可以让人们手中的金子跑的他那里去。真正聪明的人喜欢闷声发大财,因为出名对他们有害,不出名对他们利益最大化。

有的人必须要出名,因为出名对他利益最大化,不出名对他有害。不出名靠真本事他赚不到钱,所以才要出名。他们的追随者是盲目的,无意识的。极端地说,所有的名人都不是真金,不过是镀金的黄铜而已,就像唐骏,就像XXX……最近一直都在跟一些老人聊天,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能快要死的人,说的话才八成是真话吧。

联想与事实

人们的选择往往以联想而不是客观事实为依据

瑞尔森大学(Ryerson University)的市场营销教授登普西(Melanie Dempsey)和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的米切尔(Andrew A. Mitchell)准备探求下列哪种因素将占据主导地位:

1、 对两个品牌的正面或负面的“感受”

2、 两个品牌产品的相关事实

为了寻找一款几乎完全实用主义(即与感受很不相关)且一群大学生受试者非常熟悉的产品,他们把目标定为普通的笔。

第一个实验中,受试者面对两个虚构的品牌。其目的是为了使参与者习惯于对两个品牌有正面或负面的感受。

做法是向受试者展示数百幅图片,一些是品牌的图片,一些是形象,一些是语言描述,还有一些是品牌、形象与文字的组合。尽管图片随机出现,但受到控制,因此一个品牌与正面的形象及文字相关,而另一个品牌则与负面的形象及文字关联。

参与者并未注意到这种情况,但此举在他们心目中产生了所需的感情联系。之前的实验显示它的确能相当容易地在消费者心目中产生一种“我喜欢它,但不知道为什么”的效果。正面的“联系”会停留在你的脑海中,但你可能完全意识不到它是如何形成的。这就是每一名市场营销人员和品牌经理梦想实现的目标。

然而,当这些潜意识中的正面的品牌联系与这些品牌的事实发生冲突时会怎样?实验要求参与者阅读一系列广告,其中给正面品牌较差的特性,而给负面品牌较好的特性。(无保修与终身保修;墨水可写一英里与可写1.5英里,可选双色墨水与可选七色墨水。)

怪事来了。一些参与者被要求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对产品进行评估,从而对品牌形成一种观点。其他人被要求评价广告是否容易理解。在第一种情况下,实验对象被明确知告,要把注意力放在内容上,结果他们的行为不出预料,不管先前是让他们习惯于产生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联想,他们都选择了拥有更好性能的笔。

但是,如果不特别指导他们根据事实来形成对品牌的观点,他们会以压倒性的多数选择较差的那个品牌,也就是先前让他们习惯于产生正面联想的品牌。根据跟踪问卷调查,虽然选择较差的品牌,但他们也是在吸收了提供给他们的那些产品信息后才做出选择的。

换言之,就算他们获得了那些信息,知道哪个品牌的笔更好,他们还是根据潜意识的、温暖的、柔和的品牌联想,而不是根据冰冷、坚硬的事实来进行选择

另外在第二次实验中,实验对象被提前告知,要仔细选择,因为在调查结束时会被要求面对包括实验设计者在内的一群人,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给出合理化的解释。参与者获得了进行理性选择的进一步鼓励,但第一实验中的规律依然存在。

第一印象很重要,大众是盲目的、无意识的,新事物的第一个信息会牢牢地、长久地占据他们大脑的最重要位置。这第一个信息在他们的脑海中产生的信号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会使他们再见到这个事物时会先入为主。人们往往会先入为主的产生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四处搜集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而忽视那些不利于自己观点的客观事实。人们往往会买入一只股票之后再四处搜集信息证明它会上涨,而忽视那些可能导致股票下跌的客观事实,当股票真的下跌时,他们会大叫“不,我不相信!怎么可能会跌呢?”

思维定势

“不要想绿色”

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你在想什么?

当然是绿色。事实上,当我讲这句话的时候,我在暗示你:“想绿色”。

看过刘谦的魔术吗?很多人看过魔术之后非要去琢磨,什么道具有问题,魔术师怎么骗你,这不是一个正确看魔术的心态。

人们喜爱魔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魔术能“愚弄”人,给人上当受骗的感觉。在某些情况下,你其实非常希望自己被愚弄。当观赏魔术表演时,你正是期待去“享受”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从一顶普通的、空荡荡的帽子中,抓出1只鸽子、2只鸽子……10只鸽子,这超出了我们的常识。我们往往会说“魔术师的手比我们快”,“他藏在袖子里了”……

在观看魔术表演时,我们完全可以走到台上,去检查那些变魔术用的扑克牌、魔术箱还有各种各样的魔术道具。一般来说,不会有太多的发现,只要魔术师要你看的都不会有问题。扑克牌很普通,没有任何标记。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魔术师究竟做了什么?他是如何愚弄我们的?

魔术师真得愚弄我们了吗?还是他在让我们自己愚弄自己呢?

的确如此!魔术的幻觉并不在于扑克牌、魔术箱还有道具,魔术的幻觉在于你看待事物的方式和态度之中

如果魔术师能愚弄你的心智,能够让你自己相信某种虚构的事物存在于某处(货坚信某种司空见惯的事物),那么他又何必去愚弄你的眼睛呢?

当魔术师在展示他的右手时,你不妨去看看他的左手在悄悄干什么。人们往往睁大眼睛去仔细地看魔术师的右手,心想千万不要错过什么。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魔术都是如此,关键是你的心态有没有放好。这又涉及到我们如何去看待事物的本质,你通常会吃惊的发现,当换一种角度去观察事物时,之前所下的结论是何等的荒谬。当换一种角度去看魔术的时候,你会看到你想要的。这个我是试验过的,比较简单的魔术,超过50%你会看到真相,不用费多大力气。当然真相是什么我是不会讲的,真相是永远不能告诉别人的,告诉别人的都不是真相,或者是过了期的真相。

事情的真相往往具有这样的特征,那就是,一旦它被说破,你就会觉得它原来是如此简单。“我怎么会忽略这么简单是事情呢?我不是时刻都在看着它吗?”

真相必须自己去找,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过程,结果是给外人看的。《西游记》告诉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成功没有捷径。真经必须靠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重重险阻才能取到,孙悟空飞十万八千里到西天是取不到真经的,少一难都不行,取到都是没有字的。其实经历了这个过程,自然成佛,那个结果(经书)已经不重要了。

事实上,那些最简单、最基本、最新鲜的东西,掌握起来要比看似非常复杂的事物难得多。比如负1的平方根是多少?假如把现在常用的10进制计数法改成16进制,整个世界都会乱套了。

不要相信你所看到的,不要相信你所听到的。魔术师愚弄我们的,不是我们的眼睛,而是我们的心智。是我们的思维定势让魔术师变得法力无边,是我们让魔术师从帽子里变出了鲜花、鸽子……

认识自己

不要盯着魔术师看,也不要把目光放在扑克牌或是魔术箱上,重要的是认识你自己。

股市的新手们,也包括很多老手,总想捉住某个股市老千,以此来解释85%股票投资者的惨痛经历。我们总是怀疑这里有阴谋,那里有诡计,我们宁愿用这些来解释自己的失败,却不愿意重新认识自己。但是,很遗憾,根本没有什么股市老千,没有什么阴谋,有的只是跟你一样支付了高昂学费的投资者,而且这种高昂的学费将会支付的没完没了,直到你重新定位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那一天。

看看股市新手们的操作记录,你会发现,无论是经过事前的详细分析,还是纯粹碰运气的随意选择,他们每一次成功的概率几乎一样。一般而言,新手的股市生涯只有两种结局:一种是多次损失之后,输光了所有的资本,失去了仅存的一丁点信心,最终彻底离开了这块伤心之地,而且带着对华尔街的满腔怨恨。另外一种,就是发现并克服了自己人性的弱点,从次走上了光明的大道。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简单到不值一提。但人们大都会忽略它,事实上,我们根本没有看清楚它的新变化,仍然用以前的思维定势来对待它。我们需要不断认识自己,重新定位自己,重新审视事物,这些会帮你在股市中成功,但这本身远远比你在股市中赚钱更为重要。

 

如果你看不懂本文的绝大部分,那你就没有必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该干嘛干嘛去吧。

 

心理因素

在早期的学者中,穆勒也并不是唯一强调心理因素的。例如,庇古在这方面走得更远,下面是他的有关陈述:

“商人们的预期变化……此外再没有别的东西,构成了产业波动的直接原因或者前导。”

他认为,存在一种倾向,即人们喜欢用近期的趋势去推测将来,因此造成了羊群效应的自我增强。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人们难以获得信息与洞察力,所以,许多人或者绝大多数人会加入可能获利的那一边,并仿效那些专家的行为——就像所罗门?阿希试验中受到误导的33%的人一样。

马歇尔在建议提高价格可能吸引买家的时候,也谈到了心理因素。当然,凯恩斯所说的“兽性的冲动”(animal spirit)经常被人引用。然而,凯恩斯最好的,也是当今流行的说法,还是他有关选美比赛的比喻。他把股票市场与美国的一些报纸选美竞比赛做了比较,竞争者需要从100位女性的照片中选择他们认为大多数人更中意的那一位。

专业投资很像那些报纸选美比赛,在比赛者中,竞争者需要从上百张相片中挑选出六位美女的相片,谁的选择最接近于所有竞争者的平均偏好,谁就能够获奖。因此,每个竞争者不得不挑选那些最有可能吸引其他竞争者喜爱的面孔,而不是挑选自己认为最漂亮的面孔,所有人都会从相同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这并不是选择那些符合个人标准的真正最漂亮的女性,甚至也不是选择那些平均意见实际所认可的最漂亮的女性。当我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预测平均意见所期望的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层次。我相信,有些人实际上进入了第四层、第五层乃至更高的层次。

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和海曼?明斯基也对心理因素赋予了重要意义。例如,金德尔伯格在其著作《狂热、恐慌与崩溃》中这样写道:

“我认为,狂热与崩溃曾经是和普遍的非理性或者暴民心理结合在一起的。”

其他许多经济学家在他们的经济周期理论中也提到了心理因素,但通常采用非常模糊的措辞。

通往非理性的16条大道

当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通过特殊的实验室试验来揭示有多少人会处于非理性状态的时候,变革的时机便来临了。这个领域中的一些领军人物有阿莫斯?特沃斯基、丹尼尔?卡尼曼、罗伯特?席勒、理查德?塞勒和迈尔?斯塔特曼。这些人和其他科学家一道,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出一些有助于解释经济与金融不稳定性的常见偏误,因为这些偏误造成了羊群效应的从众心理。下面列出了最引人注目的16种现象:

代表性效应:我们往往认为我们所观察到的趋势会继续下去。

错误共识效应:我们往往高估与我们所见略同者的人数。

后悔理论:我们试图避免可证实我们已经犯错的行为。

定锚/框架:我们的决策受到似乎暗示正确答案的信息的影响。

同化误差:我们会误解接收到的信息,以为该信息认同我们所做的事。

选择性暴露:我们只让自己暴露在似乎认同我们行为与态度的信息之下。

心理区隔:我们把现象区分为不同的隔间,并试着把每个隔间而非整体最适化。

选择性认知:我们曲解信息,好让其认同我们的行为与态度。

过度自信行为:我们高估自己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后见之明偏误:我们高估自己原先预测过去一连串事件后果的可能性。

确认偏误:我们的结论不当地偏向我们想要相信的事。

适应性态度:我们培养出与我们熟识的人相同的态度。

社会比较:面对一个我们觉得难以理解的主题,我们以他人的行为作为信息的来源。

认知不协调:我们试图回避或扭曲表明我们的假设错误的证据,我们也会避免强调这类不协调的行为。

自我防卫功能:我们调适自己的态度,好让其似乎认同我们所做的决策。

展望理论:我们有一种不理性的倾向,比较愿意赌亏损而不是赌获利,这意味着我们持有亏损头寸的时间长持有获利头寸的时间。

关于心理学作用的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在金融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所谓“技术分析”。这相当于以心理学现象为基础进行市场预测的计算机模型。这些模型可能在较早的时点上发现主要的转折点,但也可能引导使用者去跟随趋势。

我们把诸如此类的现象加总起来,可以解释投资趋势为什么会一意孤行,并且最终会超出任何根本的合理水平。这些投资可能存在于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股权、债券、财产、商品或者甚至艺术品上。下面我们不妨以股票市场的牛市为例来说明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趋势心理

我们考虑这样一种情境:股票市场已经持续上涨了一段时间,而且已到了人们因此而情绪激动的时点。查尔斯?金德尔伯格经常在评论中引用这样的话:"看到朋友投机致富的时候,没有什么比这更能扰乱人的安宁与心智了。"用科学术语来讲,这种情况就是后见之明偏误与后悔理论。随着市场的上涨,我们(错误地)相信在上涨发生之前自己实际上知道市场会上涨。于是我们会产生强烈的后悔感,并且会试图纠正我们察觉到的错误,从而在市场价格稍有一点回调的时候就买进股票。

上涨的价格很快就会吸引技术分析师,他们以图形为基础的分析将会给出买进的建议。

随着股价的进一步上涨,代表性效应开始发挥作用。按照这种效应,我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新近的趋势代表了我们所看到的未来情形。于是我们倾向于买进更多的股票。

在牛市继续上涨之后,获得高额收益的投资者会越来越多。有些人常常把通过股市投资获得的利润全部再投资到这个牛市中来。社会心理学家根据赌场的一种普遍现象,把这种情形称为“用庄家的钱玩”。那些整晚赌博赢了很多钱的人会继续玩下去,直到把赢的钱又输掉为止,因为他们并没有觉得那些是实际的钱——只不过是"庄家的钱"。他们在心理上把近期的收益与其余的财富区分开来,把这些收益放在一个心理区隔中继续用来赌博。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不能逃脱媒体的关注,媒体在报道时大都预先受情绪所支配,从而似乎把牛市合理化了。来自金融分析师的报告支持了媒体的这种行为,然而这些分析师(在利益团体的重压之下)提供的买进建议要比卖出建议多得多。在此情况下,适应性态度、认知不协调、同化误差、选择性暴露、选择性认知、确认偏误以及社会比较等效应可能全部都在起作用。

等到牛市发展成为金融泡沫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警告信号。然而,错误共识效应将会给许多人留下错误的印象,即认为与实际情况相比,有更多的人同意其有关牛市的估计。

在金融泡沫的最后一个阶段,许多技术老练的投资者将会在市场上做空。但选择确切的转折时点非常困难,而且做空的一方可能会被迫购回其原来的头寸,因为市场经常会继续上涨,以至于超出预期的水平。于是在价格上涨过程中,这种情况会创造最后一次戏剧性的加速——仅仅是在市场达到最终的高点之前。

累加:情绪加速器

所有这些现象都已经在实验室中经过了科学检验,它们非常真实,而且造成了普遍的麻烦,要把这些因素纳入特定的宏观经济模型并非易事。技术分析师所做的不过是把总体的结果模型化(这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成果)。但是,为了接下来的研究目的,或许把所有这些现象捆绑在一起并起一个简单的名字是很合理的做法。我们可以把导致非理性交易的所有心理现象的总和称为"情绪加速器"。

这里用"加速器"这个术语似乎颇为中肯,因为它曾经被用来描述一种现象,即产出的增长也为产出自身触发了新的需求。克拉克的资本投资加速器是由产出(结构)而不是产出水平的改变触发的。上述各种心理现象也具有类似的效应,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也同样在引导人们买进或者卖出资产,这种行为又会使当前的趋势得以增强。在此,我们应该牢记有关情绪加速器的一些关键方面:

它主要是由金融资产价格变动触发的。主要是公开价格与个人情绪之间的反馈把个体对群体反馈过程的态度联系起来。然而,其他因素,例如媒体的作用,也有所涉及。

早期的投资者进场是因为他们理解价值。后来的投资者则是受到价格显著变化的吸引而进场。于是,情绪加速器就像一个涡轮增压发动机一样驱动市场,但这必须是在趋势已经启动了一段时间的情况下才有效。

1、它是双向作用的。

2、它包括了串联反应,有若干因素发挥作用来增强趋势。

3、它容易出现偶然的、突然的膨胀。

最后两点需要做一些详细说明。我们的情绪加速器能够双向作用,但在价格向上和向下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资产价格的熊市交易量通常要比牛市情况下低得多,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用自我防卫功能、展望理论、心理区隔以及认知不协调来解释。(然而,这还可以用纯粹理性的因素来解释,因为出售杠杆性资产,例如房屋,可能会暴露清偿力不足的问题。)此外,位于波谷的转折点往往比顶点来得更加突然。

注意力、不安与焦虑

下面来说明存在突然膨胀的情形。这主要发生在市场下跌并且继续恶化,乃至从可控下跌演变到完全恐慌的情况下。但是为什么会变成恐慌呢?

我们在这种现象中能够找到的解释就是所谓的"态度"。这是合乎本质的创造,以便我们能够把事情简单化。比如说,我们可能听说过许多有关股票上涨以及下跌的原因。我们的态度就是我们做出了什么样的结论,而且在情绪上它和我们的思考、行为与感觉相联系。这很有用,可以作为心理崩溃的保护伞使我们平静、好好调整并适应社会,同时把我们从常常让人累断腰的各种不同的投机活动中解脱出来。

现在,假设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个不利于我们的出人意料的大变化。比如说,我们股票市场的牛市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然后突然像岩石滚落一样急剧下挫。或许我们能够从容应对这种变化,而且不会更多地改变我们的态度(因为态度的性质是稳定的),但它的确会改变我们的注意力。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验。许多研究表明,我们的注意力大部分取决于我们周围的人所注意的事情。如果股票市场下挫了,那么这至少告诉我们其他人正在关注的是风险因素,而不是牛市的证据。因此,当看到市场下挫时,我们会开始更多地注意自身的这类风险因素,这就造成了认知不协调的现象出现。不知什么缘故,我们开始觉得在这个市场上抛售股票实际上可能有很好的理由,所以我们不再有以前那种良好的感觉,而且随着市场的进一步下挫,不安的情绪开始发展到了焦虑的程度。

这种情况是很自然的,而且往往是处于危险情境时必要的反应。例如,大多数动物能够感觉到焦虑,这有助于它们继续生存下去。焦虑的情形包括烦躁不安、难以集中注意力、疲乏、肌肉紧张、睡眠不实,甚至头脑变得一片空白。处于焦虑状态时,我们的心智(和身体)非常容易受到恐慌的影响。恐慌会表现出一些症状,像心悸、盗汗、打哆嗦等,但最为重要的是其独特的精神状态,人们此时会极其突然地态度急转,这一点可以解释市场行情为什么会突然出现间断的情况。

存在泡沫的投机标的物可以是老式的法拉利或者印象派的画作,而这些并不会给世界经济造成一丁点恐慌。然而,如果碰上的是房地产或者股票市场,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这些资产的市场规模是如此庞大,以至于其泡沫的破裂能对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2000年发生的著名的网络泡沫就是这样。

我们不知道查尔斯?巴贝奇在1822年第一次描述计算机的时候是否想过这个世界会需要多少台计算机,但是,托马斯?沃森这位IBM的总裁在1943年提出的一个精确的数字值得引用:“我认为,全世界最多只需要5台计算机。”

5台?

这有点偏低,但是他可能不曾想过计算机后来会变得那么小。然而,沃森至少比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的一位商业书籍编辑要乐观一些,这位编辑在1957年写道:

“我游历了这个国家的东西南北,并且与最优秀的人士交谈过,我能向你保证的是,数据处理只是一时流行的狂热,它不会持续到明年。”

数据处理热潮在持续了一整年之后开始了快速成长。而后出现了硅、个人电脑、光纤、局域网、PDA、移动电话和微小的计算机芯片。然后又有了互联网。所有这些都集中在改进计算机的商业用途上,从费城诞生的单体重达30吨的机器到真正的生意,再到一场革命,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爆发了从未有过的最大规模的资本投资。互联网的用户数量从1996年的5000万猛增到2000年的4亿多。在这次变革中,有两个关键的指数现象:

1、摩尔定律,是指芯片的性能每隔约18个月便会提升一倍,而其价格则会下降一半。

2、吉尔德定律,是指通讯系统的光纤传输总带宽每隔12个月会增长3倍。

在20世纪90年代变革背后的第三个关键因素是在高科技市场上对所谓“开放标准”的采用不断增加。开放标准意味着趋同,而这又意味着应用软件程序可以在不同厂商所提供的越来越多的不同系统中运行。因此,开放标准创造了规模经济,并为终端用户带来了好处。

第四个驱动资本投资繁荣的因素是解除通讯市场管制的新的全球化发展趋势,这个趋势带来了许多新的通讯公司的设立,以及形成了新老运营商纷纷采用创新与竞争性服务来抵挡那些暴发户的潮流。结果互联网成了这场战斗的主要(导致了技术趋同)以及解除管制(导致了价格的下降),使得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和收入都出现了指数级的增长。收入增长再次刺激了新的核心技术与新的应用软件的疯狂发展--正向反馈环在这里创造了可持续的增长。

网络效应

这些正向反馈过程并不是唯一起作用的因素。创造可持续增长的变革之一,便是“网络效应”。这个术语描述的是,一个网络对既定用户的价值,会根据使用相同网络的其他用户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互联网创造了极其强大的网络效应,因为连入网络的价值是根据用户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的--至少在某些参数区间内是这样。对每个用户而言,一个拥有100万用户的网络,其价值远高于分别拥有50万用户的两个相互分离的网络。这种现象被称为麦特卡夫定律。结果是互联网的数据流量每隔3~4个月翻一番。

回报递增

在所谓的"数字化经济"中,另一个有趣现象是回报递增的可能性。传统的经济理论假设公司的投资回报是递减的(每新增一美元,其投资回报会更低)。但是,那些提供数字化产品(像软件和互联网服务等)的公司会具有不同于传统的回报结构,这些公司会发现在同一个概念上每新增一美元的投资,要比之前的一美元投资获得的回报更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1、网络效应(麦特卡夫定律);

2、复制自有软件或者接纳另外的网络用户的边际成本最小;

3、大型公司成为事实上的标准提供者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供给刺激了更多的供给(回报递增),而需求也刺激了需求(网络效应),这是萨伊定律的一个超荷载变种,而且比那个定律更厉害。我们已经了解,大多数的新古典经济模型都假设具有完整的信息,而且资金、商品、服务与人员都能够自由流动。每个人都知道这些是不现实的,但也都知道每一项通讯与运输技术的创新都使经济向这些假设靠拢了一步。运河、铁路、汽车、电报与电话都提升了经济的实际效率。这些创新中的每一项都使人们更加易于兑换货币,也使人们更加易于把资金、商品、服务与人力配置到最能获得有效利用的地方。就此而论,互联网则是朝向自由与有效市场的巨大飞跃:

互联网创造了透明的市场,从而加剧了价格竞争。

互联网通过脱媒一般指在进行交易时跳过所有中间人而直接在供需双方间进行。

互联网使经济电子化,在这种电子化的经济中,你几乎可以从任何地方购买任何东西,并且将其运送到你所在的地方。

互联网让人们在任何地方找工作成为可能。

互联网使交易资产和从写字台旁向任何地方的任何公司转移资金成为可能。

所有这些意味着生产率的增长和低通货膨胀,而低通货膨胀又意味着低利率,这些与不断增长的收益结合在一起,就意味着非常高的股票价格。再加上所统计的中年人口(他们为养老而储蓄)膨胀的现象,也就意味着新的互联网项目能够有机会获得充裕的资本,从而再次增强繁荣的景象。在这种资本投资繁荣中并不缺乏正向反馈环。

泡泡浴

这是一次巨大的繁荣,随着巨大繁荣而来的则是泡沫。每天都有新的互联网公司创立,而且至少在一段时间内,那些投资于新兴互联网企业的人似乎没有谁可能会亏损。要么公司成功实现首次公开上市(IPO),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投资者可以在10亿美元的市值基础上售出股票。要么公司没有真正成功上市,此时,风险投资者总是可以把公司作价几亿美元卖给需要这些人力与基础设施的某个人。几乎没有机会亏钱,至少如果你持有范围很广的投资组合就不会亏!

尽管很难精准地找到从大牛市到完全泡沫的转折点,然而,许多生意场上的专业人员还是把网络全球公司(Theglobe.com)的IPO看成这个转折点。当这家公司在1998年11月公开发行股票的时候,发行价格为每股9美元。但是,其股价在第一个交易日就一度猛冲到了每股97美元以上,并稳定在每股63.5美元,仅这一天的收益率就超过了600%。这家公司相当值得注意,因为公司在IPO之前的9个月期间,其账面总收入仅为270万美元。它没有专利技术,没有专利权,而且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衡量,它都不是领先的网站。可是,其市值在那神奇的一天居然达到了大约10亿美元。当ZD网请求福里斯特研究公司的分析师比尔?巴斯对此做出评论时,他回答:

“我不再对网络股所发生的任何情况感到吃惊。我已经得了'吃惊疲劳症’。”

比尔?巴斯并不是唯一感到惊恐的分析师。在对市场状况发出的最明白无误的警示中,有一本书是《互联网泡沫》。该书的作者安东尼?珀金斯与迈克尔?珀金斯对所跟踪的互联网公司设立了一个指数,并且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2000年2月的《圣何塞信使报》上。在这篇文章中,他们对所关注的情况做了如下的总结:

我们所跟踪的315家网络公司在未来5年内将需要按照96%的年复利率增长,才能证明当前的股票市场价格是合理的。这几乎是微软公司历史增长率(53%)的两倍。这些公司的总市值已经超过了1.2万亿美元,但其1999年的收入基础仅为290亿美元。

估价已经越来越高,直到雅虎公司市值超出了波音、卡特彼勒(Caterpillar)、菲利普?莫里斯这些公司的市值总和的时候,市场才见顶,尽管实际上上述三家公司的总收入和总收益分别是雅虎公司的339倍和159倍。

泡沫破裂

互联网/科技股票在2000年春季开始崩溃。这次崩溃是全球性的(从巴黎到孟买、东京以及美国的交易所),高科技与计算机、通讯与互联网的股票正在受到重锤打击。指数已经大幅下跌,个股的表现甚至更加惨重。在日本,当市场恐慌的声音逐渐增强的时候,软银公司与光通信国际公司(Hikari Tsushin)的股价快速下跌,几乎天天触及交易跌停板。许多股票价格从最高点下跌超过了95%。顺便提一下,在2000年8月,你可以用大约每股1美元的价格购买网络全球公司的股票。此时,该公司的股票价格比不到两年前的始发价格下跌了几乎90%,与其最高点相比则下跌了接近99%。

互联网泡沫包含了标准经济周期理论的多个因素。首先,它是前一次周期之后10年达到的资本支出周期顶峰。它是由新的科技创新和创新蜂聚触发的,对真实经济周期的理论观点也是有利的。它也呈现出太阳黑子的形式,因为人们坚信市场会立即变得庞大而使其更快成长。存货周期的形式也出现了,因为公司为了满足需求而增加了库存。抢抓市场份额造成了欺骗性的定价能力,导致了严重的过度投资。我们不妨再次引用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在1826年写的《纸币与商业困境》这篇文章:

每一个期盼走在自己全部竞争对手之前的商人,会向市场供给他认为市场起飞时自己所能获得的最大份额,这没有反映出其他对手的供给,而其他人的行为也像他这样,并且他们都没有预估到价格的下跌,因为一旦供给方增加供给进入市场,就一定会发生价格的下跌。这样一来,短缺很快就变成了过剩。

货币状况也扮演了一个角色,由于利率上升得太慢,金融投资的回报在一段时间内远远超过了利率水平,自然利率远远高于实际利率。尽管很难把过度投资从消费不足中区分开来,但我们可以看一下后者。虽然数额巨大的纸币财富生产出来了,但只是分布在相对少量的企业家与投资者中间。这些财富的绝大部分被储蓄起来或者用于投资,而并没有花在最终产品上,因此需求跟不上供给。

在最后阶段,繁荣导致了严重的瓶颈与资本短缺,特别是当雇员要求一个更高的回报组合,而资金供给者也已经达到了极限时。而且,在最后阶段,自由资本的流动推高了利率,这使投资的利润减少而且资本更加稀缺。一旦趋势最终逆转,上述大部分因素的作用也颠倒过来。另外,大量开辟新业务的人员被解雇,而且/或者看到自己的纸币财富也消失不见了,这就导致了在产能刚刚达到顶峰时出现了需求的减少。

再就是金融市场问题。上涨的股价吸引了大量的投机者,这些人把股价一步一步推向更高(因为有情绪加速器的作用)。很显然,存在很多的“兽性的冲动”,而且上涨的资产价格造成了抵押物价值的增加,于是货币流通速度也加快了。上涨的资产价格也刺激了抵押效应,高资产价值催生了更多的生意,这又对资产价格有好处。当然还存在着情绪加速器明显很强的情形,因为趋势在自我增强。

互联网泡沫告诉我们最主要的是,新古典经济学者在计算机中模型化的理性世界,而且一般认为互联网强化了这个理性世界,实际上并不总像人们可能认为的那样有效运转。在此不妨引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来提醒一下我们的学术界:

“一切事都应该尽可能地简单,但不要过于简单。”本文摘自拉斯?特维德(Lars Tvede)《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美国堪萨斯大学惠勒教授(Raymond H. Wheeler)在1930年代研究过去2000年的人类活动与气候时发现,人类的历史事件与当时的天气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惠勒主要关心的是人类之间的关系和人类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当然,天气和气候是环境的两个主要因素。

惠勒教授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周期,最重要的是一个100年左右的气候周期。通过对比这100年的气候周期和这期间人类活动的历史记录,他得出一个结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密切相关的。财富语录

惠勒将100年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见下图 ):气候变化与经济周期


这个周期平均为100年,它可能会运行在70~120年之间(短至70年,长至120年)。同样的,周期4个阶段的持续时间也并不是完全相等的。总体来说,周期有一个温暖期,也有一个寒冷期,温暖期和寒冷期各有一个旱季和一个雨季(潮湿)。(这些表述是只用于描述世界环境的总体条件,而不是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地理气候条件。)

惠勒指出,可以在历史周期看到超过一定年份的一般气候特征。由于人会被一定的天气特征所影响,在100年的气候周期的相同阶段,会发生类似的历史事件。

寒冷干旱期 (Cold-Dry)

根据惠勒的研究,寒冷干旱期是一种普遍的个人主义时期,这个时期伴随着软弱的政府,移民活动,以及其他如种族暴动与暴民活动。寒冷干旱期遍布阶级斗争和内战,宫廷斗争和革命阴谋,人们生活在一个无政府的状态。人们大都追求享乐主义、借贷文化,生活哲学非常肤浅,而且对生活充满怀疑。 1949年时惠勒表示,当时正在穿越寒冷潮湿期(Cold-Wet),进入这个丑陋的寒冷干旱期(Cold-Dry)。

随着寒冷干旱期接近尾声,便开始进入下一个阶段。开始出现了领袖人物,社会趋向稳定,新政府产生,民族主义开始抬头。这便是帝国主义形式的战争与扩张。(这便是上世纪60~80年代,冷战,肯尼迪时期,越战,美国经济滞涨时期)

当从寒冷期向温暖期过渡时,人的能量运行在一个较高水平。学习行为恢复,出现了天才,发生工业革命,农作物是涨势良好,这是繁荣的时间。(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产生,科技革命)

温暖潮湿期(Warm-Wet)

在暖湿(Warm-Wet)时期可以看到前一阶段末期开始的繁荣趋势进入高潮,人们有组织的获取成就,人们为加强合作、整合意见而努力,而不是注重个人取得的成就。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各国政府开始有严厉和集权化的倾向。(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温暖干旱期(Warm-Dry)

当气候从温暖潮湿期向温暖干旱期过渡时,前一个时期严厉的政府开始变得专制,警察独裁国家、军政府出现,自由国家开始减少。人类的行为模式趋于内向。艺术、超现实主义和印象派开始缓缓发展,同时人类的商业活动、攻击性行为和自信心开始下降,随后出现大萧条和经济系统的崩溃。(世界即将或已经进入这一时期……)

当向下一个寒冷期转换时,战争反映了前期颓废的高潮,并成为全人类斗争的最残酷形式,伴随战争的还有屠杀、奴役。(在上一周期的这个阶段,我们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但是,随着温度的下降和降雨量的增加,人类活动增加,粮食再次增产,这是复苏的开始。

寒冷潮湿期(Cold-Wet)

在寒冷潮湿期,个人主义哲学重新出现,政府和商业活动趋向于分散。这一阶段是人类自然行为的释放和人类天性的解放的时期,艺术则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来表现,学术活动追随着机械化的路线。(二战之后各殖民地的独立运动、解放高潮;1954年,71岁高龄的Coco Chanel复出,香奈儿简单优雅的女性套装很快战胜了华丽隆重的复古衣裙,整个美国在短短6个月之内香奈儿化。)

这些趋势延续下去,一直达到无政府状态的高潮。紧接下来的,又是寒冷干旱期新周期的开始。

气候变化与经济周期
惠勒研究过去2000年人类活动与气候关系后所发表的时间巨轮

根据惠勒的“经济时钟理论”,基于地球地轴倾斜,气候总是有规律地出现由冷至暖、由干至湿的循环。历史学家将过去分为古代、中世纪和现代,其实长期气候趋势也可以这样分法。

一个完整的气候周期长达1000年。很多文献能够证明,公元前6世纪,公元5世纪和公元15世纪的气候都是又干又冷。而每一次的1000年周期完成,都会迎来对人类文明影响深远的革命。

如公元前6世纪,埃及和古中东文明衰落,迎来了希腊和波斯文明兴起,人类进入了理性思考时代。而千年周期的中段日子,气候则比较温暖,如凯撒大帝掌权的时期(公元前60年--公元前40年),公元10世纪左右和刚刚过去的20世纪,都是国际战事频繁的年代。

2000年来的历史证明,气候变化会影响人类行为,如天气寒冷有利于建立理性;天气变暖则使得人类非理性亢奋,继而引发好勇斗狠的精神,呈现在社会以及经济上,甚至可能引发战争。

气候变化同样也会影响人类的交配行为,这样也间接的影响了人类的出生率,进而影响了人口数量。温暖的气候让人亢奋,中国的南方、印度、东南亚、南美洲、非洲,雨水充足的地方非常适合生活、繁衍,人口会特别多。在北欧、俄罗斯,那里的人们就没有这么多冲动。

赤道附近很难有长期稳定的国家和人类文明,由于高温,那里的人都好动不冷静,而且繁殖力惊人,雨季之后他们就会冲动,都是些土著、野人,生产力非常落后。但这些人长期在相对极端的环境下生存,基因的变异活动是很活跃的,因此基因库是非常丰富的。野生的物种,可以用作试验品,找出抗病毒基因、抗癌基因之类的,改良人种,这对人类是有用的。

我喜欢把人当作普通动物来研究,假如剥下人类虚伪的道德和文明的面具,我看不出他们与其他任何群居动物有什么区别。我们总是用语言文字美化自己的行为,比如雌雄动物的发春、求偶、交配,产仔……这一系列繁殖过程,我们把它美化成爱情、婚姻、生活、海枯石烂……古代就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唱歌、跳舞、情书……求偶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孔雀开屏,鸟儿鸣唱,萤火虫的小灯笼要高级一点,花样多。花儿为什么漂亮?因为要吸引蜜蜂帮他传花粉,不漂亮的花由于不能传粉,便不能繁衍下去,渐渐地被淘汰了,灭绝了。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为什么?因为要吸引男人嘛!很多事情说白了好像就没意思了,所以要朦胧。

气候变化与经济周期
美国结婚率周期18.2年(1869-1951)


气候变化与经济周期

历史上所有的经济萧条都跟温度上升、干旱(温暖干旱期)连在一起。在旱热的时候,如20世纪的20~30年代(见上图),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遭遇的大萧条时期,人类的出生率明显下降。很多人认为那是战争之故,但当时连动物的出生率都在下降,证明确实与气候有关。

当雨水充足时,经济转向繁荣。这种现象也可以用科学解释:人类遇上雨水不绝,自然会想拥有一个长久栖身之地,故利于置业。

根据惠勒1951年的研究,美国地产盛衰周期长达18.3年,刚好于降雨量周期吻合。降雨量周期7年一个循环,商业周期9年一个循环,两者重叠就形成18.3年楼市循环。即:18.3年内房价在较湿的年份上升,在较干的年份回落。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降雨量周期,因而形成各地不同的地产周期。

气候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影响人类活动(包括经济活动):人类的情绪和人口数量。这同样也适用于任何其他生物种群的生存活动。

惠勒的理论与前苏联经济学家康迪拉耶夫(Nikolai Kondratieff)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长波理论不谋而合。

1926年,康迪拉耶夫在《经济中的长波》(Long Waves in Economic Life)中公布其研究1789年~1926年价格及利率的结果,其理论的主要假设是根据人类情绪变化,推断人类平均50~60年就会犯一次同样的错误,使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繁荣的长波周期爆破。

康迪拉耶夫的长波理论将一个经济循环周期分为春、夏、秋、冬,以象征四个不同的阶段

春季——通胀增长期

研究周期的经济学家一般假设通胀是经济增长中不可避免的部分。当经济走出衰退的低谷,再次启动增长,然后透过市场中各个参与者的互动(包括储蓄和资本投资而产生的财富),再以不断螺旋上升的方式扩大。生产和财富的增加导致价格上升,且货物数量增加也需要更高的货币流通速度,于是创造出更高的价格结构。

在历史上,增长期需要25年~30年的时间完成,期间失业率下降,工资和生产力上升。这期间的气氛主要是一种对积累、引进革新及新产品制造的渴望。另外,伴随经济增长的是社会需求的转换,这将带来极大的变动,而动荡时期的进程最后以社会参与者角色及工作的界定产生巨大变化而告终。这段时期迎来经济增长和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因此称为“有利通胀期”(beneficial inflation)

夏季——滞涨期(衰弱期)

一个经济体系的膨胀不可能是无穷无尽的,始终会受到资源(包括人力、物力)所局限。当持续的指数增长达到极限,资金过剩将导致重要资源短缺,富裕的气氛导致工作态度改变,工作效率便会下降。

这种不均衡的状况会引起“峰顶战争”。例如1812年英美之间的“被遗忘的战争”、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61年的越南战争都属于“峰顶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

最后经济体系进入一个非常富裕的时期,但这些战争对经济造成了压力,增加了对通胀的冲击,造成滞涨(stagflation)。

生产急剧下降,失业率飙升以及严重的经济衰退,均是这个事情的特点。

虽然初期衰退仅维持短短3~5年,但这是改变观念和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因为“增长极限”决定了经济活动的最高水平,从而抑制了未来20~25年的经济稳定和增长。财富语录

秋季——通缩增长期

初期衰退是由于经济受到限制而出现不平衡。只有价格的上升和生产的改变至少对纠正这种不平衡起了暂时性的作用。而价格结构的变化加上过去30年巨大财富的积累所造成的惯性消费气氛,使得经济进入一个相对平稳增长和温和的繁荣时期。结构调整和现存范式的限制使得经济变成由消费导向。

这段“高原”时期一般持续7~10年。选择性工业仍然保持增长,新思想发展(包括技术和社会)以及强烈的富裕感觉都是此时的特点。

最后,繁荣在一片陶醉之中终结。

来自初期衰退的通胀价格结构,加上对消费的渴求,造成债务急剧上升。当财富消费扩大到超出所有实质的限制,出现“有利通缩期”(beneficial deflation),经济便陷入严重而漫长的萧条期。

冬季——萧条期

过度的通缩造成价格结构的崩溃,当积累的财富耗尽,便迫使经济陷入急剧紧缩期。一般而言,二次衰退意味着3年的崩溃,接踵而至的是15年的抗通缩期。利率和工资最能反映通缩,它们在长波上显示一个历史性的配合——封顶和谷底的极端。

康迪拉耶夫将经济萧条视为“清洗期”,好让经济调整早前的过剩,并开始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这是一个渐进式创新的时期,过去增长期的技术得到改善,使得价格更低,分销更广。

气候变化与经济周期

历史上第一个康迪拉耶夫长波,是1784年~1844年的“蒸汽机革命”。欧洲制造业由手工制造转为工厂大量生产;利用蒸汽机推动各种机器、火车和轮船;西方各国兴建道路、运河、桥梁,带动经济进入上升周期。

第二个康迪拉耶夫长波,是1845年~1896年的“钢铁时代”。在蒸汽机推动下,欧美大量兴建铁路,造成钢铁需求大增,所以也被称为“铁路化时期”;加上苏伊士运河开拓成功,贯通欧亚南北水运,令运输成本大为下降,从而带动经济繁荣。

第三个康迪拉耶夫长波,是1896年~1949年,这是电气化,化学工业和汽车时代,有美国逐渐向全球扩散。电动机和内燃机逐渐成为主流,冰箱、空调、电风扇的出现令普通家庭进入电气化时代,带动工业向前。化工厂大量生产化工制品;汽车普及和飞机;通讯改善营商环境,巴拿马运河于1914年开凿成功,成为贯穿中南美洲的主要航道等等,都令财富逐渐由欧洲移向美洲。

第四次康迪拉耶夫长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部分军用的电子产品、喷气式飞机转为民用。电子工业、航空业和运输业的兴盛,带动战后经济繁荣,直至1966年,是增长扩张的“春季”;1966年~1982年,是衰退的“夏季”。

1982年起,电信、互联网以及其他科技的出现,诞生了“新世界秩序”。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和外包生产,建立起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业革命,并以2000年为高潮,此为高原的“秋季”。2000年以后,经济走向下坡,西方经济正身处萧条期的“冬季”,财富由美国向外转移,寒冬可能到2020年才会结束。

在每一个长波里,必有国家兴起,例如美国在第三个长波中取代英国在全世界的领导地位。二战后,日本的兴起也一度挑战美国。如今则轮到中国和印度了。

不过,长波理论并非科学,仅有一定参考价值,不能盲目相信。世事难料,大部分的经济循环和波浪图案往往事后看才十分清晰,事前看却模糊不清。如果企图用他来预测未来,可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康迪拉耶夫周期可能听过的人比较多,惠勒的周期理论人们知道的就很少了,这都是非常早的,在中国连这方面的书都没有,我看过的英文版的最新的也是1970年代的,尘封已久了,没人理它,好寂寞。了解惠勒的理论之后,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的一切都在听天由命。就像古时候,去年风调雨顺,粮食多收了3成,我们家多添了2个男丁;今年年景不好,由于去年多了两张口,打出的粮食还不够吃的……

你以为自己有多能耐?二氧化碳能改变气候?神经病!

无论你做什么,上帝都在看着呢!

所以不要与天斗,人并不能胜天,人只能顺天。看起来你好像是胜了,有你吃苦头的时候。大跃进当时看起来胜利了,炼了那么多钢铁,有你吃苦头的时候,接着就是3年困难时期。2008年救市,看起来好像你成功了,救完之后有你吃苦头的时候。在冬天来临之前,我们要早做准备,储藏充足的食物过冬,而不是拼命去阻止冬天的到来。

解决危机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他自然的发生,而不是救来救去地扭曲经济周期。(事实上根本扭曲不了,你的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我们即将进入或已经进入旱热期(Warm-Dry),粮食大幅减产,水资源短缺,到时候饿死人是很正常的,粮价疯涨,特别像中国。美国人好像都准备好应对这次危机了,他们不但饿不着,反而会大发横财。

当然也没有必要恐慌,世界人口这么多,地球的负担太重了,它自然要平衡,消灭掉一部分人口,中国人、印度人这么多,确实应该消灭掉三分之一,去掉劣质基因,这对于整个人类种群的健康包括地球的健康都是好事情,这是地球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法改变。

如何预测未来?

每当一想到预测未来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的眼前便会自然地浮现这样一幅图画:一间窄小的屋子里,帘子后面的一位驼背干瘪的吉普赛老太婆。当有人恳求于她,请她预知未来的时候,它便拉开装饰有十二宫图的帘子,研究你的手掌,或是观察你脑门上的纹理,也有人使用占星术,以获得对未来的预测。
人们往往不得不进行某一方面的预测,至于预测的方法则没有任何限制。我可以根据天气的状况来做出我的股市投资决策,例如下雨天买进股票,天晴的时候则卖出股票。我也可以按照芝加哥公牛队的战绩来决定我的股票操作,赢则买入,输则卖出。
    就我所知,上述预测方法没有一种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任何人都可以随便地使用它们,或是其他任何类似的预测方法。
    事实上,我们自己手中早已掌握了许多更好的预测方法。比如说,你对日常生活中许多事物的预测就相当准确:
我们预测许多未来的事情,而他们确实也很有规律地发生了:
    王教授打算在下午一点与你见面,共进午餐。通常,他一定会准时出现。
    学校8:00整准时上课,通常上课的具体时间误差不会超过15分钟。
    明天的会议将在9:00开始,如果没有意外的话。
    一个狙击手,当他要射杀某人时,他至少要考虑到风速,子弹自身的重量,如果目标是移动的,那他必须预测到当子弹达到时目标的位置,毕竟这不是一条直线。
    最早一班巴士是早上6:00。
    晚上看不到星星,明天肯定不是什么好天气。
……
    只要我们不去强求绝对化、百分之百的准确预测,你会发现我们的预测工作已经完成的很好。
    在我们面对各种现实问题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愿意忍受和接受一个不太完美的处理方式的话,我们便有可能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同样的,这也是一个“度”的问题:究竟什么程度的预测,其可靠性能够充分且必要地满足我们的预测需求,我们又是否有可能可靠地得到这一预测?
    如果我们所预测的问题涉及到日食的出现,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相对准确地预测日食出现的时间,以及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但是,如果要我们来预测小麦价格未来的走势的话,那么,我们必须明白,我们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将要低的多。
    本文只想强调指出,预测未来是可能的,它并非什么神秘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在不知不觉地运用各种方法预测未来。

 

预测总是带有不确定的特征,尤其是当我们预测的事情涉及到未来的时候。在某些行为长期以来反复出现的某个独立的领域(比如股票市场)时,我们可以通过对过去的研究来获得预测未来的依据和基础。
在这一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记录那些以充分且必要的频率出现的模式,并从中分析和总结出某种预测方法,输入新的数据,重新检验我们所记录的事件,以检验我们所归纳出的预测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把该预测方法付诸实践,以检验是否适用于客观事实。
    在上述过程中,我们并不苛求完美,而是积极地寻找某个可接受的有效程度。
为了更准确地进行预测,我们必须采用相应的方法。为了得到某种可信的方法,我们必须具体地检验这一方法所得到的预测结果的可靠程度。
    当然,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些独一无二的问题,而我们却仍然不得不对此做出预测和决定。比如一条着了火的船,作为船长,你必须当机立断:如果锅炉爆炸,你只能下令“弃船”逃命;如果火势能够得到控制,则不必放弃。当然,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危急时刻并不多见。
这里将要探讨的预测,只涉及到那些反复出现的情形,那些与过去发生过的情形类似,因而有可能预计将来如何发展的情形。
    因此,显然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收集过去的各种事实资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我们便能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并从中归纳出某种规律,然后分析这种规律是否适用于将来可能出现的某种情况。
    例如,老王太太每周一上午10点钟左右总会走出家门,到菜市场买菜。如果老王太太周二、周三、周四的时候,在同样的时间做了同样的事,甚至连续保持了3周的时间,那么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预测:明天早上10点钟左右,老王太太将会走出家门,到菜市场买菜。假如每周日的时候,老王太太会去女儿家,那么我们可以这样预言:如果明天不是星期天,那么,老王太太上午10点会到菜市场买菜。
    凡事都有例外,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我们必须随时做好修正所观察到的事实数据的准备:有一天,老王太太突然病了,没法出门。或者,她要到儿子家住几天,不会去菜市场买菜了。修正数据的前提是,我们所得到的最新数据具有足够的说服力,足以改变我们原来的观点。毕竟,带病工作一点也不稀奇,即使老王太太病了,她也有可能去买菜。
    通常,我们对未来的预测并不总如老王太太的日常行为那样直截了当。
    举个例子,小张打算看看自己究竟能够喝下几瓶啤酒,而且喝下每瓶啤酒的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出于对小王的性格和酒量的了解,我或许能够很好地连续预测出小张的第1个10分钟,第2个10分钟,第3个10分钟,第4个10分钟,甚至第5个10分钟内喝啤酒的动作、速度。但是,出于自己过去喝啤酒的经历,以及对小张的了解,我们知道,人的酒量并非直线式地保持不变,它将随着啤酒下肚而逐渐递减,最终再也不能继续。因此,我对小张酒量的预测,必将带有少许的不确定性。如果我必须为此下注的话,我将不会投入过多的赌注,或者,我将随着空啤酒瓶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我追加的赌注。
    重要的是将所有能够找到的事实数据一一陈列出来,同时筛选掉那些不相干的事实。然后,我们研究那些似乎正在发生,或者极有可能发生的事件的各种情况,接下来我们便可以对此进行猜测。
我们或许会做出这样的猜测:预测的结果可以表示为具有某一恒定水平上的直线(事情将保持原来的状态);
如何预测未来?
   或者预测的结果可以表示为某一角度的直线(事情将以某一恒定的速率持续发展);
如何预测未来?
   或者预测的结果可以表示为具有某一恒定曲率的曲线(事情将以某一恒定的变化率上升或下降);
如何预测未来?
    预测的结果也有可能表示为与过去的经验和记录完全相反方向的一条直线(事情的发展将彻底发生逆转)。
如何预测未来?
    不论如何,由于我们对于未来并不具备任何直接和肯定的信息,因此我们必须研究过去,并由此得出最合乎情理的关于未来的猜测。然后,我们便只能静静地等待谜底的揭晓。
    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还将继续调整我们的预测方法,并观察调整结果的变化。我们将注意到预测结果成功与失败的程度,如果它与实际结果风马牛不相及,我们首先将重新检验我们的预测所基于的数据。检验那些原始的数据,或者进一步收集更多的信息。然后,我们将仔细地研究那些最近发生事件,以观察事件的发生情况是否与预测方法中采用的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分歧。如果有必要,我们将重新调整预测方法,重新做出预测。之后,我们将再次检验我们的新猜测,重新调整我们的预测方法,以达到最佳的预测成功的可能性,并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
    我们并不期望得到一种完美的预测方法,我们没有必要保证每一次的预测都能正中靶心。就像所有的工程研究一样,我们所得到的结果都只是一些有效的、现实的、近似的值,我们没有必要去追求那种虚无飘渺的完美,因为它根本不存在。
    如果我们发现,我们所能够找到的预测方法并不能充分必要地满足我们所需解决的问题,那么,或许我们只能暂时将问题放到一旁。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付出了所有的努力,仍不能够为股票市场或农产品期货市场找出一种能够得到稳定良好预测结果的预测方法的话,那么我们最好暂时远离这样的市场,或者说,至少在我们找到相应的方法之前暂时离开。
    由于我们并不追求完美,所以我们只需要考虑那些有可能影响总收益、或者总结果的可能性。
    例如,运用某种预测方法,在某一次交易中获利8000块,而在另外3次交易中却分别损失2000块,500块和1500块,总体来看,这种预测方法所获净利润为4000块。采用另外一种预测方法,在同样的4次交易中,每次都获利1000块,这一情况下,虽然没有一次出现损失的情况,但总利润同样是4000块。
    如果我们能够让我们的自我意识到,每一次小小的损失根本不值得我们为之捶胸顿足、撕心裂肺的话,我们就有可能从总利润的角度来看待我们投资的最终结果。同时,在总盈利的结果中,某一次个别的投资损失的出现与否将失去任何特殊的意义。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采用某种经过测试和验证的预测方法,而且该方法的预测结果能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带来的总体收益的话,我们便能够承担损失,而不至于受到个别的损失所带来的伤害和打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