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能使中国强大吗?

 甘棠爱文章 2011-01-17


          孔子能使中国强大吗?我没有从历史中发现,对于未来孔子是否真的能够使中国真正的强大,我也抱有怀疑的态度。

         或许我们能从孔子和儒家的成长历史中看到一些端倪。

         孔子生于春秋公元前五世纪。孔子的一生也是坎坷的一生。孔子是谁?他就是那个村的一个靠指导操办“红白事”而过活的后生,这即是“礼”。孔子先人为宋人,后生于鲁国。所谓《春秋》,只不过是鲁国的历史记载书,而后经过孔子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了修订。所以,《春秋》是一部经过篡改过的历史故事书。孔子在世的时候,六十三岁之前还是蛮有志向的,也是到处兜售自己治国的理想。但是,孔子失败了。包括后来的孟子,在世的时候,也没有把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兜售给哪个国王。这说明什么?对于治国来说,儒家的思想是欠缺的。在治国方面,儒家思想远远不及法家。

         可是,儒家竟然成为了中国历史两千年的中国主流治国方略!儒家思想把中国治理好了吗?中国历史朝代的交替循环,中国历史的周期性毁灭,应该是已经能够证明了一个事实:儒家思想在治理国家方面,确实是欠缺的。但是,儒家竟然占据中国主流统治思想两千年。这也不是闹着玩的。

        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民族主流思想,应该从大汉王朝刘邦说起。其实,我们学历史书中的秦始皇“焚书坑儒”,我们都上当受骗了。秦始皇并没有“焚书坑儒”,那个时候,儒家只是不得志而已。所谓的“焚书坑儒”,“焚书”是有的,但是,秦始皇还是为“博士们”留下了研究的书。真正“焚书坑儒”的是项羽,一把火把咸阳烧掉了。而秦始皇焚烧儒书,因为,儒家的主要思想是“复古”----什么都是周朝的好。而对于新兴秦王朝来说,新事物对秦始皇才有吸引力。儒家复古,但儒家还要求秦始皇复古,比如儒家博士淳于越就建议秦始皇学周朝“分封”。秦始皇“坑”的是“方士”,其实,这是道家(那时候还没有道家一说)。秦始皇想长生不老,儒家不会炼丹,“方士”才能够炼丹,这是道家的玩意。有两个姓侯的和姓卢的“方士”没有练出来长生不老丹,私自逃跑了,而且,还骂秦始皇,这才有“坑方士”。因为,秦始皇“焚书”得罪了儒家,后来,儒家把“坑方士”写成了“坑儒”,因为,后来的历史是儒家写的,而且,儒家从祖师爷那儿就喜欢编造历史,所以,也就成了“坑儒”了。比如徐福就是“方士”之一,听说后来带着五百童男童女跑日本去了,现在日本的海边还有徐福庙。这说明在刘邦之前,儒家并不得势。

        儒家得势肇始于刘邦。我们知道,刘邦是个流氓。他打败项羽后,那些哥们弟兄和他还是相向而坐喝酒吃肉,嬉笑怒骂,刘邦觉得没劲。这时候,有一个叫叔孙通的儒家博士就请求刘邦让他给定“朝仪”,刘邦同意了。于是,经过儒家几十号人的齐心协力,按红白喜事的规矩定了一套见刘邦的“上朝仪式”,结果很好。叔孙通也得到了奖赏。后儒家就把叔孙通尊为儒家的圣人之一。但是,那时儒家的作用也仅限于此。刘邦死后,刘盈、刘恒、刘启当政的时候,实行的是道家思想“黄老政治”,这也是“文景之治”,儒家对于政治并没有影响。

刘启死后,由刘彻即位。在刘彻十七岁那年全国考试招人才。刘彻由于年轻想不起来去管,就有一个儒家博士卫绾负责。在这场考试中,董仲舒做了一篇文章说“儒家如何好,其他学说都是大毒草”,结果,董仲舒被点第一名。由此,儒家开始兴盛,其他各家都被从朝堂踢了出来。这即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是,中国走向了不归路。

这即是儒家成为中国统治思想的发端。
 
 


       儒家有什么?儒家缺什么?孔子能干什么?

       一个思想能够成为统治思想,肯定有他的独到地方;一个思想统治一个国家结果是使这个国家不能自保,肯定有他严重的缺陷。那么,儒家有什么?儒家又缺什么?

        孔子,经过后人的演绎,无外乎“礼、义、仁、智、信”。孟子说,“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为“仁、义、礼、智”,而孔子四教为“文、行、忠、信”。当然,还有“恕”。后来被朱熹那个老儿发展为“四纲五常”。这就是孔子或者说儒家的全部。在这儒家的全部思想里,什么是最重要的?历来儒家认为“仁”为根本。很显然,孔子的思想是说教,是感化。本人对于孔子的说教和感化不持否定意见。我们从孔子后来的成就主要是“万世师表”可以看出来,孔子也就是说教、感化。

        但是,孔子思想的根本我以为却不是“仁”,而是“礼”。我们从儒家的发家史可以看出来,孔子本来是一个操办“红白事”的大总为发端,这正是“礼”的根源。而叔孙通能够被刘邦利用,也是叔孙通为刘邦制定了“朝仪”,使刘邦第一次感觉到当皇帝的可爱,以至后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正是“礼”的作用,“仁”在儒家的发家史中并没有起到作用。这个“礼”给了儒家机会,更为重要的是“礼”给了统治者以“尊严”。比如,“刑不上大夫”,就是“礼”的活学活用。有了“礼”,中国人才分为“三六九等”。其实,儒家的那点东西,并没有什么高深的,都是故作高深的旧儒家和新儒家在玩深沉。本来不高深的东西故作姿态,最后儒家就走向了考据。什么字出自哪里,有什么高深的学问,都是屁话。诗经三百篇,不就是爱情诗歌吗?能有什么高深?表达感情就行了。也不是孔子写的,不就是老百姓的顺口溜吗?不就是生活的写照吗?不就是心灵的感受吗?我们拿最有名的一篇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就是小青年追求小妖女吗?有高深吗?而儒家奉为圣典,真是可笑之极。

        所以,儒家得以立足的根本是“礼”,影响中国两千年,也是“礼”在起根本作用,儒家的其他思想都是为“礼”服务的。一旦“礼”被统治者接受和认可,儒家也被认可了。比如后来的“刑不上大夫”,繁文缛节,门当户对,龙生龙、凤生凤、生个耗子会打洞,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嫡出、庶出,三年守孝,贞节牌坊,等等,都是“礼”。没有了“礼”,儒家思想就会轰然倒塌。有了“礼”,就有了强权的支持,有了强权的支持,儒家思想就能得到强势推行。如果说儒家“仁”,那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什么还会发生?这难道是儒家的“仁”吗?儒家的“仁”就是“有我没你,我活你死”。儒家的这些东西,就是“我花开后百花杀”。中国人的智慧源泉在哪里?在“春秋战国”,无论哪一家思想都能够像鲜花一样生长和绽放,但是,自从儒家兴起后,任何学说都成了“异端”。这就是儒家的“仁”。当旧儒家和新儒家在侃侃而谈孔子的时候,我们的墨子、老子、孙子等“子”们在哪里?两千年来,我们还有真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吗?儒家的“礼”是封闭的,儒家的“礼”不能容纳新事物,儒家寻求的是“自我循环”。

       儒家的东西从哪里来?任何儒家都是带有“复古”倾向。孔子往后看,是看周朝。后来的儒家是看孔子。再后来,中国的“士”们就一生钻到故纸堆里去。找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所以,中国的历史就是循环反复的历史,每一次循环都是一次巨大的破坏,每一次循环都是一次巨大的毁灭。当世界还处于愚昧阶段的时候,中国还可以说是强国,不管如何折腾都是强国,但是,当世界成长的时候,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接触便全线溃败。这是谁的责任?我们不从文化上找原因,我们从哪里找?

       所以,儒家思想对于治国来说,缺乏的东西太多。儒家治国讲的是“礼”。而儒家思想最为缺乏的是“法治”思想、是“民主”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