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体瘙痒不怕教你神奇止痒法
维生素C已被证实对平息各种过敏反应具有的良好功效。大剂量的维生素C有助于减少身体内的免疫细胞释放致“痒”物质,和加快它们的分解。也有些医生认为,最好是预防性使用维他命C,而一旦过敏反应被触发,再使用维他命C就不起什么作用了。 眼睛 痒之成因 眼睛里最爱“痒”的部位叫作“结膜”,虽然看上去非常“不起眼”,但如果不小心惹到它也许就要大大发个脾气,让你揉啊揉。引起眼结膜发“痒”的原因非常之多,比如戴隐形眼镜,强烈的光线刺激,接触到空气中的烟雾,灰尘、花粉、羽毛,时常游泳的你接触到的含氯消毒水,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嗜烟嗜酒。 止痒路标→眨眼抗痒 眼睛痒痒了不要“揉”,需要多“眨”!也可以这样做:坐下全身放松,闭上双眼,然后快速相互摩擦两掌使之生热,趁热以空掌(劳宫穴)双双捂在眼睛上,热散后两手猛然拿开,两眼也同时用劲儿一睁,如此3?5次。这个方法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 鼻子 痒之成因 鼻子里痒痒的感觉有人形容是“像在受刑”,谁让鼻子是人身体上的“门户”来着?!最常见是鼻腔黏膜受到了异物的刺激,比如空气温度、湿度的骤然变化,微尘的刺激,都可能引起“过敏性鼻炎”,会让你的鼻子“痒”个不停。 止“痒”路标→鼻子与清水有个约会 如果你是个瑜伽修习者,大概会熟悉下面这种清除鼻腔内毒素的“清水法” 第一步,准备一杯纯净的温水,放一小撮食盐,完全融化之后即可使用。 第二步,把盐水倒在右手心里,用小拇指压着左边鼻孔,右边鼻孔慢慢地将盐水吸进去。注意一定要缓慢而轻柔地进行,以免发生呛水。 第三步,让盐水保持在鼻腔中,让鼻腔适应,然后让盐水慢慢流出来,反复冲洗几次之后,就可以慢慢抬头,或让盐水从口腔里流出来,吐掉。 第四步,左右两侧进行交换,每侧冲洗五次左右即可。 脸部 痒之成因 每到经期之前都会发现自己脸上“风起云涌”吗?不但冒出几颗豆豆,还痒得要死--这是很多女性最寻常的烦恼之一。你的激素变化要为之负一定责任,不过保持它们分泌的平衡稳定却是你需要多做的“功课”!另外,注意有可能刺激面部的行为,比如贴面的发型,不适当的洁面和润肤产品,饮食或者药物中的过敏成分,还有就是阳光的辐射。 止痒路标 这痒虽然是“面子”上的,调理却一定得先从“里子”做起!空气加湿器也许就让你感觉效果不错,不过最好还是要注意喝足量的饮水,避免烟酒、喝浓茶,或者味道浓烈的食物,比如麻辣火锅和烧烤。适当多吃一些含油脂的干果,如花生、瓜子、核桃、杏仁、榛子等来取代你食谱中过多的动物性食物,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头皮 痒之成因 事情烦到令人“挠头”,相信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哟。头皮发痒,是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带来的身体反应!其次,过多暴露于日光、强风或者其他不良刺激,是另一个常见原因。头皮痒痒也可能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刺激反应;许多人出现头皮脱屑发痒还与体内缺乏B族维生素等营养失调有关。 止痒路标 首先,最好是可以及时缓解焦虑、紧张的精神状态。你不妨拓宽思路,乐观地看待事情,结合调控呼吸、冥想、瑜伽体式等方法来疏解压力和负面情绪。其次,调节饮食结构,改善营养状况,口服适量的维生素B、维生素E等。采用正确的洗头方法也很重要 --用蓖麻油或橄榄油按揉头皮是保持头皮健康的经验良方。 手足 痒之成因 注意你的手每天可能直接接触到的镍、铝、汞、砷、福尔马林、酒精等容易导致过敏的物品,或者料理诸如山药、芋头这类富含黏液蛋白的食物。北方秋冬季节的寒冷和干燥,也会首先在你身体的“末端”反映出来,于是手足皮肤会变得粗糙、干裂。真菌感染引起的手足“癣”疾,是发痒最常见的又一个病因。 止痒路标 采用自然界中无刺激性的植物产品来做手足的营养“膜”疗,是种安全的解“痒”方法:准备两三块南瓜,放到玻璃器皿里,放入微波加热至熟软,略放凉后加入一大勺橄榄油,再捣成泥状。将南瓜泥均匀擦在手足部,然后包上微波炉专用塑料袋或者一次性手套。等热力散发得差不多后(约15分钟),再用热水冲净。提醒你哟,皮肤科最常用的炉甘石洗剂,是难耐之“痒”时你可以救急使用的非处方药物,但一定注意:不可用于破损或者有渗出的皮肤。 私处 痒之成因 其实跟你身体的其他部位类似,生殖器官“痒”的原因也没有更多特殊之处。内衣或者各种洁护、香体用品,甚至精液或者乳胶避孕套的外部刺激,身体内部尤其是激素失去平衡,局部各种微生物感染所导致的过敏反应,也是这里“痒”的原因。短效的口服避孕药也会让一些女性导致身体过敏而经常发痒。 止痒路标 用于其他身体部位的解“痒”方式,比如注意饮水和饮食等,对于这部分也一样重要。如果你已经关注了所有细节,并且尽可能采取了所有应对的措施仍不能有效解“痒”,就要尽快借助妇科或者皮肤科的专业检查来寻求进一步的处置了。外阴白斑处理相对复杂,你需要和自己的妇科医生。
皮肤瘙痒验方 《家庭中医药》 2010年02期
吴有瑜 【正文快照】:
一、组方:硫磺粉2一3克,青皮鸭蛋1个。二、制作与服法:先把青皮鸭蛋从大头一端敲1个小洞,将硫磺粉缓缓倒人蛋内,搅匀后放人小碗内,使硫磺粉溶于内容物中。再放人锅中隔水蒸30分钟,剥去蛋壳即可服食之,连续服用3天。三、功效与效果:治各种皮肤痰痒症有效。有清肝、凉血 止痒熄风方
组成:生地30克,元参9克,当归9克,丹参9克,马勃9克,煅龙,牡丹各9克,炙甘草6克。 功效:养血润燥,熄风止痒。 主治:皮瘙痒症,阴囊瘙痒症,女阴瘙痒症等。 用法:水煎服。 祛风止痒汤 组成:蝉衣15克,徐长卿15克,生地15克,红枣10枚。 功效:养血润燥。 主治: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入夜尤其,皮肤干燥脱屑等。 用法:每日1剂,煎2次和匀,分2-3次服用。 润肤趾痒液 组成:生甘草30克,蛇床子30克。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老年皮肤瘙痒症。 用法:水煎2次和匀,去渣浓缩成200毫升,装瓶备用。涂局部,每日2-3次。 ![]() 能让全身瘙痒除根的偏方 十多年前我突发全身瘙痒,症状是身上手上腿上等部位的皮肤很痒,皮肤上痒的部位突出皮肤了,遇到这样的情况发生的时候老人就会告诉我赶快躺床上用被子裹严实了,等到全身裹热了痒的包包就退了,但是过了不久瘙痒症状又会发生,这样断断续续持续了有2年的时间。后来一天一个好朋友丽芳告诉我用新鲜的艾叶和大米放锅里炒香了(锅里要先放油)然后放水焖熟,这样的炒米饭吃了会好,而且会断根,是在有瘙痒症状发生的时候吃。我懒得炒米饭,就在瘙痒症状又发生的时候把新鲜的艾叶煮水喝了,我煮的是整根的艾草当水喝,喝了慢慢就退了,从那以2天,结果瘙痒慢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了。我亲自用过的,也推荐别人用过,效果很好!
“千白散’善治各类皮肤瘙痒症 瘙痒性皮肤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近两年多来,笔者自制千白散用于临床,共收治各类皮肤瘙痒症,急、慢性湿疹,急性皮炎,手足癣,疥疮患者87例,取得满意效果。 症状 皮肤瘙痒难忍,或伴皮损、斑疹、血疹、结节、脓疱、水疱、糜烂、溃疡、皲裂、苔藓样变,或伴皮肤潮红、肿胀,以及出现炎性病变及皮肤色素沉着等。 治法 千里光40克,白鲜皮30克,白芷30克,苦参50克,蛇床子50克,地肤子50克,龙胆草50克,薄荷40克,金银花60克,石菖蒲40克,大黄60克,苍术30克,土茯苓50克。先将诸药烘干,研成细末,分别包装备用,每包100克。每次一包或半包,一日2次,用开水浸泡待水温至40℃时,擦洗患处,每次20~30分钟。 方解 究其病因而论,皮肤病多由于风、湿、燥、热蕴结肌肤,使气血瘀滞,以至肌肤失去濡养所致。方中千里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为外科圣药。俗谚云:“ 有人识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疮。”千里光还有广谱抗菌的作用。与白鲜皮、白芷、苦参、龙胆草、地肤子、薄荷等相配,收清热疏风、燥湿止痒之功,值得在基层和农村推广使用。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河南开封市鼓楼区 何传义
治疗皮肤瘙痒的中医验方
活血祛风汤:归尾9克,赤芍9克,桃仁9克,红花9克,荆芥9克,蝉衣6克,马勃9克,甘草6克,水煎服。具有活血化瘀、和营消风的功效,主治皮肤瘙痒症、慢性荨麻疹。
三石水:炉甘石90克,滑石90克,赤石脂90克,冰片9克,甘油150毫升。上药研末,加入蒸馏水1000毫升,最后加入甘油,配制成药水。用时摇匀,用毛刷涂于皮损部位。具有收湿止痒的功效,主治皮肤瘙痒症。 乌蛇驱风汤:乌蛇10克,蝉衣6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白芷8克,黄连5克,黄芩10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具有搜风清热、解毒止痒的功效,主治皮肤瘙痒症。 止痒熄风方:生地黄30克,元参9克,当归9克,丹参9克,马勃9克,煅龙骨、牡丹各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具有养血润燥、熄风止痒的功效,主治皮肤瘙痒症、阴囊瘙痒、女阴瘙痒症等。 祛风止痒汤:蝉衣15克,徐长卿15克,生地黄15克,红枣10枚,水煎服。具有养血润燥的功效,主治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润肤止痒液:生甘草30克,蛇床子30克。水煎两次和匀,去渣浓缩成200毫升,装瓶备用。涂局部,每日2~3次。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老年皮肤瘙痒症。 百部洗方:百部120克,苦参120克,蛇床子60克,雄黄15克,狼毒75克。共研细末,装纱布袋内,加适量水煮沸30分钟,温度适宜时浸浴。具有疏风止痒,祛湿杀虫的功效,治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阴囊湿疹、荨麻疹等。 养血熄风方:黄芪15克,当归9克,白芍9克,川芎6克,红花9克,元参9克,主治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巧治皮肤瘙痒八妙方
皮肤瘙痒症,多发生在气候干燥的秋冬季节。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气滞血淤所为,当以凉血化淤、祛风止痒论治。根据临床经验,介绍几则外治效方,供选用。
药醋疗法: 取苦参100克,加入食用白醋适量,浸泡3~5天即成。每日洗浴时,加入苦参醋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或用棉签蘸药液外搽瘙痒处,每日2~3次,连用5~7天。 药酊疗法: 取夜交藤、鸡血藤、乌梢蛇各20克,加入上等白酒适量,浸泡1周即成。每日洗浴时,加入药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连用5~7天。 药浴疗法: 取荆芥、防风、苦参、丝瓜络、蛇床子、当归各3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洗浴,每次10~20分钟,每日2~3次,每日1剂,连续5~7天。 填脐疗法: 取红花、紫草、山栀、大黄各等量,研为细末,加冰片适量,混合均匀,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少许,加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1~2周。 足浴疗法: 取苦参、癣皮、蛇床子、虫衣、红紫草、防风各1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连用5~7天。 贴敷疗法: 取刺蒺藜、何首乌各等量,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晚洗浴后,取药末适量,加米醋少许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晚贴敷,次晨取下,连用7~10天。 醋加甘油治瘙痒: 醋里含有的酸性物质和醛类化合物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甘油能软化皮肤并保持水分。 配置的方法:将白醋与甘油按3∶7的比例混合,每天1次或每星期2~3次,浴后立即涂抹患处的皮肤。 大枣绿豆治瘙痒 配置的方法:大枣20枚,绿豆100克,猪油1匙,冰糖适量,加水共煮至绿豆开花即可服用,每天服1剂,分几次服下,一般服1周即可减轻瘙痒感。
治疗止痒偏方
1.扑尔敏可止痒:将扑尔敏片用唾液浸湿后稍用力擦抹瘙痒处,此法也可用于蚊虫叮咬后的皮肤瘙痒,亦很显效。
2.糊盐水止痒除顽疾:把食用精盐用旺火炒成黑色保存待用。每天取出少许溶于温水,用卫生棉球或消毒纱布蘸取该液体擦拭患处,一般每日3—5次。
3.蚊虫叮咬后止痒:用切成片的大蒜在被蚊虫叮咬处反复擦一分钟,有止痛去痒消炎作用。
4.大蜘蛛治蝎子蜇:被蝎子蜇后,就地找来一只大蜘蛛放在被蜇的地方, 蜘蛛将蝎子的毒液往嘴里吸,很快消肿止痛。
5.生石灰水止痒:用生石灰适量加水烧开,待凉到手下去为宜,连续洗三四次,即可去痒痛消肿。
6.治老年皮肤瘙痒:取50克百部(中药店均有售),用半斤高度白酒,放在瓶子里密封浸泡,一周后即可使用。使用时,洗净患处,用棉花蘸药液少许涂擦,止痒有效。
7.丝瓜瓤蒜瓣除湿解痒:丝瓜瓤与蒜瓣煎水坐浴可治阴囊湿疹及女阴瘙痒。
8.莴笋叶治皮肤痒:莴笋叶一把放在锅里用水煎,开锅约3分钟左右, 待水降至适当温度,用来擦洗患处,每天洗一两次后症状很快消失了。
9.大葱叶可止痒:将鲜大葱叶剥开,用葱叶内侧擦拭被毒虫咬过的红肿痒处,反复擦几遍后就不痒了,一天后红肿也消失了。
10.西瓜皮可止痒:被蚊子叮咬后,可用西瓜皮反复涂抹一分钟,再用清水洗净,止痒消肿快
止痒特效方
【歌诀】祛风止痒用牡蛎,珠母益母归生地,防风荆芥夜交藤,甘草蝉衣粉丹皮。
【组成】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生地24克,当归24克,益母草24克,夜交藤24克,丹皮15克,防风12克,荆芥9克,蝉衣7克,甘草9克。 【用法】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牡蛎,珍珠母另煎1小时,再合余药,共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中、晚各温服1次。 【功效】平肝熄风,凉血止痒。 【方解】瘙痒是皮肤病中最常见的症状。究其病因不外乎风胜、湿胜、热胜、虫淫、血虚等几个方面,临床最常见的是肝肾阴虚、血虚生风,也有血热或夹湿者。该证皮肤剧痒,但多无原发皮损,经反复搔抓后,则可引起抓痕、血痂、湿疹化、苔癣样变等继发皮损。本方系自拟方,经数十年临床验证,疗效良好。方中牡蛎、珍珠母平肝熄风;生地、当归滋补肝肾,畅通血脉;丹皮、益母草凉血化瘀;夜交藤宁心安神;防风、荆芥、蝉衣祛风止痒;甘草缓和,解毒矫味。全方合成,适用于肝肾阴虚、血瘀、血虚生风之“风瘙痒”。其审证要点为:多为老年,病程较久,瘙痒与情绪有关,苔薄舌红,脉细数或弦数。 【主治】风瘙痒。 【加减】若热重者,加黄柏;夹湿者,加泽泻。 【附记】尚需注意,服药期间勿饮酒,忌食辛辣食物,避免各种刺激,以免影响疗效。 2、益气凉血汤 【来源】张梦侬《临症会要》 【歌诀】益气凉血用黄芪,归地桑叶黑豆皮,山栀蝉蜕苍耳子,橘叶杭菊白藓皮。 【组成】生黄芪10克,当归6克,生地10克,桑叶10克,苍耳子10克,黑豆皮10克,栀子皮10克,蝉蜕10克,白藓皮10克,杭菊花10克,橘叶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可连服数剂。 【功效】益气凉血,清热祛风。 【方解】方中用黄芪补气,生用重在走表而外达肌肤;橘叶行气,消肿散毒;生地、当归凉血散血以去血分之热;桑叶、苍耳子、黑豆皮、栀子、蝉蜕、白藓皮、菊花等有疏风清热之功。药用皮而不用实,取其轻能上升,偏于宣散,用于皮肤之疾,效果更佳。 【主治】瘙痒症,甚至数年不愈者。 3、六味止痒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 【歌诀】六味止痒用苦参,黄柏花椒地肤投,再加甘草蛇床子,一方两用效堪奇。 【组成】蛇床子30克,地肤子30克,苦参30克,黄柏15克,花椒5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3次。每次加水300毫升,煎取200毫升。头煎、三煎药液,倾入盆内,加温水适量洗澡,第2次煎液,分3次内服。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方解】方用苦参、黄柏清热利湿;蛇床子、地肤子、花椒祛风止痒;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功。 【主治】全身皮肤瘙痒症。 【加减】偏湿热者,加生苡仁30克。 【附记】用本方治疗全身皮肤瘙痒症近百例,一般用药2剂可愈。最重者只服4剂,无1例无效。 7、大青叶汤 【附记】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46例,经用药2~4天后,均获痊愈。又用雄黄、明矾各等份,共研细末,用冷开水调匀,用毛笔蘸涂患处,可立即止痛。用治带状疱疹,几日内可治愈。内服:山萸肉90克 净麻黄45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 。 皮肤瘙痒、斑疹、癣症验方
此方是我临床二十几年工作中常用的一个验方,治疗一切皮肤瘙痒,斑疹,癣症,疗效非常理想,见效快,价格低,治愈率高,
伤口久不愈合的一招灵:
1.伤口长期不愈合时,伤口做一般处理后可以用乙烯雌酚注射液放在伤口内,肉芽组织生长很快,适用于各种伤口(对褥疮溃烂面积大者也有很好疗效).治疗肛肠疾病的九华膏有生肌去腐,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也可以用做不易愈合的伤口。
2。可以用西米替丁注射液水放到伤口处,效果也满快的。 [临床经验交流] 妙方——治皮肤瘙痒处方:扑尔敏片4mg 1片
异丙嗪片12.5mg1片 赛更定片2mg 2片 强的松片5mg 2片 vitc片0.1g 2片 防风通圣丸6克一包 以上是一次的量,一天三次。 主治:荨麻疹,湿疹,过敏性和接触性皮炎等引起的皮肤瘙痒。特别对打针,输水效果不好者有特效。望同行们指导。当然,对于皮肤病也要辩证,该用外用药的就用外用药。
| 皮肤瘙痒怎么办 巧治皮肤瘙痒八妙方!
皮肤瘙痒怎么办?皮肤瘙痒如何治疗好的快些?皮肤瘙痒是指无原发皮疹,但有瘙痒的一种皮肤病。皮肤瘙痒症属于神经精神性皮肤病,是一种皮肤神经官能症疾患。临床上将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者称之为瘙痒症。属中医“痒风”的范畴。 皮肤瘙痒分普通型和过敏型。可全身发生,尤以面、背和四肢为多。普通型皮肤瘙痒一般是皮肤太干燥造成的,可以口服鱼肝油丸、多种维生素片等,使用西药要必须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指导,不可盲目自行用药,尤其是含激素类的药物。
填足疗法: 取刺蒺藜、何首乌各等量,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晚洗浴后,取药末适量,加米醋少许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晚贴敷,次晨取下,连用7~10天。 醋加甘油治瘙痒: 醋里含有的酸性物质和醛类化合物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甘油能软化皮肤并保持水分。 配置的方法:将白醋与甘油按3∶7的比例混合,每天1次或每星期2~3次,浴后立即涂抹患处的皮肤。 大枣绿豆治瘙痒 配置的方法:大枣20枚,绿豆100克,猪油1匙,冰糖适量,加水共煮至绿豆开花即可服用,每天服1剂,分几次服下,一般服1周即可减轻瘙痒感 药浴疗法: 取荆芥、防风、苦参、丝瓜络、蛇床子、当归各3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洗浴,每次10~20分钟,每日2~3次,每日1剂,连续5~7天。 填脐疗法: 取红花、紫草、山栀、大黄各等量,研为细末,加冰片适量,混合均匀,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少许,加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1~2周。 药醋疗法: 取苦参100克,加入食用白醋适量,浸泡3~5天即成。每日洗浴时,加入苦参醋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或用棉签蘸药液外搽瘙痒处,每日2~3次,连用5~7天。 药酊疗法: 取夜交藤、鸡血藤、乌梢蛇各20克,加入上等白酒适量,浸泡1周即成。每日洗浴时,加入药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连用5~7天。 足浴疗法: 取苦参、癣皮、蛇床子、虫衣、红紫草、防风各1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连用5~7天。
中医巧治老年皮肤瘙痒症新浪中医 导语:老年人皮肤瘙痒症多发于老年人和秋冬季,瘙痒有全身性的,也有局部的。瘙痒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却让人异常难受。所以给大家推荐一剂古方来治疗此病。
中医巧治老年皮肤瘙痒症病案:李某,男,76岁。主诉皮肤瘙痒反复发作逾5年,入冬为甚,曾行中西药治疗,疗效甚微。半月前泡洗温泉水后,瘙痒加剧。现周身皮肤瘙痒,以背部、四肢为着,阵发性发作,夜间尤甚;皮肤于燥,血痕累累,间有皮肤肥厚及色素沉着;神疲乏力,面色不泽,夜不能寐,口干、便结;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既往无糖尿病等显要病史。 西医诊断:老年皮肤瘙痒症 中医诊断:风瘙痒(气虚血瘀) 治当补气活血,散风止痒。方用补阳还五汤化裁。组方:黄芪50克,当归、生地、白蒺藜、地肤子、夜交藤各15克,赤芍、地龙、桃仁、川芎各10克,制首乌18克,蝉蜕10克。7剂,1天1剂,水煎服。7剂后瘙痒明显减轻,精神好转,夜寐转安。守上方黄芪加至60克,加炒白术12克,续进10剂,服法同前。10剂后肌肤较前明显润泽,色素、抓痕减少,皮肤仅偶感轻度瘙痒。效不更方,再进15剂巩固疗效,并嘱其少食辛辣食物,忌用热水烫洗和偏碱性肥皂。随访至今,未复发。
治皮肤瘙痒症妙方
1祛风止痒汤 【来源】 杜怀棠《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钟益生方) 【歌诀】 祛风止痒用牡蛎,珠母益母归生地, 防风荆芥夜交藤,甘草蝉衣粉丹皮。 【组成】 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生地24克,当归24克,益母草24克,夜交藤24克,丹皮15克,防风12克,荆芥9克,蝉衣7克,甘草9克。 【用法】 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牡蛎,珍珠母另煎1小时,再合余药,共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中、晚各温服1次。 【功效】 平肝熄风,凉血止痒。 【方解】 瘙痒是皮肤病中最常见的症状。究其病因不外乎风胜、湿胜、热胜、虫淫、血虚等几个方面,临床最常见的是肝肾阴虚、血虚生风,也有血热或夹湿者。该证皮肤剧痒,但多无原发皮损,经反复搔抓后,则可引起抓痕、血痂、湿疹化、苔癣样变等继发皮损。本方系自拟方,经数十年临床验证,疗效良好。方中牡蛎、珍珠母平肝熄风;生地、当归滋补肝肾,畅通血脉;丹皮、益母草凉血化瘀;夜交藤宁心安神;防风、荆芥、蝉衣祛风止痒;甘草缓和,解毒矫味。全方合成,适用于肝肾阴虚、血瘀、血虚生风之“风瘙痒”。其审证要点为:多为老年,病程较久,瘙痒与情绪有关,苔薄舌红,脉细数或弦数。 【主治】 风瘙痒。 【加减】 若热重者,加黄柏;夹湿者,加泽泻。 【附记】 尚需注意,服药期间勿饮酒,忌食辛辣食物,避免各种刺激,以免影响疗效。 2益气凉血汤 【来源】 张梦侬《临症会要》 【歌诀】 益气凉血用黄芪,归地桑叶黑豆皮, 山栀蝉蜕苍耳子,橘叶杭菊白藓皮。 【组成】 生黄芪10克,当归6克,生地10克,桑叶10克,苍耳子10克,黑豆皮10克,栀子皮10克,蝉蜕10克,白藓皮10克,杭菊花10克,橘叶1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可连服数剂。 【功效】 益气凉血,清热祛风。 【方解】 方中用黄芪补气,生用重在走表而外达肌肤;橘叶行气,消肿散毒;生地、当归凉血散血以去血分之热;桑叶、苍耳子、黑豆皮、栀子、蝉蜕、白藓皮、菊花等有疏风清热之功。药用皮而不用实,取其轻能上升,偏于宣散,用于皮肤之疾,效果更佳。 【主治】 瘙痒症,甚至数年不愈者。 3六味止痒汤 【来源】 《治验百病良方》 【歌诀】 六味止痒用苦参,黄柏花椒地肤投, 再加甘草蛇床子,一方两用效堪奇。 【组成】 蛇床子30克,地肤子30克,苦参30克,黄柏15克,花椒5克,甘草10克。 【用法】 水煎3次。每次加水300毫升,煎取200毫升。头煎、三煎药液,倾入盆内,加温水适量洗澡,第2次煎液,分3次内服。 【功效】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方解】 方用苦参、黄柏清热利湿;蛇床子、地肤子、花椒祛风止痒;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功。 【主治】 全身皮肤瘙痒症。 【加减】 偏湿热者,加生苡仁30克。 【附记】 用本方治疗全身皮肤瘙痒症近百例,一般用药2剂可愈。最重者只服4剂,无1例无效。 4止痒散 【来源】 《治验百病良方》 【歌诀】 止痒散中露蜂房,丹参地肤熟地黄, 苦参蝉衣乌梢蛇,研末为用日三服。 【组成】 熟地黄、露蜂房、丹参、地肤子、苦参各100克,蝉衣、乌梢蛇各50克。 【用法】 上药共研极细末,过120目筛后装瓶密闭备用。用时,每取药末4克,日服3次。1周为1疗程。直至痊愈止。 【功效】 滋阴活血,祛风止痒。 【方解】 方用熟地黄、丹参滋阴活血;苦参清热利湿;地肤子、蝉衣、乌梢蛇、露蜂房祛风止痒,且露蜂房还有解毒之功。合而用之,共奏滋阴活血,祛风止痒之功。 【主治】 皮肤瘙痒症。 【附记】 用本方治疗皮肤瘙痒症145例,其中治愈者140例(用药1疗程治愈者89例,2疗程治愈者51例),好转3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达100%。 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5石膏浮萍汤 【来源】 《中医杂志》(12)1965年(丁荣川方) 【歌诀】 石膏浮萍生地黄,丹皮黄芩与连翘, 苍耳山栀生甘草,赤芍蝉衣白藓皮。 【组成】 生石膏30克,浮萍6克,生地12克,丹皮9克,黄芩6克,白藓皮10克,连翘10克,苍耳子10克,山栀10克,蝉衣5克,赤芍10克,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 清热解毒,散风止痒,凉血除湿。 【方解】 方用生石膏、连翘、黄芩、山栀清热解毒;生地、赤芍、丹皮凉血清热;浮萍祛风湿;苍耳子、白藓皮、蝉衣散风止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除湿,散风止痒之功。 【主治】 疥疮、皮肤瘙痒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脓疱疮多因风湿挟热所致。 【附记】 本方对上述皮肤病,经临床反复验证,投之每能奏效。 6润燥祛风汤 【来源】 徐福松《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 【歌诀】 润燥祛风大胡麻,当归生地制首乌, 荆芥防风乌蛇肉,苦参藓皮板蓝根。 【组成】 大胡麻9克,当归9克,制首乌12克,生地12克,板蓝根15克,白藓皮9克,荆芥4 5克,防风4 5克,苦参9克,乌蛇肉9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10剂为1疗程。 【功效】 润燥祛风。 【方解】 “风瘙痒”,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全身瘙痒症”。《诸病源候论》云:“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在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这对于全身皮肤瘙痒症的病因病理,说得比较清楚。瘙痒是一个症状,并不是一个特异的疾病,因为许多皮肤病都可引起瘙痒,所以“瘙痒病”,仅指皮肤有痒感,而无原发病变者而言。治宜润燥祛风。故方用当归、制首乌、生地、大胡麻养血滋阴润燥;板蓝根清热解毒;苦参清热利湿;荆芥、防风、白藓皮,乌梢蛇祛风之痒。合而用之,共奏清热养血,滋阴润燥,祛风止痒之功。 【主治】 风瘙痒(皮肤瘙痒症)。 【附记】 临床屡用,多能应手取效。
我的皮肤瘙痒用樟树叶只治3次就基本痊愈
![]() 樟树植株 我已60多岁,近年来每到严冬和盛夏,由两腿或两臂开始逐步发展到全身瘙痒,病虽不大但十分难受,吃不安睡不宁,就医治疗效果不明显。 有一次,我老伴对我说:“听人说过用樟树叶子能止痒,你到门口樟树上摘点叶子,放在锅内煮半个小时,用水洗患处试试。”我按此法一连洗了3次,就基本好了。 以后我又将此法介绍给一位50多岁的外地老人,他也洗好了
![]() 樟树叶 百姓验证 新疆吐鲁番火车站工三十三连张玉厚,男,70岁。他来信说:“家住四川宜宾市象鼻镇的凌xx,患浑身瘙痒症,用各种药膏治疗不见效果。后来用本条秘方治疗,几次就好了。” 湖南永兴县金龟镇泉圹村曹xx,男,53岁,农民。他来信说:“我爱人患皮肤瘙痒症,用本条秘方治疗,仅3天时间就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