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对联与对联创作

 预应力混凝土 2011-01-13

春联,从它产生之后,就逐渐地不限于春节使用了,而派生出许多支,这个家族越来越大,名称越来越多。因为它的艺术形式是两联相对,所以人们习惯统称之为对联或联语。其实,对联不管有多少类别,但春联是源头。

1、对联是国粹

春联起源桃符。

《山海经》上说,有个度朔山,山上有棵大桃树,覆盖三千里,其枝东北方曰鬼门,万鬼出入。有神荼、郁垒二神守门,阅领万鬼。对做坏事的恶鬼,他们用苇索捆了喂老虎。后来,人们的门户上就挂桃木板,桃木板上画神荼、郁垒、苇索、老虎等图案,用以驱鬼。神荼、郁垒就成了门神,桃木板上写吉祥话,就演变成了春联。

宋代《皇朝岁时杂记》记载,桃符,由一桃木板制成,长二三尺,宽四五寸,右书神荼,左书郁垒,或写上春词、祝祷词、吉祥话。到元日更换。

第一副春联传说为后蜀皇帝孟昶所作。宋代张唐英的《蜀梼杌》:“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说这就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孟昶书联是964年,至今一千多年了。其实,在后蜀之前,有许多诗词中的名句,就是对联,只是没有正式写到门上而已。

从五代开始,历宋、元、明、清,到民国,到今天,对联广泛流传,春节贴春联,工厂、农村、学校、部队、机关等各行各业都贴春联,家家户户都贴春联。婚丧嫁娶、开张庆典、开工竣工、会议现场、家庭装修等等,处处贴对联。应该说没有任何一种文学形式能比对联运用得如此广泛,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听说过去旧社会农村没人会写对联,老百姓就用碗底蘸了墨,在两条红纸上印上对等的几个印儿,当春联贴。春节贴春联红火、喜庆、吉祥。好像春节不贴春联就有灾难一样。

对联为我们留下许多佳话。杭州西湖岳墓有一墓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说的是岳飞抗金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风波亭下。岳墓前有用白铁铸造的秦桧夫妇的跪像。跪像也有一联:

唉,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跪在地下的秦桧夫妇互相指责,活画出二人的丑态。清代有名的官员秦涧泉,听说他是秦桧的后代,在杭州做官,他来到岳墓不禁慨叹,撰联自嘲:

人从宋后少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宋代吕蒙正少时家境贫寒,有一年春节,家中缺衣少食,冷冷清清,他写了一副对联: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对联隐喻了“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

1924年5月,在中共和苏联的协助下,黄埔军官学校创立,有一门联: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

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到1927年“四一二”政变之后,军校逐出共产党,成为培养新贵升官发财的门路,有人改门联为:

升官发财,莫走别路;

贪生怕死,请入此门。

对联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是文学瑰宝,源远流长,外国没有,实属国粹。

2、对联的种类

对联的种类很多,从不同角度划分有不同种类。我们不能一一介绍,拣主要的几种分别介绍一下。

⑴春联:

春节贴到门框上的对联,或有关春节内容的对联。这内容后边还讲,这里从略。

⑵楹联:

贴在建筑物庭柱上的对联,也叫抱柱联。

例如:保定古莲花池水心亭有一副楹联:

海为龙世界;

天是鹤家乡。

——这副楹联是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书写的。建国以后,齐白石曾书此联为毛主席祝贺60寿辰,他将“天”改成了“云”。

直隶总督署大堂楹柱上有一副对联,为直隶总督曾国藩所撰:

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

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

——此楹联对官吏提出了对下关心百姓,对上忠于君王的要求。 ⑶婚联:

始于清代乾隆年间,据说是冯诚修自题的结婚60周年联。之后,婚联开始盛行。

某省潘、何二人结婚,有人撰了这样一副婚联:

有田有水方有米;

添人添口便添丁。

你看多好,把“潘“拆成“田”、“水”、“米”,把“何”拆成“人”、“口”、“丁”,巧妙成联,祝愿他们粮食丰收,人丁兴旺。读后,备觉妙趣横生。

⑷寿联:

起于北宋末年。第一副寿联是:

天边将满一轮月;

世上还钟百岁人。

这副寿联的作者是吴叔经。

叶挺将军寿郭沫若联:

寿比肖伯纳;

功追高尔基。

用两个世界文豪作比,非常合适。

⑸挽联:

最早的一副见于南宋的《石林燕语》,是苏子容挽韩降的:

三登庆历三人第;

四入熙宁四辅中。

另一说第一副是苏东坡挽丫环朝云的: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便思卿。

说到挽联,有一联我们不能不说,民国英雄蔡松坡病逝,在中央公园举行公祭,他的生前红颜知己小凤仙,托大名士易宗夔撰一联送来: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哪堪忧患一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小凤仙是风尘女子,蔡松坡是民国英雄,才子佳人留下了一段惊心动魄且又缠绵哀怨的爱情佳话,这副挽联是明证。

⑹贺联:

表示祝贺的对联。贺生育、贺开张、贺家居、贺乔迁、贺毕业等等。

如,贺开张:

物质文明成巨子;

商情豁达属先生。

贺乔迁:

莺迁乔木;

燕入高楼。

贺毕业:

骥足历程看异日;

龙门发轫在今朝。

等等。

⑺讽联:

用于嘲讽的对联。旧有讽捐税对联:

自古未闻粪有税;

而今只剩屁无捐。 讽贪官,说有一贪官自撰一联贴到大门:

爱民若子;

执法如山。

老百姓看了很气愤,一天夜里,有人给添上几个字,成了:

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尔山乎?

民国初期,北洋军阀各派勾心斗角,依靠外国争权夺势。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走马换将,曹锟贿选总统。有人写一副对联:

民犹此也,国犹此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联中藏字为“民国总统不是东西。”

⑻集句联:

集古人古书名句,集名人诗句,集俗语谚语等为联叫集句联。当年我到冰心家访问,她的客厅有一集句联:

世事沧桑心事定;

胸中海岳梦中飞。

是她集的龚自珍的两首诗中的两句,请梁启超为她书写的。表达了她大学毕业,漂洋过海,到美国求学时的心境。我有一篇纪念她的文章《海岳沧桑》,寓意就取自这副对联。

对联从不同角度可分成不同类别,太多了,就讲这么多吧。

3、对联的创作

对联的创作,如同诗词的创作,不但要有诗意,有诗味,而且有许多格律要求。我们就讲讲主要的格律要求。

⑴字数相等: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字数少的上下联各一个字。如“九一八事变”之后,为哀悼死难的同胞,有人撰联:“死!;生?”但“生”字是倒着写的。意为宁肯站着死,也不倒着生。最长的对联都说是昆明大观楼联,共180字。其实李大钊挽孙中山的联就212个字,四川青城山门联394个字。

但也有字数不相等的,例如:窃国大盗袁世凯帝制失败,于1916年病死,有人写挽联曰:

袁世凯千古;

中华民国万岁!

有人问:上联五字,下联六字何以成对?撰者云:“善哉,此之谓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也。”“对不起”三个字运用的是谐音,高!妙!这是个特例。

⑵词性相同: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方位词对方位词,余类推。

有副旧联:“此木为柴山山出”,用离合字格,而且字字相关,多少年无人对出,清代翰林刘尔炘对出:“因火成烟夕夕多”。对仗工稳,意思连贯,堪称绝妙之对。

再如:鲁迅在三味书屋,老师出一上联“独角兽”,有人对“九头鸟”、“两头蛇”。鲁迅对的是“比目鱼”。受到老师的称赞,并评价说:“独”不是数字,是“单”的意思,故不能对数字,对“比”不是数字,是“双”的意思,所以好。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国文试题有出一道对联题:“孙行者”。当时对什么的都有,什么“猪八戒”,“沙和尚”,什么“牛魔王”,“王八蛋”,等等,这些都吃了零蛋。有个人对的是“胡适之”得了满分,被录取了。胡适之,即胡适,北京大学校长。对祖冲之、王引之的也得了较高分数。

⑶结构相同,内容相关或相反:

对联的结构上下联要相同。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上下联要相同。从内容说,意义要相关或相反。上下两联意义相关或相近的叫“正对”如:

花能解语迎人笑;

草不知名随意生。

上下联内容相反的叫“反对”。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还有上下联意思相承,连起来说的是一个意思,是一口气说下来的,古人叫它“流水对”。例如:

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

⑷平仄相对:

我们的汉字,现代汉语是将字音分成四声调的,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即一、二、三、四声。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上下联里的每个字是平声还是仄声,不是随意的,是要相对的。另外,还有平起、仄起之分。

我们看下面的对联,“钱塘江观潮”联:“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它是: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属平起格。如,福建“九仙山”联:“洞里乾坤别,山中日月长。”它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属仄起格。

七言平起则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则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长联也得讲究平仄,不能不讲格律。 我们看古联平仄有的好像不合格律,那是按古代读音创作的。

⑸上联仄收,下联平收:

这意思是说,对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应是仄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要求是平声。

例如: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与著名诗人秦少游结为连理,苏小妹出了三道题让秦少游答,答不上不入洞房。前两题已答出,第三题是对联:“双手推开窗前月”。新郎直到三更也未对上,苏轼看到眼里,想替他解围,又不敢出声。灵机一动,有了,拣一小石子往养鱼的水缸一投,缸中云影晃动。秦少游一见此景,马上吟出:“一石击破水底天”。立即入了洞房。你看,对仗工稳,上联最后一字是“月”,仄声。下联最后一字是“天”,平声。

当然,对联的平仄也不是绝对的,只要内容好,有时也可不受平仄的束缚。长沙岳麓书院门前有一楹联:

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

内 容很好,平仄就不行了,“材”是平声,“盛”是仄声,正好相反了。那上下联倒过来行吗?不行,那样内容就不连贯了。这又是个特例。特例除外,一般我们撰联,格律还是要讲的。

对联应该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事件、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创作,这样才能写出好联,对联也才更有特点。写联要经常练习,方能提高。

4、对联的书写与张贴

对联的书写方式很多。一般都是写在纸上。元旦春节,庆典喜庆的日子,在红纸上用金色、黄色、黑色书写对联,显得格外喜庆。如果是挽联,白纸黑字或黑纸白字显得肃穆。当然,为了保存长久,将对联刻到木板上,刻到石头上也很常见。

对联书写一定要分出上下联来。如果需要,作者、书家的落款名字一定要用小字写在下联。

对联的悬挂、张贴不能出问题。现在社会上许多大工厂、大企业、大商店,甚至机关、文化部门,经常把对联贴反,让人笑话,说你没文化。分辨上下联,一是先看内容,先说的内容是上联,后说的内容是下联。再看平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的是上联,是平声的是下联。能分辨上下联,还得贴对了。上联贴门的右边,下联贴左边。中国书写习惯,横着写左为上,竖着写,右为上。现在许多人按横写的习惯贴对联,视左为上,这就错了,对联是竖写,一定右为上。有一年春节,我见过一所学校居然也将对联贴反了,难道学校没有语文老师吗?真丢人!

我们看几副对联,例如:

民生有幸年年好;

国运无疆日日新。

振奋精神共除腐旧;

革新气象咸与维新。

“好”、“旧”是仄声,“新”、“新”是平声,这上下联就区分开了,带“好”带“旧”的联纸贴右边,带“新”的贴左边。

现在大多数人家都住楼房,有的居室建筑没有门框,没有贴春联的地方,可以贴在单元门口。为方便大家,我写了一副联:

单元上下,洒扫庭除辞旧岁;

邻里左右,祝贺佳节庆新年。 

撰写对联,格律一定要讲,不讲格律,只是字数相等这不叫对联。但为了内容,有时也可突破格律。不能为了格律而不顾内容。好的对联有诗意,有情趣,奇妙警策,耐人寻味。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为传承对联这一国粹,我们希望更多的青少年学习对联,撰写对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