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jxfshch 2011-01-14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人民政协网 www.        日期:2011-01-10 01:57           字体显示:
查看评论
 
 
 
母冰
 
 
  1973年8月,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银行突然闯入两名全副武装的劫匪。劫匪扣押了4名银行职员作人质,与警察对峙了6天之久。6天后,警方设法钻通了保管库,用催泪瓦斯将人质和劫匪驱赶出来,狙击手做好了危急情况下击毙劫匪的准备。然而,离开保管库后,3名人质反而将劫持者围了起来,保护他不受警方的伤害。被警方营救出来后,人质非但没有控诉绑架者,相反却为劫匪辩护,对警察的调查取证工作也采取坚决不合作的态度,致使调查取证工作困难重重。其中一位女人质甚至还爱上了一位劫匪,并和他订了婚。还有一位人质居然在全世界为绑架者筹款,建立了为绑架者辩护的基金会。
  警方找来心理学家:人质为什么在最后的性命攸关时都要帮助匪徒逃命呢?专家深入研究,结论是: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遇上了一个凶狂的杀手,杀手不讲理,随时要取人的命,人质就会把生命权渐渐托付给这个凶徒。时间拖久了,人质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会觉得是恐怖分子对他的宽忍和慈悲。对于绑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惧,会先转化为对他的感激,然后变为一种崇拜,最后人质也下意识地以为凶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这种屈服于暴虐的弱点,就叫“斯德哥尔摩精神症候群”。
  而后来的研究显示,这起研究学者称为“斯德哥尔摩精神症候群”的事件,令人惊讶的普遍。研究者发现这种症候群的例子见诸各种不同的经验中,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与乱伦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以人质为例,如果符合下列条件,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第一,是要你切实感觉到你的生命受到威胁,让你感觉到,至于是不是要发生不一定。第二,这个施暴的人一定会给你施以小恩小惠。第三,除了他给你所控制的信息和思想,任何其它信息都不让你得到。第四,让你感到无路可逃。有了这四个条件,人们就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通常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受害者心理会经历以下四大历程:1.恐惧:因为突如其来的胁迫与威吓导致现况改变。2.害怕:笼罩在不安的环境中,身心皆受威胁。3.同情:和挟持者长期相处体认到对方不得已行为,且并未受到“直接”伤害。4.帮助:给予挟持者无形帮助如配合,不逃脱,安抚等;或有形帮助如协助逃脱,向法官说情,一起逃亡等。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Stockholm syndrome)反映了人性一种屈服于暴虐的弱点。当绑架真正发生的时候,作为被劫持者要努力克服这种心理症候,做好敢打必胜,斗智斗勇的心理准备。坚持“循安善处的原则”,进行力量对比估价:敌强我弱,以斗智为主;敌我均势,斗智斗勇;我强敌弱,坚决反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