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看儒家挖的这几个“坑”,也许你就明白道家为什么干不过儒道

 思明居士 2022-01-06

作为儒、道两家开宗立派的领袖人物,孔子与老子之间,应该是不会产生现实生活中的人身交集和思想交锋的。孔子更不会在当时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去“问礼于老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两位圣人的现实生活轨迹就一目了然了。

孔子年轻时,大约二十岁左右做了两年的小吏,然后就是开办私学,周游列国,企图推广自己的学术、学说。

孔子周游列国,结果怎么样呢?差点没被饿死。

结局怎么样呢?无一见用,没有一家诸侯采纳他的建议、主张。

周边都没有打开局面,又怎么可能去本身就是施行礼法制度的宗主国周,去宣扬什么“礼”呢?

作为“地方”诸侯的“专家”或“学者”,要到“中央”去宣讲“礼”,这本身就是不符合“礼” 的行为。所以,孔子是断不可能去“宗主国”的周去讲“礼”的。

并且,孔子认为,当时的天下形势是礼崩乐坏的。不好明说的一层意思是,包括你作为宗主国的周,都没有坚持好礼乐制度。孔子,也不会去周“学礼”。

孔子为什么有底气,有胆量,去“国外”,去周边的诸侯小国宣扬礼法制度?

因为,当时的鲁国,最起码,在“保存”礼乐制度上是最好的。

虽然也是诸侯之国,但鲁国是谁的封地啊?

周公。

周公是谁啊?

制定“周礼”,也就是“礼乐制度”的那个人。

我们现在还能见识到“周礼”吗?

也能也不能。

首先,“乐”已经失传了。

“礼”,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礼记】,是孔子“修理”过的。

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周公是礼法制度的开创者,直至春秋时代,鲁国依然是诸侯中保存、坚持礼法制度最好的诸侯国。

孔子念念不忘,连做梦没有梦到周公这个偶像都要感叹一番的人,又怎么可能去“问礼”于籍籍无名的老子呢?

孔子,是不可能去问礼于老子的。

之所以有这个“传说”,是因为,这就是儒家为道家挖的一个“坑”。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是怎么样的呢?【史记】中是这样“说”的: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老子对孔子问礼的回答,看似轻描淡写,其实是开门见山、直捣黄龙,简直是直接地刨了儒家的门,挖了儒家的坟!

为什么说老子的这句话,是挖了人家儒家的祖坟?

因为儒家的“祖坟”里埋的“其人”是周公!

周公,才是礼法制度的首创者!孔子只是要“复礼”而已。

老子,“周守藏室之史也”。一个中央直属单位的工作人员,却如此明目张胆地反对当时的根本制度,这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个故事,就是儒家为道家挖的一个巨大无比的“坑”。看似痛快淋漓地贬低了孔子,实际上是把道家推到了时局的对立面。

关于老子的生平,最有可能的是,老子晚生于孔子几十年,不然的话,司马迁在史记中,就不会如此言之凿凿地明确记载: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

看清楚了吗?连差一年都不舍得四舍五入。只是为了证明这一事件的确实性!这才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老子的真实“记载”。

说到老子年龄的时候,又说:盖老子百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这里面的玄机你看出来了吗?谁说史学家就没有立场?古代即便是有长寿的人,有能活到160岁?甚至200余岁的人?其中的揶揄讽刺意味不难体会。汉时代的前朝,秦始皇曾经就是一个追求长生不老的人,却也没有长寿,其所创立的秦朝。仅历二世而亡。

说老子活了一百几十岁,甚至二百余岁,看似嘉许,实则贬低。

“修道而养寿”,其实是儒家为道家挖的又一个“坑”。

(详情请参阅关于「道德经」之(一)作者老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用一句世俗的话,实事求是地说:

孔子学问再大,毕其一生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理论抱负,甚至可以用生不得志来形容。

老子生前“混得”也一般般,好在算是“体制内”的人。

两者都是在死后几百年,才分别被后世继承学说的人奉为了儒、道两家的宗师。

儒、道两家的宗师,生前没有交集(当然也只是推想之言,是假设),不代表后世继承衣钵的人不会互相斗争、相互攻讦(jie)。

无须讳言的是,儒、道两家主流文化的地位之争,是存在的。

汉高祖刘邦在即位之初,是看不起读书人的,认为书生起不了多大用处。儒家学者叔孙通为其排演了礼乐,群臣行礼如仪,刘邦大呼过瘾,“今日始知皇帝之贵也”。儒家思想开始崭露峥嵘。然而,稍纵即逝的是,刘邦一代去后,发生了“萧规曹随”的典故,继任萧何相位的曹参一切按照旧时惯例来行事,还得到了上下一致的称赞。这说明黄老之学无为而为的思想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至汉武帝时,因为其母窦太后也信奉黄老之说,汉武帝也只能和大家一起“无为”。毕竟,国家是需要治理的,人民是需要教化的。也许正是汉武帝初期不得已“无为”,反而把“无为”的弊端暴露了出来。窦太后死后,汉武帝开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从此占据了中国主流思想文化的舞台,凡是国家一统,太平时代,统治者无不奉儒家思想为圭臬。

道家思想,在大多数时期,都没有“干”过儒家。代表传统文化的四书五经没有列入【道德经】,就是一个明显的证据。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不屑地说:四书五经算什么,“道家思想”才是中国文化的根,【道德经】才是“万经之王”。

殊不知,持有这种想法的人,不知不觉地又中了儒家人物的“圈套”。

道,不是只有道家人物在论道。儒家人物也论道,也说阴阳,也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家人物说【道德经】是“万经之王”,实际上是把【道德经】摆在了“普通一本书”的位置。“万经之王”,就是所有的“书”里的王,但,你还只是一本书而已,而不是“经典之作”,是算不上“经”的。

既然你号称【道德经】是“万经之王”,那么你也就无法反对儒家人物把自己的【周易正义】称作“群经之首”。

儒家人物的“群经”,看起来少,只有六本,还“弄丢了”一本,只有“五经”。但都是官方钦定的,人家是有证书的,凡是古代读书人,都是要学习,要考试的。你说哪家的“经书”更重要?似乎就不言而喻了吧。

说【道德经】是万经之王,也是儒家为道家挖的另一个“坑”,只是不那么明显,那么“深”。愿不愿意跳出来,那是个人自己的事。

不过,不能“作为考试资料”,并不能否定【道德经】的价值。

【道德经】,就是一本讲“道理”的书,你非要把它看成是一部“天书”,那就只能匍匐于其下,而无暇顾及其他了。这样的态度显然是不可取的。

之所以离题万里啰里啰嗦地展开了这么多,只是希望给好老、学道之人,提个醒:【道德经】也只是老子,一个“人”写的“一本书”而已。过分地迷离于其中的章句,不加辨别地全盘接收,只能是离“道”的正途越来越远,“只缘身在修道中,不识大道真面目”。

“泳者在池,指天画地。蛐蛐在笼,困而论道”。

明于斯,则【道德经】中的字、词、章句,还有什么不能融会贯通,既吸收又借鉴地理解的地方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